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作品数:98 被引量:582H指数:13
相关作者:阎步克朱玉麒朱凤瀚陈苏镇陈侃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6篇历史地理
  • 9篇文化科学
  • 7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3篇文学
  • 2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政治
  • 6篇铜器
  • 6篇北大
  • 6篇出土
  • 5篇丝绸之路
  • 5篇西周
  • 5篇大藏
  • 4篇宋代
  • 4篇先秦
  • 4篇酒礼
  • 4篇家族
  • 3篇断代
  • 3篇断代研究
  • 3篇源流
  • 3篇政体
  • 3篇史料
  • 3篇史学
  • 3篇宋初
  • 3篇唐朝
  • 3篇统治

机构

  • 96篇北京大学
  • 1篇哈佛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俄勒冈州立大...

作者

  • 17篇荣新江
  • 12篇朱凤瀚
  • 12篇阎步克
  • 10篇辛德勇
  • 8篇邓小南
  • 5篇韩巍
  • 3篇臧健
  • 3篇朱玉麒
  • 2篇刘浦江
  • 2篇王小甫
  • 2篇乔秀岩
  • 2篇朱丽双
  • 2篇陈侃理
  • 1篇袁良勇
  • 1篇张希清
  • 1篇李丹婕
  • 1篇秦克宏
  • 1篇李孝聪
  • 1篇范恩实
  • 1篇姚崇新

传媒

  • 20篇北京大学学报...
  • 7篇敦煌研究
  • 5篇中国史研究动...
  • 5篇历史研究
  • 5篇中国国家博物...
  • 3篇考古学报
  • 3篇史学月刊
  • 3篇高等学校文科...
  • 2篇中国典籍与文...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河北学刊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敦煌学辑刊
  • 2篇中国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史研...
  • 1篇市场与人口分...
  • 1篇北方文物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东南文化
  • 1篇史学集刊

