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鄂州大学基础科学系

作品数:14 被引量:24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彩霞黄宇林廖志安徐运动黄彩萍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理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 5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导数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规范
  • 1篇第一类间断点
  • 1篇动态规划
  • 1篇断点
  • 1篇叙事
  • 1篇殖民主义
  • 1篇石头
  • 1篇石头记
  • 1篇事类
  • 1篇数据挖掘
  • 1篇宋词
  • 1篇贪心
  • 1篇贪心算法
  • 1篇题材
  • 1篇题材类型
  • 1篇牵制
  • 1篇情人
  • 1篇屈原《九歌》

机构

  • 12篇鄂州大学

作者

  • 2篇童力群
  • 2篇廖志安
  • 1篇刘学文
  • 1篇吴雪琴
  • 1篇黄宇林
  • 1篇李彩霞
  • 1篇邵义元
  • 1篇周淑茹
  • 1篇徐运动
  • 1篇游进

传媒

  • 8篇鄂州大学学报
  • 1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孝感学院学报
  • 1篇软件导刊
  • 1篇科教文汇

年份

  • 10篇2007
  • 2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BSCAN算法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随着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深入,数据挖掘技术中的聚类分析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对聚类的研究已经成为数据挖掘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聚类算法的基础上,探讨了聚类算法的理论基础及具体实现。
吴雪琴
关键词:聚类算法数据挖掘DBSCAN
模糊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最优线性相关估计被引量:1
2007年
该文从预测值与观测值的偏差的角度给出了模糊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最优线性相关估计的概念。
廖志安
关键词:模糊线性回归模型
浅论宋词叙事类作品的题材类型被引量:1
2007年
宋词的主要功能是"言情",但也有一部分作品不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单纯地抒情,而是将真实的生活场景作十分精彩的再现,具有叙事功能。其题材类型可以分为咏史、纪游、写人、讥时等。
刘学文
关键词:宋词叙事题材类型
后殖民主义视野下的《情人》被引量:2
2007年
该文站在后殖民主义视角,从"伪自传体"和互文性叙述;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权利话语的体现:性;这三个方面对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进行了一番分析。认为整部小说用"伪自传体"形式,精心展现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并通过"性"话语完成了中心制约边缘、西方控制东方的策略。
周淑茹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互文误读权利话语
屈原《九歌》与楚文化
2007年
《楚辞.九歌》是屈原在楚地民歌、巫歌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再创造的一组个人抒情诗,是诗人创作个性和民间文学风格的完美统一。《楚辞.九歌》保存着古代楚地民风民俗和民间传说的一些素材和影子,这正是楚文化研究的价值所在。
游进
关键词:楚文化
以“修理海塘”来讨论《石头记》定稿于乾隆二十七年以后
2007年
在《石头记》第十六回的赵嬷嬷的讲话中,“修理海塘”与“预备接驾”是联系在一起的。赵嬷嬷的原型是傅恒的乳母,她能看到的南巡,只能是乾隆年间的乾隆帝南巡。在清代历史中,与“修理海塘”联系在一起的“接驾”专指接“南巡”之驾。甲戌本第十六回回前总批写道:“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红楼梦》的作者只能看到乾隆帝的南巡。乾隆二十七年三月乙未,乾隆帝首次“幸海宁阅海塘。”《石头记》至早定稿于乾隆二十七年以后。
童力群
关键词:海塘石头记
多元模糊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被引量:1
2007年
该文考虑了多元模糊线性回归模型,先将一元模糊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的结果加以推广,接着给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h-最优线性相关估计。
廖志安
关键词:参数估计
关于导数的间断点类型
2007年
函数的间断点分为二大类:第一类间断点和第二类间断点。而在一定条件下,函数的导数却只有第二类间断点。
徐运动
关键词:导数间断点第一类间断点
论祁山堡对蜀军的牵制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祁山堡是曹魏的重要营堡。祁山堡的确易守难攻。蜀军在街亭战役中没有攻下祁山堡。因为祁山堡的牵制,蜀军在祁山一带滞留两天后再实行各路出击。这个“滞留两天”,导致了曹魏的雍州刺史郭淮、天水太守马遵回到了上邦城,进而导致了魏军马遵部固守上邦城、魏军郭淮部取得列柳城之胜、魏军张邰部及时赶到街亭。诸葛亮首次北伐的战略重点是安定郡。马谡是在向东北方向挺进的途中驻扎在街亭的。马谡与张邰对阵的街亭战斗是一场遭遇战。正是祁山堡使蜀军滞留两天,才导致蜀军马谡部守街亭进而失街亭。
童力群
关键词:牵制
试论古典文学视阈中的“孝”文化被引量:1
2007年
“孝”是我们民族最富特质的文化,是构筑中国古典文学大厦的文化支柱之一。作为一种文化母题,它在文学中显示出了强劲的生命力。其中宗教力量的介入彰显出历史民众对孝德的呵护与和谐社会人伦精神的设想,但某些古典文本折射出的情孝矛盾则暴露出封建礼教对“孝”的畸形规范,反映出历史境遇中广大民众矛盾而真实的孝文化心态。
李彩霞
关键词:文学视阈孝文化道德规范宗教思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