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医药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作品数:21 被引量:81H指数:6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宁波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动物
  • 4篇性关节炎
  • 4篇佐剂性
  • 4篇佐剂性关节炎
  • 4篇关节炎
  • 3篇软骨
  • 3篇实验动物
  • 3篇海藻酸
  • 3篇海藻酸钠
  • 2篇动物学
  • 2篇多糖
  • 2篇药用
  • 2篇药用植物
  • 2篇遗传信息
  • 2篇植物
  • 2篇实验动物福利
  • 2篇实验动物学
  • 2篇小鼠
  • 2篇抗炎
  • 2篇抗炎作用

机构

  • 20篇湖北医药学院
  • 4篇宁波大学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十堰市动物卫...

作者

  • 6篇刘兴林
  • 4篇孙设宗
  • 3篇官守涛
  • 3篇安庆宝
  • 3篇张红梅
  • 2篇蒋雯雯
  • 2篇马石楠
  • 2篇张旭东
  • 2篇韦登明
  • 2篇刘欣
  • 2篇赵杰
  • 1篇王友伟
  • 1篇王生慧
  • 1篇刘瑛
  • 1篇彭吉霞
  • 1篇陈德森
  • 1篇丁爱玲
  • 1篇郭俐宏
  • 1篇王文杰
  • 1篇左霞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第11届中南...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动物检疫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成药
  • 1篇贵州医药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与美国实验动物福利的比较
实验动物是人类科学发展的无名英雄,它们一直在为人类的科学探索而献身。随着我国生物和医学领域研究的快速发展,实验动物这门独特的学科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与此同时伴随着生命伦理学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动物同人类以...
安庆宝刘欣杨建业
关键词:实验动物福利
火棘多糖对小鼠各组织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火棘多糖对小鼠肝、肾、脑和心各组织体内外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将昆明种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火棘多糖高、中、低保护组。饲养8d后,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植物油溶液,其余各组腹腔注射0.15%CCl4植物油溶液。24h后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ALT和AST。用PBS制备肝、心、肾和脑匀浆;在组织匀浆中加入FeSO4和H2O2,诱导自由基的生成,测定各组织体内外的抗氧化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火棘多糖保护组均可降低血清ALT和AST的含量(P<0.01或P<0.05),降低各组织MDA的含量(P<0.01或P<0.05)。体外抗氧化实验能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P<0.01或P<0.05)。结论火棘多糖能降低CCl4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对小鼠肝、肾、心和脑各组织体内外均有抗氧化作用,尤其对心、肾和肝组织的抗氧化作用较强。
丁爱玲孙设宗张红梅王生慧官守涛刘兴林
关键词:抗氧化
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制作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制作中的效果。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对照组单纯给予1%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注射麻醉;观察组给予1%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注射联合1%利多卡因1mL局部浸润的麻醉方式。分别观察麻醉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戊巴比妥钠追加次数、手术时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麻醉维持时间明显延长(115.33±10.88 VS 128.58±3.82 min),手术时间明显缩短(51.75±5.22 VS 44.42±3.45min),并可明显减少手术过程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麻醉起效时间(4.67±0.72VS 4.58±0.79min)、戊巴比妥钠追加次数和动物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可显著改善麻醉效果,减少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制作过程中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有利于完成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的制作。
马石楠刘欣王友伟安庆宝
关键词:戊巴比妥钠利多卡因麻醉实验动物学心肌梗死模型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prague Dawley大鼠80只,其中24只未造模型大鼠作为对照组;另56只大鼠采用线栓阻塞大脑中动脉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选择其中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观察组,每组24只。观察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大株红景天注射液2 m L·kg^(-1),每日1次;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4 d后断头处死各组大鼠,每组取8只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胎肝激酶-1(FLK-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另取8只大鼠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其脑组织VEGF mRNA、FLK-1mRNA、HIF-1αmRNA表达,余下8只大鼠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测定脑缺血梗死区比例。结果对照组、模型组、观察组大鼠全脑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脑组织无缺血梗死;模型组、观察组大鼠的脑缺血梗死区质量及梗死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鼠脑缺血梗死区质量及梗死比例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观察组大鼠脑组织VEGF、FLK-1、HIF-1α蛋白及其m 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大鼠脑组织VEGF、FLK-1、HIF-1α蛋白及其m 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可以升高大鼠缺血脑组织VEGF、FLK-1、HIF-1α蛋白及其m RNA表达,有助于诱导缺血部位血管内皮分化与再生,促进脑缺血区动脉侧支循环重建,维持成熟血管的完整性,增加脑组织供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王文杰左霞郭俐宏彭吉霞刘兴林安庆宝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百令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百令胶囊组,其中模型组及百令胶囊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菌素(25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对照组仅注射0.5mL枸橼酸缓冲液,1周后百令胶囊组以10mg/kg百令胶囊灌胃,每天1次;对照组及模型组以10mL/kg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3组大鼠连续灌胃49d。于第7、28、49天各组分别处死大鼠5只,测量肾脏质量并计算肾指数;第7、28、49天大鼠尾静脉取血测定血糖、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同时收集24h尿液测定尿微量清蛋白的水平。结果第7、28、49天百令胶囊组肾脏质量、肾指数、血清肌酐、尿素氮及尿微量清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F=13.32~85.36,q=3.58~92.39,P〈0.05)。百令胶囊组血糖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百令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阻止肾间质病变、纠正蛋白质及脂质代谢、延缓肾功能减退,进而改善肾功能有关。
