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商学院

作品数:15 被引量:33H指数:3
相关作者:鲁洁王君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演进
  • 2篇投资者
  • 2篇基金
  • 2篇公募
  • 2篇城市
  • 1篇地方政府
  • 1篇地方政府竞争
  • 1篇地级
  • 1篇地级及以上城...
  • 1篇地理
  • 1篇地理加权回归
  • 1篇动态演进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区
  • 1篇信息挖掘
  • 1篇演进特征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移动互联
  • 1篇移动互联网
  • 1篇隐秘

机构

  • 15篇浙江工业大学...
  • 7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唐根年
  • 2篇徐维祥
  • 1篇王睿
  • 1篇刘祖云
  • 1篇李凯
  • 1篇谢乔昕
  • 1篇巫丽君
  • 1篇蒋建华
  • 1篇项丹
  • 1篇鲁洁
  • 1篇王君

传媒

  • 2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上海管理科学
  • 1篇城市问题
  • 1篇山东财政学院...
  • 1篇科技与经济
  • 1篇中国房地产
  • 1篇科教文汇
  • 1篇安康学院学报
  • 1篇财务与金融
  • 1篇中国商论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被引量:2
2019年
近年来金融业高速发展,而城乡居民收入仍然呈现差距过大的现象。为检验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关系,文章选取1988-2017年绍兴市相关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在规模上的增加,会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金融发展在效率上的提高,对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利。
潘立群
关键词: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VAR模型
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时空演进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基于重构的农业科技创新指标体系,运用TOPSIS熵权法对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进行测算,并利用空间自相关、趋势面、空间引力模型分析农业科技创新的时空演进特征,进一步运用GWR模型探究其背后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较低且两极分化和层级差异较大,总体呈东北—华北—华东区向西南—西北区层级式递减的发展态势。②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地域内部分异明显,空间格局基本呈倒ζ形趋势。其空间联系网络结构具有“东密西疏”的特征,东北区与华东区空间联系强度明显,形成黑龙江—浙江—安徽空间三角强联系及陕西—山东、山东—湖北、陕西—浙江交叉强联系的空间分异格局。③政府扶持力度、人力资本强度、互联网+战略对农业科技创新具有较大的正向效应,农村经济水平、农业资源禀赋对部分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由负向影响效应转为正向效应,区域开放程度对大部分区域的农业科技创新存在负向效应。
徐维祥王睿刘程军徐严刘晓雯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地理加权回归
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动态演进及其影响因子探析——以黄河流域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被引量:7
2021年
生态福利绩效是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议题。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模型,综合运用变异系数、马尔科夫链以及标准差椭圆的方法探讨了黄河流域57个城市2008—2017年生态福利绩效的动态演进规律,并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借助地理探测器工具揭示了其内在驱动机制。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地级市的生态福利绩效总体呈下降态势,市域和省域层面的发展呈现出非均衡性、阶段性的特征。生态福利绩效低水平及高水平类型的演变具有稳定的锁定效应,而中低水平和中高水平类型表现出向相邻类型转移的倾向;其重心总体向东南方向移动,"东北—西南"走向主导着空间分异格局。"五大发展理念"中,开放、共享、协调对生态福利绩效的解释力高于绿色与创新,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系数位居前三;要素间的交互作用具有双因子增强与非线性增强效应,且共享是极佳的交互对象,城市化率是最优的交互因子。
徐志雄徐维祥刘程军
关键词:动态演进黄河流域
浙江省众创空间时空演变及其经济增长效应被引量:7
2020年
文章运用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Ripley’s K函数等方法对浙江省众创空间的动态演化特征进行了刻画,并基于浙江省县域动态面板数据进行系统GMM分析,剖析了众创空间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浙江省众创空间存在明显的市辖区集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成以杭州市辖区为主、宁波和温州市辖区为辅的多中心集中态势,并有向西北及东南方向空间扩散的分布态势;浙江省众创空间起初仅在杭州市辖区高度集聚,后演变为以杭州市辖区为主、宁波和温州市辖区为辅的多核心集聚并向外围扩散,并且杭州市辖区的集聚强度在略有回落后继续升高,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逐渐向南北扩张,而省级众创空间的发展重心逐渐向南偏移;众创空间在县域层面上的集聚对浙江省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并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刘程军王周元晔杨增境周建平蒋建华
