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空天技术系

作品数:1,990 被引量:7,911H指数:36
相关作者:陈璞孙树立王敏中荣起国袁明武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76篇期刊文章
  • 70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79篇理学
  • 18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79篇建筑科学
  • 174篇医药卫生
  • 16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3篇航空宇航科学...
  • 55篇交通运输工程
  • 52篇机械工程
  • 52篇历史地理
  • 50篇文化科学
  • 40篇天文地球
  • 31篇化学工程
  • 28篇金属学及工艺
  • 26篇石油与天然气...
  • 25篇生物学
  • 25篇水利工程
  • 19篇电气工程
  • 17篇电子电信
  • 15篇动力工程及工...
  • 12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5篇有限元
  • 100篇数值模拟
  • 98篇值模拟
  • 71篇稳定性
  • 58篇非线性
  • 58篇复合材料
  • 58篇复合材
  • 56篇鲁棒
  • 50篇应力
  • 46篇湍流
  • 38篇流体力学
  • 36篇弹性力
  • 36篇弹性力学
  • 34篇网格
  • 33篇荷载
  • 33篇风洞
  • 32篇细胞
  • 32篇爆轰
  • 30篇振动
  • 30篇建筑

机构

  • 1,987篇北京大学
  • 71篇清华大学
  • 59篇中国科学院力...
  • 32篇北京航空航天...
  • 31篇北京理工大学
  • 26篇大连理工大学
  • 26篇中国人民解放...
  • 25篇中国工程物理...
  • 21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中国农业大学
  • 17篇天津大学
  • 14篇山东建筑工程...
  • 14篇扬州大学
  • 12篇北京交通大学
  • 12篇浙江大学
  • 1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0篇北京医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自...
  • 10篇北京大学口腔...
  • 9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32篇武际可
  • 113篇黄琳
  • 79篇刘凯欣
  • 70篇袁明武
  • 69篇严宗毅
  • 66篇陈璞
  • 63篇王大钧
  • 63篇王敏中
  • 62篇黄筑平
  • 62篇孙树立
  • 51篇方竞
  • 46篇王龙
  • 46篇吴望一
  • 43篇陈滨
  • 39篇王建祥
  • 38篇苏先樾
  • 38篇温功碧
  • 38篇陈耀松
  • 36篇王健平
  • 36篇颜大椿

传媒

  • 134篇力学与实践
  • 111篇北京大学学报...
  • 92篇力学学报
  • 75篇应用数学和力...
  • 52篇力学进展
  • 49篇水动力学研究...
  • 36篇工程力学
  • 34篇中国科学(A...
  • 23篇科学通报
  • 21篇固体力学学报
  • 21篇爆炸与冲击
  • 20篇计算物理
  • 18篇自动化学报
  • 18篇中国生物医学...
  • 17篇控制理论与应...
  • 17篇空气动力学学...
  • 16篇计算力学学报
  • 16篇中国血液流变...
  • 14篇岩石力学与工...
  • 11篇振动与冲击

