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作品数:324 被引量:664H指数:10
相关作者:吕志华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1篇农业科学
  • 105篇生物学
  • 38篇医药卫生
  • 3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9篇轻工技术与工...
  • 14篇文化科学
  • 10篇经济管理
  • 10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4篇天文地球
  • 4篇建筑科学
  • 3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4篇植物
  • 19篇酶学性质
  • 17篇洱海
  • 16篇酶学性质研究
  • 15篇线虫
  • 13篇多样性
  • 13篇物种
  • 13篇美洲大蠊
  • 13篇抗氧化
  • 12篇教学
  • 11篇真菌
  • 11篇活性
  • 9篇代谢
  • 8篇动物
  • 8篇杜鹃
  • 8篇气候
  • 8篇区系
  • 7篇资源调查
  • 6篇蛋白
  • 6篇野生

机构

  • 319篇大理大学
  • 12篇大理州质量技...
  • 10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云南省农业科...
  • 10篇云南农业大学
  • 9篇昆明理工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湘潭医卫职业...
  • 4篇西南林业大学
  • 3篇广西中医药研...
  • 3篇武汉大学
  • 3篇云南省林业和...
  • 2篇云南大学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云南省教育厅
  • 2篇云南西双版纳
  • 1篇楚雄师范学院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作者

  • 6篇潘影
  • 6篇程志斌
  • 6篇武俊喜
  • 6篇白华毅
  • 6篇李琦华
  • 5篇李树红
  • 4篇祝星
  • 3篇廖国周
  • 3篇赵琴平
  • 3篇普岳红
  • 3篇韦桂宁
  • 3篇樊月圆
  • 3篇王桂瑛
  • 3篇余成群
  • 3篇张宪洲
  • 3篇杨琳
  • 2篇吴旭干
  • 2篇刘红明
  • 2篇龙春瑞
  • 2篇苏开美

传媒

  • 62篇大理大学学报
  • 13篇中国饲料
  • 9篇楚雄师范学院...
  • 8篇黑龙江畜牧兽...
  • 7篇云南化工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饲料博览
  • 5篇四川动物
  • 5篇Entomo...
  • 5篇菌物学报
  • 5篇环境保护与循...
  • 4篇云南大学学报...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广州化工
  • 4篇绿色科技
  • 4篇食品安全质量...
  • 3篇生态学报
  • 3篇安徽农学通报
  • 3篇种子科技
  • 3篇饲料研究

