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作品数:356 被引量:1,226H指数:16
相关作者:陈波卓维海朱国英金一尊顾淑珠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1篇期刊文章
  • 7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1篇医药卫生
  • 35篇核科学技术
  • 3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篇生物学
  • 8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6篇细胞
  • 40篇照射
  • 30篇骨细胞
  • 28篇射线
  • 27篇成骨
  • 26篇肿瘤
  • 25篇成骨细胞
  • 24篇放射性
  • 22篇电离辐射
  • 20篇蛋白
  • 17篇分化
  • 16篇基因
  • 14篇淋巴
  • 14篇骨质
  • 12篇旁效应
  • 12篇小鼠
  • 12篇活性
  • 11篇医疗照射
  • 10篇丝裂霉
  • 10篇丝裂霉素

机构

  • 356篇复旦大学上海...
  • 47篇复旦大学
  • 17篇上海市疾病预...
  • 10篇中国疾病预防...
  • 9篇第二军医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上海中医药大...
  • 7篇北京大学
  • 6篇山东省医学科...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上海市计量测...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东华大学
  • 4篇复旦大学附属...
  • 4篇潍坊市人民医...
  • 4篇中国科学院上...
  • 3篇教育部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德州市人民医...
  • 2篇江南大学

作者

  • 93篇卓维海
  • 56篇朱国英
  • 41篇邵春林
  • 38篇金一尊
  • 38篇陈波
  • 34篇刘海宽
  • 29篇陈红红
  • 25篇吴锦海
  • 22篇陈晓
  • 20篇王力
  • 20篇王洪复
  • 18篇孔肇路
  • 18篇顾淑珠
  • 17篇顾乃谷
  • 17篇王凤仙
  • 16篇张江虹
  • 16篇黄卫琴
  • 16篇高林峰
  • 15篇郑钧正
  • 13篇沈芝芬

传媒

  • 68篇中华放射医学...
  • 25篇辐射研究与辐...
  • 23篇中国辐射卫生
  • 18篇环境与职业医...
  • 14篇中华医学会第...
  • 13篇辐射防护
  • 12篇复旦学报(医...
  • 10篇核技术
  • 9篇中国骨质疏松...
  • 7篇药学学报
  • 7篇中国医学物理...
  • 7篇国际放射医学...
  • 5篇上海中医药杂...
  • 5篇原子能科学技...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中国临床医学
  • 4篇中华骨质疏松...
  • 4篇第九届全国环...
  • 3篇中国癌症杂志
  • 3篇标记免疫分析...

