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系

作品数:234 被引量:2,355H指数:26
相关作者:王为清唐伦成林秀峰张秀媚张富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1篇化学工程
  • 59篇理学
  • 52篇电气工程
  • 2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建筑科学
  • 3篇机械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33篇电极
  • 32篇催化
  • 26篇电池
  • 21篇催化剂
  • 14篇电化学
  • 14篇电容
  • 13篇电容器
  • 12篇镍电极
  • 12篇纳米
  • 9篇水处理
  • 9篇添加剂
  • 8篇燃料电池
  • 7篇氧电极
  • 7篇石墨
  • 7篇聚丙烯
  • 7篇改性
  • 6篇循环伏安
  • 6篇橡胶
  • 6篇超级电容
  • 5篇超级电容器

机构

  • 234篇哈尔滨工程大...
  • 14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大连理工大学
  • 7篇北京化工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上...
  • 6篇北京有色金属...
  • 5篇北京大学
  • 5篇黑龙江省石油...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大连大学
  • 3篇教育部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青岛化工学院
  • 2篇齐齐哈尔造纸...
  • 2篇化工研究院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56篇张密林
  • 32篇景晓燕
  • 28篇王正平
  • 12篇王君
  • 11篇陈猛
  • 11篇唐伦成
  • 11篇王为清
  • 9篇段雪
  • 9篇陈兴娟
  • 8篇王鹏
  • 7篇林秀峰
  • 7篇朱果逸
  • 7篇原鲜霞
  • 6篇张秀媚
  • 5篇詹锋
  • 4篇郭国霖
  • 4篇郭灿雄
  • 3篇滕加伟
  • 3篇袁艺
  • 3篇贾颖萍

传媒

  • 72篇应用科技
  • 24篇化学工程师
  • 15篇哈尔滨工程大...
  • 14篇电源技术
  • 13篇化学与粘合
  • 7篇电化学
  • 7篇化工进展
  • 4篇分析化学
  • 4篇化工新型材料
  • 4篇无机化学学报
  • 4篇功能材料
  • 3篇腐蚀与防护
  • 3篇物理化学学报
  • 3篇功能材料与器...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炭素
  • 2篇化学试剂
  • 2篇林产化学与工...
  • 2篇电池
  • 2篇炭素技术

