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

作品数:43 被引量:178H指数:7
相关作者:崔丽娟李妍沈福来孙茜华董浩然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云南省精神卫生中心)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哲学宗教
  • 12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4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心理
  • 5篇情绪
  • 4篇心理学
  • 4篇理学
  • 3篇心理弹性
  • 3篇幸福感
  • 3篇抑郁
  • 3篇疫情
  • 3篇中介
  • 3篇中介作用
  • 3篇社会
  • 3篇自我
  • 3篇沟通
  • 3篇孩子
  • 3篇创伤
  • 2篇心理健康
  • 2篇养老
  • 2篇养老机构
  • 2篇依恋
  • 2篇应激

机构

  • 4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中国心理学会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 1篇长治医学院附...
  • 1篇江苏理工学院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2篇席居哲
  • 11篇崔丽娟
  • 4篇孟慧
  • 3篇李妍
  • 2篇丁沁南
  • 2篇张田
  • 2篇刘明矾
  • 2篇傅安球
  • 1篇高文斌
  • 1篇王育梅
  • 1篇肖蓉
  • 1篇刘礼艳
  • 1篇史滋福
  • 1篇孙茜华
  • 1篇徐一峰
  • 1篇苑成梅
  • 1篇郝振
  • 1篇公慧萍
  • 1篇左志宏
  • 1篇沈福来

