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作品数:291 被引量:1,142H指数:18
相关作者:陈钒程业陈云周李黎明汪成林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5篇期刊文章
  • 1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7篇建筑科学
  • 37篇交通运输工程
  • 24篇理学
  • 16篇天文地球
  • 11篇文化科学
  • 9篇矿业工程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经济管理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43篇地震
  • 26篇边坡
  • 21篇值模拟
  • 20篇地震反应
  • 20篇荷载
  • 19篇数值模拟
  • 19篇阻尼
  • 18篇有限元
  • 16篇应力
  • 15篇抗震
  • 13篇建筑
  • 12篇地震反应分析
  • 12篇剪力
  • 11篇岩体
  • 11篇支座
  • 10篇隧道
  • 10篇模态
  • 10篇边坡稳定
  • 7篇震害
  • 6篇站房

机构

  • 287篇北京科技大学
  • 19篇同济大学
  • 16篇北京工业大学
  • 16篇北京市建筑设...
  • 15篇清华大学
  • 15篇中国建筑科学...
  • 10篇中国建筑设计...
  • 9篇北京赛博思建...
  • 7篇北京城建集团...
  • 6篇中国水利水电...
  • 5篇北方工业大学
  • 4篇江南大学
  • 4篇中电建路桥集...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中国冶金科工...
  • 3篇中冶京诚工程...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台州学院

作者

  • 50篇潘旦光
  • 34篇牟在根
  • 29篇刘洋
  • 23篇谭文辉
  • 14篇杨润林
  • 11篇谢谟文
  • 11篇宋波
  • 10篇蔡美峰
  • 10篇程业
  • 9篇张宏涛
  • 8篇乔兰
  • 8篇王树和
  • 8篇高谦
  • 7篇吴顺川
  • 7篇张相勇
  • 7篇朱赞成
  • 7篇周健
  • 7篇苗胜军
  • 7篇范重
  • 6篇宋卫东

