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品数:1,802 被引量:4,233H指数:18
相关作者:王建国汪建新方桂花杨斌闫洪波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77篇期刊文章
  • 7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653篇机械工程
  • 32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35篇金属学及工艺
  • 12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20篇理学
  • 86篇文化科学
  • 83篇农业科学
  • 82篇矿业工程
  • 74篇交通运输工程
  • 63篇冶金工程
  • 62篇化学工程
  • 59篇动力工程及工...
  • 42篇电子电信
  • 40篇建筑科学
  • 34篇电气工程
  • 31篇经济管理
  • 18篇石油与天然气...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社会学

主题

  • 170篇有限元
  • 123篇轴承
  • 100篇有限元分析
  • 100篇故障诊断
  • 100篇齿轮
  • 86篇仿真
  • 84篇滚动轴承
  • 72篇教学
  • 65篇液压
  • 62篇轴承故障
  • 51篇小波
  • 51篇ANSYS
  • 48篇神经网
  • 48篇神经网络
  • 45篇数值模拟
  • 42篇第一性原理
  • 42篇数控
  • 41篇课程
  • 39篇粉碎机
  • 35篇教学改革

机构

  • 1,756篇内蒙古科技大...
  • 42篇包头钢铁(集...
  • 41篇包头职业技术...
  • 30篇北京科技大学
  • 26篇内蒙古包钢钢...
  • 21篇东北大学
  • 20篇内蒙古农业大...
  • 17篇北京工业大学
  • 14篇内蒙古北方重...
  • 12篇北京京诚凤凰...
  • 1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1篇浙江大学
  • 11篇包头稀土研究...
  • 11篇包头市交通运...
  • 10篇大连理工大学
  • 10篇华北电力大学
  • 8篇北京林业大学
  • 7篇南京工业大学
  • 7篇西安理工大学
  • 7篇河北工业大学

作者

  • 161篇任学平
  • 128篇王建国
  • 115篇汪建新
  • 98篇李强
  • 87篇谭心
  • 84篇闫洪波
  • 82篇方桂花
  • 69篇王春香
  • 65篇韩军
  • 64篇张玉宝
  • 59篇刘学杰
  • 59篇李震
  • 58篇王昌
  • 58篇秦波
  • 56篇高耀东
  • 52篇关丽坤
  • 51篇曹丽英
  • 45篇张文兴
  • 41篇杨文志
  • 41篇张超

传媒

  • 141篇机械设计与制...
  • 96篇机床与液压
  • 87篇内蒙古科技大...
  • 82篇内蒙古科技与...
  • 48篇煤矿机械
  • 35篇包钢科技
  • 30篇锻压技术
  • 29篇现代制造工程
  • 29篇液压与气动
  • 27篇组合机床与自...
  • 25篇机械传动
  • 23篇制造技术与机...
  • 20篇机电工程
  • 20篇矿山机械
  • 18篇铸造技术
  • 18篇装备制造技术
  • 17篇饲料工业
  • 17篇现代制造技术...
  • 16篇科技创新导报
  • 14篇机械工程师

