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系

作品数:315 被引量:2,535H指数:27
相关作者:吴中孚佘春仁傅子碧胡翠凤陈端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委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8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0篇农业科学
  • 74篇生物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4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9篇害虫
  • 23篇天敌
  • 23篇菜蛾
  • 22篇小菜蛾
  • 22篇粉虱
  • 21篇种群
  • 18篇生物防治
  • 18篇物防
  • 18篇线虫
  • 17篇杀虫
  • 17篇杀虫剂
  • 17篇生物学
  • 17篇瘟病
  • 15篇稻瘟
  • 15篇水稻
  • 15篇茧蜂
  • 14篇稻瘟病
  • 13篇生物学特性
  • 13篇抗性
  • 13篇果树

机构

  • 31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2篇福建省农业科...
  • 7篇华南农业大学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福建农业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4篇四川省农业科...
  • 3篇中山大学
  • 3篇福建省烟草公...
  • 2篇名古屋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福建省农业厅
  • 2篇四川省农业厅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多伦多大学

作者

  • 50篇尤民生
  • 29篇赵士熙
  • 25篇黄建
  • 24篇陈家骅
  • 21篇关雄
  • 17篇张绍升
  • 14篇唐乐尘
  • 14篇鲁国东
  • 14篇吴刚
  • 13篇谢联辉
  • 13篇高日霞
  • 12篇李芳
  • 12篇黄志鹏
  • 12篇胡方平
  • 12篇王宗华
  • 11篇黄邦侃
  • 11篇方树民
  • 11篇徐金汉
  • 10篇傅建炜
  • 10篇范青海

