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作品数:4,841 被引量:11,953H指数:39
相关作者:刘志刚谢骏王广军石存斌吴淑勤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94篇期刊文章
  • 1,017篇专利
  • 621篇会议论文
  • 124篇标准
  • 119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29篇农业科学
  • 527篇生物学
  • 272篇经济管理
  • 22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79篇医药卫生
  • 90篇轻工技术与工...
  • 53篇文化科学
  • 43篇哲学宗教
  • 41篇理学
  • 40篇自动化与计算...
  • 21篇化学工程
  • 15篇水利工程
  • 12篇天文地球
  • 9篇建筑科学
  • 8篇电子电信
  • 5篇电气工程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社会学

主题

  • 1,033篇养殖
  • 453篇水产
  • 425篇鱼类
  • 341篇草鱼
  • 337篇罗非鱼
  • 311篇基因
  • 257篇池塘
  • 229篇繁殖
  • 223篇黑鲈
  • 223篇大口黑鲈
  • 215篇病毒
  • 209篇水产养殖
  • 188篇饲料
  • 176篇免疫
  • 175篇淡水
  • 162篇单胞菌
  • 157篇疫苗
  • 156篇养殖技术
  • 142篇气单胞菌
  • 133篇渔业

机构

  • 4,675篇中国水产科学...
  • 610篇上海海洋大学
  • 74篇广东海洋大学
  • 60篇中国水产科学...
  • 54篇暨南大学
  • 53篇大连海洋大学
  • 50篇中国科学院
  • 45篇天津农学院
  • 39篇上海水产大学
  • 38篇中山大学
  • 33篇中国水产科学...
  • 3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7篇仲恺农业工程...
  • 25篇华中农业大学
  • 24篇西北农林科技...
  • 23篇广东工业大学
  • 22篇大连水产学院
  • 21篇四川农业大学
  • 20篇西南大学
  • 18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508篇王广军
  • 407篇谢骏
  • 388篇石存斌
  • 355篇吴淑勤
  • 337篇朱新平
  • 318篇白俊杰
  • 295篇赖子尼
  • 268篇卢迈新
  • 259篇叶星
  • 247篇胡隐昌
  • 246篇余德光
  • 220篇李新辉
  • 203篇牟希东
  • 202篇郁二蒙
  • 200篇王超
  • 194篇王庆
  • 184篇罗建仁
  • 183篇黄志斌
  • 175篇杨婉玲
  • 167篇李宁求

传媒

  • 165篇淡水渔业
  • 162篇水产科技
  • 154篇水产学报
  • 137篇海洋与渔业
  • 117篇中国水产科学
  • 108篇科学养鱼
  • 95篇广东农业科学
  • 81篇珠江水产
  • 81篇渔业科技产业
  • 78篇水生生物学报
  • 58篇南方水产科学
  • 53篇广东饲料
  • 51篇大连水产学院...
  • 45篇中国水产
  • 41篇水利渔业
  • 38篇基因组学与应...
  • 37篇广东科技
  • 36篇大连海洋大学...
  • 31篇中国渔业质量...
  • 28篇上海海洋大学...

