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作品数:391 被引量:1,807H指数:24
相关作者:殷铭潘嘉虹谢晖王松杰高军军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04篇期刊文章
  • 17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2篇建筑科学
  • 69篇经济管理
  • 21篇文化科学
  • 10篇政治法律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历史地理
  • 6篇艺术
  • 5篇社会学
  • 4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医药卫生
  • 2篇水利工程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42篇城市
  • 39篇城市规划
  • 24篇居住
  • 20篇文化
  • 20篇教学
  • 19篇公共服务
  • 18篇城市设计
  • 16篇城市化
  • 15篇实证
  • 15篇城市更新
  • 13篇城乡
  • 12篇中心区
  • 12篇开发区
  • 12篇空间结构
  • 12篇城镇化
  • 10篇城市规划专业
  • 9篇小城
  • 9篇历史文化保护
  • 9篇居住空间
  • 7篇再开发

机构

  • 378篇东南大学
  • 24篇江苏省城市规...
  • 9篇同济大学
  • 9篇中国城市规划...
  • 6篇南京大学
  • 4篇重庆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深圳市城市规...
  • 3篇南京市规划局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山东建筑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北京市城市规...
  • 2篇都灵理工大学
  • 2篇广州市城市规...
  • 2篇四川省城乡规...

作者

  • 77篇吴晓
  • 50篇王兴平
  • 39篇阳建强
  • 38篇王承慧
  • 24篇杨俊宴
  • 15篇孙世界
  • 14篇易鑫
  • 10篇袁新国
  • 10篇胡畔
  • 10篇熊国平
  • 9篇王慧
  • 9篇高源
  • 8篇孔令龙
  • 7篇张倩
  • 7篇葛天阳
  • 7篇左为
  • 6篇李迎成
  • 6篇陈宏胜
  • 6篇滕珊珊
  • 6篇章飙

