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作品数:111 被引量:243H指数:7
- 相关作者:马一陈水勇王智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吉林大学体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现实的个人”与分工关系探析——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被引量:1
- 2022年
- 马克思批判了“抽象的人”,进而提出了“现实的个人”,此概念指客观存在有生命的人,他们进行生产,具有意识并处于特定的交互方式当中。分工反映着生产力,其有自然分工、自发分工及自觉分工三个阶段。人的生存发展需要是进行分工的根本原因,人是影响分工模式的关键要素。自然分工满足了人的生存需要,自发分工限制和压迫了人,人的全面解放需要在自觉分工中实现。“现实的个人”与分工的关系对当代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 梁润成
- 关键词:分工
- 微信公众号平台支持下高校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现被引量:2
- 2021年
- 互联网时代,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为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带来新机遇。文章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构建高校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发挥新媒体的现实价值,遵循一定原则,通过相应路径促使该模式的实现。
- 吕洪刚钟敏利
- 关键词:高校思政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
- 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体素养的核心与培育被引量:3
- 2018年
- 媒体素养是人们对媒体和媒体信息的理解、运用能力以及参与媒体活动的道德准则。媒体素养教育的长期缺失,使人们缺乏相应的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批判意识。媒体素养是融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批判能力是大学生媒体素养的核心。提高媒体素养应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成为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自觉行为;媒体素养教育应包含传统媒体,成为大学教育的自觉实践。
- 彭晓薇
- 关键词:大学生媒体素养通识教育
- 教育治理现代化中的功利主义困境及其超越被引量:1
- 2018年
- 近年来,在功利主义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功利主义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导致中国教育领域出现了许多问题。功利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感知和获取快乐的能力,坚持教育的外在目的论。探求功利主义教育观的理论渊源及其现实局限性,实现民主主义教育观的超越发展,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吕洪刚
- 关键词:功利主义民主主义教育治理
- 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内地班少数民族学生的社会心态研究——以江苏省Y市内高班为例被引量:3
- 2020年
- 内地新疆高中班少数民族学生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种子。从交往交流交融角度研究这一群体的社会心态现状,对于正确认识和理解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江苏省Y市的内地高中新疆班为个案,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的方法,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适应、社会适应、主观感受接纳程度、幸福感、社会支持、社会压力8个指标对该群体的社会心态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学生社会心态总体上积极、健康,对国家与民族有较高的认同,社会适应能力强,多数学生选择文化整合的模式。他们在课程学习方面呈现轻度到中度的压力,社会支持以熟人关系为基础,主观感受接纳程度与幸福感较高,交往交流交融的意愿与行为较强。但少数民族学生在心理上存在隐性的族际边界,要达到紧密的文化交流交融,还需要更长的交往过程以及相关措施加以引导,创造出更多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
- 陶文俊夏晓莉
- 关键词:社会心态内高班学生
- 刘节学术思想转变研究
- 2021年
- 刘节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相关理论的认识与评价,经历了一个从排斥到部分地、不自觉地接受,再到自觉学习、接受和运用的转变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前,刘节虽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未形成系统认知。1922—1926年间刘节在上海读大学时就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有所接触,他曾订阅共产党当时出版的一些刊物,也曾短暂接触过恽代英等共产党人;1934年刘节为顾颉刚的《古史辨》作序,也曾对当时流行的唯物史观作出过评价;早期刘节的著作《历史论》中也有多篇文章谈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随着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了更多了解,刘节虽未完全接受,甚至对其中的一些观点仍有排斥和批评,但是在他的学术研究中,却也有意无意地接受了唯物史观的一些方法与观念。新中国成立后,刘节主动学习马列主义著作,积极参与政治学习、反思旧著、接受思想改造。通过学习与改造,他基本能够把马列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史观、阶级斗争观点运用到自己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阶级斗争观点的变化:他总体上是承认阶级斗争的,并运用阶级斗争的观点与方法来重新阐释殷周革命和西周的社会性质,以此论证“西周封建说”。由此,新中国成立后,刘节的主要学术思想和观点转变为:赞同持“古为今用”与“抽象继承法”;认同阶级斗争观点,但认为不应该教条地用以解释古代的历史事件;主张学术与政治相结合。
- 陈华
- 关键词:学术思想唯物史观阶级斗争政治认同
- 地方师范高校思政课慕课的“挂课”现象及其启示——一个基于“毛概”课教学实践的分析
- 2018年
- 基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毛概课"慕课教学实践的调查研究显示,学生在慕课学习中存在严重的"挂课"现象。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思政课教学效果、教学目的之达成,也消解了思政课本身所应具有的严肃性、正当性,甚至对意识形态教育及师范生的教育和培养也具有颠覆作用。对此问题的解决,是当前的"思政课慕课化"改革所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在当前条件下,则可考虑改进课程的成绩评定方式、将慕课内容定性为辅助性质等具体方法。
- 李俊丰何婉文
- 关键词:思政课
- 汉斯·约纳斯责任伦理的忧惧启迪法探析
- 2019年
- 科学技术的更新迭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人类追求长远利益的应然性和追求眼前利益的实然性发生了冲突,为了更好地实现对未来人类和自然界的责任,约纳斯提出“忧惧启迪法”。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这种忧惧是人类主动的忧惧,从而孕育出忧患意识。第二,该忧惧实为一种“敬畏感”。忧惧启迪法的提出有助于解决现存的生态问题,但是其寄希望于人的道德来解决问题的做法过于乐观,因此,忧惧启迪法应引入功利主义为其理论作论证。
- 唐晓春
- 关键词:汉斯·约纳斯责任伦理
-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理论——从“人”的视角看
- 2023年
- 意识形态是“观念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理论则是对意识形态的解释。从“人”的视角去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能发现:人的物质生产行为是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意识形态是人的精神产物,统治阶级的利益诉求渗透在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赋予人精神交往行为规范性,德意志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服务,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解放人的思想,为人的发展提供指引。
- 梁润成
- 关键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理论
- 红色文化资源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应用——以广东为例被引量:7
- 2016年
- 红色文化资源是一种以物质形态、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表现出来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思想财富,它是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的产物,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过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来源。红色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鲜活资源之一。"互联网+"时代下,广东应发挥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发挥其独特育人功能,培育和践行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蔡英谦
- 关键词: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