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1,612 被引量:8,200H指数:38
相关作者:胡满银彭林高香林陈颖敏唐阵武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06篇期刊文章
  • 25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3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4篇化学工程
  • 140篇理学
  • 112篇电气工程
  • 102篇动力工程及工...
  • 40篇一般工业技术
  • 40篇文化科学
  • 32篇建筑科学
  • 30篇经济管理
  • 30篇金属学及工艺
  • 2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医药卫生
  • 14篇农业科学
  • 13篇天文地球
  • 11篇矿业工程
  • 11篇水利工程
  • 11篇核科学技术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机械工程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30篇脱硫
  • 211篇烟气
  • 187篇电厂
  • 151篇污染
  • 145篇燃煤
  • 131篇废水
  • 128篇催化
  • 120篇脱硝
  • 119篇除尘
  • 106篇除尘器
  • 101篇气脱
  • 94篇煤电
  • 89篇燃煤电厂
  • 89篇煤电厂
  • 80篇水处理
  • 75篇烟气脱硫
  • 72篇电除尘
  • 72篇电除尘器
  • 66篇脱硫脱硝
  • 61篇纳米

机构

  • 1,563篇华北电力大学
  • 19篇清华大学
  • 16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华北电力科学...
  • 13篇河北科技大学
  • 12篇河北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过...
  • 10篇哈尔滨工业大...
  • 9篇中国环境科学...
  • 9篇内蒙古科技大...
  • 8篇太原理工大学
  • 7篇广西大学
  • 7篇合肥工业大学
  • 7篇天津大学
  • 6篇北京交通大学
  • 6篇深圳职业技术...
  • 6篇浙江大学
  • 6篇河北省电力研...
  • 6篇学研究院
  • 5篇东南大学

作者

  • 314篇赵毅
  • 116篇马双忱
  • 94篇胡满银
  • 80篇许佩瑶
  • 77篇尹连庆
  • 67篇胡志光
  • 65篇王淑勤
  • 57篇朱洪涛
  • 57篇张胜寒
  • 51篇陈颖敏
  • 44篇汪黎东
  • 37篇高香林
  • 35篇王祥科
  • 35篇刘松涛
  • 33篇苑春刚
  • 32篇陈传敏
  • 31篇张玉玲
  • 31篇彭林
  • 29篇原永涛
  • 29篇付东

传媒

  • 90篇华北电力大学...
  • 56篇工业安全与环...
  • 43篇电力环境保护
  • 32篇电力科学与工...
  • 30篇环境工程
  • 30篇中国电力
  • 26篇化学学报
  • 26篇电力科技与环...
  • 25篇中国电机工程...
  • 24篇山东化工
  • 24篇热力发电
  • 21篇中国科学:化...
  • 20篇中国环境科学
  • 20篇环境科学
  • 20篇环境科学与技...
  • 20篇广东化工
  • 18篇环境化学
  • 15篇化工环保
  • 14篇电力情报
  • 14篇广州化工

