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工程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作品数:43 被引量:118H指数:6
相关作者:李蕾杨开莲张保华陈文利吴豫鄂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武汉工业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化学工程
  • 17篇理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3篇色谱
  • 11篇相色谱
  • 7篇液相色谱
  • 6篇高效液相
  • 6篇高效液相色谱
  • 6篇光谱
  • 5篇液相
  • 5篇色谱法
  • 5篇聚丙烯
  • 5篇聚丙烯酰胺
  • 5篇丙烯
  • 5篇丙烯酰胺
  • 4篇液相色谱法
  • 4篇引发剂
  • 4篇气相
  • 4篇气相色谱
  • 4篇耐蚀
  • 4篇耐蚀性
  • 3篇电镀
  • 3篇原子

机构

  • 43篇武汉工程大学
  • 6篇武汉科技大学
  • 5篇武汉奥邦表面...
  • 3篇煤转化与新型...
  • 1篇武汉工业学院
  • 1篇武汉材料保护...
  • 1篇江苏豪森药业...
  • 1篇贵州省山地环...

作者

  • 9篇李蕾
  • 8篇杨开莲
  • 6篇王光华
  • 5篇陈文利
  • 4篇李蕾
  • 4篇李文兵
  • 4篇张保华
  • 4篇吴豫鄂
  • 3篇王学华
  • 3篇巨修练
  • 3篇康巍
  • 2篇刘安昌
  • 2篇潘思敬
  • 2篇陈文利
  • 2篇邹菁
  • 2篇付萍
  • 2篇张素霞
  • 2篇许永
  • 2篇王晶琼
  • 1篇夏品华

传媒

  • 15篇武汉工程大学...
  • 4篇云南化工
  • 3篇应用化工
  • 2篇化工时刊
  • 2篇化学与生物工...
  • 2篇中国东北地区...
  • 1篇襄樊学院学报
  • 1篇电镀与精饰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材料保护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陶瓷
  • 1篇辽宁化工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洁净煤技术
  • 1篇广东化工
  • 1篇第九届全国电...
  • 1篇第六届全国新...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10篇2006
  • 1篇2005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交通肇事案件中微量油漆物证的同性鉴定被引量:5
2007年
利用红外显微镜与扫描电镜-X光电子能谱仪相结合,对交通肇事案件中微量油漆物证进行同性鉴定.根据红外光谱特征对常见的车用油漆分类建库,研究了交通肇事案件中微量油漆物证进行种类分析和同一鉴定的实际应用方法.本方法为同性鉴定,所需样品量少,无需样品前处理,制样方便,能够满足微量油漆物证快速鉴定的需要.
李蕾张保华
关键词:红外显微镜光电子能谱仪
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机油中的氯、硫、磷含量被引量:10
2009年
提出了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机油样品中Cl、S、P的方法.机油经氧弹燃烧分解,用NaOH-H2O2吸收,离子色谱法以28 mmol/L的KOH为淋洗液,IonPac AS23型阴离子分析柱,抑制电导检测,可同时测定机油中Cl、S、P,各被测离子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5~0.9999,测定结果标准偏差小于3.75%,加标回收率为97.1%~101.20%.此法样品前处理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李蕾
关键词:氧弹离子色谱机油
新复合引发体系在反相微乳液中合成聚丙烯酰胺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采用新复合引发体系,在反相微乳液中合成出相对分子量较高且性能优良的聚丙烯酰胺。合成聚丙烯酰胺的正交实验方案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及引发剂比值是影响产物分子量的主要因素;最佳聚合条件如下:反应温度为40℃,氧化还原剂/偶氮引发剂为1/4,pH为9.00,引发剂浓度为0.3%,单体浓度为20%。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合成的聚丙烯酰胺进行了表征。
张素霞王光华李蕾王汉锋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复合引发剂反相微乳液正交实验
功能性单体引发聚合PAM及其神经网络的预测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含功能性单体的引发体系合成聚丙烯酰胺.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选择5×8×7×1的BP神经网络模型,验证了其正确性.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丙烯酰胺单体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反应温度为40℃,微乳液pH为9.0,引发剂质量百分数为0.30%,功能性单体占氧化还原部分质量分数为0.1,得到的最大分子量约为1.32×107.
王晶琼王光华李文兵李蕾康巍
关键词:神经网络聚丙烯酰胺
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LA^(3+)催化合成丙酸异戊酯被引量:1
2007年
制备固体超强酸SO42-/TiO2/La3+催化合成了丙酸异戊酯,酯化率可达95.7%,且催化剂可重复使用。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正丙酸0.2 mol,反应时间2 h,催化剂用量0.8 g,醇酸摩尔比1.6,带水剂甲苯用量12 mL。
杨开莲谢承礼
关键词:固体超强酸催化丙酸异戊酯
盐酸氨溴索含量的HPLC法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以C18色谱柱(Turner Kromasil C18 200mm×4.6mm,5μm),0.01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用氨水调节pII值至7.0)-乙腈(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5nm,流速1.0ml/min,窄温下测定盐酸氨溴索含量。通过实验建立了盐酸氨溴索的HPLC测定方法,盐酸氨溴索在流动相中浓度为12.02~120.21μg/mL时,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RSD为0.31%(n=6)。该方法简堆、快速、准确、可靠,能为盐酸氨溴索的质量控制提供保证。
陈文利赵军军潘思敬巨修练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功能性单体引发剂在微乳液中合成PAM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含功能性单体的氧化还原引发剂在反相微乳液中合成聚丙烯酰胺.正交试验的结果表明,功能性单体与还原剂的质量比和反应温度是影响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主要因素.实验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如下:单体浓度为30%,反应温度为30℃,引发剂浓度为0.15%,功能性单体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0.25,在此条件下合成的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量为1.09×107.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合成的聚丙烯酰胺进行了表征.
李立王光华高祥陈辉刚李蕾李文兵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
弱酸性镀液电镀锌-铁合金工艺
2009年
简述了氯化钾体系中镀锌-铁合金工艺的各种添加剂,确定了氯化钾镀锌-铁合金的电镀工艺范围和操作条件,并进行了分散能力、深镀能力、电流效率、阴极极化曲线、沉积速度、镀层脆性、结合力及耐蚀性等镀液镀层的性能测试。
周长虹吕明威蒋晟陈文利
关键词:锌-铁合金添加剂耐蚀性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动物胶中痕量砷被引量:1
2008年
研究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动物胶中痕量砷的方法和测定条件.测定的优化条件是:以4%的硝酸溶液为介质,用20μɡ硝酸镍作基体改进剂,最佳灰化温度1 000℃,最佳原子化温度2 200℃.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0×10-12g,相对标准偏差为5.7%,回收率为97%,检出限低,准确性和重复性好,是测定动物胶中痕量砷的良好的方法.
吴豫鄂
关键词: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离子色谱法检测氯酸盐炸药爆炸残留物中ClO_3^-和ClO_4^-被引量:11
2010年
利用离子色谱法检测氯酸盐类炸药爆炸残留物中的Cl O3-和Cl O4-,采用高容量阴离子分析柱IonPacAS23、抑制型电导检测,以KOH为流动相,等度淋洗.19 min内测定样品中包含Cl O3-和Cl O4-在内的4种阴离子,Cl O3-和Cl O4-的保留时间分别为5.0 min和17.7 min,检出限(S/N=3)分别为3.0μg/L和5.0μg/L.将此法应用于两起爆炸案的检材测定,4种阴离子的加标回收率在94.2%~101.1%之间.
杨开莲
关键词:离子色谱高氯酸根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