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品数:2,239 被引量:3,343H指数:19
相关作者:杜勇毛曦李学智庞卓恒王臻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扬州大学法学院廊坊师范学院期刊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938篇期刊文章
  • 12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25篇历史地理
  • 291篇文化科学
  • 214篇经济管理
  • 195篇政治法律
  • 146篇哲学宗教
  • 70篇社会学
  • 50篇文学
  • 22篇艺术
  • 19篇语言文字
  • 17篇军事
  • 15篇建筑科学
  • 11篇农业科学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医药卫生
  • 7篇天文地球
  • 4篇水利工程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5篇中世纪
  • 82篇社会
  • 81篇文化
  • 79篇史学
  • 71篇教育
  • 64篇民国
  • 59篇明代
  • 58篇政治
  • 56篇主义
  • 54篇清代
  • 52篇城市
  • 42篇农业
  • 40篇民族
  • 37篇唯物
  • 34篇唯物史观
  • 33篇清末
  • 29篇唐代
  • 27篇权利
  • 26篇清华简
  • 25篇农民

机构

  • 2,060篇天津师范大学
  • 22篇南开大学
  • 14篇天津社会科学...
  • 13篇中国社会科学...
  • 12篇廊坊师范学院
  • 10篇德州学院
  • 9篇河北大学
  • 9篇扬州大学
  • 8篇河北工业大学
  • 7篇南京大学
  • 7篇天津大学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河南大学
  • 6篇中国人民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5篇山东大学
  • 5篇河南省社会科...
  • 5篇天津市档案馆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内蒙古大学

作者

  • 72篇杜勇
  • 63篇侯建新
  • 62篇李学智
  • 44篇庞卓恒
  • 43篇肖立军
  • 40篇毛曦
  • 37篇刘景华
  • 36篇杨效雷
  • 36篇田涛
  • 31篇吴德义
  • 29篇袁指挥
  • 28篇李友东
  • 28篇王臻
  • 27篇王亚平
  • 22篇张玉兴
  • 22篇张秋升
  • 20篇张建梅
  • 18篇阎书钦
  • 17篇王玉亮
  • 14篇吴英

传媒

  • 115篇天津师范大学...
  • 67篇历史教学(下...
  • 50篇经济社会史评...
  • 43篇世界历史
  • 42篇史学理论研究
  • 36篇历史教学
  • 27篇历史研究
  • 23篇农业考古
  • 22篇领导科学
  • 22篇廊坊师范学院...
  • 21篇史学集刊
  • 21篇史学月刊
  • 19篇黑龙江史志
  • 18篇兰台世界(上...
  • 17篇理论与现代化
  • 17篇人民论坛(中...
  • 15篇河北学刊
  • 15篇历史教学(上...
  • 12篇山西师大学报...
  • 12篇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

