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 作品数:349 被引量:225H指数:5
-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武陵山区民间文学资源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之贡献——兼谈民俗旅游
- 2019年
- 近三十年来,武陵山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以旅游为龙头带动了农副产品、手工艺、餐饮住宿、交通运输及其他日常消费等产业链的迅猛发展。民间文学资源在不同领域通过不同途径为民族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传承贡献、资源贡献与社会贡献。这些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凸显,需要不断总结并发扬光大。
- 李莉
- 关键词:文化产业
- 谢榛“不必解”内涵与诗歌批评观建构
- 2020年
- 谢榛《四溟诗话》中“可解”“不可解”是就诗歌的本质内容而言,而“不必解”则是从批评角度而论。“不必解”作为诗歌批评观是缘于诗歌如“水月镜花”一般,即诗歌意旨的含糊性,因此该批评观认为解诗应“勿泥其迹”,即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解诗。另外,“不必解”的批评观建立于诗歌“虚景有味,实景无趣”的创作手法和“浑然无迹”的艺术特色。
- 翁莉菲
- 关键词:批评观
- 从“大河母亲”到“江水伦理”--《风吹清江》的生态原型思想解读
- 2022年
- 近年来,许多作家把创作的关注点转向自然生态问题,希望在实践中寻找一条可以消解现代性弊端、实现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路径。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批评理论以其强大的理论阐释力,洞悉融汇在作家作品中的生态理想、生态情感乃至于生态无意识能力,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显学。原型批评理论也为理解生态文学文本解读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依据弗莱的理论,生态文学作家对自然无意识的心理感受与集体无意识,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某种原型基质作用。用这两种理论考察恩施籍诗人郝在春的诗作,可发现他对清江抱有母亲原型的情感,并尝试建构一种重视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伦理观念。
- 李真
- 关键词:生态批评理论原型批评理论母亲原型弗莱生态理想文学作家
- 民族文学创作对民族文化建设的作用研究——基于唐敦权、彭承忠、蔡章武、胡礼忠作品分析
- 2019年
- 民族文学的价值在于坚守民族文化价值立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学创作需要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审美需要的初心,赋予民族文学以人民性的文化内涵;民族文学要开拓新境界,需要强化面向未来的文化创新意识与文化塑形能力。唯有如此,民族文学创作才能为民族文化打造一方精神的高原,实现民族文学创作与民族文化建设的双赢。恩施土家族作家唐敦全、彭承忠、蔡章武和诗人胡礼忠的新作就契合民族文学创作新的时代要求,其创作成就值得充分肯定。
- 范生彪宋文慧
- 关键词:文化内涵
- 网络游戏玩家的“意见领袖”对青少年的影响——以电竞选手为例被引量:1
- 2019年
- 当人们提及网络游戏的时候,大多数人会将它们称为“毒品”,认为其毁掉了一大批青少年。然而,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中,作为中国代表队的RNG战队取得了金牌,在全球瞩目的英雄联盟世界总决赛中,IG战队取得了全球总冠军。这些为国争光的电竞选手会进一步推动更多青少年投入到网络游戏当中,他们作为“意见领袖”,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
- 韩阳
- 关键词:网络游戏玩家
- 唐传奇文体融合形式及其文学史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唐传奇有机融合史传、诗歌、骈文、辞赋等文体于一篇之内,呈现出"文备众体"的典型特征,其融合形式主要有三种,即用史传法而以志怪、诗文交错、歌传相偶。唐传奇经常在史传的框架内叙奇述异、驰骋想象,也关怀现实、针砭时弊,体现出史家的批判精神;能够将诗与文交叉、组合运用,或为小说创造出诗意的境界,或传达人物的情感,或增强作品的艺术真实性;而歌传相偶则形成了文体之间的对话,构成叙事学意义上的"互文本",拓展了文学作品的表现空间。文体融合使得唐传奇在叙事、抒情、议论方面灵活自如,对后世小说的发展影响深远。
- 熊碧
- 关键词:唐传奇文学史意义
-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传媒专业实践创新平台建设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专业实践是高校传媒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必备“技能包”。当下传媒业态的高度融合对高校传媒教育提出了全新挑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加速推进了新文科体系的建设步伐。唯有创新,才能以变应变,才能在“十四五”期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地方高校利用自身优势资源,融合校内媒体,结合课程教学,积极建设传媒专业实践平台体系,让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与社会需要相衔接的实践能力,成为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之一。
- 邓高锋
- 关键词:传媒实践媒介融合
- 叶梅,行者常至
- 2024年
-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土家族女作家叶梅精彩的艺术人生有效践履了古人之箴言。叶梅是当代文坛稀见的跨界写作多面手,是富有开创精神的名刊编辑。其创作道路经历了恩施—武汉—北京三个发展时期,形成了雅正清丽的创作风格。叶梅的小说人物个性鲜明,浸染着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其散文流露出真挚的情感与深切的思考,是当代文坛的一股清流;其非虚构作品贴近事实真相,展示出特定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叶梅主编《民族文学》期间,拓展了刊物的多民族文字版,为民族文学发展建构了新平台,为培养多民族青年作家、传播多民族文化开辟了新渠道。叶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人,亦是新时代优秀文化的杰出传播者。
- 李莉
- 关键词:文学成就文化传播
- 电视剧《狂飙》的叙事特色、节目特征及社会效果浅析
- 2024年
- 2023年,我国持续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该斗争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专项行动,而是一场事关治乱兴衰的战略之举。在此背景下,扫黑除恶剧也迎来了黄金期。在弘扬主流价值、实现意识形态功能的基础上,如何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反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回应公众期待,是当前扫黑除恶剧创作面临的主要挑战。电视剧《狂飙》的叙事特色、节目特征以及社会效果为未来此类型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一些启示。
- 李文伟
- 关键词:叙事特色节目特征
- 媒体融合视域下纪录片创作课程改革思路探析
- 2022年
-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媒体间的高度融合,业界人才需求悄然变化,这对高校传统的传媒教育提出了全新挑战。当前高校的课程体系基本上脱胎于传统媒体占据主流的大众传播时代,因此不能充分满足当下传媒生态对高校传媒教育的需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加速推进新文科体系建设步伐,提出“唯有创新,才能以变应变,才能在‘十四五’期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高校传媒类教育而言,唯有创新课程体系,才能走好课程改革之路。文章以地方高校传媒类核心课程纪录片创作为例,阐述纪录片的发展与纪录片创作课程的发展,剖析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结合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纪录片创作课程改革的几项新思路。文章旨在为新文科建设大背景下纪录片创作课程的改革创新提供参考。
- 邓高锋
- 关键词:媒体融合纪录片创作课程改革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