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杭州大学经济系

作品数:153 被引量:340H指数:10
相关作者:李翔汪斌蒋自强陈理元周诚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数学系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4篇经济管理
  • 25篇社会学
  • 6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19篇主义
  • 15篇企业
  • 14篇社会主义
  • 13篇经济学
  • 8篇市场经济
  • 8篇农村
  • 7篇货币
  • 6篇商品经济
  • 6篇社会主义经济
  • 6篇资本论
  • 6篇资本主义
  • 6篇外资
  • 6篇经济增长
  • 5篇经济发展
  • 5篇产业结构
  • 4篇社会主义市场
  • 4篇劳动力
  • 4篇储蓄
  • 3篇道德
  • 3篇引进外资

机构

  • 153篇杭州大学
  • 2篇杭州商学院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佐治亚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浙江省社会科...
  • 1篇中共浙江省委...
  • 1篇中佛罗里达大...

作者

  • 13篇张旭昆
  • 13篇金祥荣
  • 11篇李翔
  • 10篇史晋川
  • 6篇郑备军
  • 6篇汪斌
  • 5篇郑勇军
  • 5篇罗卫东
  • 5篇金明路
  • 4篇蒋自强
  • 4篇赵伟
  • 3篇吴梦蛟
  • 3篇周诚
  • 3篇丁之江
  • 3篇孙玉霞
  • 3篇危启才
  • 3篇高正昶
  • 3篇韩菁
  • 3篇曹旭华
  • 2篇陈福清

传媒

  • 16篇浙江学刊
  • 11篇浙江社会科学
  • 8篇浙江经济
  • 6篇国际贸易问题
  • 6篇观察与思考
  • 6篇浙江大学学报...
  • 5篇经济研究
  • 5篇社会科学
  • 5篇浙江金融
  • 4篇外国经济与管...
  • 4篇管理世界
  • 4篇中国集体经济
  • 3篇世界经济
  • 3篇科学管理研究
  • 3篇经济学家
  • 3篇马克思主义研...
  • 2篇经济理论与经...
  • 2篇商业经济与管...
  • 2篇上海经济研究
  • 2篇学术月刊

年份

  • 1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 15篇1996
  • 22篇1995
  • 24篇1994
  • 11篇1993
  • 4篇1992
  • 6篇1991
  • 4篇1990
  • 10篇1989
  • 11篇1988
  • 14篇1987
  • 6篇1986
  • 12篇1985
  • 3篇1984
  • 1篇1983
  • 1篇1981
  • 2篇1980
1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杭州市经济发展应确立空间竞争新战略
1996年
“九五”以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将从体制外的增量改革转到体制内国有企业改革和要素市场建设为重点的协同改革,这一体制背景的变化最重要的影响和结果是,区域经济的开发和规划将从典型的“计划空间”结构向“市场经济空间”结构转变,技术、资本、人才各种要素的流向决定因素将主要取决于要素报酬率的大小。因此。
金祥荣郑勇军汪炜洪寅康
关键词:经济发展地方经济经济一体化
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启示被引量:2
1994年
当代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哈耶克先生的经济周期理论,主要表述于他在1931年出版的《物价与生产》一书之中。 哈耶克是从某种均衡状态出发来分析经济周期的。哈耶克的均衡,是指在充分就业条件下,货币数量一定、整个社会的消费——储蓄比例一定,从而生产的纵向结构一定时,人们用于购买消费品的货币和用于购买资本品的货币之间的比例,等于消费品产量与资本品产量之间的比例,即两类产品的需求之比等于供给之比。这个比例称作均衡比例。
张旭昆
关键词:哈耶克经济周期理论自由主义消费品价格
从新增长理论看增长方式的转变
1997年
本文从80年代新兴起的以保罗·罗默和罗伯特·卢卡斯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入手,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基础及政府的功能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得出三点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启发意义的结论:经济增长是一个自然的、持续的过程,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必须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是对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与保护;后进国家的经济增长必须借助政府合理的。
许彬何樟勇楼淑鸣
关键词:新增长理论人力资本产权
对外向型经济的几点认识
1988年
(一)我国经济学界,对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目标,有两种不同认识。一种意见认为,外向型经济的目标是出口创汇,标志在于出口创汇的增长和出口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另一种认为,外向型经济的目标是资源转换能力,标志在于通过国际交换实现再生产,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我赞成第二种意见,认为第一种意见,没有进一步由表及里。
谢瑞淡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出口创汇经济发展沿海开放城市外向型发展
我国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问题刍议
1984年
管理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两个车轮”之一.是现代文明的“三鼎足”之一。管理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管理总是与管理人员密切相关的。因此,管理人员的佼佼者——管理人才,在每一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就越来越引人瞩目。
喻春生
关键词:现代文明现代社会
日本经济现代化的文化分析被引量:2
1995年
本世纪50年代以前,对于社会科学家最富挑战性的问题是:为什么经济现代化在西方成功了,而在其他文明中却失败了。这个问题典型地体现在所谓的韦伯论题中。于是就有关于社会演变的比较研究。经过探讨,学术界得出大致相同的看法:经济现代化在西方的成功得益于西方文化。
郑备军
关键词:经济现代化文化分析日本文化东方文化社会科学家儒家学说
中国式城市土地管理体制模式探讨
1989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与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也正在逐步展开。本文着重探讨我国城市土地管理体制的模式问题。一、当前世界大国土地制度的比较土地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我们通常所说土地是指地球外表的陆地部分而言,即为狭义的土地。但经济学上的土地是指广义的土地,它不只限于地球的陆地部分,而且包括水地、地上空气层、地下矿产,以及附于地上的阳光,雨水等一切自然物和自然力。不言而喻,土地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发源的场所和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产物质财富的重要源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丁之江
关键词:土地所有权计划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
马克思的《莱茵报》论文在马克思经济学说形成中的地位
1989年
文章认为:马克思在《莱茵报》论文中,第一次探讨了经济问题和阐述了劳苦大众的经济思想,并最初地推动他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莱茵报》论文表明了马克思已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从而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和世界观的基础即唯物史观的确立标明了始点。可见,马克思的《莱茵报》论文,在马克思经济学说形成史上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丁之江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青年黑格尔派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马克思恩格斯
论制度的均衡与演化被引量:46
1993年
制度均衡是指在影响人们的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的因素一定时,制度的供给适应制度需求。由于制度的相关性,制度均衡意味着任何两种现存的具体制度之间都不存在互斥关系,而是处于相互适应协调的状态(简称制度的适调态)。由于制度的单件性,制度均衡不是数量均衡而是行为均衡,即任何个人或群体都不再有变动现存制度的动机和行为,因为他们不能通过变动而获取更多的利益。这说明制度均衡状态是适合各群体意愿的状态(简称制度的适意态)。总之,制度的均衡态就是即适调又适意的状况(简称双适态)。一个制度系统可能处于适调态但未必同时又处于适意态,这时制度系统处于不均衡状态中。适调态是制度系统处于均衡状态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张旭昆
对策论与经济学──“纳什均衡”简介被引量:1
1995年
对策论与经济学──“纳什均衡”简介史晋川1994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及设在奥斯陆的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授于德国波恩大学的泽尔滕教授、美国加利福尼业大学的豪尔绍尼教授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纳什教授1994年度的经济学诺贝尔奖.其理由是.这三位经济学教...
史晋川
关键词:对策论纳什均衡经济学支付矩阵诺贝尔奖经济学研究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