年份

  • 38篇2024
  • 58篇2023
  • 41篇2022
  • 36篇2021
  • 28篇2020
  • 25篇2019
  • 28篇2018
  • 30篇2017
  • 26篇2016
  • 9篇2015
3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夜间灯光数据支持下西藏人类活动强度变化对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的影响被引量:16
2020年
西藏自治区特殊的高寒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具有高度敏感性,定量评估系列政策实施下西藏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对人类活动强度变化的响应有助于西藏生态政策和空间规划的调整完善。本研究基于西藏198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及1992—2013年DMSP/OLS夜间灯光指数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居民点用地和夜间灯光强度的变化;并结合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空间数据,利用相关分析对居民点用地和夜间灯光变化所反映的人类活动强度变化对西藏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服务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1980—2015年,西藏新增居民点用地212.06 km^2,减少居民点用地44.99 km^2,其中,新增居民点用地中62%为城镇用地,减少的居民点用地中95.88%为农村居民点;居民点用地变化主要发生在藏南河谷区;②自治区内居民点用地扩张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夜间灯光强度增加,"一江两河"流域土地整治工程和农牧民安居工程等促进了当地人类活动强度增加,区内部分乡镇因进城务工和易地扶贫搬迁造成了当地人类活动强度的下降;③西藏2015年防风固沙服务较1990年有整体增强趋势,水土保持服务除藏东高山峡谷区外均有大幅度退化趋势;④对居民点用地进行的还林、还草整治工程等人类活动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的恢复;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极易导致水土保持服务的退化,"一江两河"流域体现最为明显。研究能为西藏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
赵忠旭张燕杰潘影武俊喜李振男
关键词:水土保持防风固沙人类活动强度
高温漆酶产生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strain Lac-72的筛选、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从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牛街镇72℃地热温泉底泥中筛选到1株产漆酶的高温菌。对其进行显微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16 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一株菌,命名为Bacillus thuringiensis strain Lac-72。对其酶学性质及漆酶对染料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c-72漆酶最适酶活温度为75℃,最适反应pH值为8.0。在25℃以下,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Zn^2+、Mn^2+和K^+对该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Ca^2+、Mg^2+、Fe^2+、Cu^2+均对该酶活力起到促进作用,其中Cu^2+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在最适酶活条件下,对三苯甲烷类染料孔雀石绿和结晶紫废水进行脱色,脱色率分别可达85%和72%。
李雪英王建蝶黄毕生廖少华陈贵元
关键词:细菌筛选细菌鉴定酶学性质
洱海流域福寿螺分布状况调查被引量:5
2016年
通过对洱海流域内各乡镇水域、主要入湖河流及出湖河流福寿螺分布的调查发现:福寿螺在洱海流域内分布极为广泛,主要分布在永安江、罗时江以及洱海西岸;西湖和东湖湿地、罗时江湿地、喜洲镇、银桥镇、下关镇福寿螺分布较为密集;弥苴河、弥茨河、波罗江、凤羽河及西洱河未见分布。结合文献资料查阅、通过数据分析得知:福寿螺在洱海流域内扩散方式主要为顺流扩散,且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较大;扩散集中区域以湿地和湖滨带的缓冲区域为主,邓川镇、上关镇、湾桥镇、大理镇和海东镇为福寿螺扩散的高风险区域。
苏锡钧李延鹏李江丽高颖肖文杨毅梅
关键词:福寿螺洱海流域
苍山黑龙溪旱季和雨季水生丝孢菌资源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调查黑龙溪中水生丝孢菌资源并比较其在旱季和雨季有何异同。方法:2013年3月和7月从黑龙溪中采集沉水腐木各50份,采用保湿培养法对水生真菌进行培养,基于形态学特征对水生真菌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出48种水生丝孢菌,旱季30种,雨季23种,旱季和雨季共有种5种,共有种分别为Ellisembia bambusicola、Helicosporium guianense、Helminthosporium velutinum、Phaeoisaria clematidis、Rhinocladiella schulzerii。旱季水生丝孢菌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雨季水生丝孢菌多样性指数(3.67 vs 2.32)。结论:黑龙溪中水生丝孢菌的多样性与季节变化有关,旱季中获得的水生丝孢菌更多。
王如潇刘晓英罗宗龙李卓王立伟苏鸿雁
关键词:旱季雨季
GC-MS法检测定大米中马拉硫磷残留被引量:4
2019年
