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城建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作品数:552 被引量:1,674H指数:15
相关作者:王银叶杨学稳范志云李毓李文朴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7篇期刊文章
  • 4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3篇环境科学与工...
  • 63篇建筑科学
  • 47篇化学工程
  • 27篇文化科学
  • 15篇天文地球
  • 12篇农业科学
  • 11篇理学
  • 7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4篇水利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电气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70篇污染
  • 57篇污泥
  • 40篇废水
  • 36篇厌氧
  • 36篇脱氮
  • 32篇污水
  • 30篇除磷
  • 26篇混凝
  • 25篇水处理
  • 24篇重金
  • 24篇重金属
  • 24篇硝化
  • 23篇降解
  • 23篇催化
  • 21篇反应器
  • 20篇水体
  • 16篇教学
  • 16篇反硝化
  • 14篇污水处理
  • 13篇絮凝

机构

  • 547篇天津城建大学
  • 190篇天津市水质科...
  • 39篇天津大学
  • 29篇中国科学院生...
  • 21篇天津工业大学
  • 19篇中国环境科学...
  • 14篇河北科技大学
  • 10篇南开大学
  • 7篇台湾大学
  • 7篇天津市市政工...
  • 7篇天津创业环保...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中国市政工程...
  • 5篇中国环境监测...
  • 5篇农业农村部环...
  • 5篇天津三博水科...
  • 5篇天津天一爱拓...
  • 5篇天津凯英科技...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天津理工大学

作者

  • 104篇孙力平
  • 61篇苑宏英
  • 54篇王少坡
  • 51篇邱春生
  • 25篇于静洁
  • 25篇程方
  • 21篇员建
  • 19篇钟远
  • 18篇池勇志
  • 17篇费学宁
  • 16篇张新波
  • 14篇李亚静
  • 14篇郑剑锋
  • 12篇祁丽
  • 12篇赵建海
  • 10篇廉静
  • 10篇吕建波
  • 10篇刘月敏
  • 10篇宋圆圆
  • 9篇马华继

传媒

  • 82篇天津城建大学...
  • 66篇环境工程学报
  • 33篇工业水处理
  • 32篇中国给水排水
  • 24篇环境工程
  • 21篇水处理技术
  • 17篇化工进展
  • 13篇膜科学与技术
  • 1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2篇环境科学
  • 1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1篇环境科学与技...
  • 8篇环境科学研究
  • 7篇天津工业大学...
  • 7篇实验室科学
  • 6篇环境科学学报
  • 6篇中国现代教育...
  • 6篇科技创新导报
  • 5篇给水排水
  • 5篇广州化工

