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作品数:499 被引量:1,227H指数:16
相关作者:于欣彭江波高惠德刘逢梅董蕴华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天水师范学院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92篇期刊文章
  • 10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6篇电子电信
  • 189篇理学
  • 147篇机械工程
  • 13篇航空宇航科学...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电气工程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天文地球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3篇核科学技术
  • 3篇兵器科学与技...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5篇激光
  • 106篇散射
  • 106篇受激
  • 97篇布里渊散射
  • 94篇受激布里渊散...
  • 77篇激光器
  • 69篇光学
  • 45篇脉冲
  • 42篇雷达
  • 29篇非线性光学
  • 28篇相位共轭
  • 24篇激光雷达
  • 23篇激光成像
  • 23篇分子
  • 18篇SBS
  • 18篇CO_2激光
  • 17篇介质
  • 16篇调谐
  • 15篇原子
  • 15篇脉宽

机构

  • 498篇哈尔滨工业大...
  • 9篇中国原子能科...
  • 7篇吉林大学
  • 5篇广东工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黑龙江大学
  • 4篇同济大学
  • 4篇天水师范学院
  • 4篇中国电子学会
  • 4篇中国光学学会
  • 3篇哈尔滨工程大...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清华大学
  • 3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北京应用物理...
  • 2篇哈尔滨理工大...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吉林师范大学
  • 2篇内蒙古民族大...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158篇王骐
  • 141篇吕志伟
  • 86篇何伟明
  • 76篇马祖光
  • 43篇陈德应
  • 38篇林殿阳
  • 31篇王月珠
  • 27篇于欣
  • 27篇于俊华
  • 25篇王春晖
  • 25篇夏元钦
  • 25篇高惠德
  • 24篇掌蕴东
  • 24篇哈斯乌力吉
  • 22篇胡孝勇
  • 21篇任德明
  • 21篇申作春
  • 20篇田兆硕
  • 20篇李琦
  • 20篇尚铁梁

