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作品数:1,444 被引量:6,146H指数:26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解放军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44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1,337篇医药卫生
  • 17篇文化科学
  • 15篇生物学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经济管理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军事

主题

  • 196篇细胞
  • 176篇病毒
  • 142篇肿瘤
  • 138篇肝炎
  • 95篇乙型
  • 88篇乙型肝炎
  • 81篇慢性
  • 73篇免疫
  • 71篇肝损伤
  • 70篇肝硬化
  • 66篇预后
  • 65篇腺癌
  • 60篇冠状病毒
  • 59篇护理
  • 57篇乳腺
  • 57篇冠状
  • 55篇静脉
  • 54篇肝癌
  • 52篇衰竭
  • 50篇新型冠状病毒

机构

  • 1,390篇解放军总医院...
  • 198篇中国人民解放...
  • 98篇北京大学
  • 74篇解放军医学院
  • 49篇军事科学院
  • 39篇安徽医科大学
  • 36篇首都医科大学...
  • 3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9篇首都医科大学...
  • 27篇北京大学第一...
  • 26篇成都中医药大...
  • 26篇北京协和医院
  • 26篇空军军医大学
  • 2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3篇北京协和医学...
  • 21篇复旦大学
  • 21篇清华大学
  • 16篇河南中医药大...
  • 15篇中山大学附属...
  • 14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3篇何耀
  • 13篇贾继东
  • 12篇徐小元
  • 12篇段钟平
  • 12篇刘淼
  • 11篇杨姗姗
  • 10篇王福生
  • 10篇赵亚力
  • 10篇叶慧义
  • 10篇朱乔
  • 9篇单斌
  • 9篇谢小芳
  • 9篇耿荣华
  • 9篇喻华
  • 9篇贾伟
  • 9篇季萍
  • 8篇马骁
  • 8篇宋扬
  • 8篇蓝锴
  • 8篇鲁凤民