年份

  • 14篇2024
  • 193篇2023
  • 201篇2022
  • 190篇2021
  • 181篇2020
  • 228篇2019
  • 261篇2018
  • 263篇2017
  • 187篇2016
  • 208篇2015
  • 228篇2014
  • 235篇2013
  • 199篇2012
  • 193篇2011
  • 200篇2010
  • 211篇2009
  • 187篇2008
  • 166篇2007
  • 126篇2006
  • 111篇2005
4,8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部鲻鰕鯱细胞色素P450 1C cDNA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目的 获得阿部鲻鰕鯱细胞色素P450 1C基因中间序列,为该基因全序列的克隆、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方法奠定基础,也为CYP 1C基因用于检测环境污染物暴露的生物分子标志物奠定基础.方法 阿部...
梁慧丽李凯彬刘春王芳常藕琴吴淑勤
关键词:克隆
海水鱼弧菌病二联灭活疫苗生产工艺研究
目的 确定海水鱼弧菌二联灭活疫苗原液生产工艺.方法 采用摇瓶培养和发酵培养弧菌,测定不同培养时间的菌液浊度和活菌数,添加不同浓度的甲醛进行灭活检验.结果 摇瓶培养时,培养液18h后进入生长稳定期,20-24h达到生长最大...
陶家发赖迎迢任燕康光辉张悠石存斌吴淑勤
关键词:弧菌灭活疫苗
一种陆基圆池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陆基圆池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尾水分离装置,养殖池底部出水端与尾水分离装置进水端连通,尾水分离装置的污水排出端连通有污水处理装置,尾水分离装置的清水排出端连通有曝气过滤装置;生物处理模块,生物处...
郁二蒙江林源谢宇翔梁军能杨学明文露婷谢骏王广军
一种黄喉拟水龟的孵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喉拟水龟的孵化方法,在繁殖季节,用透气的塑料箱作孵化箱,在孵化箱底铺3~6cm厚的蛭石层作为孵化介质,并放入受精卵,受精卵间距离为0.3~0.8cm,再覆盖2~3cm厚的蛭石层,整个孵化期蛭石层的湿度保...
朱新平郭检红魏成清赵伟华陈永乐
文献传递
罗非鱼MC4R基因克隆及与其生长相关的SNPs位点研究
黑素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 receptor-4,MC4R)是5种已被发现的黑素皮质素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属于跨膜G-蛋白耦联受体超家族,对于调节动物的采食量、体重及能量稳态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RT...
刘福平白俊杰叶星李胜杰于凌云李小慧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MC4RSNPS
文献传递
水产饲料粘合剂的研制及应用被引量:1
1994年
水产饲料粘合剂的研制及应用邹记兴随着集约化、工厂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以及高密度精养鱼池和网箱的大量涌现,传统的完全靠天然的动植物饵料喂养鱼虾的饲养方式已逐渐成为历史,人工配合饵料已在水产养殖中占主导地位。进入九十年代,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已逾500万吨大...
邹记兴
关键词:配合饵料颗粒饲料高密度精养诱食剂鱼饲料
温度对中华鳖胚胎发育和初生幼体形态特征及活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本文在5个不同孵育温度下对中华鳖胚胎发育、孵化周期、初生幼体形态特征及活动能力进行了研究。孵化温度设置为(23±0.5)℃、(26±0.5)℃、(29±0.5)℃、(32±0.5)℃、(35±0.5)℃,每一温度指标下设置3个平行组,每组30枚卵。孵化介质为蛭石,湿度为6%。结果显示,胚胎的发育速度随着孵化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所用的孵化时间也越来越短。孵化累积温度CTUs在23℃时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累积温度依次降低;孵化率在29℃时最高,达到83.3%,26℃为80%,32℃为43.3%,23℃为11.1%,35℃为0。温度对稚鳖形态特征的影响比较显著,29℃孵出幼体的体质量最重、背甲最长,与26℃孵出差异不显著,与32℃差异显著,和23℃差异极显著;26℃孵出幼体背甲最宽,与其它三组差异极显著,但其它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23℃孵出幼体体重、背甲长和宽都是最小的。温度对新生幼体运动表现的影响差异显著,23℃孵出的初生幼体活动能力最差,与其它3组差异显著,其它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26~29℃是生产实践中比较适合的孵化温度。
朱阿莉史燕朱新平魏成清李伟段爱丽
关键词:中华鳖温度胚胎发育
温度对尼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毒力的影响被引量:25
2013年
为了解温度对鱼源无乳链球菌毒力的影响机制,本实验研究了温度对无乳链球菌毒力相关参数(生长、粘附、入侵、毒力基因表达以及对罗非鱼致死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培养温度下(25~40℃)无乳链球菌的生长速度不同,37℃为其最适生长温度,25℃时生长速度最慢;25~34℃内无乳链球菌粘附在惰性基质上的菌体对应的吸光值(OD590nm)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7℃时显著增加,40℃时又急剧下降;罗非鱼在人工感染无乳链球菌后各时间点(6、12、24和48h),鱼体脑组织中菌量随注射菌体培养温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与不同培养温度下的无乳链球菌对罗非鱼的致死率呈正相关;无乳链球菌毒力基因的表达也与培养温度相关,hty和cfb基因的表达量随菌体培养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分别在34和37℃处达到峰值,不同培养温度下无乳链球菌sip基因表达的变化幅度较小,而scpB基因的表达则随培养温度增加而下降;无乳链球菌对罗非鱼的致死率随其培养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低温(25和.28℃)培养条件下的菌体对罗非鱼致死率较低(〈20%),37℃时致死率最高66.67%±6.67%。以上结果表明温度参与无乳链球菌生长、粘附、转移、入侵和部分毒力基因表达的调控,它们共同影响无乳链球菌对罗非鱼的毒力。
刘志刚可小丽卢迈新朱华平高风英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温度毒力
罗非鱼属的分布及引进移殖被引量:1
2006年
廖国璋
关键词:罗非鱼移殖自然分布种群繁殖生态特点水温条件
罗非鱼肝胆综合症的防治新方法
2007年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罗非鱼消费量的增多,其养殖规模也迅猛扩大,与之相伴的是罗非鱼病害日趋严重。肝胆综合症是近年来罗非鱼养殖过程中较为频繁发生的病害之一,不仅给养殖生产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也严重影响了养殖的经济效益。笔者在福建、广东两地进行了罗非鱼肝胆综合症的防治方法新尝试,现总结介绍如下:
林明辉钟晓波黄志斌
关键词:肝胆综合症罗非鱼养殖规模养殖过程养殖生产鱼病害
共46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