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放射医学系 作品数:19 被引量:32 H指数:4 相关机构: 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省生物电磁学重点研究实验室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正常肺组织急性重离子照射后基因标志物分析 2019年 目的:探索急性重离子辐射后早期差异表达的基因,以期查找出可提示重离子辐射的潜在基因标志物。方法:采用8~10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照射组(12.5 Gy)和空白对照组(0 Gy),分组进行重离子全肺野照射或假照,于照射后2、24 h提取肺组织,借助基因芯片进行全基因组转录水平分析;予以实验动物梯度剂量照射,观察重离子敏感基因在照后第7天的量效关系。结果:小鼠肺组织经重离子照射后2 h,Trp53inp1、Phlda3、Ddit4l、Gtse1、Sesn2、Bbc3、Mdm2、Ptp4a1、Pmaip1与Osgin1等基因mRNA表达水平出现与辐射相关的显著增加;而同一时间点,Wisp2、IL33、Dido1、Efcab4a、Myo1f等5个基因显著下调。在照射后24 h,Phlda3、Ddit4l、Trp53inp1、Gtse1、Sesn2、Exoc4、Ephx1、Thyn1、Ei24等9个基因表达水平也出现了显著上升;而Gpihbp1、Sla、Hist1h3ah、Stc1、Cd2等5个基因则出现显著下调。急性期重离子辐射敏感基因在7 d梯度剂量照射实验被证实呈显著剂量依赖性上升趋势。结论:研究发现Trp53inp1、Phlda3、Sesn2、Gtse1与Ddit4l等5个可作为检测肺组织受到高线性能量传递射线辐射后发生应激反应的潜在基因标志物,这些应激反应辐射敏感基因仍有待在基因表达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进一步验证。 耿继武 周兆明 山常国 文磊 刘浩 成杰 周美娟 陈龙华 蔡林波 周成关键词:应激反应 放射性肺损伤 全基因组分析 生物标志物 正常肺组织大分割照射全肺平均耐受剂量与生物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建立正常组织分次照射基于肺纤维化影像学改变的全肺平均剂量-效应模型,定量分析分割照射相比单次照射的生物学效应及耐受剂量关系.方法采用8~10周龄C57BL6雌性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组进行X射线全肺野照射,分别给予梯度剂量0、2.0Gy×5次、4.0Gy×5次、6.0Gy×5次、7.0Gy×5次、8.5Gy×5次.照射后24周行CT扫描成像,CT图像三维重建后经三维分割算法获得肺部平均密度与肺部体积值,并分别据此进行Boltzmann模型放射生物学建模.结果照射后24周CT图像三维重建冠状位图像提示剂量依赖的肺部影像学改变.同一时间点肺组织全基因组芯片与组织病理学研究均提示与影像学改变高度吻合.经放射生物学建模,分次照射诱导肺密度改变的全肺平均剂量(Dmean)中位剂量为(30.80±0.80)Gy(校正R2=0.97);引起肺体积减小的中位剂量为(31.31±7.07)Gy(校正R2=0.92).基于影像学参数的剂量-效应曲线提示,肺组织对分次照射的耐受性相比单次照射显著提高.结论纤维化进展过程中,肺密度与肺体积改变对X射线的依赖性不仅取决于总剂量大小,也与分割次数、分次剂量存在一定关联. 周成 吴润叶 周兆明 封巍 徐裕金 王谨 张鹏 石磊 陈媛媛 陈明关键词:分割照射 放射性肺纤维化 佛山市某区17家公立医院放射卫生防护管理现况调查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了解佛山市某区全部17家公立医院放射卫生防护现状。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采用资料分析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佛山市现有的17家公立医院的放射防护检测、2016年射线装置性能检测、放射诊疗设置与批准、机房防护设施设置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7家医院153间机房放射防护检测合格率为88.9%,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的实施率分别为52.3%和70.6%;177台放射装置2016年性能检测合格率为53.1%。随着医院级别升高,2016年射线装置性能检测合格率、机房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的实施率均升高(P<0.01)。二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率高于三级医院(82.1%vs 62.7%,P<0.01)。结论该区医院的机房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工作仍存在不足,应加大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力度。 谢雄雄 陈海燕 白璐 陈炎杰 王晓雨 周美娟关键词:放射卫生 建设项目 预评价 控制效果评价 射线装置 不同级别肿瘤中心医师对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差异比较 2024年 目的:评估不同级别肿瘤中心医师对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的个体化差异,为多中心放疗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随机抽取12例不同TMN分期的鼻咽癌患者,3名同一市级肿瘤中心医师以手工方式勾画每例患者的靶区(GTVnx)和危及器官(OAR)。以国家区域级肿瘤中心放疗专家手工修改和确认的靶区(GTVnx)和OAR勾画结构作为标准勾画。