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484 被引量:2,407H指数:23
相关作者:段云卿张冰肖昆秦亚玲李泽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3篇期刊文章
  • 15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6篇天文地球
  • 4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7篇电子电信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核科学技术
  • 8篇理学
  • 4篇机械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电气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1篇反演
  • 40篇地电
  • 40篇测井
  • 39篇地震
  • 38篇大地电磁
  • 29篇勘探
  • 26篇地球物理
  • 24篇重磁
  • 24篇储层
  • 19篇盆地
  • 17篇磁测
  • 16篇地壳
  • 15篇地震数据
  • 15篇电磁测深
  • 14篇叠前
  • 14篇土壤
  • 13篇数据采集
  • 12篇噪声
  • 11篇地幔
  • 11篇上地幔

机构

  • 476篇中国地质大学...
  • 171篇中国地质大学...
  • 26篇中国地质科学...
  • 22篇中国科学院
  • 20篇中国石油天然...
  • 14篇中国国土资源...
  • 14篇中国石油化工...
  • 14篇中国地质大学
  • 10篇中国石油
  • 8篇北京大学
  • 8篇中国地震局地...
  • 8篇中国地震局
  • 7篇广州海洋地质...
  • 7篇东华理工大学
  • 6篇核工业北京地...
  • 6篇清华大学
  • 6篇中海油田服务...
  • 6篇中国地质调查...
  • 5篇中国海洋石油...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91篇孟小红
  • 45篇邹长春
  • 42篇魏文博
  • 38篇姚长利
  • 37篇郭良辉
  • 29篇王南萍
  • 27篇王彦春
  • 27篇邓明
  • 26篇金胜
  • 22篇郑元满
  • 21篇叶高峰
  • 17篇陈凯
  • 17篇陈召曦
  • 17篇石磊
  • 16篇景建恩
  • 15篇李淑玲
  • 15篇刘国峰
  • 14篇李信富
  • 14篇王猛
  • 11篇李梅

