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CAD与网络技术研究所

作品数:110 被引量:1,106H指数:18
相关作者:纪凤欣李冠华高兆法张勇张艳珍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洛阳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科技厅基金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0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医药卫生
  • 9篇机械工程
  • 8篇电子电信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图像
  • 11篇医学图像
  • 11篇计算机
  • 11篇CAD
  • 10篇人脸
  • 10篇人脸识别
  • 8篇摄像机
  • 6篇图象
  • 6篇网络
  • 5篇矢量
  • 5篇图像处理
  • 5篇足球机器人
  • 5篇向量
  • 5篇模式识别
  • 5篇机器人
  • 4篇指纹
  • 4篇扫描图象
  • 4篇摄像
  • 4篇数据库
  • 4篇配准

机构

  • 110篇大连理工大学
  • 5篇海信集团有限...
  • 3篇洛阳理工学院
  • 3篇南京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大学
  • 2篇烟台大学
  • 2篇长春客车厂
  • 2篇大连大学附属...
  • 1篇大连铁道学院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大连民族学院
  • 1篇安阳工学院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长春轨道客车...
  • 1篇大连机车车辆...

作者

  • 90篇欧宗瑛
  • 15篇秦绪佳
  • 12篇袁野
  • 12篇华顺刚
  • 11篇侯建华
  • 11篇张勇
  • 9篇纪凤欣
  • 9篇胡延平
  • 8篇张习文
  • 7篇吴良武
  • 7篇苏铁明
  • 6篇王金鹤
  • 6篇张艳珍
  • 6篇王宏漫
  • 5篇郭浩
  • 4篇杨鑫华
  • 4篇高兆法
  • 4篇陈伟卿
  • 4篇夏晓东
  • 4篇王国强

