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解放军农牧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

作品数:228 被引量:1,044H指数:16
相关作者:乔贵林刘俊华姚湘燕朱平孙恩贵更多>>
相关机构:白求恩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白求恩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应用基础医学研究所塔里木农垦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9篇农业科学
  • 58篇生物学
  • 41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1篇病毒
  • 44篇基因
  • 35篇免疫
  • 32篇克隆
  • 27篇杆菌
  • 24篇蛋白
  • 23篇犬瘟
  • 22篇犬瘟热
  • 22篇瘟热
  • 21篇大肠杆菌
  • 20篇犬病
  • 19篇疫苗
  • 19篇细胞
  • 18篇犬瘟热病
  • 18篇犬瘟热病毒
  • 18篇瘟热病毒
  • 17篇锥虫
  • 16篇抗体
  • 14篇毒素
  • 14篇伊氏锥虫

机构

  • 228篇解放军农牧大...
  • 9篇白求恩医科大...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东北农业大学
  • 7篇塔里木农垦大...
  • 6篇中国预防医学...
  • 4篇广东省农业科...
  • 4篇莱阳农学院
  • 4篇成都军区联勤...
  • 3篇河北师范大学
  • 3篇吉林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3篇新疆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辽宁省益康生...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宁夏大学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63篇殷震
  • 30篇许崇波
  • 30篇金宁一
  • 29篇夏咸柱
  • 27篇冯书章
  • 21篇朱平
  • 21篇涂长春
  • 20篇刘俊华
  • 16篇常国权
  • 16篇王祥生
  • 15篇杨盛华
  • 13篇李红卫
  • 13篇李金中
  • 13篇刘晓明
  • 12篇黄耕
  • 12篇郭志儒
  • 11篇武银莲
  • 10篇邹啸环
  • 10篇刘子
  • 10篇胡桂学

传媒

  • 70篇中国兽医学报
  • 25篇中国兽医科技
  • 16篇黑龙江畜牧兽...
  • 8篇中国兽医杂志
  • 6篇卫生研究
  • 6篇中国畜禽传染...
  • 5篇畜牧与兽医
  • 5篇细胞与分子免...
  • 5篇养犬
  • 4篇高技术通讯
  • 4篇中国病毒学
  • 4篇中国兽药杂志
  • 3篇病毒学报
  • 3篇经济动物学报
  • 2篇传染病信息
  • 2篇吉林畜牧兽医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国外医学(微...
  • 2篇饲料工业
  • 2篇畜牧兽医学报

