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大学数字地球工作室

作品数:53 被引量:596H指数:14
相关作者:吴少岩王凌云郭玲玲江洲甘杰夫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25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4篇空间信息
  • 12篇城市
  • 11篇数字城市
  • 7篇数字地球
  • 5篇地理编码
  • 5篇网络
  • 5篇GIS
  • 4篇空间数据
  • 3篇地理信息
  • 3篇地理信息系统
  • 3篇信息系统
  • 3篇遥感
  • 3篇数据库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3篇下一代
  • 2篇地球系统
  • 2篇信息共享
  • 2篇信息基础
  • 2篇信息基础设施

机构

  • 52篇北京大学
  • 4篇北京市信息资...
  • 2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黑龙江省测绘...
  • 1篇密歇根大学

作者

  • 34篇李琦
  • 6篇郭玲玲
  • 5篇陈爱军
  • 5篇黄晓斌
  • 4篇王凌云
  • 4篇江洲
  • 3篇史文勇
  • 3篇吴少岩
  • 2篇李琦
  • 2篇毛东军
  • 2篇刘纯波
  • 2篇查传捷
  • 2篇甘杰夫
  • 2篇徐光祐
  • 2篇董宝青
  • 2篇金玲艳
  • 2篇毛曦
  • 2篇徐建鸿
  • 1篇夏晖
  • 1篇常磊

传媒

  • 10篇计算机科学
  • 7篇中国图象图形...
  • 7篇计算机工程与...
  • 6篇测绘科学
  • 3篇计算机工程
  • 2篇自然杂志
  • 2篇计算机应用研...
  • 2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宁夏农林科技
  • 1篇中国计算机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2005年上...
  • 1篇第三届中国博...
  • 1篇中国地理信息...
  • 1篇中国运筹学会...
  • 1篇中国运筹学会...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6
  • 6篇2005
  • 8篇2004
  • 6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6篇1999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走近信息可视化被引量:9
2003年
海量的数据只有通过可视化变成形象,才能激发人的形象思维。 信息可视化作为一门将信息和数据转换为人们可以直观、形象理解的图形或图像表达方式的技术,对表现数据信息和挖掘隐含信息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信息可视化技术,我们可以发现大量金融、通信和商业数据中隐含的规律,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李琦陈少强
关键词:隐含信息信息可视化技术形象思维商业数据
数字地球—下一代全球信息基础设施
数字地球建立在全基础设施平台之上,以时空框架整合多源海量数据,并以深度与广度开发空间信息资源为基本特征,预计将启动下一代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数字地球的发展是一个演化过程,“空间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一过程的起点。数字地球...
李琦吴少岩
关键词:数字地球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文献传递
地理编码(Geocoding)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9
2003年
该文阐述地理编码(Geocoding)的技术应用和发展。首先从地理编码的定义出发,论述了它在地址定位和空间信息整合方面的作用。分析国内外地理编码技术的应用方法和领域,总结了它在应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探讨地理编码在实现数字城市空间信息的融合和共享方面的作用。
江洲李琦
关键词:地理编码空间信息数字城市GIS地理信息系统
基于Repast平台的SARS传播仿真建模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通过引入基于主体的建模思路和方法,根据易于描述的微观个体行为,利用Repast仿真建模平台对SARS的传播过程进行模拟,从而研究SARS传播宏观层面的规律,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疫情防控的策略和措施。本文初步构造了SARS传播的主体模型,定义了主体的状态转换方式以及主体之间的行为规则,并实现了一个可用于模拟SARS传播过程的简单的仿真建模框架,通过可动态扩展的规则设定、模型参数调节,为研究SARS传播提供了方便的模拟环境。
瞿毅臻李琦甘杰夫
关键词:SARS仿真REPAST
基于本体的空间搜索引擎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提出了一种智能空间搜索引擎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传统搜索引擎在处理空间语义方面的缺陷,将本体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引入搜索引擎中,解决基于自然语言查询的空间检索问题。初步构造了基于本体的空间搜索引擎的结构框架,分析了本体在空间搜索引擎中的应用范畴,并构建了相应的本体库以及解析自然语言查询的模式库,提出了自然语言式空间查询的解析方案。最后通过建立空间搜索引擎原型系统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段磊李琦毛曦
关键词:本体自然语言
全球陆地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研究
生物量作为表征植物活动的关键变量,是研究碳循环和全球变化的基础。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遥感方法具有快速,大尺度,无破坏等特点,更宜于对生态系统进行动态、宏观监测。随着热红外、微波和激光遥感仪器以及多角度高光谱和高分辨率技术...
周红伟李琦
文献传递
面向数字城市的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实现被引量:4
2004年
空间数据库是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平台。本文在分析面向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库的特点及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其核心内容,包括元数据库、遥感影像数据库、电子地图数据库、GPS数据库、地理编码数据库和社会经济基本单元数据库等。同时,对其数据组织模型和接口体系进行设计,并基于J2EE规范和Oracle Spatial进行了初步实现。
李琦常磊王凌云
关键词:空间数据库数据共享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数字城市
国内地理编码数据库系统开发与研究被引量:44
2004年
该文在对国内开发地理编码数据库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系统建设目标和主要内容,结合国内地址现状,提出了以遥感影像为基底进行地址数据采集的方法,并全面阐述了开发地理编码数据库系统的技术思想,最后结合北京市地理编码数据库系统实例给出了具体的技术实现方案。
王凌云李琦江洲
关键词:地理编码遥感影像
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风险分析关键技术探索被引量:1
2016年
如何量化与认知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巨大风险已经成为国内外首脑高峰会议的热点之一。IPCC的报告综合了千余名科学家与专家对气候变化包括气象灾害、粮食安全、生态系统、水资源等多个领域在内的风险评估的整理、分类和分析,但大多尚处于单项领域的研究,亟须进行系统的建模和全面的风险分析。该文提出了CyberGIS模型方法,探讨对国家安全风险问题的参数化建模和形式化表达。
李琦张成冯逍范俊翔朱亚杰
关键词:气候变化风险评估
三维空间对象拓扑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在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等涉及地理数据等许多应用中,三维空间对象的拓扑关系的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弄清三维空间对象的拓扑关系,对于三维空间对象的操作以及操作的算法研究至关重要。由于三维空间对象的复杂性,它们之间拓扑关系的判定大多只是从简单的概念来进行判断,还没有从理论上全面地给定它的判定准则。该文试图在三维空间中,详细地研究空间对象之间拓扑关系成立的条件与结论,利用这些规则,可以全面地得到三维空间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所有拓扑关系。
朱铁稳李琦苗前军
关键词:拓扑关系数字城市GIS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