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南大学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作品数:36 被引量:123H指数:6
相关作者:丁建东方丽娟赵桂琴李爽杨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135”工程重点医学人才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血管
  • 12篇细胞
  • 8篇心肌
  • 8篇糖基化
  • 8篇糖基化终产物
  • 7篇肌细胞
  • 6篇心肌梗死
  • 6篇血管平滑肌
  • 6篇平滑肌
  • 6篇平滑肌细胞
  • 6篇梗死
  • 6篇超声
  • 5篇蛋白
  • 5篇血管平滑肌细...
  • 5篇格列酮
  • 4篇单核
  • 4篇动脉
  • 4篇血清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机构

  • 34篇东南大学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扬州市第一人...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江苏省药品不...
  • 1篇无锡市人民医...

作者

  • 19篇刘乃丰
  • 7篇马根山
  • 6篇姚玉宇
  • 6篇任晓妹
  • 6篇童嘉毅
  • 4篇魏芹
  • 3篇傅聪
  • 3篇吴国球
  • 3篇孙子林
  • 3篇邵华
  • 3篇冯毅
  • 3篇丁建东
  • 2篇任利群
  • 2篇厉伟兰
  • 2篇李金鹆
  • 2篇李丽
  • 2篇金虹
  • 2篇陈龙
  • 2篇赵桂琴
  • 2篇袁晓晨