年份

  • 8篇2004
  • 17篇2003
  • 61篇2002
  • 63篇2001
  • 34篇2000
  • 19篇1999
  • 9篇1998
  • 7篇1997
  • 12篇1996
  • 4篇1995
2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阻燃剂硼酸锌的合成被引量:8
2000年
硼酸锌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无机添加型阻燃剂。组成为 2ZnO·3B2 O3·3.5H2 O的低水合硼酸锌应用得最为广泛。采用硼砂法合成了低水合硼酸锌 ,用正交法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是 :反应温度为 338K ,硫酸锌和硼砂的配料比为 1 .0 5∶1 ,液固比为 3.5∶1 ,反应时间为6h .
李玉玲景晓燕董国君张密林
关键词:阻燃剂硼酸锌
新型磁性纳米固体酸催化剂ZrO_2/Fe_3O_4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46
2002年
根据将磁性材料和固体酸进行组装的设想 ,成功制备了磁性纳米固体酸催化剂 .纳米级磁性前体———磁基体(Fe3 O4 )的磁性、粒子尺寸受到Fe2 + /Fe3 + 投料比和用于沉淀的NaOH浓度的显著影响 ;不同复合方法也对磁性固体酸催化剂ZrO2 /Fe3 O4 的酯化催化性能影响显著 .XRD ,XPS ,TEM ,比表面积测定 ,元素组成分析及磁学性能测定等表征结果证实 ,新型催化剂以磁性材料为核 ,固体酸催化剂活性组分包覆在其外部形成包覆型的磁性纳米催化剂 .该系列催化剂均具有较小的粒子尺寸、较强的磁性及较高的酯化催化活性 ;并且易于通过磁场进行回收 ,使用寿命较长 .它们对乙酸与正丁醇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随着ZrO2 含量增加而提高 .催化剂中ZrO2 的晶化温度因为Fe3 O4 的存在而升高 ,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保持 .热处理温度会对催化剂的磁性及催化活性产生影响 .
常铮郭灿雄李峰段雪张密林
关键词:催化剂二氧化锆氧化铁催化活性
CPCWS中水质子的核磁共振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和化学位移
2002年
运用核磁共振手段,揭示了浆体中水的形态及其动态行为,并研究浆体性质与之的关联.实验测得神府煤-石油焦-水浆(CPCWS)中水质子的化学位移与煤焦中煤的百分含量的线性关系.并从NMR测得束缚水的化学位移δb,导出计算浆体中束缚水百分含量的公式.从CPCWS中水质子的化学位移与浆体表观粘度的相关曲线可确定最佳配比的浆体.测得全焦浆中水质子自旋-晶格驰豫时间T1比全煤浆大42倍,讨论了CPCWS的T1随煤含量的变化趋势.实验表明,T1可作为CPCWS中碳质点的疏水或亲水性以及水分子形态和动态行为的定量表征.
陈月华郭贤荣杜希林郭国霖
关键词:核磁共振弛豫时间化学位移水含量
添加剂对Ni(OH)_2电极充放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3年
 Mg、Ca、Sr、Ba、Cd、Zn、Co和La等添加剂以化学共沉积的方式添加到镍电极活性物质Ni(OH)2中,XRD显示Ni(OH)2为β型。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剂能提高镍电极的充放电性能,其中Sr、Co和La是比较理想的添加剂。它们能明显提高析氧极化,降低析氧速率,增强电极的可逆性,改善电极的充放电性能。
邓晓燕崔作林王荫东
关键词:NI(OH)2电极充放电性能添加剂
新型锂蓄电池正极含硫复合材料的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采用聚丙烯腈与单质硫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型含硫复合材料。用该材料作为活性物质制备的锂蓄电池正极具有高的质量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还通过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初步推测,该复合材料含有硫醇基,由硫-硫键断裂和键合实现能量释放与存储。
李颖付逊胡广侠谢晓华解晶莹
关键词:锂蓄电池正极电化学反应循环性能
磁性固体超强酸的制备及催化酯化反应的研究被引量:11
2002年
制备了钴基磁性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代替硫酸用于酯化反应 ,对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磁性物种的引入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一定影响。随着磁性物种含量的增加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所提高 ,当磁性物种含量为2 .44%时催化转化率达最高值 97.3 1 % ,磁性物种继续增加 ,转化率反而下降。磁性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回收率达 85 % 。
梅长松景晓燕林茹春张密林段雪
关键词:磁性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酯化反应
生物材料的应用及进展被引量:19
2002年
生物材料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发展迅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 ,药物材料等相关领域。生物材料学同时又是一门交叉学科 ,它既属于生物学 ,同时又属于材料学 ,极具发展前景。
王正平叶贤富
关键词:生物材料生物医学
锂离子电池非碳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2年
分别对锡基负极材料 ,钛的复合氧化物 ,过渡金属氮化物及其它锂离子电池非碳负极材料的研究进行了阐述 ,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提出负极材料的研究与开发重点将朝着高比容量 ,高充放电效率 。
殷金玲陈猛李胜军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循环性能
MH-Ni电池镍电极的研究被引量:7
2000年
MH Ni电池性能上的不足主要是由其正极的性能缺陷造成的。因此 ,为了改善MH Ni电池的性能 ,就必须首先改善其中镍电极的性能。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导电剂、膨胀抑制剂、粘结剂添加方式和电极制作工艺对涂膏式泡沫镍电极性能的影响 ,确定了制作高性能泡沫镍电极的最优方案 :活性物质中以CoO和ZnCa复合物作为添加剂、以金属镍粉作为导电剂、以ZnO作为膨胀抑制剂 ;在粘结剂总量恒为 2 %的情况下 ,PTFE以内含和外涂相结合的方式添加 ;烘干温度5 0℃ ,轧制厚度 0 .6~ 0 .7cm ,轧压是制作高性能镍电极的最佳工艺 ;在本文所研究的工艺因素中 ,各因素对镍电极性能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 :轧压方式 >烘干温度 >轧制厚度。
原鲜霞王荫东詹锋
关键词:镍电极添加剂导电剂MH-NI电池
分子蒸馏技术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被引量:26
2002年
介绍了分子蒸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与常规蒸馏技术的区别 。
矫彩山李凯峰
关键词:分子蒸馏技术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