采用绝对体积差异比(△V_diff)、体积最大/最小比(MMR)、离散系数(CV)和体积相似性指数(DSC)分别比较不同级别肿瘤中心(市级与国家区域级)医师之间和市级肿瘤中心3名医师之间的器官勾画差异,并进一步比较不同级别肿瘤中心医师对不同TMN分期的鼻咽癌放疗计划器官的勾画差异。结果:不同级别肿瘤中心(市级与国家区域级)医师之间勾画GTVnx体积差异明显,3名医生中的最大△V_diff、MMR和CV分别为97.23%±83.45%、2.19±0.75和0.31±0.14,平均DSC<0.7。同时,他们之间对于左右视神经、视交叉、脑垂体等小体积OAR勾画差异也较大,平均MMR>2.8,CV>0.37,DSC<0.51;但对于脑干、脊髓、左右眼球、左右下颌骨等大体积OAR的勾画差异相对较小,平均的△V_diff<42%,MMR<1.55,DSC>0.7。相比于不同级别肿瘤中心医师之间的勾画差异,市级肿瘤中心3名医生勾画差异有一定的减小。另外,不同级别肿瘤中心医师之间对不同分期的鼻咽癌靶区勾画也存在差异,相对早期患者(I或II期)的靶区勾画,他们之间在对晚期患者(III或IV期)靶区勾画的差异更小,平均△V_diff和DSC值分别为(98.31%±67.36%vs 69.38%±72.61%, P<0.05)和(0.55±0.08 vs 0.72±0.12, P<0.05)。结论:不同级别肿瘤中心医师勾画鼻咽癌放疗计划靶区和OAR存在差异,尤其对早期患者靶区(GTVnx)和小体积OAR的勾画。为确保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准确性,建议对不同级别医师进行统一培训并审核其勾画结果,以减少差异对治疗 陈美宁 刘懿梅 彭应林 谢秋英 石锦平 黄荣 赵充 邓小武 周美娟关键词:鼻咽癌 调强放射治疗 肇庆市2016年9家医疗机构放射诊断频率调查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了解肇庆市医疗机构的医疗照射现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医学影像存档和手工登记本的方式收集2016年肇庆市9家医疗机构的医疗照射频度数据,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9家医疗机构全年共进行医疗照射310 361人次,其中接受X射线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医疗照射分别为304 088、3 084、2 652和537人次,分别占97. 98%、0. 98%、0. 85%和0. 19%。在X射线影像诊断检查中,接受数字X射线摄影/计算机X射线摄影(DR/CR)检查者有204 446人次,接受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者有75 688人次。接受常规X射线检查的受检者中,以胸部摄影为主,达150 629人次(占72. 27%);接受CT扫描的受检者中,胸部和头部CT检查比例最高,分别占33. 30%和28. 25%;儿童CT检查中,以五官和胸部检查为主,分别占28. 74%和24. 65%。结论医疗照射频度最高的为X射线影像诊断,以DR/CR和CT检查为主;儿童CT检查以五官检查为主。 李德勇 周美娟 耿继武 黄柏越 刘福光 王丛蕾 陈晓 谭华凤关键词:医疗照射 数字化X射线摄影 计算机断层扫描 致死剂量γ射线照射后动物肝脏一氧化氮的变化 2018年 目的研究致死剂量的γ射线照射健康NIH小鼠后,其肝脏组织中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及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和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实验动物于室温环境下饲养,给予小鼠致死剂量,即9.0 Gy的60Coγ射线一次全身均匀照射。分别于照射前和照射后1、3、6、9、12、24 h用NO检测试剂盒检测肝脏组织中NO水平的变化,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组织中i NOS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致死剂量照射后,小鼠肝脏组织中NO水平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并趋于正常参考值的趋势;照射后6 h开始升高并维持至照射后9 h,与照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12 h开始恢复,并降至正常参考值范围(P>0.05)。致死剂量照射后,小鼠肝脏组织中有iNOS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97(P<0.01)。结论致死剂量γ射线照射后,动物肝脏组织中NO水平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与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 耿继武 张灶钦 许志强 欧程山 周美娟 周成关键词:致死剂量 一氧化氮 P53蛋白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基于iCBCT分析前列腺癌调强放疗中的靶区位移 2024年 目的:研究iCBCT引导前列腺癌调强放疗中盆腔淋巴引流区和前列腺精囊腺靶区位移的差异性,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图像引导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01月至2023年09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进行调强放疗的21例前列腺癌患者,要求患者在定位及治疗前充盈膀胱、排空直肠,对患者治疗前扫描的iCBCT影像分别以盆腔骨性结构、前列腺精囊腺为参考进行离线配准(自动配准后手动调整),分别评估盆腔淋巴引流区、前列腺精囊腺的靶区位移误差,得到左右(left-right,LR)、头脚(superior-inferior,SI)和前后(anterior-posterior,AP)方向的位移数值,分析两个区域位移的差异性、相关性,并且计算相对位移,应用公式M_(PTV)=2.5Σ+0.7σ计算PTV外扩边界。