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

作品数:205 被引量:1,623H指数:23
相关作者:刘学敏张明厚李长友刘伟婷郑桂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0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7篇农业科学
  • 17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7篇大豆
  • 28篇病菌
  • 24篇疫霉
  • 22篇大豆疫霉
  • 13篇毒力
  • 13篇疫霉菌
  • 13篇抗性
  • 12篇烟草
  • 12篇大豆疫霉菌
  • 11篇基因
  • 11篇根腐
  • 11篇根腐病
  • 11篇病毒
  • 10篇水稻
  • 10篇抗药
  • 10篇抗药性
  • 10篇病原
  • 9篇霉病
  • 9篇灰斑
  • 8篇多角体

机构

  • 197篇东北农业大学
  • 18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北京市农林科...
  • 5篇中国中医研究...
  • 4篇河北农业大学
  • 4篇解放军军需大...
  • 4篇黑龙江省农业...
  • 4篇中国科学院遗...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检验检疫...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桦南县白瓜籽...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莱阳农学院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作者

  • 43篇文景芝
  • 40篇刘学敏
  • 20篇赵奎军
  • 16篇张明厚
  • 11篇陶波
  • 11篇丁伟
  • 10篇李永刚
  • 10篇刘亚光
  • 8篇于洪春
  • 8篇王晓云
  • 8篇李永镐
  • 8篇杨明秀
  • 7篇李国勋
  • 7篇郑桂玲
  • 7篇刘伟成
  • 7篇夏烨
  • 7篇贾文香
  • 7篇李长友
  • 6篇金羽
  • 6篇张俊华

