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

作品数:40 被引量:459H指数:9
相关作者:朱慰祺顾容丰稽庆海周旭根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肿瘤
  • 10篇乳腺
  • 8篇乳腺癌
  • 8篇腺癌
  • 7篇直肠
  • 7篇手术
  • 5篇肉瘤
  • 5篇病理
  • 5篇肠癌
  • 4篇直肠癌
  • 4篇软组织
  • 4篇切除
  • 4篇细胞
  • 4篇间质
  • 4篇间质瘤
  • 3篇对比剂
  • 3篇脂肪
  • 3篇直肠肿瘤
  • 3篇软组织肿瘤
  • 3篇手术治疗

机构

  • 39篇复旦大学附属...
  • 3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肺科医...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上海市胸科医...

作者

  • 15篇师英强
  • 6篇傅红
  • 5篇莫善兢
  • 5篇朱慰祺
  • 5篇周烨
  • 4篇沈坤炜
  • 4篇王亚农
  • 4篇柳光宇
  • 4篇沈镇宙
  • 4篇邵志敏
  • 3篇张帅
  • 3篇陆劲松
  • 3篇蔡宏
  • 3篇彭卫军
  • 3篇朱蕙燕
  • 2篇张家新
  • 2篇毛健
  • 2篇钱敏
  • 2篇陈忠伟
  • 2篇吴炅