年份

  • 1篇2004
  • 3篇2001
  • 10篇2000
  • 59篇1999
  • 46篇1998
  • 37篇1997
  • 22篇1996
  • 17篇1995
  • 18篇1994
  • 13篇1993
  • 1篇1992
2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犬Ⅱ型腺病毒的分离鉴定被引量:10
1999年
在做犬腺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过程中,从送检的犬粪便中分离出多株犬腺病毒,并对其中1 株进行了系统鉴定。经形态学、理化学、血清学交叉中和试验、动物感染试验与分子生物学鉴定,证明为1 株犬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强毒,即犬Ⅱ型腺病毒。
范泉水夏咸柱黄耕何洪彬邱薇李金钟余春乔军武银莲范秀军王春华
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基因克隆与表达被引量:1
1999年
将液氮保存的弓形虫 N T 株经小鼠复壮后,取腹腔液提取弓形虫基因组 D N A,采用 P C R 方法从弓形虫 N T 株中扩增出约 800 bp 的片段。产物经 Eco R I和 Xba I酶切后,克隆到 p U C19 载体中,构建了 p B V P30 非融合表达质粒和 p E T P30 融合表达质粒。p B V P30 转化到宿主菌 D H5α、p E T P30 转化到宿主菌 B L21 ( D E3)后,分别经温控诱导和 I P T G 诱导,产物经 S D S P A G E 分析,p B V P30 未发现表达产物,p E T P30 出现约 30 000 的产物。 W estern blotting 显示,该蛋白与兔抗弓形虫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薄层扫描显示,该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 20% 以上。
赵文忠王祥生刘万臣
关键词:弓形虫表面抗原P30基因克隆
苏醒灵4号的毒性研究被引量:4
1995年
通过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致突变性试验,其结果苏醒灵4号急性中毒呈一过性轻度兴奋,对小鼠腹腔注射LD_(50)为54.4±3.7mg/kg,大鼠腹腔注射LD_(50)为75.0±10.2mg/kg;经给药15天,仅高剂量组对大鼠有一定毒性;各试验组微核率(2.40‰~2.50‰)在正常范围内,精子畸形率(2.61%~3.15%)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吴永魁田慧英梁德勇李东郊陈斯仪韩红伟刘晶
关键词:苏醒灵4号毒性小鼠
应用免疫电镜捕获双装饰法检测兔瘟病毒
1993年
免疫电镜技术是将免疫学与超微形态学相结合的一种检测技术,它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等特点。是目前最常用和可靠的病毒诊断技术之一。1981年,Kerlan等建立了一种称做免疫电镜双装饰法的新技术,使免疫电镜技术有了新的进展。该技术由于在处理样品的过程中增加了羊抗兔免疫球蛋白而加强了装饰效果,使病毒粒子在放大700—2500倍电镜下即可看见。本文报道利用该技术成功地检测了兔瘟病毒(RHDV),获得了很高的灵敏度和明显的装饰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病毒兔瘟种毒由本所病毒室提供。
常国权杨盛华
关键词:兔病兔瘟病毒免疫电镜
桔皮素衍生物对离体兔耳痒螨药效筛选试验被引量:8
1999年
将桔皮素化学结构改造后获得的7种衍生物制成乳浊液含桔皮素12.5%,再按要求稀释至所需浓度,对离体兔耳痒螨进行药效筛选试验。结果新衍生物有较好的杀螨作用,效果优于灭螨灵,与双甲脒、螨净相近。试验表明,0.02%的磺酸取代物在40min内将螨虫全部杀灭,0.05%桔皮素的溴取代物-1、溴取代物-2、碳酸酯、甲基酮-1和甲基酮-2分别在35、30、20、16和40min内将螨虫全部杀灭,0.05%和0.02%的桔皮素乙酰酯分别在5和10min内将螨虫全部杀灭。对照药品灭螨灵、螨净在0.02%浓度时分别在15和14min内将螨虫全部杀灭。
王祥生张祚新蔡辉杨永胜吴永魁刘晓芳
关键词:药物筛选耳痒螨螨病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5
1996年
将狂犬病病毒糖蛋白(RVgp)基因BglⅡ片段(1675bp)分别正向插入到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ET-17b和pET-17b2(用SacⅠ-NdeⅠ缺失掉pET-17b60bp含起始密码子ATG小片段)的BamHⅠ切点,构建重组质粒pET-17bRVgp和pET-17b2RVgp。将其分别转化表达受体菌E.coliBL21(DE3)和E,coliBL21(DE3)plysS.IPTG诱导表达,菌体经超声波裂解处理后SDS-pAGE,染色,在分子量约60000处可见重组质粒表达的较宽的蛋白带,以抗RVgpMcAb进行Western-blot检测,表明该表达蛋白为RVgp。通过扫描显示,表达的RVgp占菌体总蛋白的10%~14%,其中pET-17b2RVgp在E。coliBL21(DE3)中的表达量最高。
秦翠丽金宁一佟明华刘楠郭志儒顾万钧毛春生李吉平殷震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大肠杆菌
鸡传染性贫血病对雏鸡新城疫疫苗免疫的抑制机理──Ⅰ.细胞因子的变化被引量:11
1994年
1日龄健康AA雏鸡感染CIAV后8天进行ND疫苗免疫,免疫后29天用vNDV攻击,于免疫后7、14、28和攻毒后10天取材检测.给果,感染CIAV雏鸡经ND免疫后7天,胸腺T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诱生活性比未感染的免疫对照鸡明显降低(P<0.01);脾脏T细胞IL-2诱生活性于7和28天显著降低(P<0.05,P<0.01).感染免疫鸡免疫后14天脾脏淋巴细胞干扰素(IFN)诱生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果表明感染CIAV鸡对ND疫苗免疫的分子免疫调节作用明显减弱,HI抗体效价于免疫后7~28日明显降低(P<0.05)。ND强毒攻击后,CIAV感染ND免疫雏鸡的免疫保护率为60%%,明显低于免疫对照鸡(100%).
徐彦波刘忠贵
关键词:鸡病鸡传染性贫血雏鸡免疫
犬瘟热研究进展被引量:5
1995年
犬瘟热研究进展常国权,杨盛华,王新平(解放军农牧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长春130062)犬瘟热(Canine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犬科、融科和院熊科动物的一种急性、有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 ̄[1]。临床上以高热、眼结膜炎、皮...
常国权杨盛华王新平
关键词:犬病犬瘟热病原学流行病学
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双向选择对肉鸡腹脂、肝脂和产肉性能的影响
1996年
对零世代8周龄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进行降低腹脂的间接选择,一世代取得了明显效果:腹脂和肝脂向两极分化,其中肌胃脂和肝脂选择反应较大。低血浆VLDL的选择使腹脂降低,肝脂增加,对产肉性状未产生不利影响。9周龄腹脂率、板油率和肌胃脂率在高VLDL系分别高于低VLDL系21%,16%和51%;肌胃脂率品系间差异极显著(P<0.001)。品系与性别互作对肌胃脂率有明显影响(P<0.05)。腹脂、肌胃脂存在性别差异,腹脂率雌性略高于雄性,而肌胃脂率雄性高于雌性。9周龄肝脂率,高VLDL系显著低于低VLDL系(P<0.01),雌性高于雄性。一世代8周龄血浆VLDL产生了直接选择反应,血浆VLDL浓度,高VLDL系高于低VLDL系。血浆VLDL存在性别差异,雄性高于雌性。一世代高、低VLDL系血浆VLDL和腹脂的变异系数仍然很大,继续对其选择仍然有效。由于血浆VLDL属中等遗传力,并且家系间差异显著,因此。
陈金文杨山赵河山文伯珍莫棣华雷春胡刚安王世成
关键词:极低密度脂蛋白腹脂肝脂肉用鸡
表达CPB-ST融合蛋白工程菌株的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5
1998年
已构建的能表达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CPB)和大肠埃希氏菌ST融合蛋白(CPBST)的基因工程菌株BL21(DE3,pECBST1)及其表达产物经动物试验证实没有毒性反应。用从IPTG诱导的工程菌株中提取的包涵体和经甲醛灭活的工程菌株全菌体制备抗原免疫小白鼠,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小白鼠能分别抵抗1MLD的B型产气荚膜梭菌强毒株(C58-1)和产ST的大肠埃希氏菌工程菌株HB101(pSLM004)的攻击。用灭活的全菌体免疫家兔后,其免疫血清能中和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和大肠埃希氏菌ST的毒素活性。结果表明,构建的基因工程菌株BL21(DE3,pECBST1)可以作为预防由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和大肠埃希氏菌ST引起的幼畜腹泻的基因工程苗侯选菌株。
王玉炯许崇波冯书章朱平殷震
关键词:工程菌融合蛋白免疫原性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