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天和医院

作品数:1,414 被引量:5,263H指数:30
相关作者:朱宝玉李俊海由希雷张越林黄梅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88篇期刊文章
  • 254篇会议论文
  • 40篇科技成果
  • 5篇专利

领域

  • 1,348篇医药卫生
  • 14篇机械工程
  • 8篇生物学
  • 8篇文化科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哲学宗教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05篇护理
  • 94篇手术
  • 76篇血管
  • 76篇疗效
  • 75篇静脉
  • 73篇细胞
  • 69篇动脉
  • 62篇糖尿
  • 62篇糖尿病
  • 59篇肿瘤
  • 59篇综合征
  • 50篇血液
  • 48篇中西医
  • 46篇衰竭
  • 46篇中西医结合
  • 44篇疗效观察
  • 42篇脓毒
  • 42篇脓毒症
  • 41篇血栓
  • 40篇蛋白

机构

  • 1,387篇天津市天和医...
  • 67篇天津医科大学
  • 47篇天津市第一中...
  • 24篇天津中医药大...
  • 20篇中国人民解放...
  • 17篇天津市胸科医...
  • 16篇天津医科大学...
  • 12篇天津市南开医...
  • 1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1篇天津市环湖医...
  • 9篇天津市海河医...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南开大学
  • 7篇天津市公安医...
  • 7篇天津市人民医...
  • 6篇武警医学院附...
  • 6篇天津市第三中...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武警医学院
  • 5篇天津市中医药...

作者

  • 68篇李银平
  • 64篇任新生
  • 57篇李俊海
  • 48篇万业达
  • 42篇乔佑杰
  • 36篇由希雷
  • 34篇黄梅
  • 33篇张秀军
  • 30篇张越林
  • 29篇王静
  • 29篇黄永旺
  • 27篇刘宏富
  • 26篇李庆选
  • 26篇武子霞
  • 24篇李忠诚
  • 22篇何菊
  • 22篇孙东辉
  • 21篇夏欣华
  • 21篇李家瑞
  • 21篇曹健鹏

