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

作品数:151 被引量:311H指数:6
相关机构:贵阳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文化科学
  • 32篇理学
  • 26篇化学工程
  • 2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农业科学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9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4篇建筑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27篇教学
  • 13篇教育
  • 9篇离子
  • 9篇纳米
  • 9篇改性
  • 8篇高校
  • 8篇丙烯
  • 7篇植物
  • 7篇制备及性能
  • 7篇实验教学
  • 7篇气凝胶
  • 7篇课程
  • 5篇淀粉
  • 5篇色谱
  • 5篇师范
  • 5篇土壤
  • 5篇相色谱
  • 5篇活性
  • 5篇复合材料
  • 5篇复合材

机构

  • 149篇贵州师范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
  • 9篇贵阳学院
  • 5篇贵州理工学院
  • 5篇贵州铁建恒发...
  • 4篇华中师范大学
  • 4篇中南大学
  • 3篇遵义师范学院
  • 2篇贵州大学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贵州民族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贵州省疾病预...
  • 2篇江陵县人民医...
  • 2篇贵州中兴南友...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9篇张春梅
  • 7篇罗绪强
  • 7篇张桂玲
  • 4篇罗军
  • 2篇周贻兵
  • 2篇宫江宁
  • 2篇张国平
  • 2篇曾忠良
  • 2篇余乐正
  • 2篇刘兴
  • 2篇李益洲
  • 1篇何军
  • 1篇陈超
  • 1篇韦良强
  • 1篇郭延芝
  • 1篇骆衡
  • 1篇王世杰
  • 1篇周进康
  • 1篇孙静
  • 1篇毕珊

传媒

  • 17篇贵州师范学院...
  • 16篇山东化工
  • 10篇广州化工
  • 5篇化工新型材料
  • 3篇化工管理
  • 3篇塑料工业
  • 3篇材料导报
  • 3篇化工技术与开...
  • 3篇贵阳学院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中兽医学杂志
  • 2篇山东农业科学
  • 2篇工程塑料应用
  • 2篇河南科技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环境化学
  • 2篇现代商贸工业
  • 2篇地球与环境
  • 2篇化学教育(中...
  • 2篇化学工程与技...

