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 作品数:36 被引量:153H指数:6
- 相关作者:邱珊王春花王翘张洪芹朱振华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以民众为本位:当代节日志的价值旨归与实践追求——以“传统节庆文化论坛”相关讨论为核心被引量:6
- 2018年
- 与节日志有关的节日叙事,关联着中国文化根底与当代精神建构的核心价值。在当下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语境中,节日研究尽管已有较为丰赡的学术积累,呈现出多学科参与、多向度探索的可喜态势,但真正具有大局观、集成性、前瞻性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范式却乏善足陈。近期举办的"传统节庆文化论坛",在立足本土实践进行总结与反思的基础上,围绕《中国节日志》展开激烈讨论,大致呈现出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思辨趋向:关注节日中独特的身心体验和文化设置,视节日为民众建构社会关系的生活交流实践,从知识生产的过程反思节日志书写中的主体间性;将类型化的抽象概括和丰富的民众交流实践更密切地结合起来,以多元主体复调、多声部的织体形态生成节日数据库的"元数据标准",实现节日志研究成果的数字化,;深究节日中独特的生活叙事传统,探索当下国家政治、地方社会和民众主体之间的"礼俗互动"模式。
- 朱振华
- 关键词:主体间性
- 家庭互动模式代际传递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基于鲁北滨州市部分家庭的案例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家庭互动模式存在显著的代际传递性特征,良性家庭互动模式在代际传递中对家庭功能的实现、家庭的正常运转起到助推作用,而不良家庭互动模式一旦进入代际传递便会将家庭代入一个恶性循环,致使家庭问题在无休止的代际叠加中发生裂变,严重破坏家庭结构,阻碍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以鲁北平原滨州市部分家庭为例,通过个体视角的自我认知提升与自我赋能,以及系统化视角的结构家庭治疗法、模仿与社会学习等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力图解决不良家庭互动模式在代际传递中的消极影响,降低代际间的辐射效应,进而推进现代家庭的和谐构建。
- 邱珊
- 关键词:代际传递社会工作
- 问题、反思与展望:面向未来的师范教育——“‘新师范’:新时代的师范教育与教师发展”线上学术研讨会述评被引量:4
- 2020年
- "新师范"理念目前尚未提升到国家顶层设计的范畴,而且概念表述也并非一省一地的当代发明。但随着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转化,与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等理念涌现的文化语境和现实诉求一致--"新师范"愿景同样充满了人们对我国现有师范教育体系的追问与反思,以及对中国师范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想象与期待。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理和实践意义上,如果"新师范"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不能通过切实可行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去回答和解决当前造成师范教育弱化现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那么这种倡导很容易沦为昙花一现的社会现象。因此,只有通过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和学术讨论,将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真实动因和教师教育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剖析清楚,新时代语境下的师范教育和教师发展问题才能收获有价值的探索。
- 林松柏朱振华
- 关键词:师范教育教育改革
- 论学校安全工作的“三全管理”理念及落实机制
- 2021年
- 学校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对教育系统安全稳定、防范化解学校安全风险提出明确要求。特别是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及紧迫性更加突显。本刊开设“学校安全与卫生”栏目,关注学校卫生健康、饮食安全、交通安全、心理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校园欺凌防治等,本栏目由山东省学校安全协会组稿。
- 林毅林成策
- 关键词:学校安全工作饮食安全防范化解组稿消防安全
- 影响文化传承的因素——以章丘古村朱家峪的教育变迁为例被引量:1
- 2019年
- 古村落作为一种特殊的传统文化的存在,它的文化内涵和传承作用不容忽视。古村落的建筑艺术、教育沿革、民俗民风、宗教礼仪都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朱家峪作为历史文化名村,它的教育变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文化的传承受到传统重教思想、国家权力以及乡村名流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动态的变化过程。
- 满霞
- 关键词:文化传承教育
- 伦理取向: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道德必然
- 2016年
- 社会工作是伦理取向的,崇尚伦理价值的内核化发展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道德必然。由于社会工作面临问题的复合性、多元化态势,社会工作者在实务操作中难免遇到伦理困境,在面对两难境地的处理上,工作者个体差异、环境因素及偶发事件影响显著。以伦理为切入点,从社会工作价值两难议题入手,通过分析个体伦理价值内化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就伦理价值内化的关键性问题展开分析,进一步阐释伦理价值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显著地位。