传媒

  • 21篇工程力学
  • 13篇岩土力学
  • 12篇岩土工程学报
  • 10篇岩石力学与工...
  • 8篇建筑结构学报
  • 5篇铁道建筑
  • 5篇建筑技术
  • 4篇建筑科学
  • 4篇第十三届空间...
  • 4篇第十一届全国...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工业建筑
  • 3篇中国矿业
  • 3篇计算力学学报
  • 3篇高等建筑教育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中国冶金教育
  • 3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中国地质灾害...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11篇2019
  • 20篇2018
  • 14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14篇2014
  • 23篇2013
  • 10篇2012
  • 23篇2011
  • 13篇2010
  • 13篇2009
  • 23篇2008
  • 21篇2007
  • 10篇2006
  • 18篇2005
  • 5篇2004
2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运营环境作用对跨海大桥模态频率的影响研究
东海大桥6年监测数据的周期变化特性,识别了运营条件下大桥模态频率变化的影响因素,采用偏相关系数和周期平均法对比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东海大桥的模态频率存在1年、1周、1d、12.42 h等变化周期,与结构温度、交...
周毅孙利民谢谟文
关键词:跨海大桥模态频率结构健康监测
空间网格结构优化设计的模糊判决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在空间网格结构的优化设计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大量的不确定性信息和因素,而且往往要考虑多个目标函数,而各个目标之间存在矛盾及各目标的解具有冲突性,多目标优化问题要求各个目标函数都达到最优一般很难.本文在经典模糊判决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改进的模糊判决法,并利用隶属函数建立模糊优化数学模型转化为非模糊的单目标优化模型,从而可以使用普通优化程序得到模糊优化解.最后,通过二十五杆塔架的数值例题来说明本方法的求解过程并验证了其模糊判决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郦亮孙仁范葛心牟在根
关键词:判决方法多目标优化问题空间网格结构隶属函数优化解
2003年日本宫城县冲地震对桥梁震害的分析
作者通过震后的实地考察,探讨了地震的特征,桥梁的地震破坏情况,并对新旧防震规范中抗震的有效措施进行了进一步比较.
宋波宋浩陈欣然
关键词:桥梁震害抗震规范地震
某公路隧道不同纤维混凝土支护结构性能比较被引量:1
2006年
软弱、破碎围岩的公路隧道支护一直是困扰公路隧道施工的技术难题。结合三里冲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和隧道开挖设计参数,采用FLAC软件对钢纤维混凝土锚喷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锚喷2种初期支护结构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从应力、位移和塑性区3个方面分析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锚喷支护结构能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载能力,提高隧道的稳定性,能有效减少二次衬砌混凝土的厚度。
朱赞成华渊宋卫东
关键词:公路隧道数值模拟钢纤维混凝土
砂土的各向异性强度准则:应力诱发各向异性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散粒材料的宏细观力学分析方法,在颗粒水平研究砂土的诱发各向异性强度特性,提出了砂土各向同性与应力诱发各向异性强度的区别与联系,从细观机理上将二者区分开来。分析了M-C、M-N、L-D三种强度准则在考虑诱发各向异性方面的差异,基于三轴压缩与三轴伸长破坏各向异性发展的不同,建立了考虑中主应力影响的简单破坏应力比–组构关系。从微细观角度建立了砂土应力诱发各向异性强度准则,并考虑了砂土不同密实状态对诱发各向异性强度的影响,最后与已有的真三轴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诱发各向异性强度准则,物理参数意义较明确,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有助于从微细观机理分析砂土的各向异性强度特征。
刘洋
关键词:砂土组构
金坪子滑坡动态稳定性分析研究
2013年
外界因素是影响滑坡变形和稳定状态的重要因素。进行滑坡的稳定性分析,依据监测资料进行预警预报,都有必要考虑外界因素的作用。以云南省昆明市的金坪子滑坡为背景,运用GIS及3DSlopeGIS的三维极限平衡分析方法,从地震、库水位、降雨三个外界因素单独或复合作用下的安全系数的变化情况,研究滑坡的动态稳定性。研究表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通过分析安全系数—地震烈度曲线、安全系数—库水位高度曲线以及安全系数—时间曲线,可以定量判断地震、降雨、库水位对滑坡的影响,以及三者对滑坡影响力的高低顺序,为工程的预警预报提供重要参考。
欧阳珊珊谢谟文
关键词:稳定性安全系数滑坡预报
软土固结试验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3年
基于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室内固结试验进行了数值分析,编制了室内固结试验的C++数值程序和自动求解固结系数的Matlab拟合程序,该程序能够模拟不同尺寸(排水高度)软土试样的固结过程。讨论了试样尺寸、渗透系数和初始固结应力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数值结果显示随着排水高度和渗透系数的增加,由时间平方根法和时间对数法求解的固结系数比不断减小,且排水高度较小时固结系数比变化较快。土体初始应力越小,主固结完成所需的时间越长。与日本广岛重塑土大尺寸试样固结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数值方法能够较好地模拟软土的固结试验过程,可以进行一定条件下大尺寸软土试样的固结特性研究,研究成果对于揭示软土的固结变形发展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刘洋王喆闫鸿翔
关键词:软土固结试验数值模拟
P波在非线性交叉节理岩体中的传播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岩体中的节理常会呈现交叉分布,使得应力波的传播极其复杂。通过理论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平面P波在具有非线性特性的交叉节理中的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时域递归分析法分析2条交叉节理之间多重反射波的传播过程,结合叠加原理建立了平面P波在2条交叉节理中的传播方程。其次,采用UDEC程序对2条交叉节理中的波传播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发现,理论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非常接近。然后,采用数值方法建立了平面P波在2组交叉节理中传播的计算模型。最后,对影响波传播的一些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节理刚度、节理分布以及入射波频率等都影响波的传播过程;交叉节理不同监测点处的透反射系数也不尽相同。提出的理论方法为分析应力波在交叉节理中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但该方法仍有很多局限,对于复杂工况,可以采用数值模拟方法。
柴少波李建春赵均海陈昕
关键词:岩石力学波传播节理岩体
地铁隧道开挖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参数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被引量:15
2019年
以哈尔滨地铁三号线湘江路站—会展中心站区间大断面地铁隧道暗挖段施工为背景,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不同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参数下地铁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计算结果显示,改善小导管投影长度、注浆半径及径向加固范围这3个参数可以有效地减小地表最大沉降量。基于这3个敏感性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以掌子面后方14 m处截面最大地表沉降和掌子面处地表沉降释放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小导管投影长度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注浆半径,而小导管径向加固范围的影响最小。
王辉王辉王鹏
关键词:地铁隧道地表沉降超前小导管正交试验
基于温度场的箱梁短时支座位移计算方法
2017年
为计算短时温度变化引起箱形截面的伸缩量,基于分块一维热传导微分方程,提出了桥梁温度变形的近似计算方法。即将箱梁截面划分为多个矩形截面的组合,对每个矩形截面进行温度场的计算。然后,以西安西咸新区红光路沣河大桥为研究对象,原位试验测量了箱梁截面的温度和支座位移。在此基础上,基于温度谐波变化形式建立了箱梁不同区域外表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由此得到箱梁不同区域的温度和截面形心点的应变。计算结果表明,理论分析和实验位移的变化趋势相同,位移峰峰值的计算误差最大为29.2%,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程曙光程业潘旦光
关键词:混凝土箱梁温度场支座位移原位试验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