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作品数:2,584 被引量:10,337H指数:34
相关作者:王雪梅叶茂焦黎武胜利金海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39篇期刊文章
  • 16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2篇天文地球
  • 534篇农业科学
  • 529篇经济管理
  • 39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0篇文化科学
  • 155篇生物学
  • 90篇自动化与计算...
  • 72篇水利工程
  • 59篇历史地理
  • 35篇建筑科学
  • 27篇社会学
  • 15篇自然科学总论
  • 12篇理学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医药卫生
  • 6篇化学工程
  • 6篇政治法律
  • 4篇机械工程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14篇土壤
  • 213篇旅游
  • 185篇绿洲
  • 141篇气候
  • 127篇生态
  • 125篇城市
  • 117篇地理
  • 111篇遥感
  • 102篇土地利用
  • 92篇乌鲁木齐
  • 86篇污染
  • 83篇植被
  • 78篇气候变化
  • 78篇干旱
  • 78篇干旱区
  • 74篇盐分
  • 73篇植物
  • 72篇盆地
  • 70篇降水
  • 67篇土壤盐

机构

  • 2,499篇新疆师范大学
  • 208篇中国科学院新...
  • 167篇新疆大学
  • 154篇中国气象局
  • 136篇新疆农业大学
  • 58篇中国科学院大...
  • 51篇中国科学院
  • 34篇福建师范大学
  • 34篇中国科学院研...
  • 26篇新疆林业科学...
  • 2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0篇乌鲁木齐职业...
  • 20篇塔克拉玛干沙...
  • 18篇新疆维吾尔自...
  • 17篇华东师范大学
  • 15篇北京林业大学
  • 15篇教育部
  • 13篇南京大学
  • 13篇苏州科技学院
  • 12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142篇王雪梅
  • 108篇李艳红
  • 106篇叶茂
  • 94篇陈蜀江
  • 86篇柴仲平
  • 84篇焦黎
  • 80篇武胜利
  • 69篇李新国
  • 66篇陈学刚
  • 65篇王勇辉
  • 63篇毛东雷
  • 60篇阿里木江·卡...
  • 54篇何清
  • 54篇毋兆鹏
  • 54篇楚新正
  • 52篇李志忠
  • 48篇徐海量
  • 45篇麦麦提吐尔逊...
  • 41篇黄铁成
  • 39篇金海龙

传媒

  • 225篇新疆师范大学...
  • 113篇干旱区资源与...
  • 80篇干旱区地理
  • 79篇干旱区研究
  • 56篇中国沙漠
  • 54篇水土保持研究
  • 50篇安徽农业科学
  • 50篇沙漠与绿洲气...
  • 45篇中学地理教学...
  • 44篇干旱地区农业...
  • 40篇水土保持通报
  • 38篇冰川冻土
  • 29篇生态科学
  • 26篇西南农业学报
  • 23篇生态学报
  • 23篇中国地理学会...
  • 2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0篇安徽农学通报
  • 20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10篇2024
  • 117篇2023
  • 111篇2022
  • 130篇2021
  • 132篇2020
  • 144篇2019
  • 155篇2018
  • 154篇2017
  • 172篇2016
  • 139篇2015
  • 140篇2014
  • 135篇2013
  • 152篇2012
  • 209篇2011
  • 150篇2010
  • 120篇2009
  • 95篇2008
  • 85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2,5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亚欧博览会会展旅游研究
2014年
会展旅游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新疆旅游业目前发展比较迅速,会展业也是值得期待的发展产业。中国-亚欧博览会是新疆会展业的代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一手数据,利用EXCEL和SPSS处理软件,研究中国-亚欧博览会会展旅游特征、会展旅游体验等问题。
韩梅孙浩捷李东
关键词:会展旅游
