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

作品数:387 被引量:1,375H指数:19
相关作者:胡夏嵩刘昌义任二峰赵健赟夏楚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0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7篇天文地球
  • 69篇农业科学
  • 50篇建筑科学
  • 23篇文化科学
  • 21篇矿业工程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生物学
  • 11篇经济管理
  • 10篇水利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核科学技术
  • 2篇历史地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8篇抗剪
  • 35篇植物
  • 34篇抗剪强度
  • 30篇地质
  • 26篇地球化
  • 26篇地球化学
  • 26篇黄河源区
  • 24篇土壤
  • 24篇盆地
  • 22篇黄土区
  • 21篇植被
  • 20篇锆石
  • 18篇矿床
  • 18篇教学
  • 16篇植物根
  • 15篇金属矿
  • 14篇地球化学特征
  • 14篇植物根系
  • 14篇同位素
  • 12篇多金属

机构

  • 380篇青海大学
  • 75篇中国科学院
  • 3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6篇中国科学院大...
  • 13篇青海省地质调...
  • 9篇清华大学
  • 8篇中国地质科学...
  • 8篇青海师范大学
  • 8篇中国地质调查...
  • 6篇陕西理工大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长安大学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甘肃省地质矿...
  • 4篇北京大学
  • 4篇河北工程大学
  • 4篇武汉大学
  • 4篇教育部
  • 3篇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

  • 103篇胡夏嵩
  • 70篇朱海丽
  • 68篇李国荣
  • 41篇刘昌义
  • 37篇赵健赟
  • 22篇李希来
  • 21篇余冬梅
  • 19篇王建国
  • 17篇夏楚林
  • 16篇张文
  • 16篇陈文婷
  • 15篇雷浩川
  • 14篇周淑敏
  • 14篇宋宜容
  • 13篇任二峰
  • 12篇韩丽蓉
  • 12篇王涛
  • 11篇卢海静
  • 11篇彭杨伟
  • 11篇李进芳

传媒

  • 49篇青海大学学报...
  • 18篇中国矿业
  • 16篇水土保持研究
  • 1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2篇岩石力学与工...
  • 11篇青海大学学报
  • 10篇人民黄河
  • 9篇中国水土保持
  • 8篇水土保持通报
  • 8篇中国地质教育
  • 7篇测绘与空间地...
  • 6篇工程地质学报
  • 6篇水文地质工程...
  • 6篇干旱区研究
  • 6篇草地学报
  • 5篇干旱区资源与...
  • 5篇测绘通报
  • 5篇科学技术与工...
  • 4篇岩石矿物学杂...
  • 4篇有色金属(矿...

