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作品数:30 被引量:154H指数:8
相关作者:彭继林周士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会议论文
  • 10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篇油气
  • 10篇盆地
  • 9篇成藏
  • 4篇地层
  • 4篇地质
  • 4篇油气成藏
  • 3篇油气藏
  • 3篇源岩
  • 3篇烃源
  • 3篇烃源岩
  • 3篇气藏
  • 3篇凹陷
  • 3篇层序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断陷
  • 2篇盐岩
  • 2篇岩溶
  • 2篇隐蔽油气藏
  • 2篇油气勘探

机构

  • 30篇石油大学(北...
  • 8篇中国石油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冀东...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4篇曾溅辉
  • 3篇庞雄奇
  • 2篇张永旺
  • 2篇张守鹏
  • 2篇金之钧
  • 2篇刘池洋
  • 2篇兰朝利
  • 1篇姜振学
  • 1篇朱志强
  • 1篇郝运轻
  • 1篇郭建宇
  • 1篇杨晓兰
  • 1篇郭继刚
  • 1篇肖中尧
  • 1篇张宝收
  • 1篇王永诗
  • 1篇张亚中
  • 1篇陈冬霞
  • 1篇周海民
  • 1篇左胜杰

传媒

  • 6篇第五届油气成...
  • 2篇沉积学报
  • 2篇第五届中国石...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第六届全国油...
  • 1篇第五届全国油...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全球构造、...
  • 1篇第三届非常规...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 9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奥陶纪油气成藏体系
国外含油气系统的概念和方法在国内的含油气盆地研究中的应用存在着局限,本文应用油气成藏体系的理论方法对塔中低凸起奥陶系油气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油气成藏体系是地表以下含油气的自然系统,它包括了形成油气藏的一切必要元素以及这些...
刘克奇金之钧
关键词:塔中低凸起奥陶系油气成藏体系
文献传递
渤海海域郯庐断裂带分段差异变形及其油气成藏效应
前人研究成果已经证实,从渤海湾盆地东侧通过的郯庐走滑断裂带对盆地的形成演化和油气聚集成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由于受海水覆盖以及早期地震资料品质较差等因素的影响,针对郯庐断裂带在渤海海域内发育特征的认识还存在较多争议,这也...
余一欣周心怀徐长贵
关键词:分段性油气成藏模式渤海海域
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三维体解释技术及其应用--以南堡凹陷古近系为例
周海民董月霞王拥军李思田冯有良赵忠新
关键词:陆相断陷湖盆
库车坳陷中生界烃源岩排烃史与资源潜力被引量:9
2012年
为揭示库车坳陷油气勘探潜力,利用生烃潜力法分析了研究区烃源岩的排烃史与排烃特征。结果表明:三叠系排油高峰始于23Ma,早于侏罗系排油高峰(12Ma)。古圈闭被破坏,新圈闭形成时间晚于23Ma,不利于来自三叠系的油源聚集成藏。三叠系与侏罗系烃源岩排气量大,且时间与新圈闭形成时间耦合较好,有利于天然气的晚期成藏。三叠系源岩排出的天然气较难突破中上侏罗统的巨厚泥岩,但是该条件有利于天然气在下侏罗统圈闭内成藏。库车坳陷具备发育深盆气藏的烃源条件与致密储层条件,有利于形成大面积的深盆气藏,拜城凹陷与阳霞凹陷的斜坡带是潜在的深盆气藏资源区。
邢恩袁庞雄奇肖中尧张宝收郭继刚
关键词:烃源岩排烃史资源潜力深盆气
烃源岩的有机酸生成及其影响因素的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27
2007年
不同温度下地层水-烃源岩相互作用模拟实验结果表明:(1)在整个实验温度范围内(60—300℃),均有有机酸的生成,有机酸的总浓度在35.4mg/l至153.9mg/l之间,其中在100℃和140℃的温度下浓度最大,其它温度下浓度相对较低;(2)在低温(60℃)条件下,成熟度相对较高、有机碳含量较大的烃源岩,有利于生成有机酸,但是在中温(140℃)和高温(180℃、220℃和300℃)条件下,有机酸的生成受有机碳含量、成熟度和碳酸盐含量的多重影响;(3)中低温(60℃和140℃)时,随着碳酸盐含量的增加,有机酸浓度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在60-140℃,有机酸对碳酸盐的溶解和沉淀起主要的控制作用,而高温(180℃、220℃和300℃)条件下,碳酸盐的溶解和沉淀作用受有机酸和CO2的共同控制,从而导致有机酸浓度与碳酸盐的关系变化复杂。