传媒

  • 14篇大连理工大学...
  • 11篇机械科学与技...
  • 9篇计算机工程与...
  • 9篇计算机工程与...
  • 7篇仪器仪表学报
  • 7篇计算机工程
  • 7篇计算机辅助设...
  • 6篇中国图象图形...
  • 6篇小型微型计算...
  • 4篇光电技术应用
  • 2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组合机床与自...
  • 2篇工程图学学报
  • 2篇信号处理
  • 2篇工程设计CA...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工程设计学报
  • 1篇锻压技术
  • 1篇模式识别与人...
  • 1篇机械设计与研...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8篇2005
  • 10篇2004
  • 16篇2003
  • 23篇2002
  • 18篇2001
  • 8篇2000
  • 6篇1999
  • 1篇1998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履带车辆行驶平顺性仿真及试验被引量:3
2010年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结合三维造型软件、有限元分析和多体动力学软件,对履带车辆行驶平顺性仿真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履带车辆的刚柔混合虚拟样机模型及随机不平路面模型,生成平顺性仿真模型系统,通过在F等级随机路面行驶仿真,得到车辆行驶时驾驶员座椅位置振动加速度曲线,根据评价标准对车辆进行平顺性评价,并与实车试验测试数据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仿真模型系统及评价方法合理,可以为提高和改善履带车辆的机动性能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朱志豪华顺刚张丽娜于帅
关键词:履带车辆路面谱平顺性虚拟样机动力学仿真
加权合成的嵌入式隐Markov模型人脸识别被引量:10
2002年
嵌入式隐 Markov模型能提取人脸的二维主要特征并对姿态和环境的变化具有较好鲁棒性 .讨论了嵌入式隐 Markov模型的进一步改进及其实现 .首先分析了形成观察向量的采样窗大小和其二维 DCT系数项数的不同对人脸识别结果的影响 ,然后确定最优的采样窗大小和其二维 DCT系数项数 .鉴于不同角度的照片包含信息量的不同 ,提出了一种加权合成的模型参数重估算法 .重估模型参数时 ,首先计算每幅脸像相对应的模型参数 ,然后进行加权合并 ,权值由迭代公式求得 ,训练结束后用一个合成的模型来表示一个对象 .采用基于该方法的原型系统对 ORL人脸库进行测试 ,识别正确率达到了 99.5 % .
薛斌党欧宗瑛
关键词:加权嵌入式隐MARKOV模型人脸识别
E-HMM/ANN混合网络人脸识别被引量:5
2002年
提出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 E- HMM/ ANN混合网络 .该混合网络用 E- HMM的参数来表示人脸特征 ;用 E-HMM的输出似然值序列组成 ANN的输入矢量 ;用 ANN的鉴别训练能力来克服 E- HMM的基于最大似然准则训练算法区分力较差的弱点 ;同时利用 ANN的学习能力来提高 E- HMM的识别性能 .采用 ORL人脸库对混合网络进行识别实验 ,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混合网络提高了人脸识别精度 .
薛斌党欧宗瑛
关键词:ANN混合网络人脸识别隐MARKOV模型模式识别
面向对象的特征模型研究与实现被引量:13
2000年
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特征模型 ,有效地解决了特征模型中几何信息的表达、特征语义的表达和特征参数化等问题 ,模型采用面向对象原理封装 ,并使用 VisualC+
高兆法秦绪佳欧宗瑛
关键词:面向对象CADCAMCAE
支持向量机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03年
对于人脸识别问题,基于K-L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参数的提取,并采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由于支持向量机本身是一个两类问题的判别方法,在处理多类问题时,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组的淘汰法,这种方法考虑到了各判别函数的VC置信范围的差异,同时利用判别函数间的冗余来降低识别误差。在对ORL人脸库和自建的人脸库的测试中,分别得到识别率为97.5%和90.59%的实验结果,这些结果表明,基于SVM的识别方法是有效的。
王宏漫欧宗瑛
关键词:人脸识别支持向量机淘汰法本征脸
基于单义域邻接图的圆弧与圆识别被引量:11
2000年
工程图纸扫描输入与识别理解是CAD推广和普及的关键步骤之一,主要解决已有大量图纸再利用问题.在工程图纸扫描图象识别研究中,圆弧识别是识别算法中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圆弧识别多是基于线段逼近.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单义域邻接图的圆弧及圆识别算法,可以直接提取圆弧.对二值图象作水平黑游程编码,相关游程基于线宽与拓扑的一致性构成条形域,对其中多义域进行分裂得单义域(线段域和圆弧域).单义域邻接图可较好描述图象的几何属性与拓扑关系.单义域具有明显的形状意义(线段、圆弧、箭头等),提高了识别的整体性.圆弧及圆的识别先从邻接图顶点中抽取圆弧域,作为种子圆弧,然后从此出发遍历图,按照同圆来建立路径,进行整弧和整圆增长,最终获得圆弧和圆的几何表达.实例表明,本算法可以较好地处理圆弧与线段及圆弧的相交与相切,适应性较强、识别率较高.
张习文欧宗瑛
关键词:矢量化CAD
WebServices在远程售票系统票券打印中的应用
2004年
分析了现有的远程售票系统中基于Socket的票券打印的方案,阐述了其局限性,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s的解决方案。系统介绍了Web Services的关键技术,并描述了实际应用中完整的实现过程,包括创建、保护、调用WebService和在客户端精确控制打印等。
胡延平王慧冯明东卢晓庆
关键词:远程基于WEB客户端
基于主动轮廓模型的医学图像边界跟踪被引量:10
2002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轮廓模型的医学图像三维重建目标区域的边界轮廓跟踪方法 ,该方法能够在多区域轮廓内外邻接的情况下保证轮廓跟踪的逻辑正确性 ,并且可以在轮廓成长过程中 ,主动定义非均匀分布的轮廓关键点以及利用参数交互决定轮廓跟踪的精度 ,从而使跟踪结果合理 。
张勇欧宗瑛侯建华
关键词:主动轮廓模型蛇模型
关于核苷酸序列频谱分析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
2002年
由A、T、C、G四种字符组成的核苷酸序列本质上是生物分子的一种符号表示。在计算生物学中,常采用离散傅立叶变换进行频谱分析。根据核苷酸序列频率分布的特点和离散傅立叶变换所固有的“栅栏效应”,本文提出采用调频Z变换的分析方法,定义了相应的表达式,同时构造了短时调频Z变换用于识别基因区域中的外显子部分和内含子部分。与已有的基因区域识别算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依赖于训练样本序列。测试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王宏漫欧宗瑛
关键词:核苷酸序列频谱分析离散傅立叶变换基因识别信号处理生物学
三维医学图像MT表面重建的相关性处理及模型简化被引量:17
2001年
针对MT(MarchingTetrahedral)算法存在重建速度慢 ,数据存储冗余 ,重建出的模型三角面片数量大 ,难以进行实时交互操作等缺点 ,本文提出了相关性处理方法 ,避免了重复性计算 ,加快了重建速度 ;设计了优化存储的数据结构 ,减少了数据冗余 ;实现了网格简化的边收缩算法 ,并对由MT算法生成的表面模型进行了简化处理。模型经简化 90 % ,依然能较好地保持原模型的特征。
秦绪佳欧宗瑛纪凤欣吴良武张勇侯建华
关键词:三维医学图像MT算法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