鹅掌柴对室内空气的净化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为探讨鹅掌柴对室内空气的净化作用,对鹅掌柴在不同CO_2浓度下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在光合有效辐射为0~1 200μmol·m^(-2)·s^(-1)范围内,当CO_2浓度为1 200μmol·mol^(-1)时,鹅掌柴的Pn值最大,CO_2浓度800μmol·mol^(-1)时,Pn值最低,在光强1 200~2 000μmol·m^(-2)·s^(-1)范围内,CO_2浓度为1 200μmol·mol^(-1)时,鹅掌柴的Pn值最大,在CO_2浓度400μmol·mol^(-1)时,Pn值最低;(2)当光强为0~1 200μmol·m^(-2)·s^(-1),CO_2浓度为400μmol·mol^(-1)时,鹅掌柴的Tr最大,在CO2浓度为800μmol·mol^(-1)时,Tr值最小值,当光强为1 200~2 000μmol·m^(-2)·s^(-1)时,鹅掌柴的Tr在CO_2浓度1 200μmol·mol^(-1)时达到最大值,在CO_2浓度400μmol·mol^(-1)时达到最小值。鹅掌柴的Gs和Ci出现与此类似的趋势。这表明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范围内,鹅掌柴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相对环境CO_2的改变会有不同的适应能力。
马霄华韩炜
关键词:光合特性鹅掌柴光响应曲线空气净化
基于GIS对南疆区域城市化综合水平的差异与城市组团发展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建立了南疆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了排序。计算出2008年南疆地区42个县市的人口城市化水平、经济城市化水平、社会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综合水平,从地州和南疆角度进行了比较。把南疆地区城市化综合水平划分为四个等级,分析了不同等级所在县市的城市化发展的差异性,并用ArcGIS软件实现了空间上差异的图形化。根据陆大道提出的"点轴"理论原理,结合南疆地区城市发展的客观事实,提出以库尔勒市为中心的"库尔勒组团",以库车为中心的"库-拜组团",以阿克苏市为中心的"阿克苏组团",以喀什市为中心的"喀什组团",以和田市为中心的"和田组团"城市组团发展模式。
侯艳军安瓦尔.买买提明
关键词:城市化综合水平GIS
天山北麓产业密集带地震灾害特征与减灾对策研究
1993年
本文以自然与经济紧密相关、相互依存的观点,运用详实的统计资料,分析了新疆天山北麓地震灾害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抗震减灾的战略性对策意见。
金海龙
关键词:天山北麓减灾对策
乌鲁木齐市冬季采暖期对流层NO2柱浓度变化特征被引量:7
2016年
NO_2是大气对流层的一种痕量气体,也是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监测指标,影响着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特殊的地形及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条件,使得乌鲁木齐市冬季采暖期大气污染最为严重。2014—2016年采暖期(11月至翌年3月)在乌鲁木齐市城中心(市区)和城北部(工业园区)利用地基多轴差分吸收光谱仪(MAX-DOAS)对大气NO_2进行了监测,探讨NO_2柱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污染来源。结果表明,(1)与2014—2015年采暖期相比,2015—2016年采暖期市区监测站点NO_2柱浓度下降了6.8%,工业园区监测站点上升了28.5%;NO_2柱浓度月均值表现出12月最大,3月最小,浓度范围是3.905×10^(15)~20.034×10^(15) molec·cm^(-2);两监测站NO_2柱浓度日变化明显,市区晚上偏高;工业园区早晚偏高,且晚大于早。(2)64%~71%的NO_2柱浓度的逐日变化由气象要素决定,其中平均风速对NO_2柱浓度的影响最显著;市区NO_2的污染源主要分布在东、东北和西南方向,正南北方向的风对NO_2有扩散作用;工业园区NO_2的污染源来自西北和东南方向,南风及偏东风对NO_2具有扩散作用。(3)乌鲁木齐市"煤改气"工程初见成效,而市周边工业园区及机动车尾气排放仍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
马雯李艳红侯小刚
关键词:采暖期气象条件
叶河平原绿洲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为分析叶尔羌河平原绿洲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用多年实测气象数据和农业数据,结合累积距平、突变分析和线性趋势等方法分析近60多年来研究区的气候变化特征以及其对农业气候资源、化肥施用量、粮食单产以及作物生育期的影响,以期为农业种植及农业生态系统的安全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1)近60多年来研究区气温增温倾向率为0.24℃/10a,冬季增温幅度最大为0.31℃/10a;日照时数呈减小趋势,减少倾向率为33.84 h/10a。气温于1996年发生突变,日照时数未出现明显突变点。(2)近60多年来≥10℃积温由4 056℃·d增大到4 836℃·d,其持续时间亦由196 d增大到232d;负积温的绝对值不断减少,由-703℃·d减至-218℃·d。(3)近30年化肥施用量从111.37 kg/hm^2增至244.31 kg/hm^2,粮食单产由38.61×10~2kg/hm^2提高到64.38×10~2kg/hm^2,棉花生育期从185 d延长至198 d,单产从309.26 kg/hm^2提高到1 705.64kg/hm^2。(4)气候变暖提高了研究区的农业气候资源优势,使棉花播种期提前、秋霜期推迟、总生育期延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生产。
张雪琪满苏尔.沙比提马国飞
关键词:气候农业生产