传媒

  • 25篇东北农业大学...
  • 11篇大豆科学
  • 1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0篇植物病理学报
  • 9篇植物保护学报
  • 8篇烟草科技
  • 6篇黑龙江农业科...
  • 6篇植物保护
  • 5篇北方园艺
  • 4篇中国生物防治
  • 4篇微生物学通报
  • 4篇农药科学与管...
  • 4篇第七届全国杂...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国马铃薯
  • 2篇昆虫知识
  • 2篇作物杂志
  • 2篇农药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19篇2005
  • 12篇2004
  • 15篇2003
  • 16篇2002
2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龙江省土壤中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的多样性被引量:2
2012年
为探究不同类型土壤中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的多样性,以分离自5种不同类型土壤的176株P.sojae为研究对象,利用基因推导法和AFL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中P.sojae无毒基因型、无毒基因种类、无毒基因组合和群体致病力均表现出差异性,其中黑土、白浆土和草甸土中的P.sojae无毒基因型、无毒基因种类和无毒基因组合多样性相对丰富,群体致病力中等偏弱;盐碱土中的P.sojae无毒基因型、无毒基因种类和无毒基因组合多样性丰富度较低,群体致病力相对较强;风沙土中没有分离到P.sojae。聚类分析表明,以0.76为阈值时,可将176株P.sojae划分为6个组,其中黑土和白浆土中的P.sojae呈现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草甸土和盐碱土中的P.sojae遗传多样性丰富度较低。综合分析表明,黑龙江省P.sojae群体无毒基因和遗传多样性丰富,并与土壤类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李爽文景芝
关键词:大豆疫霉菌土壤类型无毒基因致病力AFLP多样性
中草药水剂LS-1对十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测定被引量:10
2003年
文景芝李永刚赵吴琼刘振平
关键词:植物病原真菌植物源杀菌剂
大蒜茎尖组培苗的检测被引量:24
1999年
从市售阿城紫皮蒜生长的叶片经PEC沉淀差速离心提纯,获得复合病毒制剂,得率为4.90mm(100g)-1叶。电镜观察病毒粒体为长度550~800nm的线状物,经抗血清测定主要为洋葱黄矮病毒(OYDV)和大蒜潜隐病毒(GLV)。用复合病毒制剂免疫制备的抗血清效价为1024~2048。OYDV抗血清检测茎尖脱毒组培苗,脱毒率为50%左右,用GLV抗血清检测,脱毒率为95%~97%,复合病毒抗血清检测结果与OYDV相同。证明复合病毒抗血清可用于组培苗的检测。组培脱毒大蒜在田间种植1年后发病率为50%,3年后达80%。茎尖组培脱毒率不高。需用抗血清逐株检测挑选,淘汰病苗,才能获得健康无毒的大蒜群体。
张明厚魏培文朱俊华朱俊华
关键词:大蒜茎尖脱毒苗
用大肠杆菌制备重组甜菜夜蛾几丁质酶的发酵方法
2011年
应用已有工程菌菌种,初步建立发酵生产重组甜菜夜蛾几丁质酶的工艺方法。方法:应用气升式发酵罐及经改进的M9培养基、补料,进行批次补料发酵。结果:放罐后所测光吸收值为OD600=32.19。收菌湿重可迭65L/L左右。结论:已初步建立甜菜夜蛾几丁质酶发酵工艺,得到较好的表达量。
刘国辉洪军樊东
关键词:大肠杆菌发酵
大豆不同轮作系统主要植物线虫季节动态被引量:2
2008年
为从线虫生态角度评价土壤健康状况和大豆轮作系统的合理性及预测大豆根部病害发生与为害,利用浅盘法收集大豆不同轮作系统下苗期、花期和结荚期土壤线虫,研究大豆不同生育期土壤总体线虫和重要属植物线虫群体动态。取大豆连作14年、小麦.玉米.大豆轮作、麦豆麦豆迎茬、米豆米豆迎茬和休闲区0-20cm土壤。结果表明:土壤中胞囊线虫密度为迎茬(米豆、麦豆)〉轮作〉连作〉休闲;从大豆苗期、花期至结荚期,各轮作系统胞囊线虫密度逐渐递增,麦豆迎茬和轮作土壤中总体线虫密度呈递增趋势,各轮作系统苗期和花期土壤总体线虫差异显著;3个时期,轮作土壤中总体线虫密度分别最大,而休闲土壤中螺旋-盘旋-拟盘旋线虫为优势种群。
潘凤娟许艳丽李春杰韩新华刘伟
关键词:大豆生育期轮作系统土壤线虫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研制及毒力测定
用大豆粉、麦麸和灰菜叶粉为主要成份的人工饲料饲养甘蓝夜蛾幼虫,饲养效果好且成本低廉,加入一次人工饲料可使甘蓝夜蛾幼虫一直生长至4龄初期。用活体增殖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NPV),以4.32×10PIB/幼虫的剂量饲...
李长友张履鸿李国勋许少甫宋捷高洪祥魏淳芳赵桂琴陈守平
关键词:甘蓝夜蛾病毒杀虫剂剂型
文献传递
影响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卵孢子生活力和萌发的因素被引量:4
2007年
本研究的目的是寻找一种能够促使大豆疫霉菌卵孢子在短时间内大量萌发的方法。结果表明,卵孢子菌龄、预处理温度、化学物质及其浓度在某种程度上均影响大豆疫霉菌卵孢子的生活力。胡萝卜琼脂平板上24℃密封培养条件下,30d菌龄的卵孢子中只有10.56%处于萌动状态,但经0.4%的KMnO4处理20min或35℃处理5d后,萌动率分别提高到58.49%和83.55%,但并不萌发。以3mL大豆感病品种Sloan的根系分泌物为培养液,26℃黑暗或光照培养7d即可获得80%以上的卵孢子萌发率。
文景芝杨明秀郝中娜刘春来
关键词:卵孢子生活力萌发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鉴定被引量:32
2001年
1998~ 1999年在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等地的大棚番茄上发现一种番茄病害 ,并从其病叶、病茎杆上分离得到了 2 3个细菌菌株。接种番茄幼苗上 ,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完全一致 ,并从接种病株上重新分离到此病原细菌。各菌株致病力无明显的差异。经革兰氏染色反应、菌体形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G+ C mol%等鉴定 ,确认该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 (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Okabe) Young,Dye & Wilkie)。该病菌引起番茄细菌性斑点病 (又称叶斑病 )。病菌除侵染番茄外 ,尚能侵染茄子、辣椒、龙葵、白花曼陀罗和毛曼陀罗。该病害尚属我国大陆首次报道。
赵廷昌孙福在宋文生
关键词: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鉴定
水蛭人工养殖及加工技术被引量:2
2006年
韩岚岚洪峰王海龙李长锁
关键词:人工养殖水蛭素宽体金线蛭水生动物药用成分眼科疾病
活体和离体培养的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毒力比较被引量:1
2007年
于洪春赵奎军王晓云
关键词:粘虫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毒力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