年份

  • 2篇2024
  • 36篇2023
  • 46篇2022
  • 56篇2021
  • 35篇2020
  • 61篇2019
  • 69篇2018
  • 66篇2017
  • 52篇2016
  • 54篇2015
  • 48篇2014
  • 22篇2013
5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厌氧氨氧化附着膜膨胀床长期停运后的性能恢复过程
2022年
为探究连续流反应器在经历长期停运后的性能恢复情况,重启一个已停止运行150 d的厌氧氨氧化附着膜膨胀床(AAFEB)反应器,恢复了其脱氮性能,且考察了恢复策略的可行性、颗粒污泥性质的变化及其菌群结构的改变情况。结果表明:通过逐渐降低水力停留时间(HRT)(由13 h至3 h)和逐步提高进水总氮(TN)浓度(由(67.58±4.02)mg·L^(-1)至(374.93±10.76)mg·L^(-1))的方式,在72 d的恢复期中,氮去除率(NRR)由0.117kg·(m^(3)·d)^(-1)提升至2.553 kg·(m^(3)·d)^(-1),略高于反应器停运前((2.316±0.125)kg·(m^(3)·d)^(-1)),说明该AAFEB系统的脱氮性能恢复成功。在恢复期的第21天和第63天,反应器中部污泥的平均粒径分别为644.70μm和741.65μm,均超过停运前中部污泥的平均粒径(602.24μm)。g_Candidatus_Kuenenia为系统中厌氧氨氧化菌(AnAOB)的优势菌种,而g_Candidatus_Brocadia对长期停运后恢复期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这说明AAFEB系统内AnAOB具有良好的韧性,恢复策略可行,在经历长期停运后,AAFEB系统的脱氮性能可以得到恢复。
孙昊飞于静洁于静洁孟凡盛邱春生王栋邱春生
关键词:颗粒污泥菌群结构
氧化还原介体催化强化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还原亚硒酸盐的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针对微生物还原亚硒酸盐过程普遍存在的时间较长的问题,考察了4种水溶性醌类介体(α-AQS,AQS,1,5-AQDS和AQDS)对奥奈达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还原亚硒酸盐过程的加速作用,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培养条件,对硒纳米颗粒的Zeta电位和粒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4种醌类介体都加速了亚硒酸盐的还原,其中,AQDS的加速效果最显著;在pH值为8.0,温度为30℃,AQDS浓度为0.2mmol/L条件下,48h时亚硒酸盐的转化率达到100%;加入AQDS后会生成更大尺寸的硒纳米颗粒,并可能使硒纳米颗粒表面包裹的有机物质成分及含量发生改变。研究结果为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修复亚硒酸盐污染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俊江宋圆圆刘雁滨宋圆圆张伟宏郭延凯廉静
关键词:水污染防治工程亚硒酸盐氧化还原介体
反渗透系统的运行调节及其能耗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以交流异步电机、多级离心水泵及反渗透膜系统的运行特性为基础,明确了特定反渗透系统在恒通量及恒收率的运行条件下,回流调节、截流调节与变频调速3种系统运行调节方式的特点;分析了3种运行调节方式各自的能耗水平,论证了变频调速方式是反渗透系统最为节能的运行调节方式。
赵冲员建苑宏英茅建勇靖大为
关键词:反渗透系统运行调节电机调速系统节能
碳氮比对短程反硝化及胞外聚合物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采用短程反硝化工艺处理模拟高浓度硝酸盐工业废水,研究碳氮比(3.0/1,2.7/1,2.5/1,2.2/1)对短程反硝化及胞外聚合物(EPS)产生的影响,以实现亚硝酸盐(NO2^--N)的高效积累;同时通过反加批次实验进一步探究了EPS对短程反硝化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四个碳氮比(C/N)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NO2^--N积累,C/N为2.7时短程反硝化性能最佳,平均亚硝酸盐积累率(NAR)和出水NO2^--N可以达到83.19%和98.67 mg/L.随着C/N从3.0减少至2.2,EPS浓度从59.60±5.10 mg/g MLVSS逐渐增长至118.40±6.55 mg/g MLVSS,说明C/N与短程反硝化的EPS含量呈负相关.通过EPS浓度与短程反硝化性能的详细对比表明,反应器中EPS含量与短程反硝化的性能相关.反加实验进一步表明,反加多糖组的NO2^--N积累速率是空白组的2.40倍,反加蛋白质组的短程反硝化细菌生长速率是空白组的1.79倍.研究揭示了C/N对短程反硝化及EPS的影响及EPS对短程反硝化的作用,为实现短程反硝化NO2^--N稳定的积累及主流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钱九州韩懿韩懿谢珍李海波宋圆圆郭建博
关键词:碳氮比短程反硝化胞外聚合物亚硝酸盐
桂林夏冬两季大气中气态总汞浓度特征分析
为研究桂林市夏季和冬季大气中气态总汞(TGM)的浓度特征,利用大气汞分析仪(Tekran2537X)在桂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并结合同时期气象条件对TGM浓度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夏季监测时间为2016年7月...
郑悦张凯黎泳珊程方彭良高元官李红
关键词:气态总汞日变化
饮用水中氯代苯检测及健康风险评价
饮用水中的氯代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选取我国109处城镇供水系统,分两轮次对其水源水、水厂出水及供水管网水进行采集,应用吹扫捕集-GC-MS分析方法检测水样中的氯苯、1,2-二氯苯、1,2,4-三氯苯3种氯代苯类有机污染...
谢春雨孙力平陈旭刘翔宇
关键词:饮用水氯代苯毒性健康风险评价
底物浓度和温度对木糖厌氧发酵生物产氢的影响
为了获得混合菌群利用木糖进行厌氧发酵产氢的最佳条件,通过批次试验,对中温(35℃)和高温(55℃)下混合菌群利用不同浓度木糖(10~50g/L)厌氧发酵产氢系统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35℃下系统累积产氢量和最...
张丹丹孙力平邱春生谢春雨
关键词:木糖厌氧发酵底物浓度
文献传递
搅拌速率和时间对强化混凝去除微污染水中镍(Ⅱ)及有机物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静态实验考察了投加高铁酸钾强化混凝的效果,通过控制不同的絮凝搅拌速率、絮凝时间及原水浊度来强化镍(Ⅱ)和有机物的去除。结果表明,絮凝搅拌速度和时间、原水浊度是影响镍(Ⅱ)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的重要因素。原水镍(Ⅱ)质量浓度为1 mg·L^(-1)、TOC为10 mg·L^(-1),在一级絮凝搅拌速率为200 r·min^(-1)、时间为2 min,二级絮凝搅拌速率为40 r·min^(-1)、时间为10 min,原水浊度为36.7 NTU时,出水剩余镍为0.018 mg·L^(-1),去除率达到98.2%,TOC去除率为58.8%,浊度去除率为73.8%。出水可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高铁酸钾强化混凝可作为给水厂应对镍污染的一种有效处理措施。
员建栾萌竹孙涛苑宏英
关键词:强化混凝原水浊度
电渗析水处理除氟的研究进展及主要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22年
饮用水氟化物超标对牙齿、骨骼、内脏等人体器官健康有重要影响,因此,除氟是饮用水处理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常用的吸附、离子交换、化学沉淀、电絮凝、反渗透和纳滤等方法各自存在成本高、操作复杂等问题。电渗析除氟具有电流效率高(97%以上)的技术特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电渗析除氟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系统阐明了初始氟化物浓度、电压和电流密度、进水流速、pH、温度、原水性质和浓度、电极溶液的成分和浓度,以及离子交换膜等因素对电渗析除氟效果的影响规律,并提出电流密度、流速是影响饮用水电渗析除氟的较关键因素。与氯离子相比,饮用水原水中的氟离子具有浓度低,水合离子半径、斯托克斯半径及吉布斯自由能大的特点,存在浓度竞争效应及竞争性迁移速率慢的问题,因此,提高氟离子竞争性迁移速率是关键问题。最后,展望性地提出氟氯离子竞争性迁移概念,给出选择性场控电迁移、选择性膜堆结构和选择性分离膜的三级强化选择性分离技术路线。
罗胜朱铭田秉晖Theekshana MALALAGAMA
关键词:水处理电渗析除氟
水上公园景观湖叶绿素a和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多元回归分析
通过对2013年3月到2014年8月对天津水上公园景观湖pH、水温(T)、透明度(SD)、溶解氧(DO)、总磷(TP)、磷酸盐(PO43--P)、总氮(TN)、氨氮(NH3-N)、硝态氮(NO3-N),高锰酸盐指数(CO...
贾振睿孙力平钟远
关键词:水上公园
文献传递
共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