传媒

  • 108篇中国危重病急...
  • 78篇天津医药
  • 74篇中国城乡企业...
  • 62篇中国中西医结...
  • 61篇职业与健康
  • 56篇天津护理
  • 28篇天津医科大学...
  • 28篇天津药学
  • 27篇中西医结合实...
  • 21篇2012中国...
  • 17篇医学综述
  • 15篇继续医学教育
  • 15篇第四届世界中...
  • 14篇吉林医学
  • 14篇中国中西医结...
  • 13篇临床放射学杂...
  • 1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1篇天津中医
  • 10篇中华急诊医学...
  • 10篇医学理论与实...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14
  • 61篇2013
  • 136篇2012
  • 94篇2011
  • 106篇2010
  • 112篇2009
  • 71篇2008
  • 109篇2007
  • 85篇2006
  • 97篇2005
  • 82篇2004
  • 47篇2003
  • 62篇2002
  • 76篇2001
  • 40篇2000
  • 42篇1999
  • 27篇1998
  • 37篇1997
  • 45篇1996
1,4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胞生长因子治疗鼓膜穿孔的进展被引量:20
2003年
基础研究证实急性鼓膜穿孔诱导产生表皮生长因子(EF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A(PDGF-AA)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它们的表达在炎症期达高峰,然后下降,提示这些生长因子参与鼓膜穿孔愈合过程。已报道在鼓膜上有EGF受体(EGFR)、bFGF受体(bFGFR)、PDGF受体(PDGF-Rα)和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GFR)的表达。这些受体的识别预示在伤口愈合过程中鼓膜上的靶细胞能被相应的外源性生长因子刺激。一些动物实验研究显示EGF、bFGF和PDGF-AA促进或加强急性和慢性鼓膜穿孔愈合而没有明显副作用。两篇临床试验将EGF、bFGF局部应用于鼓膜穿孔得到不同的结果。关于生长因子的作用机理、应用时间、生长因子单独或联合应用的选择、给药方式、剂量、安全性,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
张劲孙胜兰李超周祥宁
关键词:鼓膜穿孔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基因调控的影响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在基因水平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选择140只Wistar大鼠,其中60只随机均分为血必净治疗组和模型组,观察术后48 h和72 h的存活率;另8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血必净治疗组。透射电镜观察术后24 h肝脏病理学改变。采用含有4 096条大鼠基因cDNA克隆的表达谱基因芯片,检测并分析脓毒症大鼠经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24 h肝组织的基因表达变化,并以计算机软件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血必净治疗组大鼠48 h和72 h存活率显著升高,且血必净注射液有延长存活时间的作用(P<0.05或P<0.01)。24 h血必净治疗组肝脏病理学损伤改变明显减轻。在4 096条基因中,有差异表达的基因122条,下调基因主要涉及神经细胞与神经传导、细胞信号转导、各种基本生物化学物质代谢酶类基因、能量代谢相关基因;上调基因主要涉及细胞骨架与运动类蛋白、细胞周期调控、各种基本生物化学物质代谢酶类基因以及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延长脓毒症大鼠的存活时间,并具有肝脏保护效应,其作用环节可能涉及物质代谢、脂类代谢基因、免疫、细胞信号转导等多方面。
李志军李银平盖慧荣胡顺鹏王晓飞薛永来冯喜增
关键词:脓毒症血必净注射液肝脏基因芯片
表浅静脉不同结扎法对MSCT下肢深静脉显示效果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MSCT检查时浅静脉结扎止血带的不同方法对深静脉显示效果的影响。方法对64例需进行下肢静脉MSCT检查的患者随机分组[A组(32例)行浅静脉全程结扎;B组(32例)行浅静脉半程结扎]。测量下肢深静脉的显示范围、髂静脉水平管腔内的CT值,并对A、B两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28例,B组26例纳入本研究。A组显示下肢深静脉的范围为(651.2±47.3)mm;B组为(842.4±56.4)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26,P!0.05)。髂静脉水平管腔内CT值A组为(211.2±12.1)HU,B组为(228.8±6.9)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8,P!0.05)。A、B两组图像质量评分结果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Z=-2.672,P!0.05)。结论采用半程结扎浅静脉直接法进行MSCT检查时显示下肢深静脉的效果更佳。
傅菲李宝玖张越何岸苇万业达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
细胞收集器的发明与专利申请
目的:探讨解决细胞学检查假阴性的问题,解决提高检出率,降低检查成本以及推广新技术的途径;方法: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发明了医用细胞收集器并对比了同一份体液标本经过传统方法与医用细胞收集器处理后的图像分析,对156例病人的胸水...
关键词:检出率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脑钠肽的影响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正压(BIPAP)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选择32例急性肺水肿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项参数的变化,同时与32例常规药物治...
李明钟晓芃朱宝玉
关键词:脑钠肽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机械通气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04年
夏欣华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衰竭护理ICU
疏血通对2型糖尿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2型糖尿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疏血通静脉输注,观察记录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肝肾功能、药物不良反应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在佐治2型糖尿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铁君陈永凤
关键词: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心绞痛疏血通注射液
先天性第一鳃裂瘘(附12例报告)
1996年
先天性第一鳃裂瘘临床少见,约占所有鳃裂畸型的1%,常易误诊、误治,手术如不彻底又易复发。我院自1980~1993年收治先天性第一鳃裂瘘1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1.对象:本组12例中男5例,女7例,均为单侧,左、右各6例。年龄自11~55岁,平均28岁。病程最长者达40余年,短者3年,平均14年。9例既往有多次手术史,行局部切开引流最多者达7次,行瘘管摘除术最多者5次方得以根除。5例入院前有不同程度误诊、误治,2例诊为“
马元煦王淑惠宋明明曹海光
关键词:第一鳃裂瘘先天性病例报告
Gs蛋白α-亚基基因T393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分析Gs蛋白α-亚基(guanine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α-stimulating activity polypeptide 1,GNAS1)基因T393C多态性与中国天津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按年龄配对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各151例入选本研究。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分析GNAS1基因T393C多态性的频率分布。结果:研究样本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T393C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576和2.664,P>0.05)。结论:GNAS1基因T393C多态性与中国天津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病无关。
尚跃丰毛用敏崔让庄王佩显
关键词:高血压基因型等位基因LOGISTIC模型
鼻咽癌放射治疗耳副反应的探讨被引量:1
2004年
张彤黄永旺
关键词:鼻咽癌副反应
共1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