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汕头大学医学院风湿病研究室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急性
  • 3篇肿胀
  • 3篇外伤
  • 3篇外伤后
  • 3篇弥漫
  • 3篇弥漫性脑肿胀
  • 3篇脑肿胀
  • 3篇急性弥漫性
  • 3篇急性弥漫性脑...
  • 3篇高氧
  • 3篇高氧液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成像
  • 2篇影像
  • 2篇外伤后急性弥...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脑梗死

机构

  • 10篇汕头大学医学...
  • 4篇汕头大学

作者

  • 4篇李俊雄
  • 4篇肖壮伟
  • 3篇郑少钦
  • 3篇赵虎
  • 3篇何明利
  • 3篇杨应明
  • 3篇郑丰任
  • 3篇陈伟强
  • 2篇庄伟端
  • 2篇郑璇
  • 2篇林顺发
  • 2篇欧利民
  • 1篇郭庆弟
  • 1篇陈肃标
  • 1篇方琳丽
  • 1篇裴仁全
  • 1篇黄芳梅
  • 1篇欧阳亮
  • 1篇黄旭璇
  • 1篇刘源

传媒

  • 2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年份

  • 2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CT、MR诊断(附36例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影像学特点。材料与方法 :36例脑炎患者行CT检查 ,15例行MR检查 ,34例为实验室检查证实 ,2例为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CT表现为脑皮质、白质单发或多发斑片状低密度影 ;MR表现为长T1长T2异常信号 ,部分病灶T1WI呈高信号 ,病变以白质区为著 ,大小不等 ,两颞叶多发 ,可累及脑岛、海马、基底节、脑干、小脑 ,增强扫描大多无明显强化或轻度斑片状强化、脑回样强化。结论 :CT及或MR平扫增强能为脑炎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 ,尚需结合临床以除外脑梗塞及脑肿瘤以及中毒性脑病。
裴仁全
关键词: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CTMR
骶髂关节细针活检与脊柱关节病的早期诊断
目的:了解强直性脊柱炎(AS)和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骶髂关节(SIJ)炎的病理表现,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82例脊柱关节病(SpA)SIJ进行CT导引下的细针活检,其中包括30例CT SIJ炎≥Ⅱ级,和52例...
王庆文肖征宇陈肃标刘源吴名耀曾庆馀
文献传递
弥散加权磁共振与磁共振血管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评价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 (Diffusion -weightedimaging ,DW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 (MagneticReso nanceAngiography ,MRA)在脑梗死早期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 3 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DWI和MRA检查 ,并与CT、常规MRI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超早期及早期急性脑梗死中DWI可显示CT及T2 WI不能显示的病灶 ,对于T2 WI能显示的病灶DWI能更清楚、更全面的显示该病灶 ,MRA能快速发现血管病变的部位和程度。结论 DWI与MRA对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十分敏感 ,联合检查可同时显示脑实质和脑血管情况 。
欧利民庄伟端林顺发肖壮伟郑璇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血管成像NMR成像
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段应用降纤酶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评价急性脑梗死 2 4小时内不同时间段应用降纤酶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 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 (diffusion weightedimaging ,DW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 (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 ,MRA)检查确诊 ,按病程分为Ⅰ组 12例 (病程≤ 6小时 ) ,Ⅱ组 14例 (病程 7~ 2 4小时 ) ;两组接受降纤酶治疗 ;治疗后行MRA检查。结果 对两组间的血管再通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DS)、出血转化率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DWI与MRA检查提供切实可行的影像学资料情况下 ,降纤治疗时间窗可以延至 6小时以后 ,仍能取得较高血管再通率和较好的临床疗效。
欧利民庄伟端郑璇林顺发肖壮伟杜登青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降纤酶磁共振血管成像