年份

  • 2篇2024
  • 59篇2023
  • 68篇2022
  • 36篇2021
  • 57篇2020
  • 81篇2019
  • 49篇2018
  • 69篇2017
  • 71篇2016
  • 59篇2015
  • 55篇2014
  • 62篇2013
  • 61篇2012
  • 135篇2011
  • 89篇2010
  • 82篇2009
  • 104篇2008
  • 89篇2007
  • 77篇2006
  • 68篇2005
1,6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脱硫废水高温烟气蒸发实验研究
十条”颁布后,脱硫废水零排放成为电力环保热点.本文对脱硫废水高温烟气蒸发技术进行实验研究,探究了不同进液量、烟气温度和烟气量的蒸发效果,并设计正交实验得到最适运行参数,得出实验结论:实验室工况条件下,最大蒸发量不超过10...
柴晋武凯温佳琪向亚军马双忱
关键词: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烟气温度
恒电流充电曲线法的发展及其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概述了恒电流充电曲线技术的发展概况,总结了充电曲线方程在不同腐蚀体系下的具体形式以及其数学处理方法。另外,对金属腐蚀体系不含近似处理的充电曲线方程式的推导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可以通过非迭代法和迭代的最小二乘法等求解体系的电化学参数。根据接地网土壤腐蚀体系的特点,将恒电流充电曲线技术应用于土壤腐蚀体系的测量,可以实现接地网土壤腐蚀的在线检测。
张胜寒杨妮张秀丽
关键词:接地网
生物质燃料燃烧前后物理化学特性的分析研究
通过将工业分析成分、元素组成和结构特性与煤的进行对比,得出与煤粉相比生物质燃料具有含碳量少,含氢、氧量多,密度小,含硫量低等物理化学特性,并结合其灰分的特性分析了生物质燃料具有的与煤粉不同的燃烧特性。分析了小型炉灶燃烧和...
关键词:生物质燃烧粉尘物理化学特性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水中溶解氧“微量化”测定
2007年
微型实验是国内外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实验方法。在水中溶解氧微量化测定过程中,应用经典实验方法原理,在仪器的微型化、药品的减量化方面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方法准确可行。
李莉刘静
关键词:溶解氧环境污染
MEA-TETA复配醇胺水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研究测定了系列浓度的MEA-TETA复配醇胺水溶液在常温下对CO2的溶解度,以及水溶液和吸收液的表面张力。确定了适于工业应用的MEA-TETA复配体系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在以TETA为主体的醇胺水溶液中加入适量MEA,CO2吸收速率快,再生能耗降低。
费祥王婷芳蔡晓彤肖正江谢岩
关键词:二氧化碳
氨法在燃煤电厂烟气治理中的应用和发展被引量:4
2013年
燃煤排放的CO2、SO2、NO x等气态污染物会造成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一系列的大气环境问题。减少和抑制燃煤电厂燃烧过程中污染气体的排放,是实现清洁生产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要。氨法烟气治理技术作为电厂排放烟气处理的新兴技术,以其污染物脱除效率高、耗能小、二次污染低、脱除副产品可资源化等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已在部分燃煤电厂得到成功的应用。对氨法脱除烟气中气态污染物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指出了氨法烟气治理技术在燃煤电厂烟气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马双忱藏斌逯东丽宋卉卉杨洁红
关键词:燃煤电厂氨法CO2SO2NO
太原市城区夏季VOCs来源及其对O_(3)生成的贡献被引量:13
2021年
采集太原市城区夏季VOCs样品并分析其浓度特征,使用参数修正法得到VOCs初始浓度,分析其来源及对O_(3)生成的贡献.结果显示:太原市城区总VOCs平均浓度为48.13μg/m^(3),烷烃(25.52μg/m^(3))为主要组分.VOCs浓度呈明显日变化特征,在日间(10:00~14:00)光化学产生O_(3)的关键时段浓度最低.油品挥发、机动车排放、燃煤、植物排放与液化石油气/天燃气(LPG/NG)使用源对修正后环境VOCs的贡献分别为26.89%、25.55%、21.14%、14.99%、11.44%,对O_(3)生成的贡献分别为21.44%、33.10%、24.07%、13.77%、7.62%.机动车为新鲜排放气团VOCs的重要来源,而油品挥发、燃煤的输送与本地积累是其他(混合、夜间与反应)气团VOCs的重要来源.机动车排放、油品挥发与燃煤为VOCs与O_(3)生成的重要贡献源,控制此类源排放可减少太原市城区环境VOCs浓度并有效降低O_(3)生成.
李如梅闫雨龙王成徐扬李颖慧彭林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臭氧聚类分析
晋城市环境空气中BTEX变化特征及来源被引量:1
2022年
采集晋城市夏季和冬季环境空气样品,测定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BTEX)的质量浓度,探讨晋城市环境空气中BTEX日变化特征,运用特征比值法分析BTEX来源,计算BTEX的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讨论其环境影响。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晋城市夏季和冬季环境空气中BTEX质量浓度分别为10.52μg·m^(−3)和23.60μg·m^(−3),冬季和夏季环境空气中质量浓度较高的BTEX化合物为苯和甲苯;两个季节日变化峰值均出现在08:00—10:00时段,谷值出现时段存在差异,日变化受机动车排放、光化学反应和边界层影响。夏季X/E值为2.41,冬季X/E值为3.02,夏季受区域传输影响较冬季大,受本地排放影响较冬季小。夏季B/T值为0.95,冬季B/T值为1.46,表明夏季晋城市BTEX主要排放源为机动车源和燃煤源,冬季BTEX主要来自于本地排放的燃煤源;夏季和冬季观测期间,间,对-二甲苯臭氧生成潜势分别为47.51μg·m^(−3)和33.26μg·m^(−3),甲苯臭氧生成潜势分别为15.48μg·m^(−3)和27.89μg·m^(−3),间,对-二甲苯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分别为0.34μg·m^(−3)和0.24μg·m^(−3),甲苯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分别为0.24μg·m^(−3)和0.43μg·m^(−3),甲苯和间,对-二甲苯为臭氧生成潜势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较高的BTEX物种。因此,夏季控制机动车排放和燃煤排放,冬季控制本地燃煤排放,特别是控制甲苯和间,对-二甲苯的排放是降低晋城市环境空气中BTEX浓度、改善臭氧污染和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的有效手段。
李颖慧郭前进闫雨龙胡冬梅邓萌杰彭林
关键词:BTEX
碳基纳米材料的胶体迁移问题研究进展
2022年
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多种物理、化学、光学、电学、磁学和电化学性质的多功能材料。纳米材料大致分为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碳基纳米材料在材料科学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许多工业生产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本文综述了几种碳基纳米材料作为胶体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影响,并列出了诸多影响因素,如pH值、反离子种类、光照等对碳基纳米材料的聚沉的影响,并展望了对于基础研究和工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科场
关键词:碳基纳米材料胶体环境影响聚沉
城镇居民节能意识和节能行为现状分析——基于“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区的调查被引量:1
2012年
为切实了解我国在建设两型社会的新时期下,城镇居民节能意识和节能现状,特以两型社会的试点区——武汉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武汉市城镇居民节能情况,通过对节能意识和节能行为的现状分析,了解武汉城镇居民节能的基本状况,分析力争能为我国在居民节能方面提供参考。
杨泽坤张宇波刘顺
关键词:节能意识节能行为
共15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