年份

  • 4篇2024
  • 91篇2023
  • 116篇2022
  • 105篇2021
  • 109篇2020
  • 127篇2019
  • 114篇2018
  • 120篇2017
  • 109篇2016
  • 120篇2015
  • 129篇2014
  • 71篇2013
  • 60篇2012
  • 62篇2011
  • 90篇2010
  • 68篇2009
  • 101篇2008
  • 76篇2007
  • 52篇2006
  • 14篇2005
1,8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与相关分析结合的振动信号降噪
针对直接应用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无法辨别出信号中噪声信号的缺点,提出了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和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含噪信号进行降噪。该方法通过对分解得出若干固有模态函数(IMF)进行相关性预处理达到对信号降噪目的。通过模拟...
任学平汤晓峰王培武磊
关键词:希尔伯特黄变换降噪发动机振动
文献传递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3D模型与其运动和装配仿真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应用Pro E 2 0 0 1软件的高级建模技术和机构运动仿真等功能在PC机上实现了两级直齿与斜齿圆柱减速器各零部件和整机的 3D几何设计、虚拟装配和拆装动画及运动仿真 。
王春香孙洪军
关键词:PRO/E机构运动仿真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机械设计实验课改革探索
针对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的特点,探索机械设计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开设设计性实验、开放实验室等一系列措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徐平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文献传递
输油管道三通弹塑性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通的有限元模型,并对支主管径比不同的三通进行了弹塑性加载模拟计算,进而得到了三通在内压、面内弯矩和面外弯矩3种载荷作用下,应力沿相贯区的分布规律及危险点的位置。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支管管径并不能提高三通承受内压的能力,但可提高三通承受弯矩的能力;三通受内压时腹部向外膨胀,肩部向内收缩;大开孔支管三通所能承受的极限面外弯矩要远小于极限面内弯矩。
贾慧灵李强孙亮
关键词:弹塑性分析应力分布有限元分析
基于ANSYS单元生死技术的焊接模拟被引量:28
2010年
以开V型坡口钢板为例,利用ANSYS软件对其焊接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建立了合理的三维实体模型,使用单元"生死"技术模拟焊接焊缝的依次生成,获得了焊接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吻合,说明ANSYS的单元生死技术能有效地模拟焊接过程,本方法对各种关键问题的处理比较得当。
高耀东何雪
关键词:ANSYS有限元模拟
生物质常温开模成型机双锥度模具的试验研究
2014年
为研究生物质在双锥度模具下的成型规律,对干草、树叶、纸屑和松针在3种不同尺寸的模具下进行了成型试验。结果表明:在压缩循环的过程中,压力峰值遵循同一规律;双锥度模具的锥度对最大压缩力有显著影响;在同一模具下,纸屑和树叶成型所受到的压力均值是最大的,松针成型所需的压力均值是最小的;在3种模具下,大多数物料可以压缩成型且符合运输和储存的要求。研究表明:双锥度模具可以应用于常温开模成型机上;根据生物质在双锥度模具下压缩试验结果,可以为以后双锥度模具的结构设计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李震俞国胜曲迪
关键词:生物质
螺母副摩擦热对高速空心滚珠丝杠热特性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滚珠丝杠作为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的重要功能部件,其热变形会降低伺服进给系统的定位精度,在机床高速化发展的过程中,滚珠丝杠热变形成为其发展的瓶颈。其中螺母副摩擦热是影响滚珠丝杠热变形的主要因素。采用通有冷却介质的空心滚珠丝杠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将通过计算得到的螺母副摩擦热加载到空心滚珠丝杠滚道内,分析空心滚珠滚珠丝杠温度受轴向载荷、转速、通入空心滚珠丝杠的冷却介质的种类、冷却介质流速以及空心滚珠丝杠内孔的大小的影响及内孔大小对空心滚珠丝杠变形的影响。通过分析,结果表明:轴向载荷和转速对空心滚珠丝杠温度影响较小;专业冷却油更适合用于空心滚珠丝杠的冷却,合理控制其温升和热变形;热变形和热-结构耦合的分析,给出了最佳内孔直径。为空心滚珠丝杠的设计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韩军张玲聪李明亚
关键词:热特性
基于专利分析的磁制冷技术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使用Pat Snap平台对全球范围内磁制冷技术相关专利进行检索,收集磁制冷技术应用领域专利数据并进行查全、查重处理后得到分析样本;对样本专利进行整体概览分析、专利权人及发明人分析、技术分析、价值分析,得到专利地图及专利高频关键词,剖析磁制冷技术应用领域的发展现状、技术重点布局领域、专利价值等情况,并预测其发展方向。
闫洪波杨泽中汪建新郝宏波
关键词:磁制冷磁热效应稀土材料
基于三轴分析与功能模型融合的问题识别研究及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针对TRIZ割裂静态的使用因果与功能模型等分析工具导致无法高效准确识别解决工程问题的现状,在TRIZ分析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三轴分析与功能模型的创新融合,形成新的TRIZ分析流程,新流程加强分析工具间的相互作用,及时准确的对问题再定义,锁定问题关键因子,实现对工程核心问题的识别,并用纯电动矿用车能量反馈不足的工程实例分析创新流程的合理性与可实施性,创新流程旨在帮助工程技术人员识别隐藏在问题背后的根原因,找到宏观微观层面的核心关键问题,达到准确定义问题核心与本质的目的。
闫洪波闫洪波檀润华王阔
关键词:TRIZ功能分析
基于遗传蚁群混合算法的孔群加工路径优化被引量:9
2011年
为了提高孔群的数控加工效率,以孔群加工路径最短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蚁群混合算法对孔群加工路径规划问题进行研究。该混合优化算法的前期采用遗传算法、后期采用蚁群算法。在遗传算法向蚁群算法转换过程中,提出一种GSA遗传解到信息素转化策略。该策略以在遗传解endpop中选取前90%个个体和再随机产生的10%个个体合并后组成的新矩阵作为信息素值的转化依据;同时探讨了遗传算法中遗传算子的最佳组合问题。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分批按编号加工的路径相比较,采用最佳组合算子和GSA转化策略后的遗传蚁群混合算法求解问题所获得的孔群加工路径缩短了70.9%,比单一遗传算法具有更高的求解精度,理论上可以明显地提高孔群的数控加工效率。
王春香郭晓妮
关键词:遗传算法蚁群算法混合算法
共17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