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作品数:10 被引量:155H指数:7
相关作者:黄永春常瑞恒张海芳杨鹏王慧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标准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土壤
  • 5篇养分
  • 4篇土壤酶
  • 4篇土壤酶活
  • 4篇土壤酶活性
  • 4篇酶活性
  • 3篇土壤养分
  • 3篇基因
  • 3篇BT+CPT...
  • 2篇双价基因
  • 2篇速效
  • 2篇速效养分
  • 2篇转双价基因
  • 2篇棉花
  • 2篇黄顶菊
  • 1篇养分含量
  • 1篇植株
  • 1篇植株养分
  • 1篇入侵
  • 1篇墒情

机构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国家农业信息...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杨殿林
  • 5篇赵建宁
  • 4篇李刚
  • 4篇刘红梅
  • 3篇皇甫超河
  • 2篇娜布其
  • 2篇红雨
  • 2篇张贵龙
  • 2篇娜日苏
  • 2篇刘玲
  • 2篇黄永春
  • 1篇乌兰图雅
  • 1篇张天瑞
  • 1篇赖欣
  • 1篇屠臣阳
  • 1篇红梅
  • 1篇常瑞恒
  • 1篇王慧
  • 1篇杨鹏
  • 1篇张海芳

传媒

  • 3篇棉花学报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杂草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作物杂志
  • 1篇环境工程技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种牧草植物对黄顶菊田间替代控制被引量:29
2010年
在田间条件下,采用替代试验对比研究了3种1年生牧草——高丹草、紫花苜蓿和欧洲菊苣与入侵我国华北地区的一种外来植物黄顶菊之间的相对竞争表现;通过设置不同牧草与黄顶菊组合的替代比例(牧草与黄顶菊分别单种及1∶1、1.5∶1和2∶1比例混种),建立了3种牧草与黄顶菊的田间替代试验区。结果表明:随着3种牧草替代比例的增加,其盖度也逐渐上升,均对黄顶菊表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高丹草出苗较黄顶菊更早且具有更强的遮阴能力,在各混种替代组合中完全抑制了黄顶菊生长,抑制率达100%;紫花苜蓿和欧洲菊苣与黄顶菊的混种种群中,黄顶菊的生物量、株高等均极显著低于对照,且在中等替代比例(1.5∶1)下对黄顶菊的抑制效果为最佳,抑制率分别为87.7%和96.2%;在与3种牧草竞争的条件下,黄顶菊相对产量均显著<1.0,表明黄顶菊种间竞争显著小于种内竞争,使该外来种生长受到有效抑制。在黄顶菊已入侵和易于入侵的生境建立牧草替代种群是进行生态重建和保持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
皇甫超河张天瑞刘红梅李刚赖欣杨殿林
关键词:黄顶菊牧草生物入侵生态重建
利用根箱法解析转双价(Bt+CpTI)基因棉花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利用根箱法对棉花根部土壤进行分区采集,并采用传统平板培养和DGGE克隆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转双价基因棉和常规棉3个生长时期(播种后40 d、50 d和60 d)不同根区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及细菌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平板培养结果表明,与常规棉相比,转双价基因棉S1根区土壤细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降低,而S2根区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和S3根区土壤细菌、真菌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DGGE图谱分析表明,在棉花生长的3个时期内,转双价基因棉和常规棉根区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条带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2种棉花处理间有着很强的相似性,不受转双价基因棉种植的影响。转双价基因棉种植仅改变了根区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对细菌多样性无显著影响。
娜布其红雨杨殿林赵建宁李刚娜日苏刘玲
关键词:转双价基因棉土壤微生物根箱法细菌多样性
转双价棉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与植株养分含量变化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灭菌盆栽接种试验,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caledonium对转双价(Bt+CpTI)棉和常规棉石远321的侵染率和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转双价棉与同源常规棉之间根系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在同一时期均无显著差异,但植株氮、磷养分含量在一些时期明显不同,其变化随棉花品种、生育期不同而不同。转双价棉苗期根系全氮和蕾期、吐絮期地上部全磷以及苗期、蕾期和花铃期根系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棉(P<0.05),而蕾期地上部全氮和吐絮期根系全氮显著低于常规棉(P<0.05)。聚类分析表明,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和植株养分含量变化主要受生长时期的影响,转双价棉种植对其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刘红梅黄永春屠臣阳皇甫超河王慧杨殿林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植株养分常规棉侵染率苗期根系接种试验
生物质灰结渣和腐蚀特性被引量:12
2017年
针对目前生物质燃料燃烧过程中存在的灰结渣和受热面腐蚀问题,通过分析生物质灰的元素成分、矿物组成、理化特性及熔融特性等,探讨了灰结渣的形成过程和受热面腐蚀的机理。研究表明:生物质燃烧灰结渣的主要原因为碱金属硫酸盐及氯化物的形成降低了飞灰熔点,增加了飞灰的表面黏性,黏结在受热面表面形成结渣;此外,由于燃料中的氯化物在高温下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Cl和Cl2,再与金属受热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了受热面腐蚀。通过研究燃料成分、炉膛温度、过量空气系数、受热面材质等因素对结渣和受热面腐蚀的影响,得出可以采用生物质与煤混烧、加入添加剂、水洗及金属表面防腐等防治措施避免或减少结渣和腐蚀现象发生。
李海英张泽姬爱民赵荣煊杨鹏
关键词:结渣
土壤墒情监测数据采集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土壤墒情监测数据采集、存储传输、质量控制、设备维护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全国土壤墒情监测工作。
