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损检测研究所

作品数:107 被引量:337H指数:9
相关作者:李喜孟李萍马志远李继承田宏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印刷学院机电工程系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7篇金属学及工艺
  • 38篇一般工业技术
  • 16篇航空宇航科学...
  • 16篇理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化学工程
  • 5篇机械工程
  • 4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5篇超声
  • 23篇超声检测
  • 21篇涂层
  • 17篇复合材料
  • 17篇复合材
  • 16篇孔隙
  • 11篇碳纤维
  • 10篇CFRP
  • 9篇热障
  • 9篇热障涂层
  • 8篇碳纤维增强
  • 8篇纤维增强
  • 8篇孔隙率
  • 8篇薄层
  • 7篇无损检测
  • 7篇兰姆波
  • 7篇超声衍射时差...
  • 6篇树脂
  • 6篇树脂基
  • 6篇树脂基复合材...

机构

  • 107篇大连理工大学
  • 10篇中航工业北京...
  • 9篇核工业工程研...
  • 2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北京印刷学院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山东省科学院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沈阳飞机工业...

作者

  • 97篇林莉
  • 54篇李喜孟
  • 18篇马志远
  • 17篇罗忠兵
  • 16篇金士杰
  • 13篇李继承
  • 12篇陈军
  • 12篇雷明凯
  • 9篇赵扬
  • 8篇郭广平
  • 5篇丁珊珊
  • 4篇田宏涛
  • 3篇徐志辉
  • 3篇杨平华
  • 3篇牟云飞
  • 3篇张翔
  • 3篇孟丽娟
  • 2篇曹正敏
  • 2篇李萍
  • 2篇宁韶斌

传媒

  • 20篇无损探伤
  • 11篇无损检测
  • 8篇机械工程学报
  • 6篇理化检验(物...
  • 5篇复合材料学报
  • 5篇2007南昌...
  • 4篇中国表面工程
  • 4篇2003苏州...
  • 3篇材料工程
  • 3篇航空材料学报
  • 3篇2006辽宁...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 2篇压电与声光
  • 2篇失效分析与预...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应用声学
  • 1篇压力容器
  • 1篇材料保护
  • 1篇中国陶瓷