年份

  • 2篇2024
  • 21篇2023
  • 31篇2022
  • 40篇2021
  • 33篇2020
  • 15篇2019
  • 7篇2018
1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氟化合物最新检测及去除方法研究进展
2023年
全氟化合物因其特殊的化学结构在人类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它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包括人体自身所产生的影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综述近几年全氟化合物的研究热点,包括含量检测、降解方法、吸附材料等,探讨目前全氟化合物及其前体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及研究不足,旨在对全氟类化合物的合理利用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吴坤周贻兵赵君
关键词:全氟化合物降解
Fe(Ⅱ)浓度对硫酸盐还原菌去除水体中砷和锑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在硫酸盐还原菌处理体系中,加入浓度分别为10、20、50、100、200、500 mg·L^(-1)的Fe(Ⅱ),探讨不同浓度的Fe(Ⅱ)对硫酸盐还原菌去除As(Ⅲ)和Sb(Ⅲ)(初始浓度均为5 mg·L^(-1))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Fe(Ⅱ)的加入对体系pH、硫化物含量及SO_(4)^(2-)残余量均产生了显著影响;10 mg·L^(-1)和20 mg·L^(-1)的Fe(Ⅱ)对硫酸盐还原菌去除As(Ⅲ)和Sb(Ⅲ)的影响并不显著,随着Fe(Ⅱ)浓度的升高,体系中As(Ⅲ)和Sb(Ⅲ)的去除率均有明显提高;经过15 d的静置处理,500 mg·L^(-1) Fe(Ⅱ)对硫酸盐还原菌去除As(Ⅲ)和Sb(Ⅲ)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使得As(Ⅲ)和Sb(Ⅲ)的去除率从不加Fe(Ⅱ)时的30.2%、83.8%分别提高到98.2%、100%;比较每个Fe(Ⅱ)浓度下As(Ⅲ)和Sb(Ⅲ)的去除率发现,Sb(Ⅲ)的去除率均高于As(Ⅲ).研究表明,硫酸盐还原菌处理体系中As(Ⅲ)和Sb(Ⅲ)的去除效率将受基质pH、硫化物、共存离子等因素制约,也受到自身化学性质的影响,适量Fe(Ⅱ)的加入提高了As(Ⅲ)和Sb(Ⅲ)的去除效率,并降低了固相中As(Ⅲ)和Sb(Ⅲ)复溶的可能性.
柳凤娟张国平罗绪强余乐正王庆云
关键词:硫酸盐还原菌
氮钯共掺杂生物碳量子点的制备及电化学特征
2023年
以八月瓜果皮为碳源,经炭化、酸处理获得了碳量子点(CQDs),以硝酸铵为氮源、四氯钯酸铵为钯来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氮钯共掺杂碳量子点(Pb/N@CQDs)。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氮钯掺杂碳量子点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氮钯共掺杂碳量子点Pb/N@CQDs修饰电极具有较好的电催化还原峰、表现出较强的还原能力。
冉诗婉李忠勇文旭东刘应科周进康
关键词:掺杂修饰电极
温敏多孔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20年
试验以钠基膨润土,丙烯酰胺和双丙酮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以聚乙二醇为致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插层聚合法和接枝共聚致孔法制备了温敏多孔纳米复合水凝胶。研究了复合水凝胶的失水率性能和对污染水体中Cr(Ⅵ)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复合水凝胶具备温度响应性,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凝胶的失水率可达43.03%。复合水凝胶随着投加量的增加,对Cr(Ⅵ)去除率越高。水凝胶投加量为5.5 g时,最好吸附量可达81.3%。
韩汝森王毓任俊鹏汤婷王莉霞
关键词:双丙酮丙烯酰胺膨润土
影响本科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因素与改进措施
2020年
理工类学科专业的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成败。本文从教师教学能力、实验教学模式、教学质量评价、职称评审和绩效考核、实验条件四个方面分析了制约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查阅相关文献,兼顾贵州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
覃芳
关键词:教学能力职称评审实验教学模式教学质量评价
季节性干旱下喀斯特次生林不同树种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被引量:9
2021年
植物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特征和机制是理解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及其耦合关系的基础。为探讨季节性干旱下喀斯特次生林中不同植物的WUE变化,以普定次生林通量观测站内的喀斯特次生林为例,在连续干旱背景下分别对8种常见植物的叶片WUE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常见植物的叶片WUE日间主要在0.65~7.73μmol/mmol之间变化。8种植物的叶片WUE均以上午9点最大,厚果崖豆藤(Millettia pachycarpa)、朴树(Celtis sinensis)和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的WUE均在下午3点就降到最低,而铁线莲(Clematis florida)、木通(Akebia quinata)、石岩枫(Mallotus repandus)、梓树(Catalpa ovata)和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的WUE则在下午5点才降到最低。厚果崖豆藤、铁线莲、石岩枫、朴树、构树的WUE日间变化均较显著。(2)研究区植物叶片的WUE以藤本植物最高。上午9点、11点和下午3点,植物叶片WUE的种间差异均不显著,而在下午1点、5点,植物叶片WUE在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3)石岩枫和木通的叶片WUE与环境光照强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朴树和铁线莲的叶片WUE与环境相对湿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厚果崖豆藤的叶片WUE与环境空气温度间也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朴树、构树、马桑、石岩枫、铁线莲、厚果崖豆藤的叶片WUE与净光合速率均显著正相关,木通的叶片WUE与蒸腾速率显著负相关。研究区8种植物叶片WUE与叶面水汽压亏缺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4)植物种和外部环境对研究区植物叶片的WUE均有显著影响,木通、厚果崖豆藤、铁线莲在遭遇连续干旱后叶片WUE均较高,对生境恶劣的喀斯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张桂玲张桂玲罗绪强罗绪强任艳陆汉芝秦会斌
关键词:季节性干旱水分利用效率
微波加热快速合成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2022年
以溴代十二烷和三甲胺水溶液为原料,使用Anton Paar微波合成仪制备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探讨了投料比、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对反应产率的影响。通过熔点测定及核磁共振氢谱检测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溴代十二烷与三甲胺的投料物质的量比为1∶1.5,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20 min。最佳反应条件下,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产率达85.7%。与传统制备方法相比,微波辅助合成方法可快速方便地制得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雷琼马小云
关键词:三甲胺溴代十二烷微波辅助合成
表面改性废弃生物基材料吸附性能研究
2022年
选用废弃中药渣为原材料,用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预处理,使其表面的亲水基团羟基(-OH)完全暴露,再通过硅烷化试剂进行表面改性,从而制备出了一种吸附效率高的材料。利用SEM、TGA及润湿角测试仪对改性前后废弃中药渣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使用有机吸附物进行宏观吸附性能测定。可以得到,改性后的废弃中药渣润湿角达到105°,30 min后几乎没有变化,表现良好的疏水性;同时有机物的吸附能力优于原始废弃中药渣,在有机水污染治理中表现出良好的选择吸附性。
胡澜馨赵芷乐马小云王毓任俊鹏
关键词:中药渣表面改性
乡村振兴背景下信息媒介促进农产品营销新模式研究---以天柱县“村村联”小微型公共数据平台为例被引量:2
2022年
以贵州省天柱县农产品为例,搭建新媒体公众号,对农产品信息进行加工、包装、整合,促进农产品的销售。打造一个新的销售方式,为贵州省天柱县农产品的销售,打造一个全新的销售渠道。引领农户以网络为新的销售方式,推动天柱县农产品销售、生产的积极性。
谌业法田贤唐祺伟林文会朱绍凤周灿灿韩宝银
关键词:数据平台
褪黑素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
2022年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由急慢性病理因素所引发的,以神经细胞变性,丢失、退化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退性疾病。它是第二大类常见的死亡原因,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已成为一个新兴的公共卫生领域,对我们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挑战。褪黑素是松果体激素,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主要包括调节昼夜节律,清除自由基,抑制生物分子氧化,抑制神经炎症。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褪黑素的水平降低,褪黑素通过调节病理生理机制和信号通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提示褪黑素有可能成为新的治疗药物。
郭垠利刘承波
关键词:神经退行性疾病褪黑素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