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绍兴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作品数:336 被引量:1,742H指数:19
相关作者:郭晓飞李乾明林慧莲杜海平王玉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9篇文化科学
  • 94篇哲学宗教
  • 19篇医药卫生
  • 13篇社会学
  • 11篇经济管理
  • 9篇语言文字
  • 9篇历史地理
  • 8篇文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理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82篇教育
  • 56篇教学
  • 52篇心理
  • 47篇教师
  • 30篇课程
  • 29篇心理学
  • 27篇理学
  • 21篇心理健康
  • 18篇大学生
  • 16篇高校
  • 13篇心理学家
  • 13篇社会
  • 13篇理学家
  • 9篇课程改革
  • 9篇儿童
  • 7篇道德
  • 7篇心理健康状况
  • 6篇中国心理
  • 6篇本科
  • 5篇师范

机构

  • 323篇绍兴文理学院
  • 12篇浙江大学
  • 7篇南京师范大学
  • 6篇绍兴市人民医...
  • 4篇哈尔滨师范大...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嘉应学院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湖州师范学院
  • 2篇深圳大学
  • 2篇浙江越秀外国...
  • 2篇台州学院
  • 2篇浙江教育学院
  • 2篇石家庄铁道大...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38篇陈巍
  • 30篇郭晓飞
  • 27篇李黎
  • 22篇周建平
  • 21篇王玉生
  • 18篇林慧莲
  • 17篇章雷钢
  • 17篇杜海平
  • 16篇付八军
  • 10篇金建生
  • 9篇刘雄英
  • 8篇魏小寅
  • 7篇陈强
  • 7篇徐浩斌
  • 7篇刘金荣
  • 6篇张红
  • 6篇鲁志鲲
  • 6篇金婷婷
  • 6篇闫瑞祥
  • 4篇胡源

传媒

  • 47篇绍兴文理学院...
  • 25篇绍兴文理学院...
  • 18篇大众心理学
  • 15篇绍兴文理学院...
  • 1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1篇教育探索
  • 6篇心理技术与应...
  • 5篇教育研究与实...
  • 5篇应用心理学
  • 4篇教育与职业
  • 4篇教育研究
  • 4篇课程.教材....
  • 4篇绍兴文理学院...
  • 3篇成人教育
  • 3篇中国行为医学...
  • 3篇中国学校卫生
  • 3篇浙江社会科学
  • 3篇中国教育学刊
  • 3篇黑龙江高教研...
  • 3篇湖州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8
  • 6篇2017
  • 30篇2016
  • 23篇2015
  • 18篇2014
  • 24篇2013
  • 12篇2012
  • 16篇2011
  • 25篇2010
  • 23篇2009
  • 29篇2008
  • 15篇2007
  • 15篇2006
  • 22篇2005
  • 18篇2004
  • 14篇2003
  • 10篇2002
  • 12篇2001
  • 10篇2000
3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恐惧梦
2005年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本能欲望的满足,他提出可以区分出愿望梦、焦虑梦和惩罚梦等三种梦,并把焦虑梦和惩罚梦看作是愿望梦的特殊形式。此文提出梦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平常梦、愿望梦和恐惧梦,文章分析了恐惧梦的形式和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恐惧梦调节的方法。
郭晓飞
试论劳动技术素质在素质结构中的地位
2000年
杜海平
关键词:素质教育审美意识
多元智能理论的贡献、局限及对素质教育的启示被引量:7
2003年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以其特殊的视角审视了智力的本质,提出智力是一种或者一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或多种文化背景下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制造产品的能力.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有理论贡献和局限,该理论对我国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有启示作用.
郭晓飞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智力素质教育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被引量:25
2000年
这些年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如何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和多维度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我们认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真正把大学生摆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位置,才能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在分析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以人为本的现象的基础上,阐述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意义以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措施。
胡保卫郭晓飞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教师主导性大学生心理需要
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与挫折应对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探讨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和应对策略的特点,以及两者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456名大学生进行评定,结果:①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和中间型的防御机制得分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更倾向于运用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和退缩等防御方式;②应对方式也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更倾向于消极应对;③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成熟的防御机制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
李黎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学生心理学消极应对
试论教育过程中新型教师权威的建构被引量:3
2000年
传统教师权威遭受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而渐趋失落,建构新型教师权威实为当务之急。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型都是权威的内涵;接着讨论了新型教师权威的几个特点:同时性、全面性、辩证性、实质性;最后分别从教师自身、教育过程、社会三个角度探讨了新型教师权威建构的措施。
魏小寅
关键词:教育过程教师社会师生关系
大学生的依恋类型、社会支持与孤独感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依恋类型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以及孤独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关系问卷(RQ)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测量成人依恋,用社会支持问卷和UCLA孤独感量表分别测量被试的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结果①成人依恋类型分布为:安全型40.1%,轻视型27.7%,矛盾型20.8%,害怕型11.5%。②女性的主观支持(t(548)=5.59,P〈0.01)、和社会支持总分(t(544)=3.69,P〈0.01)显著高于男性;依恋焦虑没有性别差异,但男性的依恋回避得分显著高于女性(t(528)=2.91,P〈0.01);在孤独感的得分上没有表现出性别差异。③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在客观支持(F(3.482)=3.74,P〈0.05)、主观支持(F(3.482)=2.80,P〈0.05)、支持的可利用度(F(3.482)=3.14,P〈0.05)以及社会支持总分(F(3.482)=5.67,P〈0.01)4个指标上均有显著差异。且在孤独感量表的得分上也存在显著差异(F(3.482)=8.34,P〈0.01),表现为安全型个体的孤独感显著低于非安全型的个体,而害怕型依恋的个体报告的孤独感最高。④孤独感与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249~0.348,P〈0.01);而与社会支持的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58~-0.409,P〈0.01)。结论大学生的依恋类型、社会支持以及孤独感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李同归万露秦和平何吉波王新暖郭晓飞
关键词:成人依恋社会支持孤独感
西方主要侵犯心理理论述评被引量:5
2000年
侵犯是各派心理学家关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并评价了西方有代表性心理学流派的侵犯心理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侵犯心理理论、行为主义学派的侵犯心理理论和人本主义学派的侵犯心理理论。此外还讨论了挫折一侵犯理论及其新近的发展。这些侵犯心理理论各具特殊性,并自成体系,有各自的特定贡献和局限性。文章最后总结了西方侵犯心理理论发展的总体趋向。
郭晓飞
关键词:侵犯
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优势、问题及对策被引量:5
2010年
地方高校多元的学校文化、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但师资力量单薄、师范文化失落和课程设置拼凑等又成为新的影响发展的难题。通过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重构专业课程体系、重视对实践教学规律的探索、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组建教师教育发展共同体等途径有望实现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新突破。
闫瑞祥
关键词: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
何为名师被引量:4
2004年
何为名师?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本文从名师之'名'入手,对名师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并从名师的素质、类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杜海平
关键词:名师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