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人民解放军95174部队

作品数:45 被引量:109H指数:5
相关作者:李鸿飞王杰陶安胡国旭王爱军更多>>
相关机构:空军预警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电子电信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24篇雷达
  • 10篇雷达装备
  • 7篇网络
  • 5篇神经网
  • 5篇神经网络
  • 4篇调度
  • 4篇相控阵
  • 4篇相控阵雷达
  • 4篇可靠性
  • 4篇可靠性评估
  • 4篇赋权
  • 3篇遗传算法
  • 3篇杂波
  • 3篇杂波抑制
  • 3篇事件调度
  • 3篇无线传感
  • 3篇无线传感器
  • 3篇无线传感器网
  • 3篇无线传感器网...
  • 3篇感器

机构

  • 4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6篇空军预警学院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解放军理工大...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空军工程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7篇胡冰
  • 7篇林强
  • 3篇王海涛
  • 3篇陶安
  • 3篇李建洲
  • 2篇黄伟平
  • 2篇李鸿飞
  • 2篇王红
  • 2篇徐毓
  • 2篇何明浩
  • 2篇刘波
  • 2篇谭贤四
  • 2篇曲智国
  • 2篇刘飞
  • 2篇王杰
  • 1篇吴长飞
  • 1篇王光明
  • 1篇韩俊
  • 1篇王星
  • 1篇肖敏

