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 作品数:437 被引量:207H指数:7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清代西域“为东坡寿”诗事考
- 2020年
- 自乾隆朝平定西域后,随着大量文人的到来,“为东坡寿”雅集也被引入西部边陲。在乾嘉时期的乌鲁木齐与伊犁地区,都出现过以“为东坡寿”为契机的赋诗纪念活动。道光年间,驻镇西域的满族官员与遣戍文人们更是以群体之力,将西域“为东坡寿”活动推向了高潮,为清代“寿苏诗”增添了新的篇章。清代西域“为东坡寿”诗事既是对伟大诗人苏轼的纪念和其精神的继承发扬,也代表了边塞各族士人的传统认同与文化建构的努力,同时还彰显出西域诗歌创作与内地文坛的关联,是清代西域诗人们精神风貌的实录。
- 吴华峰
- 关键词:精神风貌
- 《云谣集》内容分析研究
- 2020年
- 敦煌曲子词发现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云谣集》作为最主要的抄卷之一,为现存最早之唐词抄本集子。对于《云谣集》的内容分析及其分类研究,学界有不同的观点,但大都是将《云谣集》三十首词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进行研究,并未对同一曲牌下的多首词作综合分析,未考虑同一曲牌下各首词相互联系。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云谣集》的性质及三十首词的文本,从词与词之间故事内容连贯性的角度,对《云谣集》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 马玲玲
- 关键词:《云谣集》敦煌曲子词
- 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田园诗歌的自然观比较分析
- 2018年
- 陶渊明和华兹华斯分别是中国古代文人和西方文人的代表人物,他们在田园诗歌的自然观上持有不同观点。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呈现出了'无我之境',华兹华斯的田园诗歌呈现出了'有我之境',并且在自然和田园上的内容上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异。陶渊明的田园诗歌给人的感觉是'含蓄蕴藉',而华兹华斯的田园诗歌则是'直率广阔',二者在自然审美意识上也存在着差异。
- 易春
- 关键词: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含蓄蕴藉
- “禁止”语义的汉维表现形式对比
- 2019年
- "禁止"语义的语气坚决、强硬,一般在比较严肃的场合使用。汉语是孤立语,形态不发达,"禁止"语义多用词汇形式来表达;维吾尔语是黏着语,形态发达,词汇和语法形式都可以表达"禁止"语义,但以语法形式为主。本文以语言类型学相关理论为指导,从对比的视角,探析了汉维"禁止"语义的表现形式及其异同。
- 李佳赵江民
- 关键词:禁止
- 《红楼梦》与《西游记》中骷髅意象比较分析
- 2024年
- 骷髅意象本身在文学作品中就具有超越生死和劝诫世人的意义。在《红楼梦》和《西游记》中更是通过迷惑人心、真假难辨的特性体现出了其劝诫世人的教化作用。不同的是《红楼梦》中道士利用风月宝鉴所传达出的戒色意义更多的是一种男女两性之间的情欲之色,而《西游记》中白骨夫人所传达出的戒色意义则更偏向于摒弃人性贪欲、色迷人眼,认识到人生无常、瞬息万变的真谛,传达出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 徐应会
- 关键词:《红楼梦》《西游记》
- 查慎行的诗风嬗变被引量:1
- 2020年
- 王士禛所作《敬业堂诗集序》,后被《四库全书总目》所引用,成为对查慎行整体风格评价之著名论断,然而王序仅是针对查慎行早年诗风,并不能涵盖查慎行《敬业堂诗集》的整体风格。查慎行早年诗歌颇具悲壮沉雄之气,喜用夸张的比喻和奇崛的语言来喻示沉雄阔大的诗境,转而伴随人生挫折与阅历渐深,他改换名字,心态愈加谨小慎微,诗风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他对现实的关怀慢慢减淡,在选词造句上追求浅易平畅,不造奇语,不刺人耳目。情感表达方面,亦克制和平和,逐步从“沉雄踔历”到“叙述温雅”。查慎行从“沉雄”而入“稳惬”的这一变化,有时代对个人诗歌创作的影响,亦体现了查慎行晚年对杜甫晚年诗风的复归。
- 周燕玲
- 关键词:查慎行诗风
- 中唐洛阳诗人群的居住格局及影响因素
- 2023年
- 以白居易为核心的洛阳诗人群在东都洛阳城东南隅诸坊形成比邻而居的空间分布格局。这一集居格局的形成一方面出于协调城市夜禁制度的束缚与群体交往便利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群体成员间基于故旧相知而生的情谊的交往需要。集居格局反映出诗人群成员与白居易密切深笃的情谊,其具有的空间便利又推动了诗人们的日常往来,从而使其本就紧密的关系更为亲密。与此同时,比邻聚居的格局也充分满足了诗人群成员随时相访携游的需要,使随性惬意的同游闲居生活成为其诗歌表达的主题。
- 魏娜
- 关键词:交游
- 《新唐书·列传》与《新疆图志·名宦》异文比较研究
- 2019年
- 清末《新疆图志·名宦》中的唐朝史料主要取材于《新唐书》。通过比较两书中的同义史料,发现以下差异。本文认为,《新疆图志·名宦》所引的《新唐书·列传》的异文主要表现在字词异文、词汇复音化、“所”字结构、史料补充、改写五个方面,从中亦可窥见中古至近古时期汉语的演变规律。
- 陈丹
- 关键词:《新唐书》《新疆图志》异文
- 论《一个人的战争》中女性的自我认知
- 2019年
- 林白作为"私人化"小说的代表作家,其作品《一个人的战争》引得文学界的广泛关注与探讨。林白用大胆的文字剖析女性心理,略"神经质"的女性形象体现出当代女性面临生存困境的抉择,女性在"自恋"与"自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林白着眼于女性的成长,以此为母体来探索女性不断自我认知的过程。
- 彭伊玲
- 关键词:《一个人的战争》女性形象自我认知
- 浅析余华《第七天》中的死亡叙事
- 2024年
- 余华是一位深受广大读者和评论家喜爱的当代作家,他的小说创作横跨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两个时期。先锋小说时期作品以《现实一种》《死亡叙述》为代表,作品以直观的死亡、暴力和荒诞表现了人性的自私、欲望和罪恶。九十年代以后进入新写实主义小说时期,与之前作品专注于表现人性恶不同的是,这一时期余华的作品以《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为代表,虽然仍以死亡、荒诞为主题,但更多的是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怜悯,展现人性美。余华近作《第七天》延续了新写实小说的特点,依旧以底层人民的苦难为主题,仍然涉及死亡、荒诞、底层苦难的写作内容,但作品采用设置死亡视角、温情描述死无葬身之地和堆叠新闻热点等写作方法,对死亡叙事进行创新和重新展演。《第七天》以死去的杨飞为主人公,采用亡灵视角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并保持对现实世界理性的认识,表现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圆形的叙事结构,使小说线索明确,环环相扣,编织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关系网;采用荒诞的情节、诗意的语言塑造了一个乌托邦般的死无葬身之地。死无葬身之地的美好对比现实世界的荒诞,表现了对现实的批判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建设性启示。
- 李文利
- 关键词:余华死亡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