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作品数:123 被引量:457H指数:10
相关作者:李洪义陈路明曾瑞萍田秋红王继成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0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8篇基因
  • 27篇突变
  • 25篇基因诊断
  • 22篇产前
  • 15篇遗传学
  • 13篇染色
  • 13篇染色体
  • 12篇产前基因诊断
  • 11篇综合征
  • 10篇细胞
  • 10篇基因突变
  • 10篇分子
  • 10篇白化病
  • 9篇多态
  • 9篇贫血
  • 9篇产前诊断
  • 8篇地中海贫血
  • 8篇眼皮肤白化病
  • 8篇胎儿
  • 8篇皮肤

机构

  • 120篇中山大学
  • 26篇中山大学附属...
  • 14篇暨南大学
  • 6篇广东省妇幼保...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广东省疾病预...
  • 4篇暨南大学附属...
  • 4篇香港大学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西藏自治区第...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江门市妇幼保...
  • 2篇广东省第二人...
  • 2篇新疆阿勒泰地...
  • 2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23篇郭奕斌
  • 20篇蒋玮莹
  • 18篇王一鸣
  • 18篇李洪义
  • 12篇郑辉
  • 11篇陈素琴
  • 11篇陈路明
  • 10篇陈争
  • 9篇黄玮俊
  • 8篇胡彬
  • 7篇田秋红
  • 6篇杜传书
  • 5篇陈宝江
  • 5篇李彩霞
  • 5篇李洵桦
  • 5篇曾瑞萍
  • 4篇李幼姬
  • 4篇李志
  • 4篇刘玲
  • 4篇段山