传媒

  • 7篇现代防御技术
  • 4篇系统工程与电...
  • 4篇舰船电子工程
  • 3篇雷达科学与技...
  • 2篇电光与控制
  • 2篇空军预警学院...
  • 2篇兵器装备工程...
  • 2篇空天预警研究...
  • 1篇信息系统工程
  • 1篇汽车运用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控制与决策
  • 1篇计算机与数字...
  • 1篇传感技术学报
  • 1篇航天电子对抗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海军工程大学...
  • 1篇探测与控制学...
  • 1篇桂林电子科技...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Agent建模的弹道导弹多特征综合识别框架
2016年
由于弹道导弹目标特征具有积累时间各异、分类方法繁多、存在干扰等难点,需要系统具备智能、自适应和协作的能力来完成目标的综合识别。在传统综合识别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建模的弹道导弹多特征综合识别框架,构建了Agent的推理规则库和内部状态库,描述了Agent的处理流程与交互关系。基于Swarm平台仿真验证表明,该框架能有效进行多特征综合识别,给出正确的识别结果。
田康生李鸿飞金宏斌吴长飞
关键词:弹道导弹多AGENT建模SWARM
雷达装备保障性可拓评估方法研究
2019年
针对雷达装备保障性影响因素繁多、量纲各异的问题,根据雷达装备保障性的要求,构建了雷达装备保障性评估指标体系。引入序关系分析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系数,通过可拓集合的关联函数计算雷达装备保障性的关联度,建立了适用于雷达装备保障性评估的物元模型。通过实例表明该方法能科学合理地反映待评雷达装备的保障性等级。
施端阳胡冰彭树铭王国超
关键词:雷达装备保障性评估可拓学指标体系关联函数
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低分辨雷达目标识别方法
2023年
针对低分辨雷达人工目标识别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雷达自动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雷达回波序列轮廓像构建空中目标数据集,使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自动提取回波数据中的深层特征,并对雷达目标进行分类识别。为了解决深度学习对样本量的巨大需求,在分类模型训练时,引入迁移学习思想,将经ImageNet数据集预训练过的初始网络模型迁移到雷达目标识别任务中,再通过空中目标数据集对模型参数进行微调,实现小样本条件下对空中目标的粗分类。实测数据的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小样本条件下较为准确地对空中目标的大小和架次进行分类识别,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
施端阳林强胡冰牛闯
关键词:低分辨雷达小样本目标识别
基于偏移影响率的相控阵雷达事件调度方法被引量:3
2017年
在相控阵雷达事件调度中,常以时间偏移率作为指标构造目标函数,但时间偏移率在非线性滤波系统中往往难以实现最优的调度性能。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在分析时间偏移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偏移影响率做为评价指标,推导了卡尔曼滤波器(Kalman filter,KF)和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xtend Kalman filter,EKF)中偏移影响率的计算公式;然后,基于"偏移影响率"指标构造相控阵雷达事件调度中的目标函数,并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加快收敛速度;最后,采用仿真场景测试调度方法优劣。实验结果表明,在线性滤波系统中,偏移影响率与时间偏移率的调度效果相近;在非线性滤波系统中,偏移影响率的调度性能和跟踪精度明显优于时间偏移率。
段毅谭贤四曲智国王红王鹏
关键词:相控阵雷达事件调度卡尔曼滤波遗传算法
双通道对消方法抑制SAR干扰对目标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双通道对消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SAR抗干扰方法,在进行SAR干扰抑制的同时,在部分周期性区域会产生导致目标损失现象。从理论上导出了目标损失周期的表达式,并分析了影响目标损失周期的参数,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表达式的正确性。
王爱军褚建祥王平贺照辉
关键词:SAR抗干扰压制性干扰
基于改进AHP-熵权法的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指标赋权方法被引量:3
2022年
为提高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中指标赋权的科学性,针对主观赋权法过于依赖个体经验,客观赋权法收集到的数据较少,造成的客观赋权结果不准确的问题,采用改进后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熵权法分别对指标进行主客观赋权,而后运用最小二乘法对主客观权重进行耦合,并采用拉格朗日法求解该模型,有效避免了单一权重的局限性问题,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翟芸胡冰施端阳
关键词: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熵权法组合赋权
模糊特征目标的相对熵识别法
2023年
针对模糊特征的目标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模糊建模和改进CRITIC方法的相对熵识别方法。计算多个时刻观测值的统计特征,通过模糊建模将观测值转化为模糊数;基于模糊数距离测度,定义并计算目标特征值和观测值之间的相似度;对CRITIC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目标特征客观权重的求解方法;根据相似度和特征权重,使用相对熵排序法得到识别结果。仿真结果显示:模糊特征能够更好地体现识别中的不确定性,所提方法对模糊特征的目标识别率高,实时性和鲁棒性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张虎彪王星徐宇恒吴笑天胡文辉
关键词:相对熵模糊数CRITIC多属性决策目标识别
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和Vague集的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
2023年
针对雷达装备在鉴定定型阶段可靠性评估的实际需求,构建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雷达装备可靠性指标体系。通过引入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确定指标权重,有效解决了专家评估过程中犹豫度无法反映的问题,使权重更为准确可靠。同时,结合Vague集理论较传统模糊集更为灵活的特点,建立了雷达装备可靠性综合评价模型。针对某型雷达装备在鉴定定型阶段提出的三种方案进行可靠性评估。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研制方对雷达装备可靠性的的后续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翟芸胡冰施端阳
关键词:雷达装备可靠性评估VAGUE集
军车驾驶员处理车祸五原则
2009年
随着军队公用车和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分析近期的几起交通肇事案件发现,肇事双方大多事后头脑“发热”,处置程序不清,措施不当导致矛盾升级,引发群体性军民纠纷,甚至导致刑事案件,严重损害了军人形象,给军队安全稳定带来了压力。因此,要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既要重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又要重视冷静处理车祸,牢记车祸处理程序和原则,严防车祸矛盾升级。
肖敏金涛
关键词:军车驾驶员车祸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交通安全教育交通肇事刑事案件
基于分类和代价期望的WSN QoS路由协议
2013年
针对EAQR和QMR协议综合考虑QoS指标时没有体现各种指标间相互联系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分类和代价期望的WSN路由协议——CCECRP。CCECRP协议考虑了时延、丢包率、能耗和可靠性等QoS指标间的联系;其数据包分为普通包和重要包,网络节点形成簇结构并在簇头进行数据融合。不同类别的数据包根据不同的代价期望选择路由,采用的排队机制也不相同。协议中还应用了拥塞反馈机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CCECRP协议能够有效地延长网络生存期,增加收包数,提高投递率,实现重要包的可靠、快速传输。CCECRP协议提高了WSN的利用效率,具有较好的服务质量。
李建洲王海涛陶安刘波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