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普洱学院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中心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篇遗产
  • 1篇遗产价值
  • 1篇灾后
  • 1篇秩序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认同
  • 1篇团结
  • 1篇文化
  • 1篇文化构建
  • 1篇乡土秩序
  • 1篇旅游
  • 1篇盟誓
  • 1篇民族
  • 1篇民族村
  • 1篇民族村寨
  • 1篇民族村寨旅游
  • 1篇民族团结
  • 1篇救助
  • 1篇话语
  • 1篇话语解读

机构

  • 4篇普洱学院
  • 1篇昆明学院
  • 1篇云南大学

作者

  • 2篇薛敬梅
  • 1篇窦志萍

传媒

  • 2篇普洱学院学报
  • 1篇民族论坛
  • 1篇经济社会史评...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民族村寨后乡土秩序建构研究
2020年
本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与制度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参与观察法及访谈法,通过对云南省普洱市芒景村寨村规民约的实证分析,探究旅游发展背景下民族村寨后乡土秩序的构建机制。结果发现:第一,民族旅游村寨的村规民约主要通过告诫形式引导村民行为,且其效力的属地主义原则性强,注重对集体资产的管理及传统文化与环境的保护;第二,民族旅游村寨村民社会认同是乡土秩序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族群认同、地方村民及其特定行为认同;第三,法制与礼俗的融合是民族旅游村寨乡土秩序建构的路径机制,主要通过明确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制管理与遵从传统民族文化美德的礼俗约束两种形式实现有效融合,且族群和谐与村寨发展是民族旅游村寨乡土秩序建构的走向与目标。
张彩虹窦志萍薛敬梅
关键词:乡土秩序民族村寨旅游社会认同村规民约
景迈山古茶园的家园遗产价值
2018年
从家园遗产的角度,论述了景迈山古茶园及文化对景迈山各族群的重要意义及在现实发展中的困境,指出只有充分认识到古茶园作为家园遗产的价值,才能实现人与环境的共存,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和谐发展。
薛敬梅王郁君
关键词:遗产
1925年云南霜灾后大饥荒的救助
2020年
1925年云南滇东地区爆发因霜灾引起大饥荒,民生极为凋敝。与此同时,滇东地区持续三年春夏异常低温,严重破坏了大小春粮食作物的生产,致使霜灾爆发之时,农户无粮度日,饥荒迅速蔓延。当时云南的社会环境极度脆弱,地方仓储制度已经崩坏,唐继尧政府财政拮据,云南省根本不具备有效的荒政救济能力。尽管云南政府曾向北洋政府求救,但北洋政府并不重视,无暇顾及。在国家救灾力量缺失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民间力量救灾形同杯水。
方冬李莲
关键词:饥荒北洋政府
盟誓的意义表述与文化构建——普洱民族团结盟誓的话语解读被引量:2
2014年
普洱民族团结盟誓是新中国国家政权与地方族群在互动关系中以盟誓为纽带实现话语同构的典型。在誓言中全面表述了"民族团结"的内在意义和边疆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它对维护西南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产生了深远影响。
薛敬梅
关键词:盟誓民族团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