克拉玛依市NO_(2)和SO_(2)垂直柱浓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为研究新疆克拉玛依市NO_(2)和SO_(2)污染状况,了解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2018年利用地基多轴差分吸收光谱仪(MAX-DOAS)在克拉玛依市进行固定点监测和车载移动环城监测获取NO_(2)和SO_(2)垂直柱浓度数据。研究表明:1)克拉玛依市NO_(2)和SO_(2)气体的日变化规律呈“U”型变化特征,NO_(2)垂直柱浓度一般在9:00~11:00、17:00~19:00浓度值较高,11:00~17:00浓度值较低;SO_(2)垂直柱浓度一般在11:00~13:00、15:00~17:00浓度值较高,13:00~15:00浓度值较低。即早晚高中午低。2)季节变化规律:NO_(2)和SO_(2)浓度皆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变化特点。整体上同一时段内NO_(2)垂直柱浓度比SO_(2)垂直柱浓度值偏大。3)克拉玛依市NO_(2)和SO_(2)垂直柱浓度与风向风速密切相关,表现出风速越大污染范围越大。又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象要素导致污染物的聚集,难以及时向外扩散。4)后向轨迹分析表明,克拉玛依市污染物主要源于外地。在外来区域传输影响中,克拉玛依市主要受到西北方向气团(占比为51.12%~75.83%)远距离传输和偏东方向气团(占比为14.0%~26.37%)近距离传输的影响。
马莹萍李艳红闫晶洁
艾比湖湿地泥炭特性及评价研究
2015年
泥炭是十分宝贵的生态资源,在农业、工业、畜牧以及环境保护和修复等多个领域内广泛应用。为探明新疆艾比湖湿地泥炭的特性及应用价值,文章以艾比湖湿地的泥炭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泥炭的理化特性进行测试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艾比湖湿地泥炭有机质含量偏低,碱解氮含量极低,速效钾、有效磷含量中等。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之间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中总盐与HCO-3、Cl-、SO2-4、K++Na+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经盐渍化类型判断,艾比湖湿地泥炭少数属于氯化物-硫酸盐型,属于轻度盐渍化和中度盐渍化。了解研究区泥炭的特性对提高泥炭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干旱区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刘婕李平平王勇辉
关键词:湿地艾比湖泥炭
精河流域表层土壤盐分空间变异和格局分析
2016年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制约绿洲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分析土壤盐分对土壤盐渍化的动态变化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精河流域为研究靶区,基于GIS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精河流域表层(0-10cm)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盐分电导率平均值为6.13ms·cm-1,属于中度盐渍化类型,变异系数较高,呈强变异性;(2)土壤表层盐分变异函数最优模型为指数模型,决定系数0.766。空间变异比为9.4%,表层盐分变异与空间强烈相关,格局受制于土壤自身性状;(3)研究区表层土壤盐分空间上整体呈条带状分布,局部表现为斑块格局;(4)土壤盐分与土壤水分状况显著相关,线性拟合R2为0.769;(5)土壤含盐量与土地利用相关分析表明,人类活动干扰具有明显正向影响。
王非毋兆鹏
关键词:土壤盐分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太阳紫外UV-B辐射的观测与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利用塔中站(39°01′N,83°40′E)直接探测的紫外辐射资料,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近地层紫外辐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紫外UV-B辐射年总量为8.59 MJ.m-2.a-1。夏季紫外线辐射强度较大,7月达到最大为1.24 MJ.m-2,占紫外UV-B辐射年总量的14.44%;冬季紫外线辐射强度较小,约为7月的1/5,1月出现最低值为0.257 MJ.m-2;紫外UV-B瞬时辐射强度全年峰值为2.51 W.m-2,出现在6月。1、4、7、10月紫外UV-B辐射的日总量变化对天气现象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天气现象较少的1月逐日紫外辐射上下变动的离散度较小,7月最大。紫外UV-B辐射随云量增多而降低;沙尘使紫外UV-B辐射的降低较为显著,沙尘暴时,其值为各类风沙天气中最低。
何清金莉莉艾力.买买提明李帅杨兴华李振杰
关键词:塔克拉玛干沙漠
共25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