传媒

  • 8篇中国病理生理...
  • 7篇2011年第...
  • 6篇遗传
  • 6篇中华医学遗传...
  • 6篇中山大学学报...
  • 6篇分子诊断与治...
  • 5篇新医学
  • 4篇中国优生与遗...
  • 4篇国外医学(遗...
  • 4篇中国神经精神...
  • 4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科学通报
  • 2篇医学综述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中国医学教育...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解剖学研究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8
  • 9篇2016
  • 8篇2015
  • 10篇2014
  • 11篇2013
  • 3篇2012
  • 22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8篇2004
  • 14篇2003
  • 4篇2002
1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基因遗传病基因诊断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单基因遗传病(简称单基因病)种类、分型繁多,常规诊断难以确诊,而基因诊断技术在遗传病特别是单基因病的确诊、分型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一、二十年来,基因诊断技术进展迅猛,各种检测方法层出不穷。本文重点围绕基因诊断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诊断和预防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郭奕斌梁宇静郭东炜
关键词:单基因病基因诊断技术方法
Flash MX制作“线粒体遗传病”网络课件的研究
2003年
介绍了如何用Flash MX制作"线粒体遗传病"的网络课件,以及其中制作的技巧.
郭奕斌龚子鉴
关键词:FLASHMX线粒体遗传病网络课件网络教学
医学遗传学家杜传书被引量:2
2013年
杜传书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医学遗传学家,他一直致力于蚕豆病病因、发病机理、普查普防、分子诊断和早期防治工作的研究,为我国医学遗传学的发展和医药卫生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杜传书教授1929年9月出生于四川一个医学世家。
郭奕斌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遗传学家发病机理分子诊断卫生事业儿科学
Flash MX制作“染色体畸变综合征”网络课件的研究
2003年
根据自己在制作"染色体畸变综合征"网络课件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和一些制作体会,着重介绍如何用FlashMX制作"染色体畸变综合征"的网络型多媒体课件,以及如何使用制作技巧。
郭奕斌龚子鉴
关键词:网络课件FLASHMX多媒体教学遗传病染色体病
一例火棉胶婴儿TGM1基因新的复合杂合性突变鉴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鉴定1例火棉胶婴儿转谷氨酰胺酶1基因(transglutaminase1,TGM1)的致病性突变。方法提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DNA,PCR扩增TGM1基因的编码及剪切位点序列,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同时检测i00名无血缘关系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用TGMl邻近的微卫星标记在家系中构建单倍型以确定突变的来源。应用CLUSTALx(1.81)软件分析突变氨基酸的跨种属保守性。结果患儿携带了TGMl的两个复合杂合性突变:c.420A〉G(1140M)及C.832G〉A(G278R),均为国际上未报道过的新突变。两个错义突变均造成了TGM1蛋白内高度保守区的氨基酸置换。突变C.420A〉G(1140M)遗传自父亲,位于蛋白的转谷氨酰胺酶N功能域;突变c.832G〉A(G278R)遗传自母亲,位于野生蛋白的转谷氨酰胺酶N功能域和转谷氨酰胺酶样功能域之间。两个突变在100名无血缘关系的正常人中均未发现。结论c.420A〉G(1140M)和C.832G〉A(G278R)复合杂合性突变为该患儿的致病性突变,本研究结果为该病的诊断提供了分子学依据。
张永玲岳智慧袁萍周庆黄玮俊胡彬王一鸣
关键词:火棉胶婴儿
人类斑驳病分子机制被引量:3
2003年
人类斑驳病是一种黑色素细胞发育障碍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其特征是皮肤、毛发的先天性色素减少性斑块 ,主要发生于发部、前额、胸腹和四肢 ,斑块内黑素细胞缺失。斑驳病是由原癌 c- kit基因的突变引起 ,此基因编码一种胚胎时期生长因子 (steel factor)的细胞表面跨膜受体 ,这种受体具有酪氨酸激酶的作用。已经识别出引起斑驳病的 c- kit基因的多种突变 ,这些突变和临床表型之间具有阶梯状的联系 。
吴维青李洪义
关键词:斑驳病黑色素细胞发育障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致病基因EXT1和EXT2的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研究EXT1与EXT2基因在我国南方正常人及致病性突变已明确的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病人中的多态性。【方法】选取50例中国南方健康汉族个体及13例致病突变已明确的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病人,提取基因组DNA,对包含5’UTR区、编码区、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及3’UTR区的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鉴定基因内的遗传变异,并将结果和国际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在所有研究对象中共发现15个不同的EXT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3个在编码区,为同义突变,11个在内含子区,1个在3’UTR区;其中有3个SNPs为数据库未报道的新发现多态位点。22个EXT2基因的SNPs:3个在编码区,也为同义突变,16个在内含子区,3个在3’UTR区;其中有7个SNPs为本研究新发现多态位点。【结论】中国南方汉族人与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病人EXT1和EXT2基因的多态性与dbSNP数据库登记资料不完全一致,某些SNPs可能存在种族差异。本研究不仅有利于了解EXT1和EXT2基因结构,也为其多态性与致病性突变的鉴定提供了依据。
房玮裴元元黄玮俊胡彬王一鸣
关键词: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中国人基因多态性
应用突变直接检测联合SNPs家系连锁分析进行眼皮肤白化病Ⅱ型的产前基因诊断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为仅检出1个致病等位基因的两个眼皮肤白化病(0culocutaneous albinism,OCA)的核心家系进行分型并提供产前基因诊断。方法应用DNA测序法检测先证者的TYR、P、TYRP1和SLC45A24个OCA基因,结合临床表型特点判定其OCA类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突变位点检测结合致病基因内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家系连锁分析法进行产前基因诊断。结果家系1先证者仅在P基因检出c.1255c〉T杂合性致病突变,该突变来自母亲,结合临床表型特征综合分析判定先证者为OCA2患者。羊水筛查未见致病突变,家系连锁分析结果提示胎儿为0CA2携带者,出生时表型正常;家系2先证者仅在P基因检出c.1920_1949de130bp和ins AACA杂合性致病突变,该突变来自父亲,结合临床表型特征综合分析判定先证者为OCA2患者。羊水筛查检出c.1920_1949 de130bp和insAACA杂合突变,家系连锁分析结果提示胎儿为OCA2携带者,出生时表型正常。结论首次成功应用突变直接检测联合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家系连锁分析法完成只检出1个致病突变的家系的OCA产前诊断。
陈潇菲魏海云周祎郑辉方群蒋玮莹李洪义
关键词:产前诊断
血友病的基因诊断、产前诊断及植入前诊断体系的建立
目的:本研究主要针对甲型血友病及乙型血友病的基因诊断、产前诊断建立诊断方法体系以及探索其植入前诊断。方法:基因诊断:本课题组对甲型血友病患者和可疑携带者先行第22内含子倒位突变检测,主要采用本课题组改良的I-PCR方法,...
林晓莹陈娟肖潇何志晖陈淑芬蒋玮莹
关键词:血友病基因诊断产前诊断植入前诊断
文献传递
中国汉族人群15号染色体中心粒区域5个基因的高精度单倍型及单倍型域构建被引量:3
2004年
以100例中国汉族个体为样本,对15号染色体中心粒区域的7个基因及它们的侧翼序列进行了测序,发现了34个新SNPs(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并利用高密度SNPs构建了5个基因的高精度单倍型及单倍型域结构.结果显示,单倍型及单倍型域结构在这5个物理距离很近的基因之间及各个基因内部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为以这些基因或这一节段作为候选基因/候选节段进行疾病基因鉴定的研究提供了有用的资料及方法.
黄玮俊李彩霞陈素琴孙健冬周雁方积乾王一鸣
关键词:汉族人群单核苷酸多态性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