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作品数:1,275 被引量:2,623H指数:16
相关作者:吴宝国刘辉付元坤陈克全周德福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46篇期刊文章
  • 1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0篇冶金工程
  • 37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9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23篇文化科学
  • 1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83篇化学工程
  • 53篇理学
  • 49篇矿业工程
  • 14篇机械工程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经济管理
  • 12篇建筑科学
  • 1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1篇动力工程及工...
  • 9篇电气工程
  • 4篇电子电信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8篇合金
  • 65篇教学
  • 62篇冶金
  • 49篇钢渣
  • 48篇铁矿
  • 42篇转炉
  • 41篇连铸
  • 40篇球团
  • 39篇有限元
  • 39篇力学性能
  • 39篇课程
  • 39篇高炉
  • 39篇力学性
  • 39篇值模拟
  • 37篇数值模拟
  • 36篇教学改革
  • 34篇金属
  • 32篇奥氏体
  • 27篇低密度
  • 25篇冶金工程

机构

  • 1,263篇安徽工业大学
  • 99篇马鞍山钢铁股...
  • 71篇教育部
  • 67篇北京科技大学
  • 58篇钢铁研究总院
  • 29篇东北大学
  • 25篇苏州大学
  • 17篇南京迪威尔高...
  • 15篇中冶长天国际...
  • 15篇中天钢铁集团...
  • 13篇昆明理工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上海梅山钢铁...
  • 12篇铜陵学院
  • 12篇中南大学
  • 11篇中钢集团马鞍...
  • 10篇宝山钢铁股份...
  • 10篇江苏永钢集团...
  • 8篇南京航空航天...
  • 8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99篇龙红明
  • 41篇黄贞益
  • 28篇章俊
  • 19篇仇圣桃
  • 19篇张浩
  • 18篇王海川
  • 18篇章小峰
  • 17篇李家新
  • 17篇张浩
  • 17篇李昭东
  • 16篇王永强
  • 16篇王建军
  • 16篇常立忠
  • 16篇肖赛君
  • 15篇谢玲玲
  • 15篇李杰
  • 14篇华中胜
  • 14篇潘红波
  • 12篇杨建
  • 11篇汪开忠

传媒

  • 100篇安徽工业大学...
  • 66篇过程工程学报
  • 64篇安徽工业大学...
  • 58篇钢铁研究学报
  • 53篇钢铁
  • 36篇烧结球团
  • 32篇中国冶金
  • 32篇热加工工艺
  • 26篇金属热处理
  • 24篇连铸
  • 2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9篇炼钢
  • 18篇物理测试
  • 17篇钢铁钒钛
  • 16篇铁合金
  • 16篇工程科学学报
  • 13篇金属世界
  • 13篇材料导报
  • 13篇中国冶金教育
  • 12篇塑性工程学报

