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作品数:38 被引量:97H指数:4
相关作者:刘金山朱贻庭赵修义王校楠陈雪娇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哲学
  • 5篇主义
  • 4篇伦理
  • 4篇精神家园
  • 4篇基督
  • 4篇基督教
  • 4篇家园
  • 3篇信仰
  • 2篇德性
  • 2篇多元论
  • 2篇信念
  • 2篇休谟
  • 2篇政治哲学
  • 2篇中华民族
  • 2篇社会理论
  • 2篇神迹
  • 2篇团结
  • 2篇农村
  • 2篇宗教
  • 2篇宗教多元

机构

  • 38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江苏省社会科...
  • 1篇吉林财经大学

作者

  • 5篇刘金山
  • 4篇罗兴刚
  • 3篇庞立生
  • 3篇蒋楼
  • 3篇李守利
  • 2篇崔秋锁
  • 2篇丁惠平
  • 2篇胡海波
  • 2篇王艳华
  • 2篇涂良川
  • 2篇刘鹤丹
  • 2篇杨淑静
  • 1篇张天威
  • 1篇王刚
  • 1篇魏书胜
  • 1篇韩秋红
  • 1篇赵修义
  • 1篇陈雪娇
  • 1篇姜国峰
  • 1篇孙铁骑

传媒

  • 5篇现代哲学
  • 3篇兰州学刊
  • 3篇东北师大学报...
  • 3篇理论月刊
  • 2篇改革与开放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求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人文杂志
  • 1篇实事求是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道德与文明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红河学院学报
  • 1篇邯郸学院学报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人民论坛(中...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0篇2012
  • 10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转型期东北农村基督教组织发展现状和问题对策
2011年
基督教组织①近几年在东北农村地区扩张迅速,笔者在深入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以下几方面有了新的理解:基督教与基层政府之间的关系,基督教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基督教的组织方式,以及基督教组织的扩张的逻辑。并就农村基督教组织中呈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王校楠
关键词:农村基督教
“彩虹之喻”与“彩虹之约”——论希克宗教多元论与基督教教义的不可通约
本文借用纳什的"概念框架"观念,并分别以"彩虹之喻"和"彩虹之约"来命名希克宗教多元论及基督教的概念框架。通过对希克宗教多元论和基督教这两个概念框架的核心内容进行全面比较,我们发现这两个概念框架是迥然不同、不可通约的,进...
刘金山
关键词:希克宗教多元论基督教不可通约
文献传递
“神”的理性化——17世纪、18世纪英国自然神论概观
2012年
英国自然神论以高扬理性、抛弃启示而在思想领域推动了一股走出中世纪的革新思潮。英国自然神论兴起于17世纪英国逐渐走向宗教宽容的时代,它在高扬理性的旗帜下所发展出来的理性优先于启示、否定神迹和预言的可信性、基督教的作用只应局限在伦理领域等观点激起了当时思想领域的激烈争论。英国自然神论在西方思想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对今天的西方哲学研究颇有价值。
刘金山
关键词:自然神论
论当代美国与国际社会的主流科学观
“科学与信仰”之辨起源于中世纪阿拉伯学者伊本西那的双重真理论,即: 科学真理靠证明,宗教真理靠信仰,“科学”与“信仰”毫无关系。稍后的欧洲学者托马斯则认为:宗教真理也可以通过论证知晓,科学真理亦存在信仰的问题,...
许志峰
关键词:信仰科学信念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马克思人道主义研究的合理方法论原则
2009年
合理方法论原则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人道主义的关键。然而,这一点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亦是学界关于马克思人道主义存在分歧和争论的症结和根本原因。该文试图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深入探究和重点提出正确看待马克思人道主义必须坚持的合理方法论原则,以求真正把握马克思人道主义。
蒋楼王刚张天威
关键词:马克思人道主义方法论原则
柏拉图的第三条路线:“爱欲”作为“真意见”的“居间”教诲被引量:1
2012年
柏拉图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开端,不仅完成了世界的划分而且试图完成二分世界的弥合。柏拉图的理论深受赫拉克利特以及巴门尼德的居间路向的影响,他在自己的哲学中建构了分有说、通种论等理论。最为重要的是对真意见对知识的形成的作用的探究,从而形成一种关于爱欲的教诲。柏拉图从追问知识是什么到追问知识如何可能,完成了他哲学中的第三条道路的探究。
罗兴刚
关键词:居间爱欲
“劳动”:“历史”的秘密——从“法哲学批判”走向“经济学批判”被引量:2
2012年
"劳动"是"历史"的秘密。马克思坚信,历史不是抽象的,历史是现实的。而要使历史从抽象走向现实,就必须使劳动从抽象走向现实。"抽象历史"的根源是"抽象劳动"。"剩余价值"直捣"抽象劳动"的心脏,但"剩余价值"在窥见了劳动的本质的同时证实了异化劳动。异化劳动丧失了人的本质。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和剩余价值的分析揭示了劳动以及从事劳动的人的真实面目: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是人的存在方式。"现实的人"从事的"现实劳动"展现的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历史辩证法。
杨淑静丁惠平
关键词:经济学批判
忧惧不安的实际生活——评朱松峰的《理解生活》
2012年
《理解生活——基于现象学和生命哲学的视角》对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的深入阐释提供给我们与海德格尔一同思考的可能性。从此在的历史性出发才能理解实际性,此在的历史性也即此在的时间性,此在的历史也即此在的存在。"忧惧"、"动荡"、不安"、"阴森恐怖"等词语在同一个基调中,显示着实际生活思想的基本特征。与狄尔泰的对话对于海德格尔思想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李守利
关键词:历史性
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当代思想效应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现代性的变革及其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理解马克思社会理论的思想特质及其当代价值,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理论发展不得不加以认真审视和反思的重要课题。在比较的视阈下,重新检视作为社会理论传统奠基者之一的马克思所关注的问题,探讨马克思社会理论的思想特质,把握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当代效应,是我们理解现时代的生存境遇,推进当代社会理论发展的重要路径。有鉴于此,该笔谈集中对马克思社会理论的思想传统与当代效应加以研讨,以期为在当代语境下重新理解与发掘马克思社会理论的思想遗产做出甚为必要的理论努力。
庞立生
关键词:现代性社会
超越实证范式与解释范式的马克思社会理论
2011年
随着现代性的变革及其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理解马克思社会理论的思想特质及其当代价值,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理论发展不得不加以认真审视和反思的重要课题。在比较的视阈下,重新检视作为社会理论传统奠基者之一的马克思所关注的问题,探讨马克思社会理论的思想特质,把握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当代效应,是我们理解现时代的生存境遇,推进当代社会理论发展的重要路径。有鉴于此,该笔谈集中对马克思社会理论的思想传统与当代效应加以研讨,以期为在当代语境下重新理解与发掘马克思社会理论的思想遗产做出甚为必要的理论努力。
曲波
关键词:社会理论解释范式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