传媒

  • 11篇东南大学学报...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微循环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5
  • 1篇2004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辐射微泡增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被引量:8
2009年
背景:超声辐射微泡已被大量应用于临床心肌微循环诊断,其安全性已得到证实。研究显示超声靶向破坏微泡可以使骨骼肌毛细血管破坏和局部红细胞渗出,可以促进细胞穿过内皮生理屏障。目的:探讨超声辐射微泡是否可以增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观察,于2006-10/2008-05在东南大学医学院完成。材料:2月龄中国家猪20只,随机分为超声微泡组12只,细胞对照组8只。超声微泡对比剂SonoVue,国药准字J20030117,为上海博莱信谊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方法:无菌条件下抽取猪骨髓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两组动物均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造模后14d,超声微泡组通过OTW球囊导管先把2.4mL超声微泡对比剂SonoVue经冠状动脉注入左前降支中段,同时在体表给予1MHz,2W/cm2超声辐射心肌梗死区,连续辐射90s后,再注入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106个;细胞对照组同法仅单纯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观察指标:采用64层螺旋CT检查心功能变化,光镜观察心肌组织学检测结果,电镜观察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与移植前1d比较,移植后6周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增加,且超声微泡组增加幅度高于细胞对照组(P<0.01)。与细胞对照组比较,超声微泡组普鲁士蓝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且多数分布于心肌梗死周边区,有2例标本可见普鲁士蓝阳性细胞分化为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梗死周边区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升高(P<0.05)。两组心肌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无差异,但移植后0h超声微泡组可见血管内皮间隙增宽。结论:超声辐射微泡可促进梗死心肌内猪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促进心肌血管新生,从而改善因心肌梗死而受损的心功能。
李金鹆童嘉毅冯毅杨芳
关键词:超声微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梗死
问题解决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实习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文章总结了几年来13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应用问题解决型教学方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具体措施,显示问题解决型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医学生的综合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袁晓晨张昕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
核因子-κB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及与病变进展的关系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核因子-κB(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两因子间的潜在关系。方法从55例尸检标本中获得55个冠状动脉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NF-κB、ICAM-1在各组冠脉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冠状动脉NF-κB、ICAM-1不表达,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NF-κB、ICAM-1表达均增加(P<0.05),且两者在内膜中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738,P=0.000)。结论 NF-κB、ICAM-1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演进。NF-κB作为引发炎症的关键转录因子有可能上调了ICAM-1的表达。
白玉王中群姚文健赵卫星孙雷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核因子-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5年
血管内超声是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手段,现就其在冠心病的诊断、治疗等临床应用方面作一综述。
倪志超马根山
关键词:冠心病血管内超声
超声联合微泡辅助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超声微泡最初只是在影像诊断领域作为超声对比剂,如今微泡在定向传递药物、基因、生物活性气体及辅助干细胞等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近来多项实验研究发现超声微泡在辅助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表现出非常好的应用前景。超声辐照介导的微泡破坏,可以提高局部血管通透性、促进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加梗死区域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促进干细胞靶向归巢、改善心功能。本文对超声联合微泡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卞叶萍童嘉毅陈龙宋佳贤
关键词:超声对比剂超声微泡干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血管通透性
超声微泡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随着超声微泡造影剂研制的进展和临床应用,超声微泡不仅应用于超声显像,还可用于促进生物活性物质进入组织,实现药物或治疗性基因的定向释放,从而增强靶器官治疗效果,是一种高效、安全、无创、易于操作的治疗手段。作者简要综述超声微泡传输物质的机制及其在心血管疾病治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王庆捷任利群童嘉毅陈龙
关键词:超声微泡造影剂心血管疾病
罗格列酮抑制糖基化终产物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机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抑制糖基化终产物(AGEs)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钙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在含10 mmol·L^(-1)β-甘油磷酸培养液中加入200 mg·L^(-1)的AGEs及不同浓度(10^(-7)~10^(-5)mol·L^(-1))的罗格列酮体外培养VSMCs,采用甲-酚酞络合酮方法测定细胞钙含量,real time-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Rage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Tnf-α、Il-6水平。结果 AGEs可使VSMCs钙含量增加,Tnf-α、Il-6及Rage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1);罗格列酮组均可降低VSMCs细胞层钙含量,抑制上述影响(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VSMCs Rage表达,降低Tnf-α、Il-6表达和分泌,减轻AGEs诱导的VSMCs钙化。
任晓妹任利群邵华魏芹刘乃丰
关键词:钙质沉着症罗格列酮
人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单链可变区抗体片段的筛选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从人源单链可变区片段(ScFv)文库中筛选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特异结合的噬菌体克隆,获得ScFv氨基酸序列。方法:以重组硫氧化还原蛋白-结缔组织生长因子(TrxA-CTGF)融合蛋白为靶目标,用差异吸附法,逐步增加选择压力,经过4轮亲和筛选后随机挑取8个克隆,提取DNA后测序;测序阳性的DNA转化E.coliHB2151,IPTG诱导后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单链抗体的活性。MTT法测定单链抗体对CTGF促人近曲肾小管上皮HK-2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从8个克隆中获得7个完全一致的DNA序列(W0616);另有1个克隆丢失了重链,且轻链框架区(FR)和互补决定区(CDR)序列与W0616不一致;阳性克隆经诱导后,培养上清用间接ELISA试验证实能与CTGF发生特异性结合,与TrxA及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显著(P<0.001)。同时,该单链抗体片段能明显抑制CTGF引起的HK-2细胞的增殖。结论:成功获得与CTGF特异结合的人源单链抗体可变区序列,为CTGF抑制剂的研究奠定基础。
吴国球刘乃丰赵桂琴范小波张臣王明虹
关键词: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噬菌体展示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对心梗后心肌细胞灌注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包含多种具有血管活性的多肽分子,这些多肽分子在心脏分布丰富,在心肌梗死(心梗)后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心室重构、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抑制心肌纤维化,从而改善心梗后心功能。已有研究表明,激肽可以通过B2受体增加冠状动脉血流。近年来大量研究提示,激肽及其B1、B2受体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心脏血管再生;在增加心肌细胞灌注的同时,激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减少缺血-再灌注带来的损伤,进一步发挥对心梗后心脏的保护作用。作者对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在心梗后心细胞灌注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黄长根姚玉宇马根山
关键词: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调查及干预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调查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现状,促进其合理使用。方法查阅特定时间内某医院神经科所有住院患者病历和医嘱,详细记录患者诊断、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脑梗死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出院时疗效评价,针对存在问题制定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药品临床应用情况及对病情的影响。结果干预前81.1%的患者接受了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治疗,干预后降为73.8%(P<0.01);干预前使用9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干预后品种数减少到5种,干预前后分别有72.5%和14.2%患者先后使用2种以上(包括2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P<0.01);分别有64.9%和5.5%联用2种以上(包括2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P<0.01)。干预前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单纯诊断脑梗死患者干预后平均住院日数减少2 d,费用节省近2 000元;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干预后平均住院日数减少1.2 d,费用节省400元,但是干预前后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无论脑梗死患者还是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均100%治愈或好转。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使用。
邵华刘乃丰徐厚明厉伟兰蔡琳玲谢菡
关键词:活血祛瘀剂中草药脑血管障碍药物不良反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