宋艳丽刘兴林陈德森
关键词:百令胶囊尿微量清蛋白血糖血尿素氮
药用植物鸦胆子的基因组调研及SSR分子标记开发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基于基因组调研分析,开发药用植物鸦胆子基因组遗传资源。方法:本研究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借助K-mer分析工具揭示鸦胆子基因组大小、杂合度和GC含量等分子遗传学特征,利用MISA方法开发SSR分子标记。结果:提取鸦胆子叶片基因组DNA,构建350 bp文库,利用Illumina测序平台获取56.78 Gb高质量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鸦胆子的基因组大小为1.14 Gb,基因组杂合度为0.15%,基因组的GC含量为32.90%,重复序列比例为71.58%。在350 bp文库中随机选取10000条单端reads,与NT库进行BLAST比对,发现在已公布序列信息的物种之中,鸦胆子与同科异属植物塞子木(Leitneria floridana)的reads数匹配率最高,达40.52%。此外,根据已测基因序列,预测和开发SSR分子标记,总计530867,其中,单、双、三核苷酸重复模体分别占比57.83%、31􀆰59%、9.20%。结论:鸦胆子基因组特征是重复序列比例高,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提示鸦胆子与美洲原产植物塞子木的亲缘度高。基因组调研及SSR分子标记开发为开展鸦胆子资源保护、分子遗传和品种选育等工作提供了必要基础。
郑兰兰张旭东姚淞元何志凯李琛李琛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鸦胆子遗传信息
海藻酸钠复合工程化软骨细胞对兔佐剂性关节炎关节滑膜转录因子RORγt mRNA、 Foxp3 mRNA表达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学方法对兔佐剂性关节炎关节滑膜转录因子(ROR)γt mRNA、叉头蛋白(Fox)p3 mRNA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兔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3个治疗组〔分别为支架治疗组(C组)、细胞治疗组(D组)、支架复合细胞组(E组)〕,每组8只。B、C、D、E组的关节炎模型用完全弗氏佐剂(FCA)诱导,治疗组用海藻酸钠支架、工程化软骨细胞及海藻酸钠复合工程化软骨细胞注入兔关节腔内治疗1个月,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同法处理,观察各治疗组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滑膜苏木素-伊红(HE)、RT-PCR结果。结果E组Foxp3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P<0.05);E组RORγt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B组(P<0.05);各治疗组与B组相比,滑膜炎症反应均有所改善;E组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海藻酸钠复合软骨细胞可提高Foxp3 mRNA的表达、降低RORγt 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抗炎作用机制之一。
易伟张旭东蒋雯雯蒋雯雯
关键词:佐剂性关节炎RORΓTFOXP3
两种常用老年痴呆大鼠模型制备方法对比
2021年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老年痴呆大鼠模型,探求更合适的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方法实验设立正常组、模型Ⅰ组和模型Ⅱ组,随机分组,每组各15只大鼠。模型Ⅰ组采用侧脑室注射Aβ25-35,模型Ⅱ组采用D-半乳糖、亚硝酸钠及三氯化铝联合给药,观察两组大鼠造模48 h内和40 d内存活率,并在造模后1周和5周用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大鼠存活率检测结果显示三组大鼠造模后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造模后1周模型Ⅰ组和模型Ⅱ组的逃避潜伏期明显较长(P<0.05);造模后5周模型Ⅰ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Ⅱ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比较第一次穿越平台时间和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造模后1周两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模型Ⅰ组与模型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5周模型Ⅰ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Ⅱ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都可制备出痴呆大鼠模型,但模型Ⅰ组更适合用于短期实验而模型Ⅱ组适合用于长期研究。
韩宁刘兴林台雪姣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模型学习记忆
《实验动物学》教学实践被引量:1
2014年
实验动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操作是医学类院校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对课程专业设置、教材选择、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特别强调学生科研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课程建设中,课程教师争取不断完善课程建设体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刘欣唐怿安庆宝王友炜马石楠
关键词:实验动物学教学
半枝莲多糖清除氧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研究半枝莲多糖清除氧自由基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由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产生,羟自由基(.OH)采用Fenton体系产生,研究半枝莲多糖对O2-和.OH的清除作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Fe2+-H2O2系统诱导的健康小鼠及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研究半枝莲多糖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结果半枝莲多糖可有效清除O2-和.OH,且呈浓度依赖关系,可抑制健康小鼠肝匀浆的自氧化及Fe2+-H2O2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半枝莲多糖不同剂量保护组对CCl4肝损伤小鼠肝匀浆体外诱导脂质过氧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能明显降低其肝脏内MDA的水平。结论半枝莲多糖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赵杰官守涛孙设宗张红梅刘兴林
关键词:半枝莲多糖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抗氧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