传媒

  • 85篇福建农业大学...
  • 34篇华东昆虫学报
  • 34篇武夷科学
  • 20篇福建农业科技
  • 10篇福建农业
  • 9篇植物保护学报
  • 7篇昆虫学报
  • 7篇福建果树
  • 5篇植物病理学报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福建农业学报
  • 3篇昆虫天敌
  • 3篇福建茶叶
  • 3篇热带作物学报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农药学学报
  • 3篇亚热带植物通...
  • 3篇中国烟草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9篇2002
  • 34篇2001
  • 47篇2000
  • 47篇1999
  • 46篇1998
  • 42篇1997
  • 29篇1996
  • 31篇1995
  • 17篇1994
3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黑瓢虫的引种繁殖及温度对其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2002年
小黑瓢虫是粉虱害虫的重要天敌 ,于 1996年底从英国引进。以替代猎物高氏瘤粉虱在室内进行饲养和大量繁殖 ,摸索出一套室内繁殖小黑瓢虫的技术和方法。本文还研究温度对小黑瓢虫各虫态及全世代的平均发育历期的影响 ,以及小黑瓢虫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历期预测模型。
傅建炜黄建刘冰妍
小地老虎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被引量:9
1998年
在试验条件下对小地老虎幼虫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福州地区小地老虎发育起点温度为10.80℃,全世代有效积温为577.51日度。
杨建全陈家骅张玉珍陈乾锦李芳王国鑫
关键词:小地老虎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
局部施用斯氏线虫对黄曲条跳甲的控制效应被引量:11
2001年
斯氏线虫对黄曲条跳甲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但由于其田间使用量较大,成本高,生产上无法推广应用。利用斯氏线虫在潮湿土壤生境中具有的主动搜索能力,提出条带式施用方法,不仅显著降低线虫用量,而且对黄曲条跳甲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采用条带施用(条带宽约10cm,带间距22.5cm),可将线虫用量降低到17.5亿条/hm^2,对黄曲条跳甲幼虫的感染率在71.28%左右,防效为72.2%,且与全施无显著差异,并使黄曲条跳甲种群趋势指数Ⅰ值降为2.416,干扰控制指数为0.252。
侯有明庞雄飞梁广文
关键词:斯氏线虫黄曲条跳甲生物控制蔬菜害虫
树桑白蚧雌成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树桑白蚧雌成虫空间分布型测定结果表明:频次分布检验为负二项分布;聚集指标和Taylor幂法则测定为聚集分布;Iwao的直线回归式揭示了 树桑白蚧雌成虫属于最普通的聚集分布(负二项分布),在此基础上得出田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公式:N=t2D2(17768m+04041),描述了Kuno种群序贯抽样的模型:Tn=17768(D2-04041n)。
魏辉张晓俊黄玉清赵士熙
关键词:奈树桑白蚧空间分布型抽样技术
微生物杀虫剂的种类和应用被引量:2
2000年
吴燕榕关雄
关键词:微生物杀虫剂病毒粒子包涵体病毒体嗜虫真菌绿僵菌
植食者取食诱导植物产生互益素的研究被引量:8
1998年
传统上仅在两级营养水平上研究植物对植食者的防御。也就是说,仅在天敌与植食者或植食者与植物水平上进行研究。但是,进一步的研究越来越清楚地显示植物可以直接影响天敌植食者。研究表明,植食者诱导的植物信号物质可以诱集天敌消灭害虫,当植物被放在这种相互联系中考...
杨广尤民生
关键词:生物防治
柑桔潜叶蛾对柑桔的为害及经济阈值的研究被引量:9
1999年
调查福州市郊柑桔园柑桔潜叶蛾(Phylocnistiscitrela)在雪柑、芦柑、蕉柑、福桔4个品种上的为害情况.根据其为害特性和柑桔果实产量大小年份可能给经济阈值带来的误差,采用同一树上以秋梢为计量单位,环割被测枝条(避免枝条间养分重新分配而带来误差)的方法,研究了为害秋梢的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当年和翌年春夏梢的生长量,翌年果实品质和重量,以及叶片被害程度与柑桔潜叶蛾幼虫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柑桔受潜叶蛾为害后具有一定的光合补偿及组织愈伤的补偿能力;根据福州地区1994年柑桔生产力,以雪柑为品种确定经济阈值为1.21头1龄幼虫/嫩叶;缩小了经济阈值受果实产量大小年份差异而带来的误差;同时考虑品种、柑桔园水热条件、产量水平、天敌作用等多种生态因子。
王联德尤民生吴清
关键词:柑桔潜叶蛾经济阈值
湿度对柑桔潜叶蛾存活的影响被引量:4
1996年
湿度对柑桔潜叶蛾存活的影响王联德尤民生(福建农业大学植保系,福州350002)InfluenceofHumidityontheSurvivalofCitrusLeafMiner.WangLiande,YouMinsheng(FujianAgricul...
王联德尤民生
关键词:柑桔害虫柑桔潜叶蛾存活
小黑螨科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及二新种描述(蜱螨亚纲:前气门目)(英文)被引量:1
2000年
利用形态特征分析了小黑螨科已知 5个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对异物同名SinognathusFanandLi (华颚螨属 )重新命名为Paraneognathus(副新颚螨属 )。讨论了原来归在新颚螨属Neog nathus的 4个种的分类地位。描述了柔小黑螨Caligonellatunicasp .nov .和邵武刺爪螨Coptochelesshaowuensissp .nov .二新种。模式标本存放于福建农业大学植保系。
范青海
关键词:蜱螨亚纲系统发育分析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卵巢、飞行肌及消长动态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本文在福鼎对稻水象甲消长动态进行了调查,并对成虫卵巢、飞行肌进行了解剖。通过解剖,所预测的各虫态发生期及一代成虫迁移期与田间调查结果基本吻合。稻水象甲产卵高峰在4月底至5月上旬,幼虫、蛹和一代成虫的盛发期分别在5月上中旬、6月中下旬和6月下旬;一代成虫在6月下旬开始从稻田迁出。飞行肌解剖结果表明,飞行肌宽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而长度则比较恒定,与发育历期无关,所以飞行肌宽度可作为监测依据,而长度则不宜采用。
周乐峰兰亦全林时迟周剑锋邓积伟陈军
关键词:稻水象甲盛发期田间调查虫态卵巢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