传媒

  • 56篇中国激光
  • 45篇光学学报
  • 41篇物理学报
  • 36篇激光技术
  • 21篇红外与激光工...
  • 20篇光电子.激光
  • 18篇激光与光电子...
  • 18篇强激光与粒子...
  • 15篇哈尔滨工业大...
  • 15篇激光与红外
  • 13篇光电子技术与...
  • 12篇光子学报
  • 11篇激光杂志
  • 6篇光学精密工程
  • 5篇应用激光
  • 4篇量子电子学报
  • 4篇自然科学进展...
  • 4篇2007年激...
  • 4篇二〇〇六年全...
  • 4篇第四届全国信...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0篇2016
  • 1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9篇2012
  • 14篇2011
  • 6篇2010
  • 13篇2009
  • 25篇2008
  • 46篇2007
  • 33篇2006
  • 37篇2005
  • 33篇2004
4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相位测量轮廓术应用于叶片测量被引量:19
2012年
为解决叶片高精度三维轮廓测量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搭建了基于相位测量的三维轮廓测量系统.在完成了系统标定后,为了检验系统的测量精度,测量了一个滚珠轴承,测量精度为(0.084±10.01)mm.利用该系统从不同方向对某叶片进行了6次数据采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数据融合得到了整个叶片的三维点云,利用整个叶片三维点云数据得到了叶片的不同截面图,为叶片型面轮廓和几何尺寸的检测提供了依据.相位测量轮廓术用于叶片三维轮廓测量,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测量成本,因此将相位测量轮廓术用于叶片三维轮廓测量是非常有意义的.
李华伟申作春覃银红鲍鸿周延周
关键词:数据融合
半导体激光雷达的外调制器综述
2007年
随着无扫描半导体激光雷达技术的突破,要求对数十瓦的大功率连续半导体激光源有更好的调制特性。文中比较各种调制方式,认为LiNbO3体调制方案是实现大功率半导体激光调制的有效途径,但其也有调制电压高、集成化小型化能力差的缺陷。基于外延生长技术半导体集成光电子工艺的发展,生长多量子阱和垂直腔面发射激光面阵成为现实。认为采用电吸收调制器与面发射激光器的集成单元构成二维密集阵列有望获得较高调制质量的大功率激光输出,可实现激光雷达的小型化。
姜鹏陆威王骐
关键词:调制器LINBO3电吸收多量子阱
钠色散光学滤波器的理论分析被引量:1
1999年
本文概括了 Na F A D O F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编译计算了 Na F A D O F的透射谱,计算了系统参数对透射率的影响;并与已发表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与实验符合较好的结果。给出的理论计算带宽0.002 nm ,最大透射率100% 。
掌蕴东袁萍马祖光
关键词:色散光学滤波器透射率
利用染料片吸收控制SBS光限幅输出波形
根据描述SBS过程的数学计算模型,模拟了不同吸收系数时,SBS过程对纳秒的脉冲传输特性和功率限幅特性。研究表明当吸收系数很大时,达到0.17cm-1以上时,由于严重的介质吸收使得大部分抽运能量被吸收掉,因而使得透射脉冲功...
吕月兰吕志伟董永康
文献传递
CO<,2>激光脉冲外差探测系统的距离分辨率测距精度及误差分析
本文分析了CO<,2>激光脉冲外差探测系统的目标距离分辨率、测距精度和误差的主要来源.对于单个光脉冲测距来讲,信噪比SNR起伏引起的探测误差、脉冲前沿触发等概率分布以及脉冲建立时间的随机性等是激光脉冲外差测距的主要随机误...
王春晖李琦田兆硕成向阳王骐
关键词:外差探测激光测距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傅里叶变换的分析载波条纹的新方法被引量:7
2006年
针对传统傅里叶变换法处理光载波干涉条纹图时会有边缘效应产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傅里叶变换法的外推延拓方法,并从理论上进行了数学推导。为了验证这种方法的正确性,分别对一维数字信号和二维空间载波条纹图进行了数值模拟,进一步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并与传统的傅里叶变换法对比。结果表明该法可以有效抑制传统傅里叶变换法处理光载波干涉条纹图时边缘效应所造成的较大误差,在基于空间域相位调制技术的波面干涉测量中,对空间载波条纹图进行处理,可以使相位的计算精度达到3.3 mrad。
王雨雷吕志伟王岩何伟明
关键词:光学测量傅里叶变换
用于软X射线光谱探测的双MCP近贴单幅相机被引量:6
2004年
研制了一种双MCP近贴单幅相机 ,相机用于软X射线光谱探测 采用开放式无窗结构 ,利用第一块通道板进行选通 ,有效探测面积Φ 2 6mm 相机时间分辨率 5ns ,静态空间分辨率2 5lp/mm ,动态空间分辨率 7lp/mm ,控制电路固有延时小于 2 0ns .主要介绍了该相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快门脉冲发生器电路。
桂建保赵宝升张小秋邹远鑫刘宏波程元丽赵永蓬
关键词:X射线MCP近贴聚焦
Eu-Sr系统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的数值研究
2004年
本文以现有的四能级理论模型作为理论依据,直接积分态振幅的运动方程,分别对弱场、强场两种情况下,Eu-Sr系统的一个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将弱场情况下数值计算的结果与解析解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得很好,证明了数值计算的正确性.此外,对强场情况下的激光感生碰撞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
张洪英夏元钦陈德应
SBS系统中获得高保真脉冲波形
2004年
受激布里渊散射(SBS)相位共轭镜(PCM)技术可以改善高功率激光器光束质量,并降低对光学材料和元件加工精度的要求,因而在ICF激光驱动器的研究中受到关注.为了适于ICF激光系统的应用,SBS脉冲必须与入射抽运光脉冲有高的波形保真度.但是,普通SBS系统中由于阈值效应只能得到陡前沿的压缩Stokes脉冲.
杨珺吕志伟何伟明
关键词:脉冲波形高功率激光器激光驱动器相位共轭镜受激布里渊散射抽运光
基于PPLN的中红外CW QPM-OPO技术发展
光学参量振荡器是利用非线性晶体的混频特性实现频率变换器件,是获得可调谐相干光的有效途径之一.QPM-OPO产生的红外波段光在军事对抗、大气环境监测、医学、特殊环境远距离监控以及光谱学研究等诸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CW ...
鞠有伦张兴宝姚宝权王月珠
关键词:光学参量振荡器准相位匹配PPLN中红外
文献传递
共5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