传媒

  • 6篇中国癌症杂志
  • 4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肿瘤
  • 3篇第四届中国肿...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大众医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家庭用药
  • 1篇中国骨肿瘤骨...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 4篇2001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甲状腺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生物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非何杰金淋巴瘤(PTL)的临床生物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1972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共收治PTL43例,对其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分析,观察PTL肿瘤发展规律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应用SPSS10软件,采用卡方检验、寿命表法、Kaplan-Meier法及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8%和71%,5、10年无瘤生存率均为78%。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颈部淋巴结转移、分期和B症状(即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显著影响患者的生存期(P<0.001),病程长短也影响PTL的预后(P=0.049),年龄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TL病情进展时,肿瘤沿甲状腺淋巴引流区扩散,未发现跳跃性。两叶以上病灶者颈内淋巴结转移率为50%(7/14例),显著高于单叶者的14%(4/29例,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的远处转移率及肿瘤相关死亡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值均<0.01)。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远处转移率、肿瘤相关死亡率高于滤泡型淋巴瘤(FL)和黏膜相关淋巴细胞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ZL)患者(P<0.01)。未观察到低度恶性PTL转化为高度恶性淋巴瘤。MZL和FLⅠ期患者无论采用何种治疗,均可获得长期生存;对不利预后因素(DLBCL、FLⅡ期以上和B症状)患者,给予以阿霉素为主的化疗方案,仍难以控制肿瘤的进展。结论PTL具有自己的临床生物特点和发展规律,根据其临床生物特性制定治疗策略较为恰当。
杨焕军梁世雄陈忠伟稽庆海王达飞
关键词:疾病预后阿霉素化学治疗
复发性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64例的治疗分析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 (DFSP)的认识 ,探讨规范化的手术方法和综合治疗途径。方法 :对本院 1985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收治的 6 4例复发性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病例 ,进行临床和病理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6 4例复发病例中 ,5 7例入院前有局部切除手术史 ,明显多于有广泛切除手术史者 (7例 )。入院后有 5 3例施行广泛切除手术治疗 ,其中 4 1例皮肤切缘≥ 3cm ,12例皮肤切缘在 1~ 2cm ,经随访术后两者出现局部再复发分别有 3例 (7.3% )和 2例 (16 .7% )。 6 4例病例中 ,共有 8例在复发后直接施行或再手术后施行放射治疗 ,放疗后局部复发 2例 ,均为以往多次手术后复发的病例。全部病例中 ,只有 2例 (3.1% )死亡。结论 :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局部手术切除后有较高的复发率 ,规范化的广泛切除手术是降低复发率的关键。对术后切缘(+)、身体状况不适合手术治疗等病例应用放射治疗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医师应该重视手术的规范化 。
蔡宏师英强朱蕙燕王亚农
关键词:DFSP局部切除广泛切除复发
中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引流放射性核素显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淋巴显像对中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 1999年 5月至 2 0 0 1年 3月经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患者 32例 ,以99m锝 硫胶体 (99mTc SC)为显像剂 ,于术前 1日行盆腔、下腹部放射性核素淋巴显像。 32例中直肠癌 2 7例 ,乙状结肠癌 3例 ,结肠癌2例。对 15例腹膜返折以下直肠癌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扩大根治术 ,将其显像结果与术后侧方淋巴结病理检查进行对照。结果 直肠旁淋巴结 ,闭孔淋巴结 ,髂血管、主动脉淋巴链的显像率分别为6 9 %、91%、10 0 %。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 15例直肠癌 ,其核素显像对称 10例 ,不对称 5例。侧方淋巴结病理阳性率 13% (2 /15 )。以图像不对称为显像阳性 ,结果表明核素显像的灵敏度为 10 0 % ,特异度为 77% ,符合率为 80 %。结论 盆腔、下腹部核素显像是术前判断中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是否转移的较好方法 ,此法有助于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手术方案。
吴江宏师英强章英剑潘张驰朱慰祺顾卫列王亚农傅红杜会峰
关键词:中低位直肠癌淋巴引流放射性核素显像放射性同位素淋巴转移
乳管内视镜在诊断伴乳头溢液的乳腺癌中的应用被引量:43
2001年
目的 :研究乳腺导管内视镜在诊断伴乳头溢液的乳腺癌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7年 10月—1999年 8月共对 393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乳管内视镜检查 ,其中发现乳腺癌 11例 ,对此 11例患者的乳管内镜下表现进行研究及随访。结果 :乳管内视镜下乳腺癌具有较特异的管壁及管腔改变 ,如斑片样隆起和异常出血 ;新生物的表现似无特征性。乳管内视镜诊断的敏感度为 82 % (9 11) ,特异度为 98 7%。由于乳管镜的定位使得 5例未扪及肿块的患者也顺利的进行了手术活检 ,且病理证实皆为导管内癌 (DCIS)伴或不伴灶性浸润。结论 :乳管内视镜在诊断乳腺癌方面具有早期诊断、定位病灶、引导活检等多方面应用价值。
柳光宇沈坤炜陆劲松张家新沈镇宙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头溢液乳管内视镜
30例小肠间质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来源肿瘤,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临床诊断为GIST的病例愈来愈多。GIST最常发生于胃和小肠,其中小肠间质瘤的恶性程度明显高于胃间质瘤,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因此需要临床医师提高对间质瘤的认识水平。本研究回顾分析小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分子生物学改变等情况,以期提高临床对小肠间质瘤的诊治水平。
李文华师英强
关键词:小肠间质瘤外科手术
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病理学除能确诊颈部副神经节(副节)瘤外,是否还能提示或支持迷走神经来源.方法结合手术前后病史、体征,术中所见和术前CT或(及)MRI表现,应用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例颈部迷走神经副节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50岁.表现为上颈部肿块并伴有声音嘶哑、声带麻痹或进食时呛咳、按压肿块引起咳嗽等迷走神经受累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显示颈动脉分叉以上颈内动静脉之间占位.大体检查在肿瘤一端可见切断的神经残端及其分散混入肿瘤浅面的神经纤维束.镜下观察肿瘤均由特征性的器官样排列的细胞巢构成,间隔为窦样毛细血管.肿瘤周围的纤维包膜内及肿瘤实质内存在多个粗大神经纤维束,甚至肿瘤细胞在神经内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主细胞嗜铬粒素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突触素阳性,细胞角蛋白阴性,支持细胞及神经纤维S-100阳性、神经微丝阳性.结论病理学家除能确诊颈部副节瘤外,还能向临床提示或支持其迷走神经来源.
王敏王弘士朱雄增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迷走神经
介入化疗与保肢手术治疗软组织肉瘤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术前动脉介入化疗与手术治疗肢体软组织肉瘤。方法  2 1例肢体软组织肉瘤 ,其中 1 3例 ( 62 %)术前影像学显示肿瘤邻近大血管或骨骼侵犯 ,采用股动脉及肱动脉插管 ,化疗 2~ 3周后 ,施行肿瘤切除及保留肢体功能的手术。结果 介入化疗后病理检查 ,肿瘤有不同程度的坏死 ,体积缩小 ,周围水肿浸润带减少 ,肿瘤与邻近组织术中易分离 ,术后随访 6~ 62个月 ,患肢功能基本正常。结论 对四肢软组织肉瘤侵犯大血管、骨骼者 ,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可提高切除率 ,降低局部复发及保存患肢。
师英强傅红莫善兢朱慰祺周旭根宗祥云
关键词:介入化疗保肢手术软组织肉瘤动脉插管
腹膜后软组织肿瘤近代观及手术治疗
2011年
腹膜后软组织肉瘤往往在较晚期诊断出,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手术切除方式基本已被标准化。切缘无肿瘤细胞浸润的完整切除是腹膜后肿瘤手术的主要目标。术前对腹膜后血管、
师英强
关键词:腹膜后软组织肉瘤手术治疗软组织肿瘤肿瘤细胞浸润肿瘤手术完整切除
具有微灶钙化、临床未能触及肿块的乳腺癌的早期诊断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片显示微灶钙化但临床未触及肿块患者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乳腺X线片内显示微灶钙化的57例,有35例进行了乳腺X线立体定位空心针活检,23例进行了乳腺X线立体定位手术活检。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经常规制片,光镜下对钙化灶进行定位,半定量及钙化灶形态的观察、分析。并进行组织学的诊断。结果:经乳腺X线立体定位空心针活检的35例中,24例镜下见钙化灶,诊断导管内癌8例,浸润性导管癌4例。经X线立体定位手术活检的23例中,20例见钙化灶,诊断导管内癌5例,浸润性导管癌3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结论:通过病理科、外科、放射科医师的密切合作,应用乳腺X线立体定位空心针活检及手术活检方法,对临床未触及肿块,乳腺X线摄片显示微灶钙化的患者,可以早期发现乳腺癌,最终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张廷璆柳光宇顾雅佳刘权
关键词:乳腺癌X线立体定位手术活检
6例胃粘膜下肿瘤的诊断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提高胃镜检查“阴性”的胃粘膜下肿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分析本院 1996~ 1999年 6例胃镜检测“阴性” ,经病理证实为胃粘膜下肿瘤病例。结果 :3例术前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 ,5例术前CT提示胃恶性肿瘤 ,2例B超提示恶性肿瘤。术后病理诊断 3例为淋巴瘤 ,1例为胃癌 ,1例为神经鞘瘤 ,1例为平滑肌肉瘤。结论 :对于胃镜检测“阴性”者 ,应结合病史、CT、GI及B超进行综合分析 。
赵伟明周烨
关键词:胃镜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