年份

  • 5篇2023
  • 7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11篇2016
  • 15篇2015
  • 20篇2014
  • 25篇2013
  • 32篇2012
  • 23篇2011
  • 19篇2010
  • 26篇2009
  • 31篇2008
  • 23篇2007
  • 18篇2006
  • 13篇2005
  • 11篇2004
3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croRNAs对破骨细胞分化的调控
2015年
miRNAs(microRNAs)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单链RNA,在转录后水平实现对靶基因的调控。破骨细胞在骨代谢的动态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部分miRNAs参与调控破骨细胞分化,影响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性,导致骨质疏松、骨硬化等疾病。miRNAs有望成为骨吸收异常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和预后指标,并可为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和良好应用前景。本文就miRNAs对破骨细胞调控的进展进行综述。
陈军祥朱国英
关键词:MIRNAS破骨细胞分化骨质疏松症
电离辐射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影响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不同辐射源照射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为临床筛选口腔肿瘤放射治疗相关分子标志物提供参考.利用X射线和重离子照射CAL-27细胞,运用克隆存活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进一步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受照射细胞差异表达的miRNAs,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学功能及代谢通路富集分析,以探讨其分子损伤机理.结果表明,X射线及重离子照射CAL-27细胞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8%、7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9%、30.4%.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分析发现,与X射线辐照组相比,重离子辐照组共有33个miRNAs表达差异,其中有12个miRNAs表达上调,21个miRNAs表达下调;通过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在表达差异的miRNAs中筛选出了15条相关信号通路,如嗅觉传导通路、细胞因子受体交互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等.结果提示,在相同吸收剂量条件下,相比于X射线,重离子辐射对CAL-27细胞miRNA表达谱的影响较大,其变化机理可能与MAPK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胡松玲胡庆玲王卫平何祥一党秉荣邵春林
关键词:重离子
雷洛昔芬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初步探讨雷洛昔芬对成骨细胞骨形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新生大鼠颅盖骨酶消化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雷洛昔芬(0、10-8、10-7、10-6mol/L),在共同条件下培养。测定各项骨形成指标(增殖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定量和矿化结节形态计量)。结果雷洛昔芬(10-8mol/L组和10-7mol/L组)的MTT、ALP测试结果及矿化结节形态计量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洛昔芬能够促进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矿化,与雌激素作用类似。
毕崇萍张绍芬金慰芳朱汉民
关键词:雷洛昔芬成骨细胞骨生成颅骨
镉染毒对雄性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镉(Cd)对大鼠股骨和腰椎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24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皮下注射0.5 mL生理盐水;实验组,染毒剂量分别为0.1 mg Cd/(kg.bw)(低剂量组),0.5 mgCd/(kg.bw)(中剂量组)和1.5 mg Cd/(kg.bw)(高剂量组),每周根据体重调整注射量。染毒后第12周,收集全血、腰椎及股骨,分别用于血镉测定、骨镉测定、骨密度测定及生物力学测定。结果染毒组大鼠体内血镉及骨镉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染毒组大鼠骨密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染毒组大鼠股骨和腰椎生物力学性能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的降低,其中高剂量染毒组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的下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中、高剂量组大鼠腰椎生物力学性能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镉影响大鼠股骨和腰椎的生物力学性能,并且腰椎较股骨更为敏感。
秦波音陈晓朱国英周晓辉周文江
关键词:骨密度生物力学
转染结构性雄烷受体对丝裂霉素C和5-氮丙啶-3-羟甲基-1-甲基吲哚-4,7-二酮的细胞毒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研究丝裂霉素C(MMC)及其衍生物5-氮丙啶-3-羟甲基-1-甲基吲哚-4,7-二酮[5-(aziridin-1-yl)-3-hydroxymethyl-1-methylindole-4,7-dione,629]的细胞毒性,以及结构性雄烷受体(constitutive androstane receptor,CAR)转染对其生物学效应的影响。将质粒mCAR/pCR3转染HepG2细胞,经G418耐药性筛选获得转染CAR的g2car细胞,以转染空载体pCR3(HepG2/pCR3)作为对照。用RT-PCR检测质粒和CYP2B6 mRNA的表达,用MTT法评价MMC和629对g2car细胞和HepG2细胞在有氧和乏氧条件下的细胞毒性。RT-PCR检测到CAR和CYP2B6 mRNA在g2car细胞中有表达,在HepG2细胞中无表达;此外,在乏氧情况下,MMC和629的细胞毒性比在有氧情况下均有所增加(P<0.05),并且转染CAR以后,两者的细胞毒性均增加,但对MMC的影响较明显(P<0.05),对629的影响不明显(P>0.05)。提示CAR可在转录水平调节药物的代谢,提高药物的毒性;CYP2B6可以主要代谢MMC,但不主要代谢629。转染CAR基因可以增加细胞CYP2B6 mRNA的表达,并可引起MMC和629毒性的改变。
张江虹郝福荣孔肇路沈芝芬金一尊
关键词:丝裂霉素C细胞毒性细胞色素P450
溶酶体膜通透化在铀诱导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死亡中的作用及机制
2022年