建立一种准确、快速的测定大米中农药马拉硫磷残留的方法。经丙酮溶液提取,用石墨化碳黑小柱和氟罗里硅柱双柱结合净化,氮吹浓缩,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马拉硫磷标准质量浓度在0.1~1.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达0.998。添加质量分数为0.1~1.0mg/kg时,回收率在91.8%~119.5%,相对标准偏差(RSD)在3.1%~8.5%,定量检出限达0.05mg/kg。新建的GC-MS法操作简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检测效果良好。
杨卫花姜彩仙寸宇智彭飞进
关键词:大米马拉硫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食品检测
大尾须卵翅蝗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3年的室内养殖实验,了解大尾须卵翅蝗Caryanda macrocercusa(Mao et Ren,2007)的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大尾须卵翅蝗在云南大理地区1年发生1代;土中的越冬卵平均历期235 d,翌年4月上旬开始孵化;蝗蝻5龄,历期63 d;6月上旬开始羽化,羽化10 d后开始交尾,雌虫交尾后约10~30 d开始产卵,每雌虫产卵8~12个;成虫寿命平均43 d,于7月中旬至8月上旬相继死亡。大尾须卵翅蝗取食荩草、竹叶草等禾本科植物,生活史简单,生物学特性基本清楚,可成为开展蝗虫杂交实验的材料和观赏昆虫养殖对象。
杜燕林聂秋月李淼毛本勇
关键词:年生活史生物学特性
西藏生态移民安置村人类活动强度变化被引量:2
2021年
针对生态移民如何影响安置地人类活动强度和生态承载能力的问题,结合生态足迹和人类占用的净初级生产力(Human Appropria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on,HANPP)两种方法,分析生态移民安置对西藏拉萨河流域典型半农半牧村—白朗村人类活动强度变化的影响,为西藏生态移民搬迁和安置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2010—2019年,白朗村人均生态足迹由2.79 hm^(2)降至1.80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4.44 hm^(2)降至2.47 hm^(2),生态足迹指数从移民迁入前的51.72%降为27.25%,白朗村生态系统由强可持续变为弱可持续;HANPP绝对量由20.17 g C/m^(2)增长为34.01 g C/m^(2),HANPP占潜在净初级生产力的比率在10.09%至12.0%之间,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HANPP_(luc)不断上升并超过人类活动收获导致的HANPP_(harv),半农半牧型产业偏向农业方向发展。②占村域面积11.46%的洪积平原地区,承担着2019年移民安置后72.96%的HANPP,新开垦耕地和人工草地减轻了山体草地放牧压力,使得村域人类活动强度更加集中,利于实现生态系统供给服务与调节服务的协同提升。③两种方法结果均表明移民安置明显增强了白朗村人类活动强度,其中生态足迹方法在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方面更直观,而人类占用的净初级生产力方法在人类活动强度的空间分析方面更具优势,二种方法具有互补性。后续移民安置区应根据当地生态承载力分配移民安置数量,并通过不同地形及植被类型之间供给服务和调节服务的合理分配,实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协同提升。
李振男潘影武俊喜张燕杰赵忠旭余成群
关键词:生态足迹人类活动强度
苍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鹅膏菌属真菌资源调查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调查苍山自然保护区内鹅膏菌属Amanita真菌资源。方法: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对苍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鹅膏菌属真菌资源进行调查,并根据形态学特征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在2008年至2015年间共采集标本近200份,鉴定出该区鹅膏菌属真菌34种。结论:苍山自然保护区内鹅膏菌属真菌资源丰富,其中本属真菌中花柄橙黄鹅膏Amanita hemibapha为美味野生食用菌;毒蝇鹅膏A.muscaria、块鳞鹅膏A.excelsa等为剧毒野生菌。
龚斌罗宗龙唐松明饶灿菏苏鸿雁
关键词:鹅膏菌
一株产高温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从云南大理市弥渡县石夹泉热泉的55℃底泥中筛选到1株高温纤维素酶的高产菌株,对其进行显微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的一株菌,命名为Acinetobacter sp.Cel-55。对其生长条件及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耐高温性较好,菌株在55℃仍能生长,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37℃。所产纤维素酶最适酶活温度为75℃,最适反应pH为7.0。该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75℃下,保温120min仍能保持80%的活性。Zn^2+、Mn^2+、Ca^2+、K^+、Mg^2+、Fe^2+、Cu^2+均对酶活力起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Mg2+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
杨力权周连广陈贵元桑鹏
关键词:酶学性质
原块菌属中国一新纪录种被引量:2
2016年
在对云南省大理州苍山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采集鉴定中,发现了原块菌属Protubera 1个中国新纪录种:塞布尔原块菌Protubera sabulonensis Malloch,并对该新纪录种进行了形态描述、图示和讨论,标本保存在大理大学生物科学馆(BMDLU)。
李琳唐松明罗宗龙苏鸿雁
关键词:担子菌分类学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