年份

  • 12篇2024
  • 168篇2023
  • 153篇2022
  • 138篇2021
  • 113篇2020
  • 114篇2019
  • 124篇2018
  • 120篇2017
  • 130篇2016
  • 115篇2015
  • 76篇2014
1,2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钙颗粒在CaO-FeO-SiO_2-P_2O_5体系炉渣中的溶解行为被引量:6
2017年
在1400℃下,将平均尺寸约70mm的石灰加入硅酸二钙饱和的CaO-FeO-SiO_2-P2O_5体系的炉渣中,研究了石灰颗粒在炉渣中的溶解行为.结果表明,石灰加入炉渣中沿CaO周围形成了6个区域:未熔氧化钙区域、石灰溶解向铁酸钙层转化的过渡层、铁酸钙层、不连续的固溶体层、致密的固溶体层、基体渣层;石灰加入5 s内即可形成C_2S-C_3P固溶体层,其中P_2O_5含量约在120 s时达到最大,之后随时间增加,固溶体颗粒尺寸不断增加,固溶体中P_2O_5含量降低;炉渣中含P_2O_5时,在石灰界面形成的壳层为xC_2S-C_3P而不是C_2S,C_2S-C_3P固溶体层形成阻碍了石灰溶解.
夏云进李孝攀李杰李杰郭鑫
连铸中间包内控流装置优化的物理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1前言作为高温钢水流动的必经容器,连铸中间包主要衔接着钢包二次精炼过程和结晶器浇注过程。在连铸过程中,其表现出不同的冶金功能,如夹杂物的去除、合金微调、过热度控制和温度均匀化控制等。这些基本操作主要依赖于中间包内钢水的流动,其流动特性常常通过停留时间曲线(RTD)给予定量化评价。为了优化钢水的流动状态和促进夹杂物的上浮去除,常见的操作有设置挡墙、挡坝、湍流抑制器和进行吹气操作等。
吴振忠徐涛马红军舒美良常立忠凌海涛
关键词:二次精炼浇注过程连铸过程中间包控流装置
高磷铁矿石含碳球团等温还原动力学被引量:5
2020年
为了研究高磷铁矿石含碳球团等温还原动力学在温度为1173、1273、1323、1373、1423和1473K时,采用界面化学反应模型、Jander方程、Ginstling-Broushtein方程、G Valensi-R E Carter方程等固-固/气反应机理函数对反应过程进行拟合,并采用XRD、SEM、EDX等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进行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还原程度提高,反应速率由0迅速增至最大值,随后逐渐减小并趋于平缓;当温度为1173~1373K时,反应过程符合界面化学反应,表观活化能为70.02kJ/mol,线性相关系数为0.9481;当温度为1373~1473K时,反应过程符合Jander方程,限制步骤为铁离子固相扩散,表观活化能为215.36kJ/mo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12。
陈雯王鑫雷鹰李雨何思奇廖振鸿
关键词:高磷铁矿含碳球团还原动力学
铂钯精矿中氯化银的浸出预处理研究
2020年
铜阳极泥分铜液所得铂钯精矿中的银主要以氯化银(AgCl)形态存在,可用氨水或亚硫酸钠作为浸出剂去除银。绘制了Ag^+与NH3、SO3^2-配体组分图,结合电位-pH图分析表明,氨浸的pH值范围为7.7~13.5,亚硫酸钠浸出宜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进行。优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银的氨浸浸出率为95.3%,碲浸出率为14.9%,有微量铂、钯浸出;以亚硫酸钠为浸出剂,银的浸出率为97.3%,碲浸出率为11.5%,金、铂和钯均不被浸出。亚硫酸钠更适于作为铂钯精矿预处理除银的浸出剂。
徐娟张福元丁丁
关键词:铂钯精矿氯化银氨水亚硫酸钠浸出
料面喷吹蒸汽对烧结矿产质量和C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随着钢铁行业烧结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的持续收紧,烧结料面喷吹技术以其节能减排提质的潜在优势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被广泛认为是当前具有一定综合减排效果的烧结过程控制技术。为探究料面喷吹蒸汽的最优工艺制度,查明蒸汽喷吹影响烧结过程的作用机理,以期实现其工业化应用,采用某钢铁厂的烧结原料,研究了蒸汽喷吹总量、喷吹流量及开始喷吹时刻对烧结矿产质量指标及C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 kg级烧结杯原料条件下,料面喷吹蒸汽最佳试验条件应为烧结点火8 min后连续喷15 min,喷吹流量为0.02 m^(3)/min,喷吹总量为180 g;此时,较基准相比,垂直烧结速度和利用系数稍有降低,成品率和转鼓强度分别提高0.60%和1.94%,固体能耗降低1.15 kg/t,达到最优值,烧结烟气CO浓度降低10.91%;表明喷吹蒸汽的进入使得被其他混匀矿包裹燃料中的碳元素充分反应,发挥高温反应的效果显著,进而提高成品率和转鼓强度;同时适宜蒸汽的加入参与到烧结高温带反应,有利于H_(2)O与C和O_(2)反应,将还原性气氛的CO转化为CO2,进而降低CO排放和烧结固体能耗。综合来看,在合理的喷吹制度下,料面喷吹蒸汽可起到烧结过程CO减排和改善烧结矿产质量指标的双重效果。