关键词:时空演化特征
2020年脱贫攻坚:跨越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节点”——基于2020年度CSSCI期刊论文的文献解读
2021年
2020年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节点”。年度学术论文关键词共现图谱、高频关键词和关键词聚类均显示,“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理论研究的核心议题。2020年脱贫攻坚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节点”,既是政府的战略设计和政治自觉,其目的是通过政治情境的建构,以触发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的路径导向”;也是学界的研究焦点和理论共识,其价值在于使乡村发展进程由量变达到质变。跨越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节点”,须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可采用“战略+制度”“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等战略组合模式。
刘祖云巫丽君
关键词:脱贫攻坚
智慧城市试点政策的人力资本集聚效应研究
2023年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力资本集聚水平提升成为中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基于中国2005—2019年22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人力资本集聚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试点城市的人力资本集聚水平且政策效果随时间推移增强;机制验证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能够通过提升试点城市信息化水平进而促进人力资本集聚;智慧城市试点的政策效应具有异质性,东中部地区及新一线及二线试点城市的人力资本集聚效应较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优化智慧城市试点建设。
吕鑫科刘程军
关键词:智慧城市人力资本集聚
组态视角下高新区政产学协同创新路径研究——基于浙江高新区样本案例的QCA分析
2022年
高新区作为高技术产业和战略产业集聚区,是区域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空间;而政产学协同创新则是实现高技术产业技术突破的重要途径。以浙江38个高新区作为样本案例,从组态视角采用定性比较分析(QCA)探究高新区政产学协同创新路径,在解析高新区实现创新绩效的要素结构、行为过程和政产学三方对高新区协同创新的影响特征基础上,理论构建前因条件及其引发的结果事件;通过组态分析,甄别高新区政产学协同创新路径的前置组态要件,提炼归纳为政产学同频共振型、企业创新主导型、产学适配型和偏重单要素推动型四种基本构型;其中政产学同频共振型、企业创新主导型两种类型为覆盖率高、创新绩效较显著的理想路径。鉴于此,政府、高校和企业应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寻求契合当地高新区发展所需的协同创新适配路径,以“殊途同归”的理念科学指导高新区健康发展,并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富有成效的创新空间。
邬伟娥褚华东唐根年
关键词:高新区
隐秘流行的美剧为何火爆——美剧在我国青少年中的传播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中美交流的日益增加,美剧作为国外影视产品的典型代表在我国青少年中十分受欢迎。作为价值观、文化思想、商业品牌等传播的载体,美剧显然最初并不会专为我国青少年量身定制。那么,是什么样的传播力量促使美剧在国内青少年群体中成为热点呢?本文根据国内外居住观察的经验和传播规律研究,就美国影视剧制作和青少年观剧心理提出一些看法。
鲁洁
关键词:美剧青少年影视剧
人民币汇率波动下中国智力外流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机制探讨
2017年
近年来中国智力型劳动力外流现象日益凸出,我国成为人才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检验人民币汇率波动下,智力外流现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选取1990-2015年中国相关数据对智力型劳动力外流数量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提升下智力型劳动力外流人员数量的增加提升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
项丹李凯王君
关键词:智力外流全要素生产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独立学院迁建背景下的教师应激与管理——以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为例
2014年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26号令,杭州市内不符合用地面积要求的独立学院纷纷去外地择址,建立新校区。学院的迁建会给教师带来不同程度的应激,产生不利影响。面对迁建,学院应积极管理和控制教师应激。本文将就个人管理和组织管理两个方面对教师的应激管理提出相关建议和方案。
赵舒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