结果:盆腔淋巴引流区、前列腺精囊腺在左右、头脚、前后平移方向位移误差分别为LR:(0.27±0.58)mm vs (0.31±0.61)mm;SI:(0.53±0.91)mm vs (0.68±0.98);AP:(2.03±1.86)mm vs (2.79±2.52)mm。头脚、前后方向位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577、5.035,P<0.05),左右方向为高度相关(r=0.736),头脚方向为中度相关(r=0.542),前后方向为极低度相关(r=0.190)。两个区域在LR、SI和AP的相对位移5 mm的百分比分别为4.9%、5.3%和29.2%。盆腔淋巴引流区LR、SI、AP方向PTV外扩范围分别为1.08 mm、1.96 mm、6.38 mm,前列腺精囊腺LR、SI、AP方向PTV外扩范围为1.20 mm、2.39 mm、8.74 mm。结论:在前列腺癌调强放疗中,盆腔淋巴引流区和前列腺精囊腺靶区在分次治疗间前后方向位移较大,且两区域靶区在前后方向容易发生较大的相对位移,无法通过影像引导校正误差,应尽可能保持膀胱和直肠状态与CT定位时一致。 李展维 罗谕 王少金 陈炫光 刘洋 许森奎 丁振华关键词:前列腺癌 调强放疗 图像引导 配准方法 MiRNA-664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7年 近年来,研究者在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中发现,microRNA-664(miR-664)很可能是一个在肿瘤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miRNA。和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相比,在不同的肿瘤组织中,miR-664的表达水平有些出现升高,有些出现降低,因此,其在不同肿瘤中发挥的生物学功能也不尽相同。相关研究证实,miR-664可影响细胞的增殖、周期调控、再生等过程,而其在代谢、凋亡和自噬等生物学功能中发挥何种作用仍需进一步深入探究。更加系统的深入研究miR-664将有助于发掘其在基因靶向诊断与治疗领域中的应用。 王同帅 张颖 黄金凤 余昶 周美娟关键词:MICRO 增殖 信号通路 靶基因 放射性肺损伤小鼠晚期转录水平特征性基因标志物的研究 2019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小鼠肺部后的差异基因并进行转录水平分析,探讨小鼠放射性肺损伤(RILI)潜在的基因标志物。方法8周龄C57BL6雌性小鼠96只,X射线单次照射分为3组(12只/组):对照组(未接受照射)、中等剂量组(MD组,10 Gy单次照射)、高剂量组(HD组,20 Gy单次照射),余60只分为5组进行X射线全肺野梯度剂量照射。采用全基因组表达芯片对小鼠肺组织进行RNA检测并生成基因表达矩阵,使用R语言软件包进行基因表达数据转换,对特征性基因标志物表达水平进行验证与数学建模,对HD组小鼠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基因本体论生物学功能基因集富集分析。采用经典贝叶斯检验方法进行组间基因表达差异的比较,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2组独立数据的关联程度(关联系数为R2)。结果MD组和HD组小鼠照射后肺组织转录组学分析,共筛选出RILI差异表达基因539个,其中差异最显著的5个基因为Phlda3、Fgg、Kng1(上调基因)和Ptprb、Kit(下调基因)。梯度剂量X射线分次照射实验结果证实,3个上调基因均随X线剂量的增加而表达增强;2个下调基因则随剂量的上升而表达降低。上调基因的逻辑回归模型拟合程度较高(χ^2=11.66, R2=0.88);下调基因的表达值与剂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5,R2=0.89)。基因集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上调基因富集于p53信号通路、固有免疫反应等生物学过程,下调基因富集于细胞代谢、肺部发育等生物学过程。结论上调基因Phlda3、Fgg、Kng1与下调基因Ptprb、Kit可作为客观反应RILI严重程度的潜在基因标志物,为日后开展临床与辐射防护相关应用奠定前临床基础。 周兆明 马思聪 文磊 成杰 刘浩 陈龙华 周美娟 周平坤 蔡林波 周成关键词:放射治疗剂量 放射性肺损伤 转录组 紫外线对黑色素瘤细胞A375自噬与凋亡诱导效应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究紫外线(UV)对黑色素瘤细胞A375自噬的诱导效应及自噬与凋亡之间的相互调控。方法:模拟日光UV(95%UVA,5%UVB)照射A375后,自噬慢病毒监测不同时间点细胞自噬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30 m J/cm2混合照后6、9 h细胞凋亡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30 m J/cm2照并干扰自噬后对凋亡标志蛋白的影响。结果:(1)UV能诱导A375自噬,10、30 m J/cm2的UV照后6 h能监测到细胞形成自噬体、9 h达高峰,50 m J/cm2照射组在照后6 h达自噬高峰且持续到观察时间的结束;(2)单纯UVB对自噬的诱导能力明显高于单纯UVA,且二者表现为协同效应;(3)30 m J/cm2的UV照射,在照后9 h发现Caspase 3、9表达降低,抑制自噬后,6、9 h凋亡标志蛋白Caspase 3、9表达增高,两组细胞在6、9 h的早期凋亡百分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UV能够诱导A375自噬,UVB的贡献高于UVA。UV诱导的自噬能够推迟凋亡发生,对细胞起保护作用。 王同帅 王超鹏 周美娟关键词:黑色素瘤 紫外线 自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