年份

  • 4篇2023
  • 1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12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10篇2006
  • 4篇2004
  • 4篇2003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简捷的兰姆波频散曲线绘制方法探讨
本文基于二分法绘制兰姆波频散曲线的原理,采用直接迭代方法对频散方程的求解过程进行了简化,避免了反复判断变号区间并逐步二分区间的繁琐过程,得到了一种简单快捷的频散曲线绘制方法,为工程检验人员独立完成频散曲线的绘制提供了参考...
曹正敏李喜孟林莉
关键词:兰姆波无损检测
文献传递
材料薄层超声无损测厚方法评述被引量:7
2004年
介绍了四种典型的材料薄层超声测厚方法———脉冲回波法、时域反射场分析法、兰姆波法及表面波法,阐述了四种测厚方法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具体的研究实例,对不同测厚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综合评述。
徐志辉林莉李喜孟谭家隆
关键词:薄层兰姆波表面波
基于随机介质理论的热障涂层随机孔隙模型构建被引量:9
2010年
基于随机介质理论、采取统计学方法,将热障涂层(TBCs)中孔隙和裂纹引起的局部密度和弹性模量起伏用空间自相关函数及某些统计参数来描述,借助极值搜索法对连续随机介质模型进行改造,并针对涂层孔隙率及各向异性取向等进行模型参数优化,提出并建立了TBCs随机孔隙模型。将模型模拟结果与ZrO2涂层SEM观察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热障涂层中的孔隙、裂纹形貌特征。本研究对于确定TBCs孔隙特征与涂层性能的理论关系以及涂层性能计算研究具有较大意义。
赵扬林莉马志远李喜孟雷明凯
关键词:热障涂层孔隙随机介质理论
薄层结构超声信号的小波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针对薄层结构超声检测中,薄层上下界面反射波发生混叠,界面回波难以识别的难题,采用连续小波变换模极大值(W avelet T ransform M odu lusM ax im a-W TMM)方法,对A l表面厚度约270μm的环氧树脂薄层进行了厚度检测。通过对M arr和M orlet两种基本小波的比较,发现M arr小波特别适合于突变信号的检测,提出了一条针对薄层厚度进行超声测量的技术路线。实例分析表明,该技术具有较高的界面回波辨识能力,并有较强的噪声适应性,能准确测量薄层的厚度,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李喜孟林莉聂颖
关键词:薄层连续小波变换
碳纤维复合材料孔隙率超声声阻抗法检测被引量:26
2009年
基于复合材料孔隙率与材料密度、超声波纵波声速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超声水浸底波反射回波法,利用5 MHz平探头测量碳纤维单向增强复合材料超声声阻抗。借助金相显微镜测试复合材料孔隙率,并利用实验进行参数标定后,建立了超声声阻抗与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孔隙率P的经验公式。对0.03%≤P≤2.21%同批复合材料试样进行实验验证,发现声阻抗法测量结果与金相法测量结果相符。利用该方法测量孔隙率,无须测量材料声速和密度,且测量结果受孔隙形貌影响较小,易于实现,在复合材料孔隙率无损检测方面具有可行性。
林莉罗明郭广平李喜孟
关键词:复合材料孔隙率超声无损检测声阻抗
基于超声声压反射系数相位谱法的热障涂层非均匀性表征
2010年
利用声压反射系数相位谱法对厚度为(50±5)μm,等离子体喷涂方法制备的Cr2O3陶瓷涂层的非均匀性进行了超声表征。对试样不同位置进行了声压反射系数幅度谱和相位谱测试分析,发现由相位谱测得的不同位置的声速值存在差异并且相位谱极值间的变化规律相反。结合扫描电镜(SEM)分析,认为这种差异是由涂层中孔隙与裂纹密集程度不同所引起的。借助数值计算,分析了涂层密度对相位谱的影响,进而解释了同一涂层试样相位谱极值间变化规律相反的原因。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声压反射系数相位谱对涂层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更为敏感,可以用来表征涂层的非均匀性。
赵扬林莉顾晓春李喜孟雷明凯
关键词:CR2O3涂层非均匀性
CCASS管道焊缝相控阵超声检测脉冲宽度优选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离心铸造奥氏体不锈钢(Centrifugal Cast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CCASS)管道焊缝的相控阵超声检测,通过实验测定了脉冲宽度50ns~1000ns范围内深度48mm的3横通孔的回波信号,并从回波幅值和纵向分辨力两个方面分析了脉冲宽度对成像效果的影响。研究认为,在脉冲宽度取探头中心频率所对应周期的1/2时,回波幅度达到最大值。纵向分辨力随脉冲宽度增加而增大,但受CCASS组织状态影响,其变化差值较小。脉冲宽度的优选应重点考虑其对幅值的影响,最优设置值应以探头中心频率的1/2周期所对应时间为参考点,通过实验进行调整。
谈洋罗忠兵赵天伟杨会敏严宇林莉
关键词:脉冲宽度
钢基体铜覆层中Love波检测实验研究
2008年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绘制了钢基体铜覆层中Love波的理论频散曲线,讨论了Love波传播的频散特性。实验分别采用标称频率为1MHz和2.5MHz的超声波斜探头,利用激发切应力产生Love波,对铜覆层中Love波相速度、群速度进行了实验测试,所得结果与理论值符合得较好。比较发现,为保证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实验中尽量选择较低的频率。
徐晓玲林莉顾军李喜孟
关键词:覆层
超声干涉法薄层厚度测量声阻抗匹配判据及其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针对超声干涉法测量薄层厚度的原理,讨论了薄层及与其相邻介质声阻抗匹配分别满足界面声压反射系数|R1|<1/2或|R1|>1/2时回波信号的选取原则,并以薄层声压反射系数谱为依据,分析了上述两种声阻抗匹配条件下谱线分别出现次生极大或极小值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薄层厚度测量时谱线极值的选择方法。以航空雷达罩蒙皮GFRP(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层板外表面复合涂层以及钢基体表面ZrO2陶瓷涂层样品为例进行了薄层厚度测量实验研究及信号分析。研究表明,超声干涉法薄层厚度实验结果与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测量结果相符。由此可知,薄层及与其相邻介质声阻抗匹配判据对于超声干涉法薄层厚度测量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及工程应用价值。
陈秀明林莉李喜孟郭广平
关键词:薄层厚度测量
超声背散射信号递归定量分析无损表征CFRP孔隙分布仿真被引量:9
2018年
针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lastics,CFRP)孔隙分布对其力学性能有不可忽略影响的问题,提出对超声背散射信号进行递归定量分析(Recurrence quantification analysis,RQA)的方法来表征CFRP孔隙尺寸和位置分布。建立孔隙直径D范围为26~70μm的3组含球形孔隙且孔隙位置分布不同的CFRP模型,3组模型的孔隙间距d分别为0.21mm、0.14mm和0.09mm,对模型进行仿真计算,采用RQA方法分析超声背散射信号。研究发现,相同孔隙位置分布时,递归度PRR(Recurrence rate)随D的增加而减小;相同孔隙尺寸分布时,PRR随着孔隙间距d减小而增大,d=0.09mm时模型的PRR始终明显高于其余两组,D<50μm时,d=0.14mm与d=0.21mm模型PRR之间差别明显,D≥50μm时差别较小。结果表明,不同孔隙分布情况下PRR均存在差异,PRR可用于CFRP孔隙分布表征。
何晓晨金士杰林莉
关键词:孔隙分布仿真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