罗云飞杨涛周江虹春铁军裴元东龙红明
关键词:CO排放质量指标
块矿带式机干燥过程数学模拟研究
2022年
本文以块矿带式机鼓风干燥为研究对象,借助Fluent软件建立多孔介质床层内质量、动量、能量双方程和以及水分迁移方程的耦合数学模型,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台车去湿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鼓风温度的增加,料层去湿量增大,料层前缘在干燥时间为150 s左右发生水汽冷凝;在鼓风速度为1.43 m/s,鼓风温度为300℃的条件下,料层的去湿量与初始含水量的关系不大;随着鼓风速度的增大,料层去湿量增大,在干燥时间为360 s,鼓风速度分别为1.08、1.43、1.79 m/s时,料层最大去湿量分别为31%、36%、40%,且速度增大,冷凝区减少,但是冷凝值增大。
赵强黄明蓉魏进超狄瞻霞马钟琛春铁军
关键词:多孔介质数值模拟
超低碳低屈服点钢组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设计了超低碳低铌、超低碳低镍和超低碳3种低屈服点抗震钢,采用相同工艺生产出70 mm厚钢板。研究了这些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超低碳低铌和超低碳低镍钢轧后综合力学性能均达到了要求;3种钢的最终组织均为单一的铁素体,但超低碳低铌钢具有最优的塑性和超低温冲击韧度,其晶粒尺寸为50~100μm。
郑建平黄贞益苑阳阳郝震宇
关键词:超低碳钢力学性能
铁矿粉流态化还原过程黏结机理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为探究常压下铁矿粉颗粒在流化床中进行还原时的颗粒间黏结失流情况,指导用流化床还原铁矿粉的工业化应用,以澳大利亚某铁品位为61.42%、颗粒粒径为0.63~1.0 mm的铁矿粉为原料,添加与铁矿粉质量比为2%的Mg O粉末,在还原温度为923~1 023 K、H2与CO体积比为4∶1的混合气体为还原气体、还原气体线速度为0.6m/s、还原时间为60 min条件下,考察铁矿颗粒在流化床中还原时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颗粒在流化床中的存在状态主要受气体对颗粒的曳力、颗粒间的黏结力以及颗粒自身重力作用的影响。颗粒在竖直方向上所受向上的合外力大于零时,处于流化状态;合外力等于零时,铁矿粉处于临界黏结状态;合外力小于零时,处于黏结失流状态。温度相同时,颗粒间黏结力随着固体桥半径增大而增大;当固体桥半径相同时,高温条件下颗粒间的黏结力比低温条件下要大,黏结失流的临界固体桥半径范围为82~106 nm。
徐其言王建军郭磊
关键词:流化床流态化黏结
优化球团原料的配矿被引量:9
2016年
为了获得低成本、质量好的球团矿产品,以两种铁精矿粉(低铁高硅磁铁矿和高铁低硅磁铁矿)和一种膨润土为原料,以生球落下强度、抗压强度以及焙烧后成品球团抗压强度为评价指标,在相同造球工艺和膨润土加入量的条件下,研究两种质量不同的铁精矿混合配料造球对球团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低铁高硅矿配比的增加,生球落下强度、抗压强度以及焙烧后成品球团抗压强度均随之降低。通过优化配矿,当低铁高硅矿配比达40%时,生球的落下强度达到3次以上,抗压强度达20N以上,焙烧后抗压强度为3 850N,完全满足生产要求。
陈小龙李家新杨佳龙春铁军郭其飞
关键词:铁精矿膨润土配矿抗压强度
CO_2与水蒸汽对焦炭溶损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采用自制气-固相反应测定仪,于950?1200℃温度范围内研究了焦炭与CO2、水蒸汽的溶损反应.结果表明,焦炭与水蒸汽反应的气化率约为与CO2反应的2?7倍,随温度升高,二者气化率差距缩小;焦炭与CO2或水蒸汽的反应过程受界面反应控制较明显,可用未反应收缩核模型描述,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165.48和82.25 k J/mol;随温度升高,焦炭颗粒由外到内溶损量呈减少趋势,焦炭与水蒸汽反应比与CO2反应更多发生在颗粒表面;不同部位气孔生成方式不同,焦炭与CO2、水蒸汽反应后,边缘部位大于10?m的气孔所占比例分别增加66.98%和94.01%,中心部位大于10?m的气孔所占比例分别降低21.22%和3.30%.
王平张越强李家新龙红明孟庆民俞书才
关键词:焦炭CO2水蒸汽溶损反应微观形貌
共1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