年份

  • 2篇2024
  • 47篇2023
  • 43篇2022
  • 30篇2021
  • 23篇2020
  • 33篇2019
  • 25篇2018
  • 18篇2017
  • 28篇2016
  • 28篇2015
  • 25篇2014
  • 11篇2013
  • 24篇2012
  • 9篇2011
  • 12篇2010
  • 12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3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系气合采兼容性物理模拟: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区块为例
<正>共生赋存于煤系中的各类非常规天然气集合构成煤系气,成为我国目前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层系。然而,由于层间物性、能量等的差异,合采过程中兼容性问题突出,层间流体干扰导致储层间产能相互消耗,严重制约气井产能。客观认...
李国璋秦勇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高寒矿区地表形变监测与时空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深埋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开采,往往会造成地表原始地层的扰动和破坏,不仅会破坏土地资源,还会诱发地表的沉降和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诱发一系列的社会、经济、环境问题。其中高寒矿区生态脆弱,一经破坏,治理尤为困难。故以木里矿区为例,以该地区2017年10月至2021年2月的Sentinle-1A数据作为数据源,应用小基线集技术进行地表形变监测,并对其检测成果进行采样分析,形成时间序列地表形变速率图和累积形变量,通过对沉降数据对比分析,甄别出形变异常的区域,其成果可为防控地面沉降及其灾害链的发生与发展提供基础支持。
郎佳鑫魏赛拉加刘文涛苗路望高振耀
关键词:形变监测INSAR
青海祁漫塔格成矿带与虎头崖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有关的二长花岗岩体热年代学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虎头崖铜铅锌多金属矿区是青海祁漫塔格地区较为典型的兼具内接触带矽卡岩亚型和外接触带矽卡岩亚型矿化的矿区,其岩浆侵入活动强烈,不同时代含碳酸盐岩的地层出露多,铁铜锡钼铅锌等金属成矿元素组合复杂,找矿潜力巨大。本次研究依据岩体热年代学理论,即岩体总能量与其规模成正比,规模愈大的岩体其热能量愈高,热效应愈大,冷速率相应愈低。冷速率通过同一岩体不同矿物的封闭温度计算得出。选取虎头崖矿区黑云母和斜长石两种矿物进行Ar-Ar年龄测定,样品HTY002黑云母和斜长石^(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233.6±2.2)Ma和(231.5±1.3)Ma,样品HTY016黑云母和斜长石^(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229.6±2.3)Ma和(219.3±1.8)Ma,样品HTY019黑云母和斜长石^(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224.7±2.6)Ma和(222.2±2.2)Ma,计算得到二长花岗岩冷速率分别为57.14℃/Ma、11.65℃/Ma、48.00℃/Ma。当侵入岩体的成分相近时,其侵位时的单位热能可能差别很小,而岩体的总能量与其规模是成正比的,所以不同规模岩体的总能量是有差别的,规模愈大的岩体其热能量也愈高,与围岩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愈长,热效应愈大,冷速率相应愈低。针对不同样品和不同矿物计算虎头崖矿区二长花岗岩体冷速率比较接近,其冷速率相对较快(介于11~57℃/Ma),可知其热效应较大,具有一定的成矿潜力。
瞿泓滢刘建楠裴荣富何书跃周淑敏王辉周建厚
关键词:封闭温度
黄河源区高寒退化草地鼠丘对土壤风蚀作用的影响
2022年
为阐明高寒草地鼠丘土壤风蚀特征和规律,以青海省河南县退化草地区域内的鼠丘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风力侵蚀试验方法,对不同风速条件下鼠丘大小、形状、土壤含水量及含根量对土壤风蚀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寒草地鼠丘土壤的风蚀量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加,风速从6 m/s逐步增加到12 m/s时,鼠丘土壤流失量增加1.22~1.79倍,且土壤流失量与风速和鼠丘大小呈正比。同等条件下,鼠丘形状不同时其土壤风蚀量也不同,3种类型的鼠丘土壤风蚀量的大小依次为半球型>凸凹型>平缓型,其中半球型鼠丘土壤流失量比凸凹型和平缓型鼠丘分别增加了35.5%,92.6%,且侵蚀前5 min是土壤风蚀速率最敏感的时期。土壤流失量随植被根系和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说明鼠丘内的植被根系以及土壤含水量对土壤风蚀量具有抑制作用,是鼠丘土壤风蚀的重要抗蚀因子。
翟辉李国荣李进芳李进芳朱海丽刘亚斌赵健赟
关键词:黄河源区高寒草地土壤风蚀土壤流失量
燕辽地区土城子组古生物组合与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年代地层被引量:5
2020年
土城子组是一套广泛发育于燕辽地区的陆相红色碎屑沉积岩系,为中国陆相侏罗系-白垩系(J/K)界线研究的典型。由于陆相化石记录的不完备,以及生物地层划分与同位素年代学的矛盾,使该地层时代归属不定。该组所含生物门类比较丰富,但化石层位较少,可以识别出叶肢介、介形类、孢粉等化石组合,但是前人对其时代意见不一。国内外学者在土城子组及其上下地层获得大量同位素测年资料,指示该组年龄处于156-139 Ma之间,属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因此J/K界线就划定在土城子组内部。尽管传统的生物地层学研究积淀正被日渐积累的年代地层学数据引发各种挑战,但毋庸置疑的是,年代地层单元和地质历史的划分必然需要有可供区域对比的标志,生物演化始终是地球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在土城子组生物地层研究精度尚待提高之时,本文尝试提出一粗略的J/K界线划分方案,以晚侏罗世叶肢介Pseudograpta-Monilestheria-Sinograpta(P-M-S)组合、介形类Cetacella substriata-Mantelliana alta-Darwinula bapanxiaensis(C-M-D)组合与早白垩世叶肢介Yanshanoleptestheria-Pingquania-Lingyuanella(Y-P-L)组合、介形类Djungarica yangshulingensis-Mantelliana reniformis-Stenestroemia yangshulingensis(D-M-S)组合为界线划分依据。近期孢粉的研究结果显示,J/K界线可以Cicatricosisporites-Lygodioisporites-Jiaohepollis组合的出现为标志。根据化石组合发育特征分析,J/K界线位置大致在土城子组2段与3段之间,年龄为~145 Ma。建议将北票巴图营乡剖面作为对比标准。由此提出下白垩统底部"巴图营阶"的工作模型,为中国陆相白垩纪年代地层的建阶工作提供参照。