传媒

  • 9篇大众医学
  • 5篇大众心理学
  • 4篇首都师范大学...
  • 3篇家庭用药
  • 2篇心理科学进展
  • 2篇中国社会心理...
  • 1篇心理学报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青少年犯罪问...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德育
  • 1篇成才与就业
  • 1篇教育家
  • 1篇为了孩子(2...
  • 1篇心理技术与应...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第十九届全国...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护士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关系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护士不同情绪劳动策略与其工作倦怠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情绪劳动量表、工作倦怠量表(MBI-GS),对310名护士进行评定。结果:表层加工与工作倦怠呈显著正相关、正向预测关系(P<0.01),深层加工和自动调节与工作倦怠呈现显著负相关、负向预测关系(P<0.01)。结论:采用深层加工和自动调节策略更不易导致工作倦怠,采用表层加工策略更易导致工作倦怠。
龙玲慧屈惠琴孙茜华
关键词:护士情绪劳动工作倦怠
家庭环境的感知差异对青少年的心理弹性的影响
目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旨在探讨青少年与家长家庭环境的感知差异对青少年的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210名12-16岁的中学生接受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SCA),并与其家长共同接受家庭环境量表中文...
张柯蓝
关键词:青少年家长家庭环境感知差异心理弹性
文献传递
上海世博会,“排除”也精彩
2010年
世博会“排除”的历史由来已久。1851年在美国伦敦水晶宫举行的第一届世博会,游客超过了600万,平均每天超35000名游客。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无论是在参展国数量、展区规模还是游客数量上都史无前例。根据最近一段时间入园人数的统计,每天进入世博园参观的游客人数持续维持在30多万左右,5月29日更是超过50万,而随着暑期的来临,这一数字将继续攀升。
丁沁南崔丽娟
关键词:世博会游客
矛盾态度的成因与应对被引量:12
2018年
矛盾态度是指个体或群体对某一态度客体同时存在的积极与消极的认知评价和情绪体验。近年来,学者们从认知、社会、个体差异等角度探讨了矛盾态度的成因,并指出个体主要使用情绪中心策略、信息加工策略和补偿性策略以应对矛盾态度带来的不适。未来研究需要继续整合矛盾态度的测量方式,考察矛盾态度在不同文化和不同个体发展阶段的差异,并进一步深入探索影响矛盾态度与个体行为后果的变量。
徐展菲席居哲
关键词:信息加工
七条建议,提升中年人幸福感
2023年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中年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精神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心理幸福感也称心理满意度,是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人到中年,面临一系列挑战,心理幸福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心理学上,幸福感可通过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和衡量,包括心态平衡、成长进步、目标价值、人际适应、家庭氛围、身心健康、自我接受、社会适应等。相关调查显示,中年人在以上各方面的体验均有提升空间。那么,中年人如何才能切实提升心理幸福感?本刊邀请精神心理领域专家结合中年人生活实际,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提出建议。
杨蜀云徐一峰肖蓉刘明矾杜泽楷唐义诚王翔高文斌崔丽娟张田傅安球
关键词:心理幸福感心态平衡家庭氛围人到中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人际适应
高中生学习策略量表LASSI-HS的中文修订被引量:3
2019年
高中生学习策略量表(Learning and Study Strategies Inventory for High School Version,LASSI-HS)是Weinstein等在其1987年编制的大学生学习策略量表(LASSI)基础上针对高中生学习特点修订而成的一套学习策略测评工具,目前在国外已被广泛使用。该工具有助于教师具体了解学生现用的学习策略,或者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策略,旨在为学生学习策略的改进提供依据。鉴于目前尚缺乏一套经过严格测量学属性检验的LASSI-HS中文修订版,本研究对LASSI-HS进行修订并考察其测量学属性,遵循标准的量表修订程序,最终修订出含有28个项目的中文版本的高中生学习策略量表(Learning and Study Strategies Inventory for High School, Chinese Version, LASSI-HS-CV)。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属性,可用于高中生学习策略的评测。
安启龙席居哲左志宏
关键词:高中生
大学新生社会自我效能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大学生危机事件频频发生,鉴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至关重要,而大学新生在刚进入大学校园中的生活满意度又是重中之重,因此本研究致力于探讨了社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新生的新环境适应和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纵向研究...
舒骋任泽慧孟慧
关键词:大学新生社会地位生活满意度
文献传递
女性独立性发展:从二元对立到自主选择被引量:1
2018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表现出反性别刻板印象的行为,“女汉子”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这一现象折射出女性独立性的发展,会拓宽人们的性别认知,但也会使女性因仍受制于既有性别角色期待的惯性,遭遇冲突。本研究以8位自评他评独立性均高的高学历女性作为典型个案进行深度访谈,并采取解释现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系统分析,以探究女性对自身独立的认知内容、情感体验,特别是与此相关的自我威胁、人际冲突等方面的压力感受及应对调适机制。研究发现:(1)受访女性对独立性的认知主要体现在处理独立与求助、依赖等的关系上,且普遍经历从刻板二元对立到被动松动再到自主变通的发展过程;(2)受访女性的独立行为和独立意愿可能相互一致也可能彼此割裂,两者一致时,个体主动寻求独立,体验到自豪感、力量感等积极情绪;两者割裂时,个体表现为被迫独立,体验到难受、委屈等消极情绪;(3)女性独立的内涵具有层次性,其核心是个体的自主性。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女性独立性发展体现出社会期望与自我发展间的交互作用,更契合本土理论中自立人格的内涵和双元自主的意义。同时,也预示了自主性主导下能力和关系两类基本心理需求之间的可能平衡,及其超越性别和文化现象的普遍意义。
杨曦李凌
关键词:自立人格个案研究
社会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和工作绩效的影响:被排斥的中介作用——社交接纳的视角
班杜拉(1997)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一直是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而作为特殊范畴的自我效能感,社会自我效能感是能影响个体人际互动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社会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人们对自己在社会交往中...
刘书言; 顾佳宁; 孟慧;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工作绩效
文献传递
网络沟通时代,勿忘情感交流
2020年
沟通,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的交换。移动互联网时代,沟通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过去,人们以面对面的沟通为主;现在,网络沟通越来越多。沟通中传递的信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人的思想或想法,另一部分则是人的情感。同样一句话,语气、情感不同,表达的意思可能完全相反。面对面沟通时,人们不仅能直接倾听对方的诉说、观点,还可根据对方的情感反应做出判断,推断其更真实的想法。
崔丽娟
关键词:网络沟通沟通模式情感反应情感交流面对面沟通移动互联网时代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