曾溅辉朱志强吴琼彭继林
关键词:有机酸影响因素
塔中隆起走滑断裂分段性与碳酸盐岩油气差异富集模式
塔中隆起位于塔里木盆地中部,作为一长期发育的继承性古隆起,具有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一直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2003年以来,先后探明了塔中Ⅰ号坡折带上奥陶统超亿吨级礁滩型凝析气藏与塔中北部斜坡下奥陶统鹰山组层间...
吕修祥杨海军于红枫周杰朱峰
关键词:塔中隆起走滑断裂碳酸盐岩
鄂尔多斯盆地中晚三叠世两种不同类型边缘层序构成及对构造活动响应被引量:21
2007年
中晚三叠世(延长期)鄂尔多斯盆地发育两种不同构造类型的盆地边缘,其中西南缘为强烈逆冲导致的挠曲沉降背景下发育的前陆盆地,北中部为稳定沉降的克拉通内盆地.中上三叠统延长组可划分为四4个区域性的三级层序,它们均由微角度不整合或区域性冲刷面所分隔,内部自下而上由低位体系域、湖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但盆地西南缘和北中部的层序构成在沉积样式上存在明显差异:西南缘由于逆冲造山而发育巨厚的砾岩带和不整合,北中部稳定沉降的克拉通则发育加积的河流相砂、砾岩和平行不整合.西南缘的沉积构成反映了从逆冲挠曲沉降到回弹上隆的演化过程,层序界面的形成与回弹隆起、剥蚀和冲断作用有关.前陆盆地的层序地层格架和体系域的配置受褶皱冲断带活动控制,其层序序列反映了中晚三叠世造山带向前陆盆地不断逆冲的过程.北中部的层序演化反映克拉通缓坡背景下的河流-三角洲沉积序列,由底部的粗碎屑辫状河沉积、中部的曲流河沉积和顶部的细碎屑河漫滩沉积构成,受湖平面升降变化控制.在缓坡背景下的低位体系域沉积期,由于可容纳空间有限,大量的河流沉积物只能通过侧向迁移、侵蚀和搬运,在冲积平原上形成砂体的侧向复合加积,构成特定的侵蚀不整合边界.
杨明慧刘池洋郑孟林兰朝利唐玄
关键词:层序构成基底构造鄂尔多斯盆地
烃源岩-流体相互作用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为了探讨烃源岩与孔隙流体之间相互作用过程和机理以及有机酸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开展了烃源岩-流体相互作用模拟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Ⅱ型干酪根形成有机酸的能力大于Ⅰ型干酪根,水的矿化度对有机酸的形成影响甚微,随着温度升高,流体中有机酸的含量也随之增大。pH值对有机酸形成的影响非常明显,中性和碱性条件更有利于生成有机酸。其中乙酸的形成有利于碳酸盐矿物的溶解,而草酸的形成不利于碳酸盐的溶解。温度对烃源岩的影响与烃源岩的矿物组成有很大的关系,对于富碳酸盐烃源岩,Ca、Mg、Na三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与温度呈反相关的关系,对于贫碳酸盐烃源岩,与反应温度之间则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而无论碳酸盐含量高低,Si在溶液中的含量都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酸性溶液对烃源岩的溶解能力最强,无论原始反应溶液的酸碱性,反应结果都最终趋于弱碱性。流体的含盐量对烃源岩中Mg的溶解影响差异较大,低盐度的流体有利于Mg溶解。
张永旺曾溅辉张善文王永诗张守鹏周士颖
关键词:烃源岩流体有机酸
渤海海域北部地区天然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利用最新高分辨率3D地震资料、测井录井等资料,结合岩芯观察信息,从烃源岩条件、储集层特征、盖层条件、圈闭特征和输导条件五个方面对渤海海域北部天然成藏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强昆生吕修祥周心怀徐长贵兰晓东
关键词:天然气地质构造成藏特征
塔中45井区岩溶缝洞体系中油气的差异运聚作用
叠合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介质油气运聚机理是油气勘探必须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选择代表性储层介质进行系统油气运聚作用分析,有利于为解决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提供范例。塔中45井区奥陶系良里塔格组礁滩体储层是典型的岩溶缝洞体系储层,...
王建忠向才富张宝收李艳群韩剑发
关键词:油气藏碳酸盐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