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济宁学院中文系

作品数:240 被引量:207H指数:5
相关作者:王振星吴宪贞周晴孔莉王钦鸿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0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1篇文学
  • 33篇语言文字
  • 30篇文化科学
  • 11篇哲学宗教
  • 4篇历史地理
  • 3篇经济管理
  • 3篇艺术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3篇文学
  • 23篇小说
  • 19篇水浒
  • 18篇文化
  • 17篇水浒传
  • 16篇《水浒传》
  • 12篇审美
  • 10篇教学
  • 10篇汉语
  • 7篇绿野
  • 7篇绿野仙踪
  • 7篇考论
  • 7篇《绿野仙踪》
  • 6篇诗品
  • 6篇司空
  • 6篇司空图
  • 5篇语法
  • 5篇语义
  • 5篇诗歌
  • 5篇美学

机构

  • 216篇济宁学院
  • 7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曲阜师范大学
  • 2篇朱拉隆功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青岛滨海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泰山学院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山东财经大学

作者

  • 20篇孔德凌
  • 15篇吴宪贞
  • 13篇孔莉
  • 13篇王振星
  • 13篇李艳
  • 12篇杨景生
  • 12篇赵双花
  • 11篇张丽丽
  • 11篇周晴
  • 11篇徐复岭
  • 7篇彭兴奎
  • 6篇周晓静
  • 5篇张百领
  • 5篇解葳
  • 5篇刘隽
  • 5篇段春杨
  • 4篇王钦鸿
  • 4篇李建春
  • 4篇吕祥华
  • 4篇杨梅英

传媒

  • 69篇济宁学院学报
  • 8篇齐鲁学刊
  • 6篇写作
  • 5篇图书馆理论与...
  • 5篇汉字文化
  • 5篇现代语文(上...
  • 4篇文艺评论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 4篇菏泽学院学报
  • 3篇中学语文教学
  • 3篇东岳论丛
  • 3篇明清小说研究
  • 3篇济宁师范专科...
  • 3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小说评论
  • 2篇中国成人教育
  • 2篇宁夏大学学报...
  • 2篇泰山学院学报
  • 2篇山东商业职业...
  • 2篇枣庄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21
  • 8篇2020
  • 6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16篇2015
  • 18篇2014
  • 20篇2013
  • 20篇2012
  • 18篇2011
  • 25篇2010
  • 18篇2009
  • 18篇2008
  • 19篇2007
  • 1篇2006
2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身殉名”与“访仙求道”——《水浒传》与《绿野仙踪》“功名”论
2020年
《水浒传》宋江以财“殉”美名,又相继以对朝廷之忠、两性之情“殉”其江湖之“义”名,最后终以身家性命及江湖兄弟之“义”换取青史留名。与宋江追求功名、捍卫功名、“以身殉名”相比,《绿野仙踪》冷于冰却抛功弃名,走上访仙求道之路。二者所求貌似大相径庭,乃至背道而驰,实则殊途同归,不过前者名在俗世,后者名在仙界,皆为儒家重名意识及世道混浊、宵小猖獗所致。冷于冰是对宋江的反模仿,这也是《绿野仙踪》“深得水浒壸奥”的又一注脚。
周晴
试论《水浒传》中的官场风气
2020年
《水浒传》以虚拟官场揭露北宋末年徽宗时期吏治的黑暗和腐败。当时官场呈现出任官惟亲、无视德行,法度不举、贿赂先行,司法混乱、徇私舞弊的贪腐风气,造成了官逼民反、黑恶势力横行和社会风气败坏的严重后果。《水浒传》在时代的认知内揭示了“乱自上生”的官场腐败成因,验之宋代史料和笔记记载,确实如此。这为后人在赞叹梁山好汉的忠义之时,也为后世提供了一幅生动形象的反面教材,极具警示垂戒作用。
吴宪贞
关键词:《水浒传》警示
努力培养“上岗即能上手”的秘书人才——秘书学实践教学探索被引量:2
2017年
针对社会需要和秘书人才的培养规律,课题组对于秘书学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系统设计了具体方案和操作程序,在教学实施中收到了显著效益。
杨景生
关键词:秘书学实践教学
即时观察与既往观察
2012年
观察,通俗地说就是看。心理学定义为知觉,即对事物整体特征的反映。视觉心理学表明,某一个客观事物对人构成刺激,由眼睛压缩为一种可见光,再由大脑加工为一种知觉。视觉刺激虽然受到人为的极度压缩和加工,但在一般情况下,还是客观可靠的。观察除了靠眼睛的功能之外,还有大脑参与,即知觉与思维错综交结,混为一体。观察是写作的基础能力。
彭兴奎
关键词:视觉心理学视觉刺激知觉可见光眼睛
张炜小说创作中植根民间大地的文学观探索
2009年
张炜植根民间大地的文学观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一是具有拥抱大地的民间情怀;二是坚持关注民间大地的创作理念,形成了独异而鲜明的民间立场和"野地"意识;三是具有朝向民间的艺术运思。张炜以民间大地为旨归的文学观,在新时期文坛上独树一帜。他以此为立足点迸发出旺盛的创作活力。
冯晶
关键词:民间情怀民间立场
尼采“生命美学”思想探析被引量:1
2014年
作为转型期的代表人物,尼采把"生命美学"发挥到了极致。其"生命美学"的思想表现在:以"梦"和"醉"的审美状态拯救生命,以"人"本位的艺术再现生命和以"超人"的审美理想扩张生命。尼采的生命美学思想充分表现了他对人之欲望的尊重,对人之能力的重视,其思想因其"生命"的内涵有着更加强悍的生命力。
张颖慧
关键词:尼采生命美学审美状态审美理想
直面现实的叩问,直击时代的悲伤——论方方《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被引量:1
2015年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描写了农村寒门学子涂自强的大学生活、工作经历和悲剧命运,书写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发表后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涂自强身上背负的"原罪"来源于他无金钱、无关系、无根底、无背景的农家儿子身份。作品透过涂自强的故事,暗含了有关"公平"的社会问题,指出如果没有社会公平,将是时代最大的悲伤。本文从乡邻认同与残酷现实、刻意营造的温暖世界、勤奋自强与"原罪"意识、去启蒙化与社会公平等层面出发,探讨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
唐宇
关键词:残酷现实
论司空图《诗品》“冲淡”境界的审美特征被引量:2
2010年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描述了文学创作的"冲淡美"境界,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创作主体具有澹泊素洁、虚静专注的精神心态;心物关系具有物我融通、心物妙契、物淡我亦淡的特征;取象造境具有幽柔、淡远、恬静的特色。
杨景生
关键词: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冲淡美审美特征
论叶嘉莹对词之美感特质文化成因的探讨
2015年
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式,迄今已有千年之久,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学界有关词之美感特质及其成因等问题的探讨却留下了无数困惑和争议。对此,叶嘉莹独辟蹊径,立足文本,从音乐与双性文化的视角进行探讨,确立了词之要眇幽微的美感特质,这对当今词学的发展与研究有重要的启示。
杨梅英
关键词:美感特质音乐文化
“A+着”结构的句法语义特征
2012年
"着"作为体标记,一般用在动词的后面,表动作的进行或持续。"A+着"结构由于受"A"、"着"的影响与规约,语义上在表性质的基础上凸显了动态变化性,句法功能上也以充当谓语为常,带宾语也很自然。语义、句法都显示了向动词性短语的游移。
周晓静
关键词:语义句法动态性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