目的探究铀(Uranium,U)暴露诱导人肾近端小管上皮HK-2细胞溶酶体膜通透化(LMP)致细胞死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100、300、600μmol/L铀染毒HK-2细胞24 h,分别采用DCFH-DA荧光探针法和MitoSOX荧光探针法检测不同浓度铀染毒的HK-2细胞内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线粒体超氧化物的生成。将HK-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N-乙酰半胱氨酸(NAC)或CA-074 Me组、单纯铀染毒组和铀联合NAC或CA-074 Me组,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法检测HK-2细胞内半乳凝素-1(Galectin-1)与溶酶体相关膜蛋白-1(LAMP-1)共定位情况以检测溶酶体膜通透化(lysosomal membrane permeability,LMP)程度,或检测Cathepsin B与LAMP-1非共定位情况以反映溶酶体内Cathepsin B的释放情况,钙黄绿素(Calcein-AM)-碘化丙啶(PI)双染色法检测HK-2细胞死亡情况,单色免疫荧光法检测HK-2细胞内Cleaved-caspase-3表达以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00、300、600μmol/L铀染毒HK-2细胞24 h诱导细胞内ROS或线粒体超氧化物生成与0μmol/L铀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分别为1.1~2.5倍或4.0~28倍(t_(ROS)=17.98、11.84、11.75,P<0.05;t线粒体超氧化物=6.14、16.02、13.06,P<0.05),且随铀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t_(ROS)=10.10、10.37、5.59,P<0.05;t线粒体超氧化物=21.50、15.16、5.93,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600μmol/L铀染毒24 h使HK-2细胞中Galectin-1和LAMP-1共定位率及Cathepsin B和LAMP-1非共定位率显著增加,分别为5.4~6.7倍或1.5~2.1倍(t_(Galectin-1)=15.85、12.70,P<0.05;t_(Cathepsin) B=5.95、6.69,P<0.05),而给予NAC处理则能抑制其增加(t_(Galectin-1)=4.74,P<0.05;t_(Cathepsin) B=4.51,P<0.05);而且,600μmol/L铀染毒24 h使HK-2细胞死亡率及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分别为28~47倍或2.4~6.0倍(tPI=30.40、10.34,P<0.05;t_(Cleaved-caspase-3)=18.49、9.52,P<0.05),而给予CA-074 Me处理则能显著降低铀暴露HK-2细胞的死亡率及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tPI=6.76,P<0.05;t_(C
钟登琴李强张旭霞王梦梦王睿云陈红红
关键词:氧自由基HK-2细胞
基于竞争ELISA法的铀促排螯合剂体外筛选模型的建立
2020年
血液中的铀[U(Ⅵ)]与去铁转铁蛋白(apotransferrin,apo-Tf)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在U(Ⅵ)进入细胞致细胞毒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探讨螯合剂与apo-Tf竞争结合U(Ⅵ)的作用,建立了一种基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的U(Ⅵ)促排螯合剂体外筛选新模型,通过方法学研究确定了该检测方法的最佳包被抗原apo-Tf、Tf抗体、二抗稀释比例和U(Ⅵ)处理的浓度,验证了该方法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并采用该模型考察了4种螯合剂邻苯二酚-3,6二甲撑亚氨基四乙酸(CBMIDA)、Tiron、DTPA-CaNa3、DTPA-ZnNa3与apo-Tf竞争结合U(Ⅵ)的能力,其强弱顺序为:CBMIDA≈Tiron>apo-Tf>DTPA-CaNa3≈DTPA-ZnNa3;采用动物实验观察以上螯合剂的排U(Ⅵ)效果发现,CBMIDA和Tiron立即给药能显著提高U(Ⅵ)内污染小鼠24 h尿U(Ⅵ)排出、明显降低肾脏和股骨U(Ⅵ)蓄积;而DTPA-CaNa3和DTPA-ZnNa3则无明显促排效果,与竞争ELISA法的检测结果相一致。动物实验符合复旦大学药学院动物伦理委员会规程。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能够用于U(Ⅵ)促排螯合剂的快速筛选。
王梦梦张旭霞尹俊任湘祎李欣悦陈红红
关键词:螯合剂
基于GPU的蒙特卡洛模拟在辐射剂量计算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2017年
蒙特卡洛(MC)算法在辐射剂量计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计算速度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随着图形处理器(GPU)技术的发展,GPU并行加速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MC计算中。本文主要介绍基于GPU的MC在光子、电子和质子输运模拟过程在辐射剂量计算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医学物理上的应用。
黄莹刘海宽
关键词:图形处理器
镉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镉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osteoblast,OB)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及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镉骨毒性机理. [方法]混合酶消化法分离大鼠颅盖骨OB,进行原...
陈晓朱国英顾淑珠王莉华
关键词: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基因表达
文献传递
BSO增强MRP过表达肺癌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评价使用丁胱亚磺酰亚胺 (BSO)克服肿瘤细胞由于高表达MRP而引起对顺铂耐药的可行性 ,并初步探讨其增敏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基因转染的方法成功建立了一株mrp基因高表达的肺癌细胞株 (SPC A 1/MRP)的基础上 ,检测BSO作用前后转染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差异 ,从酶活性测定和转录水平观察了上述过程中谷胱甘肽解毒系统的变化。结果 :实验表明同对照 (转染不含目的基因的空载质粒 )的SPC A 1/MRP( )细胞相比 ,SPC A 1/MRP细胞对顺铂出现了明显的耐受 ,BSO可以有效增强MRP高表达的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BSO通过显著抑制由顺铂引起的肿瘤细胞内GSH解毒系统的活化和MRP蛋白含量升高 ,有效的克服了肿瘤细胞接触顺铂后过表达MRP而引起的化疗耐受。结论 :高表达MRP可以引起肿瘤细胞对顺铂的耐受 ,BSO针对MRP介导的顺铂耐药有很好的增敏效果。
孔肇路金一尊
关键词:多药耐药相关蛋白顺铂丁胱亚磺酰亚胺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