传媒

  • 51篇地球物理学进...
  • 35篇物探与化探
  • 35篇地球物理学报
  • 23篇现代地质
  • 13篇工程地球物理...
  • 12篇Applie...
  • 9篇地球科学(中...
  • 9篇科技信息
  • 9篇中国地球物理...
  • 8篇中国地球物理...
  • 7篇地质学报
  • 7篇石油天然气学...
  • 6篇地学前缘
  • 6篇石油地球物理...
  • 6篇第二届深海研...
  • 6篇2014年中...
  • 5篇微计算机信息
  • 5篇核电子学与探...
  • 5篇2015中国...
  • 4篇石油物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10篇2017
  • 22篇2016
  • 40篇2015
  • 37篇2014
  • 30篇2013
  • 56篇2012
  • 35篇2011
  • 50篇2010
  • 39篇2009
  • 55篇2008
  • 45篇2007
  • 17篇2006
  • 15篇2005
  • 9篇2004
4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γ定向辐射探测仪的软硬件设计
2013年
γ定向辐射探测仪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测量一定方向上的γ射线。探测仪利用特别设计的探头及脉冲区分电路对探头接收的γ射线信号进行区分,分别计数,消除侧向信号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主要介绍了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
窦道威侯胜利曾卫华
关键词:软硬件设计
西藏高原拉萨地体东部壳内电性结构及深部过程--大地电磁测深揭示的证据
在西藏高原拉萨地体东部,沿92°E完成了一条南起隆子,北至聂荣近南北向的宽频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利用三维MT反演算法得到了沿剖面地下50km以上的壳内电性结构模型:中、上地壳(地下20km以上)约29°N至30.5...
谢成良金胜魏文博叶高峰
关键词:拉萨地体大地电磁测深
文献传递
天津港"8.12"爆炸事件记录波形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利用天津地震台网23个短周期地震仪记录到的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爆炸事件波形数据,对事件进行初步分析和研究。分别使用能量包络线法和波形匹配法,共识别出4次爆炸事件,并结合波形互相关的主事件定位法对爆炸事件进行定位。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次爆炸发生的时间为2015年8月12日23时34分4秒,1.77s后发生了规模更大的二号爆炸事件;34.11s后又发生了最强的三号爆炸事件;86.33s再一次发生了能量较弱的四号爆炸事件,其中二号与三号爆炸事件相距65~70m,二号与四号事件相距160~170m。此外,通过选用爆破、矿塌、核爆和天然地震等不同类型事件的波形数据,从时间域和频率域分别对这些事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震相特征表现出明显差异。
王晨辰张盛中杨晓瑜张冰李世鑫刘敏
关键词:时间域频率域
平面区域几何划分的拓扑算法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给定一个任意形状的平面区域,用若干条折线将该平面区域划分成若干子区域,针对如何能将各子区域识别输出,提出了一种平面区域几何划分的拓扑算法。根据各子区域之间的拓扑关系,选取了合理的数据结构,并利用最佳路径选择方法,最终将所有子区域准确输出。其中判断和计算交点也是该算法中的主要工作,通过改进一个现有的求交计算方法,进一步加快了算法的运行速度。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的效果很好。
王浩姚长利严红平郭琳
关键词:拓扑
测井解释中煤层含气量评价方法对比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为准确评价预测煤层气资源量。以沁水盆地南部地区勘探目标层3号、15号煤层的地质、测井以及煤岩测试资料为基础,应用回归分析、兰氏煤阶方程、开姆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计算含气量,并对各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3号、15号煤层含气量分别为7~20 cm^3/g和10~30cm^3/g,密度回归法以及兰氏煤阶方程适用于沁水盆地南部地区煤层含气量的计算,而BP神经网络法和开姆法由于缺少实测含气量数据而误差较大,不适宜该区煤层含气量计算。总体上,利用测井方法对沁水盆地南部地区煤层气储层含气量评价方面应用效果良好。
侯颉邹长春杨玉卿张国华王文文
关键词:煤层含气量测井解释BP神经网络
基于L_p范数稀疏优化算法的重力三维反演被引量:7
2019年
三维密度反演已经成为重力数据定量解释的常规方法,但由于重力数据本身并没有深度分辨率,为了减少由此引起的重力反演的非唯一性,常用的手段是引入额外的先验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重力三维稀疏反演(以下简称稀疏反演)方法,该方法通过求解物性上下界约束时的Lp范数(0≤p≤1)稀疏优化问题,来获得具有尖锐边界的解.与传统的L2范数反演方法相比,稀疏反演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已知的物性信息,获得深度分辨率更高的反演结果.此外,我们也分析了稀疏反演方法与二值、三值反演算法的等价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通过模型试验以及矿区实测数据反演验证了稀疏反演方法的有效性.
李泽林姚长利郑元满
关键词:LP范数
基于阻尼最小二乘法的位场欧拉反演方法被引量:1
2019年
欧拉反演方法是一种常用的估算场源位置的位场反演方法.在欧拉反演方法中如何获得稳定的解是一个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场源异常相互叠加干扰使反演系数矩阵极易奇异是造成反演结果发散的主要原因.我们基于阻尼最小二乘法对欧拉反演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试图提高反演结果聚集度,获得可靠的反演结果.经过研究发现,阻尼因子的选取、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坐标系原点的位置设置等因素都会影响反演结果.阻尼系数大小与反演结果向原点压缩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系数矩阵特征值的大小与反演结果向原点压缩的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并且特征值较小的系数矩阵对应的反演结果对坐标原点的位置变化较敏感.当阻尼系数确定后,采取变换坐标参考点的方法可以获得发散性小、稳定性好的反演结果,据此我们提出了变坐标系筛选方法.为了进一步地缩小反演结果的分布范围,我们根据反演结果与窗口中心点的空间关系对反演结果进行再次筛选.模型实验表明,阻尼最小二乘法欧拉反演方法和变坐标系筛选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明显地改善反演效果,增强反演结果的聚集程度.
刘强姚长利郑元满
流体饱和储层砂岩超声波纵波速度频散的定量预测被引量:2
2017年
针对岩芯的实验室超声波测试速度由于频散误差而不能直接用于涠西南凹陷声波测井速度标定的问题,利用涠三段5块不同物性的储层砂岩,通过比较盐水和4种不同密度油作为孔隙流体时的饱和岩样超声波纵波速度变化,优化和完善速度频散机制分析流程,提出和验证样品被喷射流机制统治时的非弛豫湿骨架模量与高压情况下的干骨架模量相当的假设,并探索出一种BISQ理论特征喷射流长度(R)的估计方法。最后建立对涠三段储层砂岩的纵波速度频散进行全频带定量预测的方法,从而能够确定速度频散的机制和大小。通过提出的全频带速度频散预测公式,可将实验室的超声波测试速度校正到不同频率条件,在实际应用中满足测井(中频带)和勘探地震(低频带)的岩石物理分析需求,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刘照何涛杨志强邹长春任科英
关键词:储层砂岩超声波速度频散
大地电磁仪的Windows CE驱动程序设计被引量:1
2008年
为了实现超长周期大地电磁信号的智能化采集,设计数据采集板硬件,移植Windows CE5.0内核。开发Windows CE内核下独立型流接口的数据采集板驱动程序,通过访问驱动实现采集应用程序。野外现场实验结果表明,该仪器具有高稳定、高精度及易操作、低功耗的优点。
陈凯邓明张启升李梅王猛侯宝佳
关键词:WINDOWS大地电磁
用变换时窗统计能量比法拾取地震初至波被引量:17
2009年
基于地震道时窗属性特征,对地震波初至拾取能量比法进行系统的研究,比较了固定、滑动和变换时窗能量比法的原理及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固定和滑动时窗能量比法的处理效果较差,在拾取过程中对某些特殊点的处理上存在较大的误差;而采用变换时窗长度统计法后,初至曲线的同向轴变得更加光滑,拾取异常点的情况大为减少,从而有效地提高拾取精度。
张伟王海李洪臣王彦春段云卿
关键词:拾取地震初至波
共4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