集束电极射频热凝固治疗前后肺癌的螺旋CT影像动态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集束电极射频热凝固 (RFA)治疗前后肺癌的CT影像变化。方法 :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插入多弹头射频电极行热凝固治疗。对经病理证实的 37例 5 6个病灶进行术前及术后 30min、 1个或 3个月后的CT分析。结果 :治疗后30min ,36个病灶密度减低 ,11个增高 ,9个无改变 ;治疗后 1个或 3个月 ,单点治疗组中 2 9个病灶缩小 ,4个消失 ,多点治疗组中 9个病灶增大 ,3个缩小 ,11个无改变。全部靶病灶中 ,2 6个病灶合并空洞。并发症 :气胸、胸水及肺炎等。结论
黄旭璇林顺发刘源
关键词:集束电极射频热凝固肺癌螺旋CT影像
高氧液对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输注高氧液对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病人112例,分为早期静脉输注高氧液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于治疗前后分别评定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结果 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在早期静脉氧疗组较治疗前和常规治疗组显著升高(P<0.05);伤后30d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s,GCS)为9.8,较对照组的6.6显著升高;治疗组预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早期静脉氧疗可显著减轻脑组织的病损程度,显著改善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病人的意识状态及其肢体运动功能,降低死亡率。
陈伟强杨应明郑丰任赵虎郑少钦何明利李俊雄肖壮伟
关键词:高氧液急性弥漫性脑肿胀颅脑外伤
高氧液对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髓鞘碱性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早期静脉输注高氧液对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髓鞘碱性蛋白的影响。方法 我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住院的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 112例 ,分为早期静脉输注高氧液组(5 8例 )和对照组 (5 4 )例 ,于治疗前后行髓鞘碱性蛋白 (myelinbasicprotein ,MBP)含量的测定 ,同时评定GCS评分的变化。结果 经高氧液治疗 ,治疗组MBP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早期静脉氧疗可显著减轻脑组织的病损程度 ;
陈伟强杨应明郑丰任李俊雄肖壮伟何明利郑少钦赵虎
关键词:高氧液髓鞘碱性蛋白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MBP
人类大脑皮质对不同类型静态图片识别的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人类大脑对静态物体的识别功能区集中在大脑皮质的位置。 方法 使用了 3种黑白图片 :人物肖像、自然风景和打乱的图片给 11例均为右利手的正常人观看 ,同时用 1.5TMRI仪采集实验对象的解剖像、三维全脑结构像和功能像。结果用功能神经成像分析软件 (AFNI)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 ,选择全模型检验F>2 5 (P <4× 10 13 )为阈值确定激活区。 结果 在腹侧颞叶 (梭状回 )后部存在两个相邻的区域分别对风景和人物敏感 ,其中靠内侧的区域对风景刺激的反应更强烈 ,靠外侧的区域则对人物刺激的反应更强 ;而且风景相关区域和人物相关区域呈现出从内侧到外侧的一种渐变过渡的分布。结论 尽管参与人物视觉加工的脑区和参与风景视觉加工的脑区对不同的两种刺激的反应强度有所不同 ,但两个脑区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
李俊雄黄芳梅方琳丽欧阳亮
关键词:静态图片磁共振成像
肺瘢痕癌的CT诊断(附13例临床分析)
2004年
对 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瘢痕癌进行CT平扫影像学分析 ,总结本病的CT表现特点 。
郭庆弟
关键词:肺瘢痕癌CT诊断影像学呼吸系统感染肺结核
高氧液对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治疗评价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早期静脉输注高氧液对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住院的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 112例 ,分为早期静脉输注高氧液组 (5 8例 )和对照组 (5 4 )例 ,于治疗前后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含量的测定 ,同时评定GCS评分的变化。结果 经高氧液治疗 ,治疗组NSE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早期静脉氧疗可显著减轻脑组织的病损程度 。
陈伟强杨应明赵虎郑丰任郑少钦何明利李俊雄肖壮伟
关键词:高氧液外伤后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静脉输注时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