- 邱珊
- 关键词:社会工作伦理取向伦理困境
- 渗透性与契合性:高校教师实务教学的成长之路被引量:1
- 2018年
- 高校实务性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其实务教学活动多为社会问题的再现或演绎,呈现形式上无论怎样对生活场景的加工与处理,都不可避免造成对教学参与者真实经历的触动,教师本体的个性特征、生活经历对实务教学的设计与组织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增权理论视角下,如何创设利于教师本体性特征与实务教学正向互动的环境,提高互动契合性,实现实务教学理想模型视为关键。
- 邱珊
- 关键词:高校教师实务教学本体特征
- 基于GIS的济南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 2017年
- 为了揭示济南市近十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情况,在收集2002和2013两期TM遥感影像的基础上,结合济南市土地利用现状图、济南市地形图,应用Arc GIS软件对济南市两期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对比并对其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城镇用地、林地、农村居民点、其它水域用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黄河水、交通运输用地、其它土地用地面积减少。(2)林地和耕地两类土地利用类型在济南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变化中起主要作用。(3)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中,城镇用地动态度最大面积变化最为显著。(4)济南市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的发展以及政府政策等多种因素导致济南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
- 郑志惠惠洪宽
-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GIS
- 黄河三角洲“三生”用地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空间分异机制被引量:42
- 2021年
- "三生"用地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空间分异特征是指导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基于1998年、2008年和2018年3期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构建黄河三角洲"三生"用地分类体系,通过土地利用转型图谱、生态环境质量指数、重心转移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定量分析研究区"三生"用地转型特征、生态环境效应及其空间分异性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 1998—2018年黄河三角洲"三生"用地转型表现为生产用地占比大幅增加(+13.50%),生态用地占比大幅减少(-17.19%),生活用地占比小幅增长(+3.69%)。1998—2008年,"三生"用地转型以生态用地向生产用地转型为主。2008—2018年,无绝对优势转型类型,转型过程复杂化。(2) 1998—2018年,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好,指数由0.390升至0.395,较高质量区与高质量区占主体地位。研究区中部及黄河入海口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东南及东北沿海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降低。(3)植被覆盖度、微地貌类型、土壤类型是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区位因子与社会经济因子对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的贡献率随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而降低,生态保护因子对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
- 韩美孔祥伦李云龙魏帆孔凡彪黄淑萍
-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转型生态环境质量
- 1990年以来3个时期黄河三角洲天然湿地的分布及其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被引量:17
- 2020年
- 以1990年、2004年和2018年的Landsat TM/OLI影像作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黄河三角洲天然湿地信息;采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网格单元法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黄河三角洲天然湿地的时空分布动态与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与1990年相比,2018年黄河三角洲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了517.0 km^2。其中,河流面积减少了20.4 km^2,滩涂面积减少了355.1 km^2,沼泽化草甸面积减少了296.1 km^2,近海海域面积增加了154.6 km^2;被开发利用的天然湿地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东北部和东部沿海区域,其分布范围比新增加的天然湿地更靠近海岸线;黄河三角洲天然湿地被开发利用的主要驱动因素为自然区位(天然湿地与海岸线的距离和与黄河的距离)、经济水平(国民生产总值)、经济区位(天然湿地与乡镇中心的距离)和自然环境因素(土壤类型)。
- 孔祥伦李云龙韩美田立鑫牛学锐朱继前王敏黄淑萍
- 关键词:天然湿地黄河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