传媒

  • 51篇城市规划
  • 44篇现代城市研究
  • 33篇规划师
  • 17篇建筑与文化
  • 14篇2013中国...
  • 8篇国际城市规划
  • 8篇2012中国...
  • 8篇2014中国...
  • 7篇2011中国...
  • 7篇2015中国...
  • 6篇华中建筑
  • 6篇中国园林
  • 6篇2009中国...
  • 5篇中国名城
  • 4篇小城镇建设
  • 4篇山西建筑
  • 3篇江苏城市规划
  • 3篇中国城市规划...
  • 3篇2016中国...
  • 3篇全国城市规划...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4篇2021
  • 10篇2020
  • 10篇2019
  • 6篇2018
  • 11篇2017
  • 23篇2016
  • 21篇2015
  • 34篇2014
  • 47篇2013
  • 42篇2012
  • 25篇2011
  • 29篇2010
  • 27篇2009
  • 28篇2008
  • 13篇2007
  • 17篇2006
  • 9篇2005
  • 7篇2004
3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历史文化街区中居民生活延续研究——以安徽省安庆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被引量:6
2008年
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是安庆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文化街区,以居住为其主要职能,体现了皖江居住文化传统风貌。现阶段街区将要进行保护整治规划,论文从社会结构形态角度,在对居民生活方面进行大量现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风貌保护的同时就居民生活延续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赖凌瑶阳建强王亮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规划居住文化传统风貌
新型城镇化的“和平道路”:基于田园城市理论原型的解读与猜想被引量:4
2017年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及其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作为规划史上伟大的思想之一,在现代规划的不同历史时期都给规划师以灵感。本文结合当下新旧城镇化交替的背景,以霍华德理论中两个重要概念"社会城市"和"消失的地主地租"为理论原型,对中国城镇化复杂系统的诸多关系追本溯源,并针对当前城镇化复杂系统关切的问题在霍华德框架内有所发展,提出新的猜想。本文认为,我国之前城镇化的根本问题在于城镇化路径的"断裂",而实现新型城镇化首先在于发现其"和平道路",并且以"空间"作为构建这条路径的核心要素。进而提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路径包含两个要点——"城乡一体"的都市区化空间形式和基于使用权的土地租税改革,并详细阐述了两个要点的内在逻辑和合理性。
陈昭
关键词:田园城市新型城镇化都市区化土地制度
武汉市中心区医疗设施供给水平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结合医疗设施供給及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等热点问题,从公共服务设施评估的公平性与可达性角度遴选测评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医疗设施供给综合测评框架,以武汉市中心区为例,评价武汉市中心区街道单元尺度下各类医疗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总结武汉市中心区医疗供给现存问题,并据此从设施的类别、规模与布点出发,提出具体的医疗设施优化配置策略。
季琳吴晓陆筱恬
关键词:综合评估优化配置
“全民健身”视野下的足球场地设施规划与建设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足球运动受到群众的广泛喜爱,其发展得到国家极大重视,但我国足球场地设施的供给与需求之间落差明显。以南京市秦淮区为例,从足球场地的供给与需求视角,阐释其供需矛盾及背后原因。在"全民健身"视野下,将需求分为中小学教学培训、群众体育锻炼、业余运动员训练比赛,供给分为场地数量、场地质量、场地布局分表测算。通过供需双线耦合,分析供需矛盾,探究原因,提出构建层次体系、复合用地功能、共享场地设施、优化设施布局、严格执行标准等规划与建设建议。
马俊威钱辰丽吴晓
关键词:公共设施规划全民健身
总体城市设计三辨被引量:7
2021年
大尺度的总体城市设计实践往往和各类争议和困惑相伴生。文章结合多年实践,试图回答3个关键性问题:其一、总体城市设计最需要关注的是什么?其二、总体城市设计在操作上该如何高效切入?其三、总体城市设计成果又该如何保障实操性?在此基础上搭建的总体城市设计技术框架,可为城市整体风貌和空间形态的塑造和优化提供示范性的保障和支撑。
吴晓王承慧王承慧钱辰丽
关键词:总体城市设计
老城区居住空间分异研究——以南京市白下地区为例
在当前城市更新与扩张过程中,大量出现的封闭社区等新生城市空间形式改变着以往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表现出一些新的城市社会空间特征,其中以城市老城区的居住空间分异现象最为明显,老城更新与拆迁的加速为居住空间分异创造出良好契机与...
强欢欢吴晓
关键词:居住空间分异
文献传递
基于文化环境建构的校园雕塑建设研究--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老校区为例被引量:18
2008年
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老校区为研究对象,从主题遴选、等级结构、空间布点、个体品质等方面入手,系统地调查和分析目前高校校园雕塑的建设现状,提出校园雕塑建设应突破以往"就雕塑论雕塑"的偏重于个体的微观思路,将规划、景观和雕塑作为一个环境的整体构成加以分析,从宏观到微观层面全面地强化校园的整体格局与文化环境。
孙静谢泉吴晓
关键词:校园雕塑文化环境
基于GIS和Fragstats的高淳区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本文以南京市高淳区为例,根据2010年、2015年和2017年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数据,使用ArcGIS10.4和Fragstats 4.2软件进行分析,选择了7个斑块类型水平指标、5个景观水平指标,研究该地区景观演变和景观...
蔡莹莹何芊荟孙世界
关键词:景观格局指数土地利用变化
文献传递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的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被引量:8
2010年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是全国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专业核心课程,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相对比较理性、抽象,在教学中学生兴趣并不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课现象,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的教学改革与研究迫在眉睫。该文在教学研究中,提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抽象条例,直观案例;讲授知识,启发能力的教学理念,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授课方法,过程分为讲授、讨论、问答、评论,寓规划管理于规划实践中,寓规划法规于规划设计中。
熊国平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案例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理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达地区村庄布点规划方法被引量:15
2016年
新型城镇化对城乡关系赋予了新的内涵,也对村庄布点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南京市高淳区为例,对过去规划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审视,认为其存在过度减少农村人口总量、过度压低村庄用地面积和过多减少农村居民点数量三大问题。新一轮的村庄布点规划不再采用以总体规模指标逐级匡算的"自上而下"的规划思路,而采用以村庄遴选为核心的"自下而上"的规划思路。村庄遴选采取"适宜性评价+布局优化"的方法,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得出村庄布点适宜性的空间格局,再利用空间分析的手段对村庄布局进行优化。在村庄遴选的基础上,通过多轮的村民意见征询得出了规划的正式方案。最终规划效果较上轮规划实现了较大程度的完善,并体现了专家主导、科技支撑与村民参与相结合的特点。
陶岸君王兴平王海卉
关键词:村庄布点规划新型城镇化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