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作品数:1,186 被引量:3,306H指数:21
相关作者:刘香田志昌金国辉马明李革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16篇期刊文章
  • 14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12篇建筑科学
  • 127篇交通运输工程
  • 64篇文化科学
  • 55篇经济管理
  • 26篇矿业工程
  • 26篇一般工业技术
  • 24篇理学
  • 22篇机械工程
  • 21篇自动化与计算...
  • 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天文地球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篇艺术
  • 10篇电气工程
  • 10篇水利工程
  • 7篇化学工程
  • 6篇农业科学
  • 6篇自然科学总论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社会学

主题

  • 243篇混凝土
  • 112篇建筑
  • 110篇抗震
  • 93篇钢管
  • 86篇抗震性
  • 86篇抗震性能
  • 81篇教学
  • 75篇有限元
  • 74篇钢管混凝土
  • 73篇载力
  • 73篇承载力
  • 63篇型钢
  • 51篇钢筋
  • 48篇有限元分析
  • 48篇受力
  • 44篇轴压
  • 38篇应力
  • 36篇受力性能
  • 36篇荷载
  • 34篇冷弯

机构

  • 1,159篇内蒙古科技大...
  • 39篇南京航空航天...
  • 31篇西安建筑科技...
  • 25篇包头钢铁(集...
  • 19篇北京工业大学
  • 1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0篇上海大学
  • 10篇包头市规划局
  • 9篇重庆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7篇青岛理工大学
  • 7篇内蒙古农业大...
  • 5篇哈尔滨工业大...
  • 5篇包头铝业股份...
  • 5篇包钢集团设计...
  • 4篇山东科技大学
  • 4篇华东交通大学
  • 4篇天津大学
  • 4篇中国地质环境...
  • 4篇包头铝业(集...

作者

  • 116篇赵根田
  • 76篇李斌
  • 62篇薛刚
  • 56篇牛建刚
  • 52篇许有俊
  • 51篇陈明
  • 43篇闻洋
  • 43篇刘香
  • 41篇高春彦
  • 39篇金国辉
  • 36篇方治华
  • 32篇田志昌
  • 30篇李奉阁
  • 28篇曹芙波
  • 27篇张玥
  • 27篇贾宏玉
  • 25篇银英姿
  • 23篇李革
  • 23篇王英浩
  • 23篇王晨霞

传媒

  • 144篇内蒙古科技大...
  • 62篇建筑结构
  • 49篇包头钢铁学院...
  • 35篇硅酸盐通报
  • 29篇工业建筑
  • 25篇混凝土
  • 18篇工程力学
  • 17篇价值工程
  • 17篇科技促进发展
  • 16篇内蒙古科技与...
  • 16篇施工技术
  • 14篇四川建筑科学...
  • 14篇科学技术与工...
  • 12篇应用力学学报
  • 12篇城市建筑
  • 1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1篇2009土木...
  • 10篇建筑技术
  • 10篇钢结构
  • 10篇辽宁工程技术...