中国粮食作物秸秆焚烧释放碳量的估算被引量:71
2011年
生物质燃烧对全球大气环境和气候系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1999—2008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谷草比,估算了主要粮食作物的秸秆产量,结合秸秆露天焚烧比例计算了中国1999—2008年主要粮食作物秸秆露天焚烧量,进一步依据相关排放因子得出CO和CO2的排放量及碳排放总量。结果发现,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年平均秸秆产量达到4.9×108t,粮食秸秆露天焚烧量平均为0.94×108t,约占粮食作物秸秆总量的19,其中稻谷秸秆露天焚烧量占到粮食秸秆露天焚烧量的43.1;粮食作物秸秆露天焚烧排放的CO和CO2总量平均每年分别为9.19×106t和1.07×108t;排放的总碳量平均每年为3.32×107t,其中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秸秆露天焚烧释放的总碳量分别为9.88×106、9.93×106、11.14×106、2.22×106t。
赵建宁张贵龙杨殿林
关键词:秸秆粮食作物
转双价(Bt+CpTI)棉种植对土壤速效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本研究利用三室根箱对棉花根部土壤进行分区采集,以转双价棉SGK321及其亲本常规棉石远321为研究对象,对3个生长时期(播种后40、50 d和60 d)不同根区(S1、S2和S3)土壤速效养分(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磷)含量及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棉相比,转双价棉的种植促进了S2根区土壤中磷素向有效态的转化,使S2和S3根区土壤硝态氮含量下降,而对各根区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土壤铵态氮无显著影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速效养分和酶活性变化主要受生长时期的影响,转双价棉种植对其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娜布其赵建宁李刚杨殿林红雨娜日苏刘玲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
种植转双价基因(Bt+CpTI)棉对主要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采用灭菌盆栽试验,以转双价棉品种sGK321及其亲本常规棉品种石远321为研究对象,对4个生长时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根际土壤养分(全氮、全磷、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及某些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与同源常规棉相比,转双价棉根际土壤全磷含量和速效磷含量在同一时期均无显著差异,不同生育期差异明显,根际土壤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酶活性在一些时期则明显不同,其变化随棉花品种、生育期不同而不同。转双价棉蕾期根际土壤全氮含量和苗期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苗期、蕾期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常规棉(P<0.05),而蕾期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苗期、花铃期根际土壤脲酶活性以及苗期碱性磷酸酶活性则显著低于常规棉(P<0.05)。聚类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变化主要受生长时期的影响,转双价棉种植对其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刘红梅赵建宁黄永春张贵龙张海芳杨殿林
关键词: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
2种替代植物对黄顶菊入侵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在田间条件下,采用替代试验对比研究了2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灰绿藜、反枝苋与入侵我国华北地区的1种外来植物黄顶菊根区之间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1)黄顶菊单独种植根区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质含量均显著高于替代组合黄顶菊和灰绿藜混种、黄顶菊和反枝苋混种群落,显著高于单种灰绿藜、反枝苋。土壤磷素养分呈现与氮素养分含量相反的趋势,即单种本地替代植物——灰绿藜、反枝苋和混合替代处理高于单种黄顶菊,且差异显著。(2)黄顶菊单独种植根区土壤脲酶活性与黄顶菊和灰绿藜混种、黄顶菊和反枝苋混种群落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灰绿藜、反枝苋单种。黄顶菊单种根区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灰绿藜、反枝苋单种和混合替代处理。各处理根区多酚氧化酶活性无显著变化。说明替代植物灰绿藜、反枝苋对土壤氮素力和土壤酶活性利用能力低于黄顶菊,而且在种间竞争中不能够抑制黄顶菊对土壤有效磷的活化,不利于实现对其替代控制。
刘红梅皇甫超河常瑞恒杨殿林
关键词:黄顶菊灰绿藜反枝苋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
肥料配施方式对棉花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转双价(Bt+CpTI)基因抗虫棉sGK321及其亲本常规棉石远321为研究对象,设置了6个不同的施肥处理,比较分析转双价(Bt+CpTI)基因抗虫棉和非转基因亲本棉根际土壤酶活性(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及速效养分(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磷)的变化,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转双价(Bt+CpTI)基因抗虫棉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棉花种植120 d时,与亲本常规棉相比,转双价(Bt+CpTI)基因抗虫棉根际土壤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100%有机肥试验条件下均显著高于亲本常规棉。而在土壤硝态氮含量上,转双价(Bt+CpTI)基因抗虫棉与亲本常规棉之间的差异随着有机肥配施量的增加而减小;除了对照和50%的有机肥、50%的尿素试验条件外,其他处理转双价(Bt+CpTI)基因抗虫棉与亲本常规棉相比,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
乌兰图雅红梅赵建宁李刚杨殿林
关键词:根际土壤土壤酶活性速效养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