传媒

  • 91篇临床肝胆病杂...
  • 60篇军事医学
  • 58篇肝脏
  • 48篇解放军医学院...
  • 46篇传染病信息
  • 40篇中华肝脏病杂...
  • 35篇解放军医学杂...
  • 26篇中国医院用药...
  • 17篇生物技术通讯
  • 17篇临床输血与检...
  • 17篇中国医学装备
  • 16篇中华医院感染...
  • 15篇中华医学杂志
  • 15篇人民军医
  • 15篇中国艾滋病性...
  • 14篇中华肿瘤杂志
  • 14篇现代消化及介...
  • 13篇中华流行病学...
  • 13篇武警医学
  • 13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6篇2024
  • 238篇2023
  • 238篇2022
  • 294篇2021
  • 305篇2020
  • 286篇2019
  • 23篇2018
1,4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草产业链的现状与技术提升被引量:12
2020年
甘草是药食同源中药材大品种,居中医处方用药频次前三,也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原料。甘草野生资源匮乏,栽培甘草质量低而不稳,传统功效物质基础尚不明确,饮片和提取分离生产工艺现代化程度较低,产品多以粗加工物为主,大健康产品开发不足,在大健康产业中的作用远没发挥。文章将从甘草资源、质量标准、炮制工艺、提取工艺和产业链发展等几个方面对甘草产业链的现状及提升进行综述,为甘草产业链的后续发展提供参考。
边育红王丽张晓雨樊亚东侯俊玲张萍陈丽红李翠芹刘永刚杨林勇宋新波王文全
关键词:甘草种植栽培产业链
HBV相关肝癌的治疗方案对HBV再激活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HBV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HBV再激活很可能加快HCC的发生发展。了解HBV再激活的影响因素对HCC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对HCC不同治疗方案对HBV再激活的影响展开综述。
雷进韩明娟左石陈博文张林枝贾晓东肖本立Rifaat Safadi陆荫英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慢性乙型肝炎HBV再激活HCC抗病毒治疗
HIV-1感染者血浆丙酮酸对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HIV-1感染者血浆丙酮酸对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入组11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s)与55例接受长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HCs与HIV-1感染者血浆丙酮酸水平,比较丙酮酸不同浓度组在HIV-1病毒库数量、CD8^(+)T细胞亚群比例、CD8^(+)T细胞功能间的差异。结果与HCs(中位数416.71 ng/ml)相比HIV-1感染者(中位数539.16 ng/ml)血浆丙酮酸水平显著升高(P=0.0189)。与血浆低丙酮酸浓度组(低浓度组)相比,高丙酮酸浓度组(高浓度组)HIV-1细胞相关未剪接核糖核酸(HIV-1 cell associated un-spliced ribonucleic acid,HIV-1 CA RNA)、HIV-1 CA RNA/HIV-1 DNA的比值均显著升高;CD8^(+)T中央记忆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s,TCM)比例显著升高;CD8^(+)T细胞表达TNF-α、IL-2、IFN-γ、CCL5的比例均降低,而表达CCL4的比例升高。血浆丙酮酸水平与CD8^(+)T细胞表达TNF-α(r=-0.3584,P=0.0106)、IL-2(r=-0.4975,P=0.0002)、IFN-γ(r=-0.4101,P=0.0031)、CCL5(r=-0.5655,P<0.0001)的比例呈负相关,与CCL4(r=0.4711,P=0.0014)的比例呈正相关。结论长期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血浆丙酮酸水平升高,且丙酮酸水平与HIV-1病毒库的活跃程度以及CD8^(+)T细胞功能紊乱相关。
王酉源胡伟张超王福生
关键词:病毒库丙酮酸
1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被引量:3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现已证实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环境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其潜伏期为1~14 d。发病一般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低氧血症。
薛雅晋刘娜陈素红梁金仙邵艳玲
关键词:护理
中医调肝理脾法防治肝癌栓塞术后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旨在观察和评估中医调肝理脾法在防治原发性肝癌栓塞术后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中药颗粒剂)和对照组(中药安慰剂)。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口服中药颗粒剂(大柴胡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对照组患者口服中药安慰剂,并在期间进行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疗效评价。结果两组基线(基本资料、术前症状指标)具有可比性(P>0.05)。中医症候学积分在术后7 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恶心、发热、腹痛等主要症状在术后7 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调肝理脾法中药能明显改善肝癌患者栓塞术后恶心、发热、腹痛等症状以及中医肝郁脾虚证型症候,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杨海宁樊庆胜刘福全王华明陈芋屹杨国旺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中医
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评估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
2022年
目的:探讨应用CT影像组学特征评估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临床确诊的肝硬化患者121例。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B和C三个等级,其中A级51例(A组);B和C级共70例(B组)。所有患者均采用GE Discovery CT 750 HD行平扫加增强扫描。选择增强扫描门静脉期图像,由两名放射科医生应用Shukun Radiomics V94软件在门静脉左支层面对整个肝脏进行勾画;使用组内相关系数对两名医生勾画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将所有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后,对整个肝脏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经过降维后筛选出影像组学特征,使用逻辑回归方法建立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模型。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性能。结果:两名医生对图像分割的一致性检验结果良好,ICC均大于0.75。最终用17个影像组学特征建立了评估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模型,训练集的AUC为0.84,准确性为0.78,敏感性为0.79,特异性为0.77;验证集的AUC为0.77,准确性为0.71,敏感性为0.76,特异性为0.65。结论:应用CT影像组学特征,能够评估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
张喆张喆赵丽琴刘长春赵丽琴曹邱婷王麟贾继东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肝硬化
对“系列方药”同步转化的创新中药研发注册路径的思考被引量:1
2022年
自我国实施药品注册管理以来,中药注册分类在满足公众健康需求、指导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及传承创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十余年间,中药新药创制均基于"一方一药"的注册转化模式。该模式借鉴了现代药品的研发注册制度,虽然贴近中医临床中的"守方守法"用药,但难以体现中医辨证求因的序贯治疗思想和多措并举的综合治疗手段。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指出要"建立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注册管理制度和技术评价体系,处理好保持中药传统优势与现代药品研发要求的关系"。因此,现阶段中药研发的技术要求和注册制度需要在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符合中医药理论特点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路,更多地基于临床思维去思考设计。该文结合我国中药注册监管情形和现代药物研发模式转变,分析当前"一方一药"研发注册模式的局限和不足,并尝试提出一种更加切合中医临证思维、还原中医临床实景的"系列方药"同步转化的研发注册新模式,希望有助于中医药产业的传承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艾彦伶唐健元周刚张磊瞿礼萍黄诗尧杨忠奇元唯安周跃华王停赵军宁孙晓波肖小河杨子锋刘清泉朱明军冷向阳谢春光柴嵩岩
关键词:中药新药系列方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初筛阳性病例的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与管理对策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通过对一起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初筛阳性病例的应急处置与密切接触者的排查评估,为后续防控工作调整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医院制定的应急预案和各项防控措施流程进行处置。设计调查表,调查初筛阳性病例的同病房患者和参与相关诊疗的工作人员防护情况和接触情况,评估接触风险。结果初筛阳性患者经两次核酸检测阴性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同病房患者与疑似病例均无<1 m的密切接触,并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均无发热、干咳等症状。与患者接触的工作人员,立即对其采取隔离医学观察处置。经调查工作人员均接受过医院感染防控和个人防护培训,在日常工作中能良好执行手卫生。自我评估接触频率,9名(25.71%)表示经常接触,14名(40.00%)与初筛阳性患者有<1 m的近距离接触,35名(100.00%)均无面对面的>15 min的暴露,接触过程中均进行不同程度的防护。初筛阳性患者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后,解除对同病房患者、工作人员等的医学观察。结论医疗机构发生可疑疫情时要按照应急预案立即响应处置,对接触者进行评估和隔离,并调整门急诊和普通病区管理对策,完善应急预案。
袁月翟红岩汤紫荣杨晓贾红军管群马婧怡杨兴龙
关键词:风险评估医院感染控制
针灸联合中频电疗对膝关节滑膜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局部炎症反应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频电疗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84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中频电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及局部炎症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LKSS)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ROM大于对照组,LKSS评分高于对照组,TNF-α、IL-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频电疗可提高膝关节滑膜炎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病情,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蔡昱
关键词:膝关节滑膜炎针灸中频电疗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局部炎症反应
乳腺癌诊疗指南和临床实践历程被引量:36
2020年
近二十年来,以引入NCCN指南为契机,我国乳腺癌规范化诊疗体系开始建立。结合国际标准和中国特色的NCCN指南中文版出版,以指导临床实践。2011年起,中国专家进入St.Gallen国际专家共识团,参与国际共识和指南的讨论,引入最新的合作机制和治疗理念。在此基础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结合产品可及性和专家意见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乳腺癌诊疗指南,帮助临床医师选择最佳治疗方案。2020年版该指南将进一步总结循证医学证据,优化决策推荐,为推动建立乳腺癌规范化诊疗体系贡献力量。
江泽飞李健斌
关键词:乳腺肿瘤
共1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