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作品数:14 被引量:205H指数:7
相关作者:张学英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经济学院人口研究所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人口
  • 3篇资本
  • 3篇经济增长
  • 2篇政府
  • 2篇人力资本
  • 2篇教育
  • 2篇劳动力
  • 1篇低生育
  • 1篇低生育率
  • 1篇动力机制
  • 1篇意愿
  • 1篇优育
  • 1篇增长方式转变
  • 1篇招聘
  • 1篇政府经济
  • 1篇中国经济
  • 1篇中国经济建设
  • 1篇中国人口
  • 1篇人口负增长
  • 1篇人口规模

机构

  • 14篇南开大学
  • 1篇广东省社会科...
  • 1篇河北大学
  • 1篇中国人口与发...

作者

  • 3篇原新
  • 2篇刘丁
  • 2篇李建民
  • 2篇王金营
  • 1篇吴帆
  • 1篇赵细康
  • 1篇黄乾
  • 1篇朱镜德
  • 1篇谢晋宇
  • 1篇李竞能
  • 1篇张学英

传媒

  • 2篇人口研究
  • 1篇南开管理评论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学术研究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中国人才
  • 1篇中国人口科学
  • 1篇理论与现代化
  • 1篇南方经济
  • 1篇山西大学师范...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城乡人口预测中乡-城人口转移技术处理及人口转移预测被引量:35
2007年
针对多区域人口发展方程进行人口预测的乡-城转移人口模式和转移率的处理问题,提出了一个总和乡-城人口转移率的概念与方法,并利用该人口预测方法对我国乡-城转移人口的规模和结构进行预测分析。模拟结果显示,随着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2000-2020年内每年的乡-城转移人口为1500万左右,其中将有70%—80%为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为城镇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加剧了农村的人口老龄化。
王金营原新
关键词:人口预测
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多样化与失业被引量:20
2009年
文章利用1997~2006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产业结构变动和多样化对失业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工业部门的结构变动导致失业率上升,并与失业率波动显著正相关;服务业部门的结构变动与失业率及失业率波动显著负相关;总体产业的结构变动造成失业率上升。产业多样化能显著降低失业率及波动;制造业的专业化与失业率显著正相关,建筑业和批发零售业与失业率显著负相关。另外,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和非公有经济比重与失业率以及失业率波动显著负相关。
黄乾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动失业率
少生优育与人才培养
2004年
朱镜德邵梅
关键词:人口学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制度改革教育投资内在动力机制
人口负增长时代还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吗?被引量:14
2020年
利用世界银行1996~2018年13个国家的人口和经济数据,探讨了人口负增长时代是否还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并重点分析了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以及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背景下经济增长挑战等问题。国际经验表明,人口负增长时代仍能保持不同程度的经济增长。从消费和生产两条路径分析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综合判断,短期内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温和的、式微的,经济仍能实现增长;长期来看,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将逐渐显现。应通过挖掘劳动力资源、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科技创新、利用好超大人口规模优势和地区发展差异的机遇、利用好国际国内市场、完善人口政策,以及加强人口负增长规律研究等方式应对未来我国人口负增长带来的挑战。
刘厚莲原新
关键词:人口负增长经济增长人口规模人口增长
周恩来关于中国经济建设的主导思想
1998年
周恩来的经济思想,特别是他关于中国经济建设的主导思想,对我国经济发展至今仍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观点:中国经济建设的中心是发展生产力,关键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中国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协调各种关系,搞好综合平衡,节约资源,稳步前进,既反对保守也反对冒进;中国经济建设既要自力更生也要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
李竞能
关键词:周恩来经济建设生产力
近代社会劳动者层次结构模式转变对文明发展作用的思考被引量:2
2000年
追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自己独特的社会分层结构 ,以与整个社会的经济形态相对应和相适应。西方社会自近代发生产业革命以后 ,劳动者的层次结构伴随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完成了从“属性模式”向“业绩模式”的转变。劳动者层次结构的变化 ,反过来巩固了产业革命的成果 ,推动产业革命进一步深入 ,推动了社会文化进步。对这一历史过程分析 ,可以看到 ,劳动者层次结构由传统的固定僵化模式向现代的非固定的灵活模式转变 ,从“属性模式”向“业绩模式”的转变 ,成为人类社会步入现代社会的标志。我国目前也只有根本上实现这种模式的转变 。
刘丁
关键词:劳动力
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职能定位——来自日本的启示被引量:9
2006年
本文分析了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和教训,并对我国和日本的情况做了简单比较,阐述了我国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职能:(1)通过产业发展创造对劳动力的需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处理好农业税减免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3)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4)加强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
张学英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政府
西方人口经济思想的四次大转变——以经济影响生育率变动为分析主线被引量:3
2001年
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体现为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如何影响人口变动两个方面 ,本文主要回顾了西方人口经济学者对后一方面的论述。作者认为 ,关于如何解析经济因素对生育率变动的影响 ,西方人口经济思想经历了四次大的转变 ,即从早期的“经济促进人口增长论”到“人口转变论” ;尔后 。
赵细康李建民
中国面临生育危机风险的三个信号:低生育率、低生育意愿和生育赤字被引量:14
2022年
生育危机是生育率长期处于很低或极低水平的状态,这种状态将导致人口快速衰退和高度老龄化,并由此引发一系列不利的社会经济后果。中国正面临着陷入生育危机的风险,除了社会、经济和政策等结构性因素给中国生育率带来的下行压力以外,长期的低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的生育意愿、普遍存在的生育赤字,都预示着中国已面临陷入生育危机的重大风险。要避免生育危机,在政策上至少应该采取两个行动策略,一是消除生育赤字,二是提高生育意愿。
吴帆李建民
关键词:低生育率生育意愿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1999年
全球化正向我们以更快的速度席卷而来。我们必须客观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及其各种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刘丁
关键词:就业国际贸易资本流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