  • 2篇2024
  • 82篇2023
  • 74篇2022
  • 72篇2021
  • 116篇2020
  • 112篇2019
  • 121篇2018
  • 117篇2017
  • 109篇2016
  • 125篇2015
  • 137篇2014
  • 107篇2013
  • 98篇2012
  • 103篇2011
  • 104篇2010
  • 102篇2009
  • 65篇2008
  • 54篇2007
  • 49篇2006
  • 46篇2005
2,2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文职人员的身份认同被引量:4
2013年
文职人员是我军近年来出现的新生群体,标志着我军全新的用人和管理模式,在目前情况下,他们的军地双重身份以及与现役军人在薪酬福利、培养深造等显性和隐性待遇方面的差异,容易导致其身份认同陷入困境。
李秀玲
关键词:文职人员身份认同身份建构
20世纪20年代中国大学生婚恋观状况
2017年
以婚恋观为视角,通过考证民国学者的调查、档案史料和政府法律文档,分析了民国大学生对于婚恋的态度、满意度以及新婚姻观的接纳程度,得出了婚恋观主要受到西方学说、女子教育、法律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生的婚恋较之普通青年要进步,体现出传统与西方的争斗和交融。通过大学生婚恋观的状况可以看出当时社会风气的进步和时代的前进。
汪俊峰
关键词:大学生婚恋观
安次县治未迁崧州城考被引量:1
2019年
历史上,永定河曾在京南平原迁移不定,造成连年水患,安次县就因水灾而多次迁移县治。由于县志记载模糊,致使后人有了县治曾迁至崧州城的误识。通过对几种安次县志相关记载的补文、校对和考据,并参照明清时期《顺天府志》等文献,可以考证出安次县未曾迁至崧州城,地方志中有演绎之处,今人也有解读之误。
王玉亮金久红
关键词:县治县志
民间信仰的空间架构与儒生知识分子互动——以明代《大名府志》为例
2020年
民间的宗教活动被认为是地方社会的代表形式,地方信仰载体的形成受到风俗和自然因素等影响,并呈现出世俗化和社会化的特点。明代的统治中央对民间信仰实行严密而又严格的渗透,儒家的规范道德体系在对民间信仰进行约束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融合与摩擦,恰恰体现了儒生知识分子在管理地方社会中的进与退。在双方的调整下,地方社会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该文通过对明代《大名府志》的记载分析,揭示地方社会信仰的庞杂又贴近日常生活的特征,从而进一步认识大名地方社会的全貌。
刘小侠
关键词:民间信仰儒生
浅论以色列在“消耗战”中的国防战略调整
2014年
自以色列建国后,阿以之间就冲突不断,单单地区性全面战争就爆发了五次。1967-1970年埃以"消耗战"发生于第三次中东战争与第四次中东战争之间,虽然"消耗战"的规模、范围及强度都远远不及这五次中东战争,但是其影响深远。伴随着战争的发生,以色列在国防部署、武器装备与国防战略方向等方面都做出了调整与完善。这些调整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在战局变化的冲击中,以色列这一阶段的国防战略调整变化太快,甚至出台了前后矛盾的战术政策。这些调整也对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政坛、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莹
《管子·侈靡》真意的探索被引量:1
1990年
“侈靡”的真意到底是什么?巫宝三同志说:“侈靡就是奢侈,就是剥削阶级用豪华方式消费社会产品”(《〈侈靡篇〉的经济思想和写作时代》,《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5期)。姜旭朝同志进一步认为“侈靡”是中国消费思想史上的一种消费观,“从先秦时代起,侈靡消费观第一次在《管子》中得到阐述后,一直作为正统的消费观——崇俭观的‘异端’而存在着”(《〈管子〉侈靡观:中国传统崇俭消费观的“异端”》,《管子学刊》1988年,
周乾溁
关键词:侈靡消费观高消费奢侈原作
朱骏声《传经室文集》易学探究
2020年
《传经室文集》是清人朱骏声唯一的文集,收录了不少其晚年时编撰的易学篇目,和小学烙印深刻的《六十四卦经解》多有不同。朱氏《传经室文集》以天文历算解《易》,宗汉易而不泥汉易,考补《易》中地理史事,体现了朱氏研《易》的动态历程及晚年治学重心的转变,并为提炼、总结其易学思想提供了丰富材料。其以天文历算解《易》和考补《易》中地理史事反映了清中期以降易学研究新方向的兴起,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李伟强何雨盎
近代中国私立中学的政治参与(1903—1936)
2008年
二十世纪,受到民族主义和民主思想的影响,私立中学师生不断地参与到社会政治运动中去,在拒美运动、五四运动、收回教育权运动等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私立中学的政治参与起着唤醒民众、培养革命力量的作用。但学生过多地参与政治运动,往往会因知识储备的不足而流于形式上的浮浅。
周志刚
关键词:政治参与
魏源《诗古微》解说《国风》诗旨特色探微被引量:3
2010年
在解说《诗经.国风》诗旨方面,魏源《诗古微》颇具新颖独到之处:一是注重《诗经》诗篇本意的探讨,否定《毛诗》美刺说,大胆解说爱情诗,有助于恢复《诗经》的文学审美;其次,魏源论诗注重地理风俗视角,但没有停留在泛论层面,而是和具体诗篇的诗旨分析密切相连;同时,魏源没有古今汉宋的门户之见,在吸收《毛诗》合理因素的同时,大胆采用三家诗说,广泛吸收宋儒诗说,可谓融贯群言,兼采各家诗说。
曹志敏
关键词:《诗古微》
富边与裕民:明末雁门尚书孙传庭的为政之术
2017年
古代的封建王朝即将灭亡时,总会有人充当救火队员,想扶大厦之将倾,明朝的孙传庭就是这样的人物。《明史》有云:“传庭死而明亡矣。”孙传庭(1593--1643),字百雅,明代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人,代州卉称雁门,他曾任兵部尚书,所以人称“雁门尚书”。
张文青
关键词:尚书雁门为政明末封建王朝《明史》
共20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