年份

  • 4篇2023
  • 7篇2022
  • 11篇2021
  • 11篇2020
  • 15篇2019
  • 27篇2018
  • 17篇2017
  • 24篇2016
  • 31篇2015
  • 33篇2014
  • 52篇2013
  • 42篇2012
  • 58篇2011
  • 65篇2010
  • 79篇2009
  • 46篇2008
  • 73篇2007
  • 71篇2006
  • 102篇2005
  • 111篇2004
1,9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周培源教授——湍流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周培源教授(以下我们尊称他为周老)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年了。他是我们国家的一代伟人,他作为20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是完全当之无愧的。去年春天杨振宁教授应邀在香港大学作关于中国科学发展史的报告中特别提到周老是我
黄永念
关于气泡羽流的研究被引量:7
1989年
气泡羽流(bubble Plume)与一些工程和实际生产问题的密切关系,已成为近几年来水动力学研究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目前已有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工作,并作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气泡羽流的某些课题。
吴风林G.Tsang
关键词:气泡羽流水动力学
基于背景网格插值的动网格直接生成法及其改进
在流固耦合计算中,结构的刚体运动或外形改变,都将引起流场网格的变化。为了避免网格重构带来的庞大计算量,往往采用网格变形技术以保持原计算网格的拓扑关系。本文实现了一种简单快速的动网格变形技术,即在背景网格中用直接插值的方法...
周璇李水乡陈斌
关键词:动网格网格变形风力机叶片
文献传递
PZT压电陶瓷高温变形与失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随着工业设备集成化进程的加快,PZT压电陶瓷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工作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例如,新一代节能环保型发动机中起致动作用的压电陶瓷叠层驱动器,工作时要承受力-热-电载荷的共同作用。因此,研究PZT压电陶瓷在高温下的变形与失效行为,对工业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本文利用自行搭建的压电陶瓷高温下电滞回线、蝶形回线和应力退极化曲线的测试装置,研究了PZT压电陶瓷在不同温度下的电致变形和应力退极化行为,得到了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电滞回线、蝶形回线、应力电位移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由电滞回线测得的剩余极化逐渐减小,蝶形回线逐渐变扁;由应力退极化产生的剩余极化和剩余应变也逐渐减小。极化量的改变是由材料的热释电效应(自发极化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造成的,而应变量的变化是由晶胞畸变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所致。
李应卫周锡龙李法新
关键词:压电陶瓷电滞回线
关于水和大分子跨血管壁传质问题的一个统一的数学模型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对水和大分子跨血管壁的传质提出一个统一的数学模型。第一部分研究水的过滤,考虑离散缝隙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与动脉壁的偶合,求得了压力和速度的分析解。第二部分研究大分子对流扩散传质,采用数值方法求得了浓度场。最重要的结果是:1.在紧接内皮下面存在一射流相互作用区,在这个区域压力先非线性变化,然后才线性下降。2.射流在缝隙出口先以很高的速度向两边散开,然后逐渐转向垂直于管壁方向的流动,揭示了过去很多研究者一直假定的一维对流模型的不合理性。
温功碧姚大康
关键词:内皮血管壁数学模型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在动态试验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和数字高速摄影技术,研究了水泥砂浆板中冲击波的相互作用,获得了水泥砂浆板在两发雷管同时爆炸作用下的破坏瞬间冲击波场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冲击波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局部正应变的非线性激增,从而引...
李旭东刘凯欣吴东流
关键词: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文献传递
血液学检测中推荐采用的缩写和单位
1992年
严宗毅
关键词:计数结果
三维矢量Helmholtz方程解的螺旋波表示
<正>提出解的一种简洁新颖的螺旋波级数表示。其解很容易推广到非齐次方程的情形。给出的Helmholtz方程解的这种螺旋波展开形式对于需要频繁改变边界通量的大
苏卫东
文献传递
绕刚体的分离涡流到绕柔体的受控势流
2008年
在小粘性流体的现实环境中,人类学会了利用适当产生的边界层及其涡量来构造航行器和流体机械,这导致了涡动力学的形成和发展,并把经典势流理论的应用范围推到边界层、自由剪切层和旋涡之外。但是,边界层是一柄双刃剑。它本身、它的分离、失稳、转捩,以及由此而来的各种涡结构,无一不带有或大或小的副作用。现在,人们遇到的刚体大雷诺数绕流问题越来越复杂(包括湍流)。这些复杂性大都源于边界层的各种不利的、甚至灾害性的副作用。但是,随着变形体绕流研究的开展和智能变形材料的开发,人类有可能造出新的近壁流态来代替刚性物面的层流或湍流边界层,使近壁流之外的流场全是势流。
吴介之杨延涛
多项式根的分布的若干结果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给出了实系数多项式为无周期多项式的充分必要条件。
王龙黄琳
关键词:多项式
共19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