万晓樵孙立新李玮
关键词:土城子组化石组合年代地层
模拟降雨条件下寒旱地区边坡土体位移及土压力特征被引量:6
2018年
为深入研究降雨条件下寒旱地区植物边坡与裸坡浅层位移及土压力特征,定量评价植物护坡效应,以位于西宁盆地的青海大学自建试验区为例,通过对柠条锦鸡儿边坡与裸坡开展原位模拟降雨试验,系统分析两种边坡浅层土体的土压力值及其水平、垂直方向上位移量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评价这两种类型边坡的稳定性。得到以下主要结论:降雨前后,柠条锦鸡儿边坡a层(边坡表层以下0~20 cm)、b层(边坡表层以下(20~40 cm)土体含水率增加幅度均较裸坡降低32.03%、13.63%,反映出模拟降雨过程中植物茎叶起到降雨截流作用;降雨后两种边坡平均土压力值均较降雨前略高,其中裸坡增加0.125 k Pa,柠条锦鸡儿边坡增加0.129 k Pa。降雨前后柠条锦鸡儿边坡在水平、垂直方向的平均位移量分别为0.031,0.027 cm,裸坡坡面的分别为0.196,0.158 cm,说明柠条锦鸡儿根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有效抑制坡面土体变形效果,达到了提高边坡稳定性的作用。
窦增宁赵玉娇刘昌义胡夏嵩徐志闻卢海静
关键词:西宁盆地模拟降雨边坡稳定性
东昆仑东段三叠纪岩浆岩Nd-Hf同位素组分特征、物源演变规律及其构造背景
2023年
作为中央造山系西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昆仑造山带以大面积区域性展布的三叠纪岩浆岩为鲜明特色。依据收集的东昆仑东段三叠纪岩浆岩96件锆石U-Pb年代学数据,限定三叠纪岩浆作用时间为252~212Ma。结合岩石组合,将其进一步划分为早(252~238Ma)、中(238~226 Ma)、晚(226~212Ma)3期,其中岩浆活动峰值为早期(252~238Ma)。Nd同位素数据(106件)统计结果表明:东昆仑东段三叠纪岩浆岩εNd(t)值为-9.4~-1.7,大多为-6.5~-3.0;Nd模式年龄TDM(Nd)为0.72~1.88 Ga,大多为1.00~1.80 Ga。Hf同位素数据(全岩、锆石;41件)统计结果表明:东昆仑东段三叠纪岩浆岩εHf(t)值变化较大(-8.4~+12.4),主要为-4.5~+2.0;地壳模式年龄TDMC(Hf)值为0.49~1.80 Ga,大多为1.15~1.55 Ga。整体而言,三叠纪岩浆岩物源以中元古代壳源物质的再造为主,新生地壳(<1.0 Ga)和古元古代地壳有所参与,但比例小。从岩浆活动早期(252~238Ma)到中期(238~226Ma)再到晚期(226~212Ma),εNd(t)值在岩浆活动早期(特别是在早三叠世)较高,正的εHf(t)值占据很大比例,物源中存在较多的新生物质;中期以较低的εNd(t)值和负的εHf(t)值为主,Hf模式年龄显示出现古元古代物质;晚期Nd-Hf模式年龄揭示较古老的壳源组分增多。这种岩浆岩物源演变趋势,与东昆仑东段三叠纪具俯冲到同碰撞再到碰撞后的构造演化背景一致。
任海东王涛潘彤王建国
关键词:岩浆岩锆石年代学东昆仑东段
测量中函数值中误差计算问题探讨被引量:2
2007年
结合实例对函数误差传播的一些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某些在数学中成立的函数按误差传播律来计算其中误差时应注意:边长a应表示为a=SOB+SOC的形式。如果直接观测值中没有多余观测值,可用直接观测值由a=SOB+SOC按误差传播律来求边长a的中误差;如果直接观测值中有多余观测值,就需用平差后的间接观测值由a=SOB+SOC按协方差传播律来计算边长a的中误差。
韩丽蓉刘成贵赵万兴
关键词:函数中误差
青藏高原东北部4种灌木主根和侧根抗拉力学特性比较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开展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区4种灌木植物主根和侧根抗拉力学强度试验,探讨主根和侧根抗拉力学特性关系,为深入研究植物根系固土护坡力学机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西宁盆地长岭沟流域作为研究区,对生长期为3a的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中宁枸杞(Lycium chinense)、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和霸王(Sarcozygium xanthoxylon)4种优势灌木主根和侧根进行室内单根拉伸试验,确定其主根和侧根抗拉力、抗拉强度和杨氏模量及其与根径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4种灌木主根和侧根根径、抗拉力、抗拉强度和杨氏模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柠条锦鸡儿、中宁枸杞、白刺和霸王主根抗拉力分别为侧根的28.45,13.21,11.01,7.35倍,主根抗拉强度分别为侧根的0.67,1.17,0.68,1.22倍,主根杨氏模量分别为侧根的2.00,2.39,2.82,2.48倍。[结论]4种灌木植物主根抗拉力均显著大于侧根;柠条锦鸡儿和白刺主根抗拉强度小于侧根,而中宁枸杞和霸王主根抗拉强度大于侧根;4种灌木植物主根杨氏模量显著大于侧根,说明其主根相对于侧根不易发生形变,对边坡浅层稳定性贡献亦显著于侧根。
周林虎胡夏嵩刘昌义徐志闻许桐申紫雁
关键词:青藏高原灌木植物主根侧根杨氏模量
浅析西宁边坡生态防护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调查西宁市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的护坡现状,并结合该地区气候寒冷干旱黄土高陡边坡发育,地质环境脆弱的特点,提出生态护坡是西宁市的理想护坡措施;并提出西宁市护坡植物种的筛选原则和护坡植物组合的搭配原则。
朱海丽
关键词:边坡防护生态护坡地质环境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