年份

  • 4篇2024
  • 13篇2023
  • 22篇2022
  • 27篇2021
  • 47篇2020
  • 40篇2019
  • 50篇2018
  • 62篇2017
  • 94篇2016
  • 80篇2015
  • 73篇2014
  • 71篇2013
  • 69篇2012
  • 65篇2011
  • 97篇2010
  • 72篇2009
  • 79篇2008
  • 66篇2007
  • 48篇2006
  • 48篇2005
1,1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完成了四个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外加强环)模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表明: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强;达到极限荷载后具有良好的延性和稳定的后期承载能力,位移延性系数在3.5—4.76之间,满足延性节点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和抗震能力。梁柱线刚度比较大的试件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弹性阶段刚度,增大轴压比对试件的弹性刚度影响不大,但随着轴压比的增加,试件的后期变形能力有减小的趋势。
李斌高春彦石小燕
关键词:矩形钢管混凝土拟静力试验滞回性能延性耗能
石油套管热处理残余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2010年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石油套管的热处理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不同热传导率对淬火应力的影响;计算不同回火温度以及回火保温时间下的残余应力。
梁松姜旭
关键词:石油套管有限元
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土木工程专业口径的拓宽,实践性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在阐述了目前我国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李斌高春彦
关键词:高等教育课堂教学实践教学
二级悬臂式挡土墙的力学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ANSYS软件对二级悬臂式挡土墙进行位移和应力分析,确定一阶悬臂式挡土墙重点分析X方向的位移和Y方向的位移,二阶悬臂式挡土墙重点分析其墙背和墙踵面的受力情况;绘制出相应位置的位移和应力的分布曲线图,找到其规律,为以后的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苏利亚
关键词:悬臂式挡土墙ANSYS土压力
内蒙古地区建筑形式的探讨
2005年
蒙古族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研究内蒙古地区的建筑文化,创造出既能反映民族特色,又富有时代感的建筑形式,已成为内蒙古地区建筑创作中的主题.本文对此作了探讨.
李若旻
关键词:民族文化建筑形式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被引量:33
2009年
作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是青藏高原主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本身是一个复杂而又特殊的系统,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而形成的高寒土壤更有其独特的性质。本文首先综述了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方法的研究进展及造成估算结果差异的原因,随后对高寒土壤有机碳排放的观测试验进行了综述,探讨了气候变化对高寒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源汇效应的影响。目前,全球变暖的趋势正在加剧,40年来,青藏高原气温平均上升了约0.3~0.4℃,冻土面积正广泛退缩,这直接导致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发生了以植被覆盖度减少、高寒草原草甸面积萎缩等为主要形式的显著退化,植被生产力和土壤有机碳输入量都减少,而温度升高加快了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从而影响到高寒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碳储量。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的源汇效应问题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到目前为止,温度升高到底如何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没有明确的定论,为此,我们必须从长期的观测试验来说明气候变化对土壤碳库的源汇效应。
李娜李娜王根绪高永恒
关键词: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CO2排放气候变化
起重机水平挪移重物的动特性分析
2007年
考虑重物水平挪移运动过程中钢丝绳的刚度变化,建立了匀加速移动、匀速移动及匀减速移动的力学模型。应用Matlab软件编制仿真程序,对匀加速移动、匀速移动及匀减速移动的动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为动载荷的修正提供了理论基础及仿真数据。
贾宏玉方治华张晓平
关键词:动特性
基于大型直剪试验的高炉矿渣粉煤灰混合料力学特性研究
2016年
依托包钢新体系2 250mm热轧车间的地基处理工程对混合料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借助大型直剪仪对不同围压和含水率的混合料进行直剪试验,分析了混合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抗剪强度、力学参数以及从混合料剪切"翻滚-跳跃"现象的角度对相应的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上下波动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含水率与粘结力和内摩擦角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当含水率相同时,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峰值逐渐增大;相同法向应力作用下,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混合料的抗剪强度逐渐降低;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粘结力和内摩擦角逐渐降低,并且含水率的变化对粘结力的影响程度较内摩擦角大;当剪切位移处于试样长度的1/60~1/10时,剪切"翻滚-跳跃"现象最为明显,相应的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所出现的上下波动幅度也最大。
刘香吴成龙许有俊孙国栋陈彬
关键词:高炉矿渣粉煤灰力学特性
泡沫微晶玻璃砖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为研究泡沫微晶玻璃砖砌体的抗震性能,对5片泡沫微晶玻璃砖墙体进行了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下的拟静力试验。分析了泡沫微晶玻璃砖墙体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延性、刚度退化、耗能、抗剪承载力等,并综合考虑和研究了高宽比、竖向压应力及构造柱等因素对泡沫微晶玻璃砖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高宽比对试验墙体的影响较小;一定范围内增大墙体的竖向压应力可有效提高墙体的抗剪承载力和水平极限位移,使墙体的滞回曲线更加饱满;设置构造柱,可显著提高墙体的抗剪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在抗震设防区,泡沫微晶玻璃砖可以代替烧结黏土砖作为承重墙体材料使用。
李奉阁郝艳刘东孙文晋
关键词:抗剪承载力滞回曲线延性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针对地下建筑结构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的具体改革方案并付之于教学实践中,事实证明这些改革方法对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非常有效的.
鲍先凯刘欣宇
关键词:教学改革
文献传递
共1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