年份

  • 1篇2024
  • 14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4篇2003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散而亲密的联盟”——北大魏晋南北朝史方向的重建与学风传承被引量:1
2018年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大学的专业完成学术重建并形成自己的学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魏晋南北朝史方向是其中一个可供参考的个案。周一良、田余庆、祝总斌三位第一代学人,在步入晚年之际,结成教学与研究方面的"联盟",开创了学术至上的风气,并由第二代学人传承至今。回顾这段历史,可以归纳人文学术发展的条件,体会学风在其中的重要意义,认识学人作为学术活动的主体所能发挥的关键作用。
陈侃理
关键词:学风历史学魏晋南北朝史
殷墟西北冈大墓年代序列再探讨被引量:4
2018年
殷墟西北冈是商后期王陵区所在,陵区分为东西两域,中隔百米(图一)。西区有带四条墓道的大墓七座,即M1001、M1002、M1003、M1004、M1217、M1500、M1550,还有一座尚未修完的方形竖穴大墓M1567与一座较小的“甲”字形大墓78AHBM1。东区有一座四条墓道大墓M1400,三座“中”字形大墓M1129、M1443、50WGM1(即武官大墓)与一座“甲”字形大墓84M260。
朱凤瀚
关键词:字形
“青牛白马”源流新论——一种契丹文化形态的长时段观察被引量:1
2022年
青牛白马的传说与祭仪是契丹文化颇具特色的标志性元素,既有研究多存未尽之义。青牛白马作为盟誓牺牲的核心功能,实根植于唐代中后期契丹集团二元汇聚的来源与结构,此为其“神”,与天神、地祇的对应祭祀关系则定型于辽朝建国后的改造,此为其“形”。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形神毕俱的青牛白马并未伴随契丹王朝覆灭而消散,而是下沉到历史的深处,借由燕地的枢纽作用,对中原、草原两大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前者以金元通俗文学为媒介,引得汉地民众多相效仿,后者则以元室北迁为契机,塑造了有明一代蒙古、满洲的盟誓面貌。在长时段历史脉络中观察消逝古族文化之升降,是这一个案所具有的典型意义。
苗润博
关键词:辽朝盟誓文化形态
跋绍良先生旧藏无著盦辑校《草窗词》
2008年
清末朱祖谋校刻的《草窗词》,是传世周密词集校勘最为完善的版本,可是当时刷印很少,传世极罕。本文系为周绍良先生旧藏朱氏无著盦辑校《草窗词》所撰写的跋语。《洲渔笛谱》应属周密手定词集,而《草窗词》乃是"后人掇拾所成"。由于《草窗词》较《洲渔笛谱》多增一些篇目,加之传世《洲渔笛谱》在明朝即已有缺落,因此,要想为周密词编纂一部好的定本,只有将《草窗词》与《洲渔笛谱》合并为一书,并出校注,这正是朱祖谋校刻这部《草窗词》所做的工作。
辛德勇
关键词:宋词
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动态
2017年
感谢敦煌研究院邀请我来参加这次会议。赵声良副院长让我讲一下近年来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史方面的研究动态,但是这个题目比较大,所以我择要把跟敦煌有关的话题就我所了解的近年发展的趋势,做一个简单的报告。
荣新江
关键词: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文化交流史副院长
读祖慧撰《沈括评传》
2005年
邓小南
关键词:哲学基础
西汉秦中祠疏说被引量:1
2013年
西汉秦中祠祠主是秦二世胡亥,但何以名作"秦中",历来没有疏解。汉人以"秦中"称二世皇帝,另有因缘。笔者以为"秦中"又称"秦仲",乃是因为"仲"是表示次位的序数。所谓"秦中祠",也就是秦二世祠。
辛德勇
关键词:胡亥
辽《耶律元宁墓志铭》考释被引量:5
2006年
1990年6月,内蒙古赤峰市文博考古工作者在敖汉旗金厂沟梁镇姚家沟村清理一处被盗掘的辽代墓群时,发现耶律元宁墓志铭一盒。墓志录文刊布于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但错误较多,现据拓本(图一;图二)对该墓志的内容作一初步考释,以期有补于史。
刘浦江
关键词:辽代世选制
徐松遣戍伊犁时期的新史料被引量:3
2015年
徐松是清代西北历史地理学的开创者,他的成果与其壮年时期长达七年的伊犁遣戍生活关系巨大。新公布了三份与徐松遣戍生活相关的清宫史料,即《呈原任湖南学政徐松获罪缘由清单》《奏为废员效力七年期满请旨释回事》《奏为请效力废员徐松赏给职衔帮办伊犁粮饷事》,为我们提供了徐松遣戍伊犁时期的一些重要细节,如徐松被判遣戍伊犁最终的获罪缘由、徐松到达遣戍地的确切年月、徐松遣戍伊犁的年限以及减免缘由、为他请旨释回的当事人和时间,以及松筠为徐松请旨赏给职衔帮办伊犁粮饷事的前后因由。这些材料,不仅对于徐松本人流放伊犁的研究是重要的史实,同时对于我们了解清代新疆的流放制度和伊犁将军幕府的文化建设,都是重要的佐证。
朱玉麒
关键词:新史料
元修《辽史》契丹早期史观解构被引量:2
2022年
元修《辽史》关于契丹早期史的记载,不仅限于抄撮旧文、敷衍成篇,更是对契丹历史的重构,其间隐含的编纂因素与叙述框架值得深入剖析。对《世表》《营卫志》所见早期史叙述中的关键榫卯之处加以逐一拆解,可以发现元朝史官的核心工作方法是对不同文献系统的材料进行杂糅、拼接,形成一套看似整饬的历史叙述,其内在逻辑是站在后来人的立场上加以追溯、归纳,将契丹原本多元复杂的衍变轨迹简单化约为一元线性的发展脉络,忽略了不同时代、不同主体的历史叙述可能存在的根本性矛盾。走出元修《辽史》的契丹史观,应当成为辽金史研究开辟新局的必由之路。
苗润博
关键词:《辽史》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